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统的读音是:sēng tǒng。
僧统的拼音是:sēng tǒng。 结构是:僧(左右结构)统(左右结构)。 注音是:ㄙㄥㄊㄨㄥˇ。
僧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僧官名。始于北魏。
二、引证解释
⒈僧官名。始于北魏。引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僧统》:“秦制关中,立僧正为宗首;魏尊北土,改僧统领緇徒。”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僧统》:“﹝师贤﹞同辈五人,魏帝亲为下髮,詔贤为僧统。僧统之官自师贤始也。”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吴越僧统慧因普光大师塔铭》:“时年十三,梁授法相大师,封安国罗汉寺主,加两浙僧统。”
三、网络解释
僧统【僧统】北魏所设以统监全国僧尼事务之僧官。又称沙门统、道人统、都统、昭玄统。大宋僧史略卷中载,姚兴(393~416在位)初立僧官,称僧正。北魏皇始年间(396~397),赵郡沙门法果被征为沙门统。复有罽宾沙门师贤,于佛法重兴后,魏帝亲为落发,诏令师贤为僧统,僧统之官自师贤始。另据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武帝皇始年间,法果初任道人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于兴安元年(452)诏令罽宾沙门师贤为众僧之统,称为道人统。未久,改称沙门统,以昙曜任之,亦称昭玄沙门都统,因中央僧官机构监福曹改称昭玄寺之故。此后,一般称为昭玄统。东魏时,称昭玄统为国统。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诏置昭玄十统,以沙门法上为十统之首,称为昭玄大统,其余九人称通统,所辖僧尼计四百余万。隋文帝开皇元年(581),敕任僧猛为隋国大统。十年,又置昭玄统等职。唐以后另设僧录为僧官机构。[隋书百官志第二十二、第二十七](参阅‘昭玄寺’3835、‘僧官’5731)
关于僧统的成语
蜀鄙之僧 僧多粥少 不僧不俗 哑羊僧 苦行僧 削发为僧 老僧入定
关于僧统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