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迁盐始祖是什么时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0:27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18:18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个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的。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盐城,周以前为淮夷地;周时属青州,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代属东海郡;西汉初为射阳侯刘缠封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三国时属魏,废县制;西晋又复县制;东晋义熙七年改名盐城,此为现名之始;南北朝称盐城郡;隋初仍为县,属江都郡;隋末,韦彻据盐称王,分为新安、安乐两县,唐初复置盐城县;宋代属楚州;元朝属淮安路;明代属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划归江苏省;*初属江苏省第十行政督察区。1946年盐城一度改名为叶挺市,后仍恢复原名。其它县的设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建东台县;抗日战争中期,建台北、盐东、阜东、建阳4县;1966年新建响水县。1983年撤销实行市管县新*,下辖城区、郊区和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等7县。1987年后,东台、大丰先后建市,1996年,郊区撤销,建盐都县。2003年,城区更名为亭湖区;撤销盐都县,设立盐城市盐都区。以原盐都县潘黄、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秦南、龙冈、郭猛、大冈13个镇的行政区域为盐都区的行政区域,区*驻潘黄镇。亭湖区辖原盐城市城区以及原盐都县的步凤、伍佑、便仓3个镇,区*驻人民中路。
  2007年,江苏省*批复,同意将盐城市亭湖区张庄*事处划归盐都区管辖. 这就是盐城历史变迁的轮廓。
  盐城在远古代是陆地,后陆沉变为滨海平原。建国后,大丰西团一带出土的古陆生物化石可以考定,盐城至少在二、三万年前即已成陆。阜宁县羊寨一带的石器、骨器的发现,表明至迟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盐城境内就有靠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动的踪迹。远在西周初年,鲁侯伯禽令奄民南迁,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盐城一带定居,他们可以说是盐城早期的开拓者。
  盐城历史上盐、渔、农业较为发达,尤以产淮盐著名。先秦时期开始零星煮盐,从西汉至清代中叶,淮盐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之一。在唐代,盐城还是我国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据新、旧《唐书》记载,高丽僧人封大圣、新罗国王了金士信、日本国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吕,都是经盐城登陆转赴长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恢复沿海经济,从苏州、松江等地大规模移民来盐屯垦,盐城人口大增。盐城的手工业也颇为发达,明清时期的建湖周氏冶铁、李氏花炮,东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滨海的泥彩塑,大丰的西团发绣和东台安丰的木芙蓉织品等,在江淮之间是负有盛名的。
  在中国*现代史上,盐城是*老根据地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1926年春,盐城建立了党的组织。1932年间,胡乔木同志在盐城加入地下党,办报宣传*。1940年10月,东进北上的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会师,成立了华中总指挥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委员。从此盐城成了苏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华中局党校、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在盐城为党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家留下了战斗足迹。1947年10月底盐城获得,1948年上半年全盐阜区回到了人民怀抱,又成为战争的大后方,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为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文化的发达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盐城也是“人文荟萃”之地。在盐阜大地上,哺育过文雄海内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南北朝产生过名医徐道度,清代有治水专家冯道立;明清出现过诗人吴嘉纪 陈玉澍、书法家宋曹、画家万岚以及评书的开创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戏”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十八团是我国杂技三个半发源地之一。明代中叶还出现过东台安丰人王艮为代表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泰州学派。近、现代盐城出现的学者名流甚多。
盐城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场盐民张士诚起兵于白驹场。南宋末年的陆秀夫是盐城长建乡人,与文天祥同榜进士,官至左丞相,抗元于崖山,背负幼帝投海殉国。明末清初的王之桢,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马玉瑗在三河、宝坻等县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18:18

呵呵,这个问题好可爱啊~~
大家都知道,盐城是沿海城市,古时此地域多用海水烧盐,形成众多盐场,目前那里还有用“*灶”命名的地方,就是因为那里以灶烧盐。久而久之便被成为“盐”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18:19

是的,因为靠近海边,古代很多人以盐业为生。以前盐城也叫瓢城,因为他在地图上像一个水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5 18:19

呵呵,这个问题好可爱啊~~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