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监视居住快到期了,怎么还没有接到通知?

2023-11-15 来源:步旅网

监视居住到期后可以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在三日内决定是否同意,如不同意需说明理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在此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如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

法律分析

监视居住到期以后可以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这是一项授权性规定,也是一项排他性规定,这一规定即将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授予给了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从事某种行为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近亲属”则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拓展延伸

监视居住到期通知未及时收到,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的监视居住到期通知未能及时收到,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确认你提供的联系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包括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如果有变更,及时更新给相关部门。其次,联系监视居住管理部门,询问通知是否已经发送,并核实通知的发送日期和方式。如果通知确实未发送或未及时送达,要求重新发送通知或提供其他方式的确认。同时,记录你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内容和时间,以备将来参考。如果问题仍未解决,你可以咨询律师或相关法律机构,了解你的权益和可行的法律救济途径。最重要的是保持沟通和耐心,以确保你的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监视居住到期后,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在三日内作出决定,并告知申请人不同意的理由。此项规定授予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相关人员申请取保候审的资格。如监视居住到期通知未及时收到,建议确认联系信息准确性,与管理部门沟通并记录沟通内容。如问题仍未解决,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保障权益。保持沟通和耐心是确保权益得到保障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七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三条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

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九条 国家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下列活动:

(一)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

(二)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

(三)提供咨询服务;

(四)依法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

(五)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

(六)参加志愿服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七)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协助调解民间纠纷;

(八)参加其他社会活动。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