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备课组在学校、教研室、科组的领导下开展教学,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有效教学的理念,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打好基础。进取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本事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导向,转变教学观念,围绕有效课堂、校本备课、备课组备课等重点,本着“务实、有效”的原则,狠抓教学常规,细化课堂教学五环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计划如下:
一、备课组工作思路
1、进一步领悟《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重视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本事,为学生构建发展的平台。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政治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深入开展规范课堂教学、细化课堂环节的教学改革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和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及时开展教科研活动,认真参加业务学习。
4、经过备课组团体备课,研究教学资料,研究学生,进度,研究教学方法,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本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
5、培养学生实践本事和创新精神。课后的生活也要关心,也要重视。激励学生提出一些疑难性的问题共同探讨。一方面拉近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让他们觉得学习政治很有“味道”。
6、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团体主义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备课组工作重点
1、探究有效课堂,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环节的细化研究,进一步深入教学模式的学习,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力度,努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公开课、研究课进行探究式教学。
3、抓好备课组的建设,尤其是备课组活动的落实
进一步规范备课组活动,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进行课改研讨,听课评课。在小组备课活动中认真科学地制订授课进度计划,每次备课活动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研究其重点、难点、知识点、思想教育渗透点,研究教法、学法,将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本事的培养,在教案中充分体现出来,真正使学生“学会”和“会学”。
三、具体措施
1、学习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参加各类备课组活动,加强教学研究力度,提高教学效率。能认真把握教材——把大纲、课本、时政及时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事为目标,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本事,并且能利用课堂时间不断地以新型热点材料为背景创设提问角度,帮忙学生拓展思路,对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从而使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不断提高。
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事。重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意识和本事,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讲课时除讲清知识点外能把重点放在知识间的连接上,到达帮忙学生学会求知、不断发展的目的。
2、加强团体备课,定期开展有质量有实效的活动。备课做到三知:一知教材;二知学生;三知教法。针对高二政治备课组的特点,上课前,有备课组长组织备课;针对疑难问题重点研讨;根据以前的学案重新编写有针对性的学案和教案;课下,对课上头对的各种问题研讨,找到解决办法,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在下一节课补救、纠错;切实进行反思型教学。
3、讲究教学策略,构成动态的课堂教学。恰如其分运用评价机制,引发学生学习上的进取性和自主性,展现学生的个性。
4、深入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经过全体教师的听课、互评活动来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年级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5、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构建高中政治学科的课件、教案、训练体系。提高自身的教学本事和创新本事,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创新本事。
6、在平时教学中,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要规范,有错及时订正,对问题较大的作业尽量面批。加强个别辅导。多鼓励,少批评,激励他们学习的动力,进取促进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
7、知识更新。为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形势,并且能够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上网查阅、储存资料,构建学科资料库。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进取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我,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8、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备课组任务。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教研、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以后的教学、教研中,我们将更加努力,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自我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