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罪能判缓刑,可判缓刑情况如下:
1、犯罪情节较轻;
2、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有悔罪表现;
5、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认定掩饰隐瞒罪的情况:
1、掩饰隐瞒罪的认定应该包括了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2、若是当事人购买之后没有因此获利,仅仅是自己使用,则不构成掩饰隐瞒罪;
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侵犯的是司法机关依法正常查明犯罪时,追缴犯罪所得及相关收益的活动;
4、按照法律中的规定来看,自然人和单位都是可以构成此罪。其中对自然人的要求就是一般主体,也就是在已经年满16周岁的同时,还需要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状态是正常的,否则也是不能构成此罪。
综上所述,缓刑制度发展至今,已经逐渐转向积极追求促使犯罪人更好的再社会化、更好地进行社会化改造。不可否认,缓刑制度的设立具有现实的需求和积极的作用。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但具有社会危害性、应予处罚但又不能过重处罚、刑罚执行成本过高、对罪犯重返社会具有较大影响的犯罪人,适用缓刑无疑利大于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
【缓刑的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四条
【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第七十五条
【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