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 诣太守,说如此中 如此包括那些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2 03:11

我来回答

10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22 07:33

雨中上韬光庵古文怎样翻译?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那天,雨中上韬光庵,树丛雾气缭绕,如同轻纱,雨水从树梢滴落,好像江海倾覆。疲倦时可以蹲坐在石头上或靠着竹子休息。大致山的姿态因为有了树而美丽;山的结构因为有了石头而苍劲;山的精气因为有了水而生动;这些景象只有在上韬光庵的路上才能全都见到。刚到灵隐时,寻求所说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最终没有见到。

到韬光庵才真正明明白白地见到这种景观。在韬光庵可以读白居易的碑丈,可以听雨中的泉水声,只遗憾没有和尚可以交谈。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不息的水声,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更加确信声音本来不含有哀乐的感情。

《韬光庵小记》原文是:初二,雨中上韬光庵。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倦时踞石而坐,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

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竞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以上就是雨中上韬光庵古文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04:41

2018年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窈窕(tiǎo)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
B.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
C.二黍(shǔ) 罔不(wǎng) 蒹葭(jiā) 邑人(yì)
D.清洌(liè) 俶尔(shū) 阡陌(mò) 间隔(ji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诎右臂支船 B.便要还家
C.近岸,卷石底以出 D.左手倚一衡木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渔人甚异之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凄神寒骨 D.东坡右手执卷端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记之而去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5.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鸣佩环,心乐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不可久居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尝贻余核舟一
D.其中往来种作 往来翕忽
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其境过清 能以径寸之木
B.其岸势犬牙差互 则题名其上
C.忘路之远近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乃记之而去
7.古诗文默写。(8分)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关雎》)
(2)微君之故,________?(《式微》)
(3)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10分)
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
①古稀②垂髫③不惑④花甲⑤弱冠⑥而立
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3分)
(2)【作古诗领报酬】吉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7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吉米在写领条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2分)
已领金额:____________。
(3)【读美文理语序】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吉米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将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
(4)【开班会拟标语】八年级(6)班将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邀请吉米参加,吉米想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副宣传对联,请你帮帮他。(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9.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2分)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二)(天津中考改编)(10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2)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3)咸来问讯(全,都) (4)欣然规往(打算,计划)
12.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2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三)(邵阳中考改编)(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初二,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倦时踞石而坐,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释】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1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心乐之( )
(2)佁然不动( )
(3)益信声无哀乐也( )
(4)恨僧少可语耳( )
1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倦时踞石而坐 学而不思则罔
B.以其境过清 以残年余力
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其岸势犬牙差互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7.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19.【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________的情绪。(2分)
(四)(重庆中考)(14分)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20.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2分)
21.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2分)
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2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4分)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23.在第段中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3分)
24.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3分)
三、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如果您想获得此题的标准答案和名师点评解析,请扫描下面赞赏码支付0.5元,并在文章底部留言,我们会通过系统后台推送给您;

如果您想获得此题的标准答案和名师点评解析的Word文档,请扫描下面赞赏码支付1元,并在文章底部留言,我们会通过客服直接把解析Word文档发给您;
如果您想获得此题的原题及答案解析全套Word文档,请扫描下面赞赏码支付2元,并在文章底部留言,我们会通过客服直接把原题及解析全套Word文档发给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05:59

