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解释: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诗词名称:《观书有感·其一》。本名:朱熹。别称:朱子、文公、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字号: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出生时间:1130年10月18日。去世时间:1200年4月23日。主要作品:《九曲棹歌》《春日》《题榴花》《观书有感》《泛舟》等。主要成就: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详细介绍:
一、《观书有感·其一》的全文 点此查看《观书有感·其一》的详细内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朱熹其他诗词
《泛舟》、《劝学诗》、《春日》、《观书有感》、《兰涧》。三、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 第一句“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在山村里读书,兴味正浓。他悠然自得地抬头一看,眼前是一方半亩大小的池塘。这本是最平凡不过的景象,在中国南方的村落中,这样的池塘随处可见。但到了朱熹的笔下,它却独有一种深刻的寓意。 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看着眼前的池塘,朱熹体会到内心世界的清晰明朗,便犹如明镜一般。镜子虽小,却能照进整个天地。因此,这区区半亩的方塘,竟也有了湖海般的气象。尽管它小,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四、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朱熹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五、译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六、注解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徘徊:来回移动。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清如许:这样清澈。
为:因为。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厫》、《送客至灵谷》、《叹屩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