医院实习生不承担医疗事故的责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时才需赔偿。发生医疗事故后,可通过协商解决民事责任争议,也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或法院提起诉讼。协商解决时,应制作协议书明确双方基本情况、事故原因、等级和赔偿数额,并由双方签字。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可进行赔偿调解,遵循双方自愿原则和法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履行,否则不再调解。
法律分析
一、医院实习生承担医疗事故的责任吗?
发生医疗事故后,承担赔偿责任的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二、发生医疗事故后怎么处理?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数额。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结语
医院实习生在医疗事故中承担的责任主要由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承担。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义务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果医务人员未履行相关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协商解决时应制作协议书,调解时应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调解成功后,双方当事人应履行协议。如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章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 第三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