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2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6:47
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土地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反击军10万兵力对苏区"围剿"的战役。
蒋介石调集兵力实施"围剿",红军提出诱敌深入方针 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三年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对此,当局异常恐惧。、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急于8月下旬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在汉口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苏区红军的总方针。10月,蒋介石在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基本取得胜利后,即迅速抽调兵力,组织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企图在3~6个月内消灭红军,并将重点置于苏区,同时指令其江西省、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实施。
10月20日前后,从湖南省和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方面抽调"围剿"苏区的军陆续进入江西省境内,在武汉的第19路军也准备进入江西参战。11月2日,鲁涤平将集中江西境内的7个师又1个旅编为3个纵队。并限于5日前,第1纵队第18师集结于樟树,第24师集结于丰城西北之赣江北岸,新编第13师集结于临川;第2纵队第50师集结于西山万寿宫,第14旅集结于靖安;第3纵队第77师集结于上高,新编第5师集结于高安;总预备队第8师集结于南昌。企图一举消灭红一方面军于袁水流域的清江(今临江)至分宜地区。
这时,红一方面军约4万人正在苏区西北部清江至分宜段的袁水两岸地区活动。中国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讨论中,有一种意见主张仍按和8月初的指示,进攻南昌、九江,以迫使军转入防御,放弃其"围剿"。总前委提出,在红军和苏区尚未巩固、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宜脱离苏区贸然攻打大城市。面对军的大规模"围剿",应主动退却,将敌诱进苏区内,发现和造成敌之弱点,依靠苏区人民的支援,选择有利于红军作战之战场,集中兵力适时,各个歼敌于运动之中,以粉碎其"围剿"。10月30日,总前委在罗坊会议上通过了这一方针,并决定红军主力东渡赣江,在地形、群众条件较好,便于尔后发展的赣江以东地区作战。据此,苏区党、政、军、民迅速行动,进行政治动员,实行坚壁清野,部署游击作战,建立支援红军作战的组织等反"围剿"准备。
红军主动退却,军一再扑空 11月5日前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以红3军留在赣江西岸监视军;率红3军团、红1军团第4、第12军等部,从袁水两岸东渡赣江,向靠近苏区北端的新淦(今新干)、永丰、崇仁、宜黄之间地区转移,并向樟树镇、临川方向进逼。11月上旬,各路军分别进到清江、新淦、黄土街、罗坊、新喻(今新余)、分宜等地,均因红军已先期转移而扑空。鲁涤平得悉红军主力已东渡赣江,深恐红军夺取樟树镇、临川,遂以第3纵队仍在赣江西岸进攻,以第1、第2纵队尾追过赣江,寻求红军主力决战。
红军面对军的并进长追,为保存军力,待机破敌,即以少数兵力配合群众武装迟滞、消耗"围剿"军,主力于11月中旬分别由赣江以东新淦、崇仁、南城、南丰、吉水之间地区和赣江以西路口、油田地区,逐次向苏区中部的东固、龙冈地区转移。
18~20日,"围剿"军各纵队分别进至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城等地,再次扑空,遂转入就地"清剿",为进攻苏区中心区作准备。12月初,红20军分散在富田、东固、龙冈地区活动,并与当地群众在东固附近山头构筑假工事迷惑敌人;主力则秘密移至宁都县黄陂、小布、洛口地区集中。中旬,又移至平田、砍柴冈、安福圩地区,抓紧整训和筹措给养。
