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读了《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一书,全书分为怎样问课和怎样评课两篇,每一篇又分为五章,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二章“问课要问学生。”
古语有云,“教学相长”,教师只有经常倾听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才能逐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摒弃“教师本位”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改变。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问学生”便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问学生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最好的信息反馈
随着新课程对学生评价与方式的转变,教师对学生的询问,也要以审视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为内容,因此“问学生”不再是平面的,而是要求询问学生对教师在对待自己的教学对象,使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行为等综合性的评价。
多问学生,学生认为什么方式成功教师就应该把这种风格发扬光大,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过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去学。你学到了什么?这是教师应该坚持向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过询问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在课堂上学到什么等问题进行评估教学。询问学生的学习效果,大体上可以采用当堂问和课后问两种形式,我们知道课前准备是有目的的准备,并不代表结果的好坏。学生的需要不是完全可以预设的,也就是说,教师的精心准备未必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准备的方式,也未必是学生愿意接受的,我们要经常对常规教学进行反思,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知识,感受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的教育不能追求课堂的唯美,而疏忽了学生的感受,我们的教育应当追求让每个学生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现实学习生活的快乐,让他们愿意学,乐意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再带着新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入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我们的三标六步课堂也明确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学会问问题,学会问有价值的问题。
在问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耐心的倾听者,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和疑虑,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引导鼓励促进他们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做一个虚心的请教者,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我们应该走进学生,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这样我们未来的课堂才会有所改进。事半功倍的奇迹才会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中产生。
问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方式内容的误差,不能简单化,询问之前必须要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预设好师生面对面交流的程序和内容。
问课也不能流于形式,我们应该坚持如定期进行,力争使这一问课形式成为师生平时的教学行为习惯。问课更不能主观化,教师要端正心态,敢于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利于教学管理的问题和要求,应该耐心的解释,以求学生的理解,而不应嘲笑挖苦。事实上学生的回答是客观的,即使是错误的,也是有参考价值的,以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教师要珍惜问学生的.机会,与学生充分交流,有沟通,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归根结底,向学生问客的初衷与最终目的是两句话:问的都是你—学生—学的怎么样;为的都是你—学生—能学的更好,当一个教师心中装满“生本”理念的时候,就不会为教学生涯的一些困难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