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0 19:53
依托这一独特得气候、土壤和水质等自然条件,该镇自古盛产以小米为主的各类杂粮,享有“杂粮之乡”的美誉。其特产“八里香”小米,在清乾隆年间曾供奉京师。1953年召开的中国首届群英大会,曾指明调运300吨“朱碌科小米”进京犒劳英模,广受赞誉。改革开放以来,聪明睿智的朱碌科人在县委、*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下,利用本地所产的优质杂粮开拓市场,开始了杂粮营销业务,并逐步形成了产业规模。截至目前,全镇从事小杂粮加工,购销的业户已达215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购销小杂粮总量达14万吨,产值达2.2亿元,形成了该镇第一大支柱产业。以“绿珠杂粮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现已开发生产出六个系列,三十多个杂粮品种,并通过了EU2092/9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朱碌科镇已被辽宁省确定为“优质杂粮繁育基地”其中1万亩杂粮基地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小杂粮这一产业,镇*确立了“集散全国粮,行销全世界,建东北最大的小杂粮集散地”的宏伟目标。占地2.5万平方米的杂粮中心交易市场正在建设中,“杂粮交易十里长街”已具雏型。 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以传统的耕作为生的农民的思想也逐步得到,纷纷利用农闲时间参与市场经济,农产品的流通日益活跃。朱碌科人根据人民的生活需求,借助自己颇有名气的小米、大黄米等杂粮闯出了名堂。镇*、*为做大做强小杂粮文章,因势利导,科学规划,合理发展,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朱碌科小杂粮市场渐渐有名,加强基地建设,保证充足的原料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朱碌科镇现已有杂粮营销业户250多家,年营销杂粮20多万吨,营业额4亿多人民币,产品远销国内北京、天津、沈阳、深圳等大中城市,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伊朗、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以其抢眼的“绿色”、“有机”身份,深受消费者欢迎。为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充足的原料供应,从1998年起,该镇就与大连华恩公司联手,以“公司加农户联基地”的形式建设优质有机杂粮基地,统一品种、统一耕作、统一收购,严格按有机食品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成功实现了由低质粮到有机粮的过度,不但产量高于传统品种,而且凭着优良的品质,公司的收购价格也要高出传统的市场价格,农民得到实惠,依靠科学种田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2003年该镇经辽宁省方圆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和欧盟认证的有机基地就达到2万亩,开发面积更达到4万亩。2003年,建平县被确定为“辽宁省有机杂粮生产基地”,全县建立了5个有机农场,21个分场,优质有机杂粮品种种植达到20多个,这更有力的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在建设优质有机基地的同时,我们带领杂粮营销业户到周边的内蒙、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进行考察,建立了更广泛、稳定的原料供给基地,保证了小杂粮市场的良性运行。
合理规划,打造小杂粮加工“十里长街”。从2000年起就对镇区内老宽线两侧的黄金地段进行了总体规划,按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进行开发。建筑统一采用地上宅下店式的两层楼结构,按照统一*标高,留足公路控制线,统一放线定们的原则进行建设,截止到止前,200多家的购销网点已形成了小杂粮购销“十里长街”的雏形。2004年,又在此基础上修建公路边沟、仿古城墙,栽植了风景树,进一步美化、绿化、亮化了小城镇环境。小杂粮产业的兴起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也有力的推动了小杂粮市场建设,以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依托,优美整洁的小城镇环境使小杂粮市场日渐红火。 成立小杂粮同业公会,规范小杂粮批发市场。随着小杂粮从业人数的增多,以朱碌科镇为中心的小杂粮购销市场份额逐渐趋于饱和,然而,由于经营业户的技术条件有限,小杂粮的深加工还只是停留在初级水平,产品附加值不高,致使小杂粮的外销市场相对缩小,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这些矛盾直接导致了行业竞争的加剧。在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管理,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竞争行为,有的为争夺客户而竞相压价,有的则使用掺杂使假、缺斤短两的手段克扣客户。这样一来,随着产品质量和诚信度的下降,全镇小杂粮产业出现了下滑的势头。