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纪委干部个人述职报告范例 篇23

2024-07-17 来源:步旅网

  各位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近两年来,我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和工作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忘我工作,切实履行部门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劳动保障工作任务,为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现将我近两年来的任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

  一、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任职以来,我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开展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一)认真学法,严格执法,切实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1、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直接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众谈论的热点,依法行政尤为重要。为切实提高自己的行政执法能力,我十分注重学法。任职以来,我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既突出重点又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修订)》等一系列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等规章。2、组织拟定地方性行政措施,进一步健全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加快建立健全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和一班人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部门法规,结合实际,组织拟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改革工作的意见》(发[20xx]3号)、《关于市属工业与商贸流通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发[20xx]32号)、《××市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意见》(××办发[20xx]45号)、《关于大力推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意见》(发[20xx]26号)、《关于进一步强化就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发[20xx]74号)、《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办发[20xx]19号)等地方性行政措施,并由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为发展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全面推进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3、扎实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提高企业、职工守法和维权意识。我和班子其他领导一起,组织编印了《深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改革工作宣传手册》、《给全市纳税人的一封信》等5种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资料共计8万多份,分发到全市企业和广大职工手中;先后3次举办大型的广场政策宣传咨询活动,接受群众政策法规咨询10000多人次,两次组织宣传车到全市各地进行了3个多月的巡回宣传,同时还多次在报纸开辟专版,在电视设置专题和电视讲话,让全社会深入、全面、广泛地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切实提高企业的守法经营意识和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意识。

  4、严格行政执法,切实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两年来,在劳动保障执法过程中,向我说情打招呼的络绎不绝,面对方方面面的招呼、压力,我有时也感到很为难,但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因此我从来没有打过一只电话,写过一张条子,要求有关科室的`同志对某某人网开一面,只有语重心长做好一人一事的说服解释工作,恳求他们理解。一些亲朋好友说:做了劳动保障局局长,亲人不认,朋友不要。每当听到这些议论,我也为之苦恼,想想这是何必,但静下心来想,又觉得无怨无悔,我这样做虽然得罪了少数人,但却维护了政策法规的严肃性、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必要性。为此我个人在精神方面损失一点,值得。从而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法规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的环境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两年来,我局进行社会保险行政审批和评定3525人次,责令企业限期整改111家(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1个,作出仲裁、调解250多次,没有一例、一项、一次违反相关的政策法规。

  (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1、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一是主动汇报工作。全市深化保障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扩面征缴工作等重大活动,年度工作计划以及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我都主动向人大或人大有关工委汇报;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都邀请人大或有关工委的领导同志参加,并主动听取意见;局印发的重要文件都及时向人大报送。二是自觉接受监督。我局聘请的20位特邀行风监督员中,极大多数是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通过寄发行风征求意见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接受监督。

  2、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两年来,我一直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作为我倾听呼声、转变作风、更好地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途径。对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我都逐件研究,逐件签署批办意见,亲自安排人员认真办理。对确实不能解决的,我和班子一班人认真讲明原因,做好解释。为确保办理质量,建立健全了办理责任制,同时有完整齐全的归档,有督促办理结果的跟踪。去年我局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件,今年办理件,都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代表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3、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和审议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分别于去年和今年,就我市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情况报告进行了审议,并分别提出决议和审议意见。为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和审议意见,我专门召集一班人会议,按照决议和审议意见专题讨论落实方案,制订落实措施,并积极组织相关科室和直属单位按照制订的方案、措施开展工作,使决议和审议意见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

  二、切实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工作

  劳动保障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实践。面对“两个确保”与目前保障体制不配套、不完善的问题,面对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存在严重缺口的问题,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面对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问题,面对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关政策相互不配套、不协调,以及农保基金违规拆借9000多万元等诸多问题,面对社会的压力,群众的呼声,作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有千钧之重。为此我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托,紧紧依靠全局干部职工的支持,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切实履行好职责,在做好艰巨复杂的劳动保障工作的同时,注重调查研究,借鉴先进经验,绞尽脑汁,集中大家的智慧,寻找破解难题的措施和办法,从而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不断创新思路,抓住重点,猛攻难点,使我市的劳动保障工作突破重重困难获得了迅速发展。

  (一)攻坚克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实现重大突破。

  1、攻坚克难,实施扩面征缴。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发展步伐,去年7月,市委、市政府把当年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任务从年初的3000人一下子提高到10000人。为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艰巨任务,我和一班人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组织了扩面征缴攻坚战。我亲自挂帅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并从全系统抽调50多名业务骨干组建了13个工作组,同时将镇乡及部门的目标任务对口落实到各组,实行倒计时挂图作战。在攻坚作战最紧张、最艰苦的7、8、9月份,我和同志们一起起早摸黑,冒着高温酷暑废寝忘食地工作,换来了攻坚作战的喜人战果,全年扩面10000人的目标任务提前3个月完成,超额完成20xx人,收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327万元,超额完成327万元。

  2、创新思路,进行体制改革。为从根本上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在三年内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这一总体目标,从20xx年下半年起,我和分管领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拟订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更深层次的改革方案,并由市委、市政府在年初讨论通过。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我挺到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改革取得预期成果:今年1—10月,全市实际缴费人数达50000多人,社会保险费收入12156万元,同比净增4461万元,增幅达58%;收缴率达到97%,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

  另外,我通过创新清欠办法,清收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1600多万元。特别是我在市领导带领下,多次跑省、跑市,历尽艰难,争取到了3400万元省、市财政转移支付。经过两年来的大胆改革和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扭转了我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连续几年当期收支相抵缺口几千万元的局面,实现了当期收支基本平衡,为我市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凝心聚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最根本的保障,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我把它当作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不放。

  1、积极开发岗位,搭建就业再就业平台。为充分挖掘就业潜力,我通过建立空岗信息申报制度、组建空岗信息采集小组、开发社区服务、劳服企业和个私经济就业岗位等各种途径,开发各类就业岗位3000多个。同时建立了每月一次专场招聘洽谈会,每季度一次大型招聘洽谈会的工作机制,先后在市体育馆组织了3次大型招聘洽谈会,为200多家企业招到了合格人才,使2600多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2、大力组织培训,为用人单位提供用工保障。针对我市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富裕而技能素质较差、用人单位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招收技术工人比较困难这一实际,我和分管领导一起,构建了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以市级培训基地为主,镇乡及其它职业培训机构为辅,由9家培训中心组成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培训、保障企业用工的优惠政策:对紧缺性的技术工种,采取定单式定向培训和储备性岗位培训,培训费由政府全部补贴,等等;同时在江苏、山西等地建立了6个跨地区劳务培训输入基地,从而既提高了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增强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又保障了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特别是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启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