2018年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窈窕(tiǎo)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
B.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
C.二黍(shǔ) 罔不(wǎng) 蒹葭(jiā) 邑人(yì)
D.清洌(liè) 俶尔(shū) 阡陌(mò) 间隔(ji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诎右臂支船 B.便要还家
C.近岸,卷石底以出 D.左手倚一衡木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渔人甚异之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凄神寒骨 D.东坡右手执卷端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记之而去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5.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鸣佩环,心乐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不可久居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尝贻余核舟一
D.其中往来种作 往来翕忽
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其境过清 能以径寸之木
B.其岸势犬牙差互 则题名其上
C.忘路之远近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乃记之而去
7.古诗文默写。(8分)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关雎》)
(2)微君之故,________?(《式微》)
(3)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10分)
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
①古稀②垂髫③不惑④花甲⑤弱冠⑥而立
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3分)
(2)【作古诗领报酬】吉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7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吉米在写领条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2分)
已领金额:____________。
(3)【读美文理语序】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吉米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将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
(4)【开班会拟标语】八年级(6)班将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邀请吉米参加,吉米想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副宣传对联,请你帮帮他。(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9.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2分)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二)(天津中考改编)(10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2)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3)咸来问讯(全,都) (4)欣然规往(打算,计划)
12.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2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三)(邵阳中考改编)(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初二,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倦时踞石而坐,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释】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1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心乐之( )
(2)佁然不动( )
(3)益信声无哀乐也( )
(4)恨僧少可语耳( )
1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倦时踞石而坐 学而不思则罔
B.以其境过清 以残年余力
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其岸势犬牙差互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7.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19.【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________的情绪。(2分)
(四)(重庆中考)(14分)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20.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2分)
21.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2分)
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2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4分)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23.在第段中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3分)
24.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3分)
三、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如果您想获得此题的标准答案和名师点评解析,请扫描下面赞赏码支付0.5元,并在文章底部留言,我们会通过系统后台推送给您;

如果您想获得此题的标准答案和名师点评解析的Word文档,请扫描下面赞赏码支付1元,并在文章底部留言,我们会通过客服直接把解析Word文档发给您;
如果您想获得此题的原题及答案解析全套Word文档,请扫描下面赞赏码支付2元,并在文章底部留言,我们会通过客服直接把原题及解析全套Word文档发给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19:37

这句话出自《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1.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2..桃花源的景色(自然环境):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花源中人的社会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2 22:51

(渔人)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作品《桃花源记》中的句子,这篇文章是其《桃花源诗》前面的序。

文中讲一个渔人很偶然地进入了美丽、和谐、富足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他出来后赶紧跑到郡里,面见太守,说了自己的遭遇。

他具体会说什么呢?

我认为他会说桃源之奇,桃源之美,桃源之富,桃源之逆,他的描述和表达可能会给“桃花源”带来灭顶之灾。

一、《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桃花源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三、《桃花源记》的作者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著名文学家、诗人、辞赋家,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有五棵大柳树,曾作《五柳先生传》,因此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后世称其“靖节先生”。

陶渊明做过几年小官,最后官至彭泽令,但只做了八十多天就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隐居。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作品的主要题材,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世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主要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四、陶渊明为什么创造这样一个“桃花源”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虚构的,类似于国外的“乌托邦”。

陶渊明曾祖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太守,到陶渊明这一代,随着其父亲早亡,家道中落,寄居在外祖父家。

陶渊明爱好读书,学识渊博,想效仿祖上做一番事业,“大济苍生”,一展抱负,曾写诗曰“猛志远四海”。

可惜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是晋、宋(南朝)交替之际。

东晋末年,朝廷*,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在这国家崩溃*的年代,陶渊明的“大济苍生”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同时,东晋王朝实行的是门阀制度而不是科举制度,高门贵族享有特权,文人没有入仕做官的上升途径,壮志难酬,只能将郁郁之气诉诸笔端。

陶渊明面对当时社会现状,心中郁闷,却又无可奈何;愤世嫉俗,却又无可逃避,于是《桃花源记》横空出世。

陶渊明用自己的笔墨创造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祥和安乐的桃花源,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憎恨和否定。

所以,桃花源是陶渊明用浪漫主义手法创造的,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和美好境界,“桃花源”自此也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乌托邦”。

五、渔人“说如此”,到底会说些什么

因为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作者的一个梦想,自然不能当真。如果我们要猜测渔人会对太守说什么,那只能根据人之常情来推测了。

渔人出了桃花源,一路上做着标记,目的很明显,他还想再次找到桃花源,对桃花源中的人交待他的“不足为外人道也”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一出桃花源就急不可耐地跑到郡里去找太守,可见这个渔人不是一个信守承诺的君子,而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

他跑去见太守,肯定是为了利益。他想要什么利益呢?当然是封赏。

为了打动太守,得到自己想要的封赏,那就要投其所好,让太守也得到利益,否则太守凭什么拿出钱来赏他呢?