12月上旬,蒋介石到南昌亲自组织对苏区的"围剿",确定于中旬开始,各路"围剿"军以东固地区为会攻目标,分进合击。并急电催调第19路军由武汉入赣参战;另调驻福建的第56、第49师、暂编第2旅向闽赣边界推进,堵截红军。至此,"围剿"军总兵力增至11个师又2个旅,共10万余人。为了加强指挥,设立了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鲁涤平兼主任;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其部署:第6路军第24师由蛟湖向东韶、洛口、宁都进攻,第8师由黄陂、南丰之线向广昌、宁都、雩都(今于都)进攻,第56师经建宁向石城推进;第49师和暂编第2旅向瑞金、会昌推进;第9路军第18师由永丰分经古县、白沙向东固进攻,第50师由乐安分经招携、藤田向龙冈、东固进攻,新编第5师由吉安经富田向东固进攻;第77师主力守吉安,一部向安福方向"清剿";第19路军第60、第61师经萍乡分向万安、泰和推进;第12师第34旅仍防守赣州。
红军适时,打破"围剿"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鉴于军宽大正面的"围剿"布势及战线拉长,间隙过大,兵力分散,且"围剿"军均非蒋介石嫡系部队,派系复杂,难于协调等情况,于12月中旬在宁都县黄陂召开总前委会议,再次缜密研究反"围剿"作战方案。等鉴于战场态势已利于红军,决定选择接近红军集中地的"围剿"军主力为歼击目标,集中兵力实施中间突破,割裂"围剿"军整个部署,然后各个击破,粉碎"围剿"。
为不失时机地转入,方面军派第12军第35师赴兴国东北约溪地区引敌西向并监视之,主力全部集中到黄陂、麻田地区隐蔽待机,抓紧进行政治鼓动和临战准备。12月16日,各路军开始向苏区中心区进攻。19~21日,新编第5师(后改称第28师)、第18师先后进占东固,未见红军主力,该两师却在浓雾中发生误战。第50、第60、第61、第24、第8师分别进到招携、万安、泰和、草台岗、新丰、三坑等地。沿途屡遭红军小部队和地方武装袭扰、阻击,交通运输常被阻断,故进展迟缓。24~28日,第28师进至因富,第18师先头1个旅进到南垄;第50师进到源头,准备续攻小布;第24师经东韶进至洛口;第8师进到广昌,先头进至头陂;第60师准备经赣州转向北进,配合泰和之第61师进攻兴国。红一方面军得悉第50师欲孤军进犯小布,遂于25日和27日两次在小布设伏。但该师惟恐被歼,不脱离源头阵地,红军伏击未成,撤回原集结地待机。28日,鲁涤平令其深入苏区的5个师向宁都以北黄陂、小布、麻田地区红军发起总攻。其中张辉瓒率第18师第52、第53旅和师直属队,于29日由东固孤军冒进龙冈。红一方面军总部得悉第18师主力向龙冈推进,当即决定以一部兵力在赤卫军、少先队配合下,牵制源头、洛口、头陂之第50、第24、第8师;集中主力分左、右两路秘密西进,求歼第18师主力于运动中或立足未稳之际。29日下午,方面军在向龙冈前进途中,查明第18师主力已到龙冈,当晚确定围攻龙冈的部署:左路红3军为右翼,于30日晨占领木坑以北地区,继向龙冈攻击前进,红12军(欠第35师,指挥第师)为左翼,于30日拂晓向表湖前进,以一部占领龙冈南端之盲公山,主力截断龙冈至南垄大道,从兰石、茅坪攻击第18师侧后;右路红3军团、红4军以主力向上固、下固前进,以一部到还铺附近,向龙冈西北端之张家车攻击前进,如上固无敌,主力向还铺、张家车攻击前进,以一部向下固、潭头警戒。在约溪地区的红35师,于30日午前插至南垄、龙冈之间,配合红12军主力攻击龙冈,并向南垄警戒。方面军总部30日进至小别附近的黄土岭指挥。
30日晨,第18师第52旅为先头,师部和第53旅随后,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9时许,其先头在龙冈以东小别附近,突遭居高临下之红3军先头第7师迎头痛击。张辉瓒误认为是红军小部队袭击,自恃兵力、武器占优势,遂组织部队向红军阵地反扑。战至中午,红3军全部加入战斗,第18师亦展开两团兵力猛攻,战斗十分激烈。15时许,张辉瓒率4个团拼力向红军实施多路进攻,又被击退。此时,红4军和红3军团一部已插到张家车,截断了第18师与东固、因富的联系,并从侧后向龙冈猛攻;红3军团主力占领了上固及附近有利阵地,切断了敌从西北方向增援和龙冈之敌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道路。至16时许,完成了对第18师主力的合围,红军即发起进攻。张部向西北突围未逞,全军溃散。激战至18时许,红军全歼第18师师部和2个旅,俘张辉瓒。
第18师主力被歼后,深入苏区的其他各路"围剿"军闻讯退缩。其中,第50师于1931年1月2日晨分路溃逃,主力经南团撤往东韶。红一方面军总部当日决定,分左、中、右三路尾击第50师主力。中路红12军经南团、琳池由西向东攻击东韶;左路红3军团经头陂由北向南攻击东韶;右路红3军到达田营后,以主力牵制第24师,以一部迂回东韶以东攻击;红4军为总预备队,随红12军跟进;方面军总部进到龙坛指挥战斗。3日,红军中、左路相继进抵东韶附近,旋即向立足未稳之第50师发起攻击,激战至15时许,分别突破其防御。但这时,因右路红军尚未迂回到东韶东端,第50师余部乘隙向东和东北方向窜逃。红军奋起追击,再歼其一部。此战共歼第50师1个多旅。