一个亟待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稳步快速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但靠*管理,起不到理想的效果,靠业户们自身约束,又没有向心力和聚合力。一个庞大的市场不管理、不完善就会退步。为此,镇*、*与有关部门一道,通过外出调研,在完善配套成立相关管理机构的同时,大力倡导积极筹备,经过部分规模较大业户的精心组织,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于2001年12月在杂粮加工、购销业户内成立了小杂粮同业公会,并通过“海选”,民主产生了一名会长,二名副会长和一名秘书长和九名理事。同时还制定了协会章程,确立了小杂粮协会在杂粮加工、购销业户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协会的三种职能:一是对小杂粮交易批发市场和加工园区的日常管理,保证杂粮市场和园区建设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对小杂粮协会各项章程、制度贯彻执行的协调、督促和工作指导;三是根据协会会员间业务上的紧密联系,及时有效地进行服务和帮助,解决业户的难点和困难。为提高朱立科杂粮市场的信誉,加开小杂粮产业步伐,杂粮协会非常注重行业管理,会同工商、税务、物价、商检等部门打击了欺行霸市、掺杂使假等无序竞争行为,积极引导和教育杂粮业户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进一步树立整体意识、市场意识、文明经商意识。从而配合地方*一道保证了小杂粮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实施精品战略,以质量创名牌
实施精品战略,以质量创名牌。2000年,由*牵头,成立了“建平县绿珠杂粮有限公司”。面对人们不断提高的要求标准,下大力量先后开发生产了六个系列、十二个品种的精品杂粮,并注册了激光条码,朱立科镇现有日加工能力60吨以上的业户76家,都能做到提升、加工、去沙、磨光、分级流水线作业,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在东北地区是比较先进的,近几年相继引进的“壳牌”葵花籽扒皮机、山东日照的杂粮加工成套机械,使杂粮产品质量又有所提高。绿珠杂粮公司的“瑞绿”牌精品杂粮在2002年辽宁省农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省级名优产品。杂粮酒、瑞绿营养米、杂粮面粉等投放市场后更广受欢迎。
不断扩大市场知名度
加强宣传,不断扩大市场知名度。为提高小杂粮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加业户效益,2002年12月,该镇承办了首届“中国建平小杂粮展销暨贸洽谈会”展洽谈会云集了国内外大批客商前来参观、洽谈业务。小杂粮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2002年和2003年,国家农业部*杜青林、副*杨新华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相继来到小杂粮集散地——朱力科镇视察、指导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协会注重抓营销队伍建设,同当地*一道,走出去,跑市场,全镇现有小杂粮经济人180人,抓市场,搞调研,反馈市场信息,参与大型的交易会和展销会,协助有关信息部门开办了中国有机杂粮网,动员骨干杂粮大户在网上销售。已有十家企业与外商取得联系,通过国内大公司,以大荒米、小米为主的杂粮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交往中,信誉越来越高,销售市场越来越大,营销队伍素质大大提高,在杂粮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杂粮销售火爆。
走出家门
走出家门,推动市场建设各上一层楼,为把小杂粮产业作大作强,镇*、*加大领导力度,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围绕产业谋发展,扩大产业求生存,多次与工会一起带领杂粮加工、购销大户走出去,参加各类展洽会、订货会,放眼界,开拓市场,学习先进经验,并引进先进的杂粮加工设备,大大提高了各业户参与市场竞争、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小杂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打造现代化信息平台
建小杂粮交易中心,打造现代化信息平台。为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在县委、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小杂粮加工园区内建设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杂粮交易信息中心,倾力建设农产品市场的“导航仪”信息中心集信息、监测、计量、结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期货交易,使信息中心即是指挥中心,又是销售中心、科技服务中心,为杂粮市场的发展提供供求信息,推介本地杂粮,为本地区的农产品交易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多年的努力,朱碌科镇的小杂粮市场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