要想打动太守,那就需要动之以利。为了动之以利,渔人会进行虚夸和渲染,那么我们就可以来推测渔人会说些什么了。

1. 桃花源之奇

桃花源“奇”在哪里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3 02:23

每个人都希望健康长寿,那么你觉得活到多少岁才是长寿呢?你认为身边的那些所谓的长寿之人真的幸福吗?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求如何长寿,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老年生活越来越丰富,注重健康养生,其目的就是想活得更长久一些。

那么健康长寿就真的那么好吗?究竟活到多少岁才算是长寿呢?长命百岁真的就是幸福的吗?

长寿真的那么好吗?其实能活到“这个岁数”,或许幸福指数更高

其实对此也做过相应的统计,有调查发现关于长寿的年龄近几年虽然没有找到最新的数据,但是在2010年全国寿命进行过统计,平均寿命在74.9岁。

在经历了这10年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也取得了进步,那么平均寿命也会相应提高,到目前为止预估一下也差不多应该80多岁了,如果你的年龄能够超过这个平均寿命的话,说明你已经是长寿之人了。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3 06:11

你一定听说过遛狗,可你听说过遛龟吗?而我今天傍晚决定去溜溜我家的乌龟,原因是这几天不知怎的,小乌龟天天在水桶里向往外爬。桶壁很深且滑,它伸长脖子,用力往上爬,每次都无功而返摔下来。好像在水桶里呆烦了,不愿在水桶里坐‘桶’观天了。我决定把它带到沙滩里让它玩个够。

去往沙滩的路上乌龟兴奋极了,不时把头伸来伸去,两只小眼睛不停地左顾右盼。到了河边,啊!风景真美,有婀娜多姿的垂柳,晚风吹来,翩翩起舞;河水拍打着河岸发出“哗哗”的声音;蟋蟀不停地弹奏着优美的音乐;星星在天上眨着调皮的眼睛;霓虹灯光流光溢彩;乘凉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席地而坐;这一切构成一幅美丽的夏夜画卷。

我迫不及待地把乌龟拿出来,它来到陌生的环境一直缩着头,畏缩不前,两只小眼睛不停地瞅着,过来一会儿,它才把头伸出来两只眼睛向远处望了望外界 确定没有危险后,悠闲自得开始爬来爬去好不快乐。看着乌龟爬得飞快,我又决定给乌龟挖一个迷宫,我先画一个大致路线图再挖。我左手按地,右手拿铲,身子前倾。挖了有啤酒瓶那么深的高度,在每一个折角处挖成圆形,使乌龟可以调头。我信心满满把乌龟放到入口处,乌龟开始爬了,当它到了第一个死胡同时它伸长了脖子,瞪着两只有神的眼睛,东瞧瞧,先看看,最后无功而返,它经历了许多死胡同。终于顺利到达出口。这是乌龟已经很累了,竟闭上眼睛睡着了。天色已经很晚了,我们回家了,但这一次遛龟真有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3 10:15

桃花源记中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的内容,如下:
渔人向太守报告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讲了发现的经过,讲了那里的自然界环境、社会风尚,讲了桃源人的生活状况,讲了自己与桃源人的交往,并说明归途中做了标记,要求太守派人去看个究竟。
满意望采纳,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3 19:15

桃花源记中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的内容,如下:
渔人向太守报告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讲了发现的经过,讲了那里的自然界环境、社会风尚,讲了桃源人的生活状况,讲了自己与桃源人的交往,并说明归途中做了标记,要求太守派人去看个究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4 00:09

这个如此 就是他跟太守并报他在从迷路到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以及出来后的情况.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