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怎么治疗

2023-07-12 来源:步旅网

养生导读: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的重复性危险因素。因此,必须用药物控制,减少其危害。那么,应该怎么治疗呢?吃什么药好?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1、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此类药物适用于不能耐受一线调脂药物的患者,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不能达标的患者可联用此药,以避免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同时增强降脂作用,能选择性抑制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减少肠内胆固醇向肝脏转运,并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5%~20%,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依折麦布10毫克/片,每日1次。要注意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及头痛、乏力、头晕、关节痛等。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烟酸类

此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二线用药,可减少主要冠脉事件,并能减少总死亡率。小剂量使用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3克/日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烟酸类药物可抑制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抑制脂蛋白合成,降低肝脏胆固醇的生成。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5%~25%,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15%~35%,使甘油三酯降低20%~50%。在所有调脂药物中,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最强。

3、阿昔莫司

阿昔莫司250毫克/片,每日2~3/次。本品在治疗初期可引起皮肤血管扩张,提高对热的敏感性,如出现面部潮热或肢体瘙痒、皮疹,这些症状通常在治疗后几天内消失,不需停药。偶有中度胃肠道反应(胃灼热感、上腹隐痛、恶心、腹泻等)、眼干及头痛。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使用;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二、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血脂异常中应注意的问题:

1、规范用药:为了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的达标率,降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并保证用药安全性,提倡规范使用调脂药。

2、凋脂药剂量与疗效:对极高危患者是否应通过增加调脂药物剂量以进一步降低LDL-C有不同看法。通常认为:标准剂量的他汀类已可降低LDl-C的幅度达30%-40%;他汀类剂量加倍,LDL-C降幅仪增加6%,但不良反应增加;另外,体内胆固醇水平长期过低的安全性也未定论。故不宜为片面追求更低的LDL-C目标值而过度增大药物剂量,必要时他汀类可与其他调脂药合用。

3、联合用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混合性高脂血症,单一调脂药大剂量时不良反应增加,为了提高调脂治疗的达标率,往往需不同类别调脂药联合应用。

(1)、他汀类和贝特类联用:混合性高脂血症经单用他汀类或贝特类未达标者,可考虑两药联合治疗。尽管目前有证据表明两药合理联用是安全的,但除非特别严重的混合性血脂异常,一般应单药治疗;必要时谨慎联合,但剂量应小;两药分开时间服用:当他汀类和贝特类联用时,首选非诺贝特:有以下特殊情况者慎用(老年、严重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严密监测和随访,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停药。

(2)、他汀类和依折麦布联用:单用他汀类调脂药治疗后LDL-C仍未达标者,可考虑他汀类和依折麦布联用。现有证据表明依折麦布和小剂量他汀类联合应用比单独增加他汀类剂量能更好地改善血脂紊乱,且安全性好。

4、长期维持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调脂治疗在血脂达标后,仍需长期维持治疗。已有证据表明,长期调脂治疗可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由于炎症和不稳定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如糖尿病患者发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事件后,他汀类强化治疗应至少坚持2年,此后用有效剂量长期治疗。

5、加强血脂谱异常患者健康教育与管理: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行为科学的影响、血脂异常的危害、达标及长期治疗的获益等,贯彻血脂谱管理理念。

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

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腹型肥胖等代谢综合因素有关。导致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抵抗等所致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TG)的产生过多和清除缺陷。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以混合型血脂紊乱多见,其特征性的血脂谱包括:空腹和餐后TG水平升高,即使在空腹血糖和TG水平控制正常后往往还存在餐后高TG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或轻度升高,且LDL-C发生质变,小而致密的LDL-C水平升高。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的载脂蛋白(apo(B-100和apoB-48水平升高,apo-CⅢ水平升高,apo-CⅡ/apo-CⅢ以及apo-CⅢ/apo-E的比值升高。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除了有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这些特点外,重要的是糖友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小、更密,也更容易损伤血管壁,所以糖友更应该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