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13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0:23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 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抱负。“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参考资料:望岳(杜甫五言古诗(岱宗夫如何))-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1:41
泰山又名岱山,作为五岳之一的泰山在古代被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是帝王告祭的神山,自古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共有13代帝王亲自登上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曾派遣*祭祀,一共多达72次 。
历史上关于赞颂泰山的人诗词歌赋非常多,但是自从杜甫的《望岳》出现之后,再也没有多少人写泰山的诗能出其右,这首诗当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词直接成为了千古名句。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却能描绘出泰山雄伟壮阔的景象、高大巍峨的气势以及神奇秀丽的景色。前两句主要写泰山山脉的辽阔,后面的两句写的是泰山的雄伟磅礴,之后写的是向远处瞭望时的壮观场景,最后两句通过登山时看到的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抱负,流露出一种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全诗当中并没有一个“望”字,句句写的都跟望岳有关,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字里行间并没有太多的修饰,却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傲气凌人的感觉。不愧是与李白并称“李杜”的诗圣杜甫,如今他流传于世间的诗多达1400多首,文30余篇,都收录在《杜工部集》当中。在他写泰山的诗问世之后,世间很少再有人写关于泰山的诗。毕竟这样一个惊世之作在这里,又有几个人敢班门弄斧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3:16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扩展资料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杜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5:07
1、诗意
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
2、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当人登上山的绝顶,就会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4、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7:15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分句: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注解]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拨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俊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回旋入山,一览无遗!
[评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岱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在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一、四句写近望,写泰山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二、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拨的性格和远大的*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俯士天下一切的壮志和豪情,《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诗中热情赞美了泰山,巍峨高大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9:40
《望岳》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1.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2.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3.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4.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2:21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当人登上山的绝顶,就会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4、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5:19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8:34
我认为杜甫的望岳之所以深刻,是因为他看似在写景。其实,是在告诉大家一个人生道理。只有你站得足够高,那么才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22:05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1:53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头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部汇聚其中。南山北山阴阳分解,晨昏不同。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显得渺小的群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5:58
诗最重要的是以物抒情,以物事意。望岳中最美的是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壮美,也表达了自己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0:19
泰山很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林神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4:57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9:52
寸舌尖上的中国Ӻ🇳丈母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