东韶战斗后,各路军争相撤离苏区,在兴国、泰和、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之线转入防御。至此,军对苏区的第一次"围剿"被粉碎。此役,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的第一个战役,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共歼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5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2万余件,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使苏区得到巩固与扩大。
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十九年)11月至1931年1月,在第二次国内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反击军10万兵力对苏区围剿的战役。
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三年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对此,当局异常恐惧。、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急于8月下旬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在汉口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苏区红军的总方针。10月,蒋介石在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基本取得胜利后,即迅速抽调兵力,组织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企图在3~6个月内消灭红军,并将重点置于苏区,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陆续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指令江西省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10月20日前后,从湖南省和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方面抽调"围剿"苏区的军陆续进入江西省境内,在武汉的第19路军也准备进入江西参战。11月2日,鲁涤平将其7个师又1个旅编为3个纵队,并限于5日前,第1纵队第18师集结于樟树,第24师集结于丰城西北之赣江北岸,新编第13师集结于临川;第2纵队第50师集结于西山万寿宫,第14旅集结于靖安;第3纵队第77师集结于上高,新编第5师集结于高安;总预备队第8师集结于南昌。企图一举消灭红一方面军于袁水流域的清江(今临江)至分宜地区。此外,湖南军阀何键令其第19师进驻袁州,配合鲁涤平所部行动。企图消灭红一方面军于袁水两岸地区。
这时,红一方面军主力约4万人正在苏区西北部清江至分宜段的袁水两岸地区活动。中国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讨论中,有一种意见主张仍按和8月初的指示,进攻南昌、九江,以迫使军转入防御,放弃其"围剿"。总前委提出,在红军和苏区尚未巩固、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宜脱离苏区贸然攻打大城市。面对军的大规模"围剿",应主动退却,将敌诱进苏区内,发现和造成敌之弱点,依靠苏区人民的支援,选择有利于红军作战之战场,集中兵力适时,各个歼敌于运动之中,以粉碎其"围剿"。10月30日,总前委在罗坊会议上通过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方针,并决定红军主力东渡赣江,在地形、群众条件较好,便于尔后发展的赣江以东地区作战。据此,苏区党、政、军、民迅速行动,进行政治动员,实行坚壁清野,部署游击作战,建立支援红军作战的组织等反"围剿"准备。
11月5日前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以红3军(军长黄公略)留在赣江西岸监视军;率主力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红1军团第4(军长林彪、政委彭清泉)、第12(军长伍中豪、政委谭震林)军等部,从袁水两岸东渡赣江,转到新淦(今新干)、崇仁、南城、宜黄、乐安、永奉之间地区,并向樟树镇、临川方向进逼,开展群众工作,为反围剿作准备。5日,鲁涤平3个纵队开始进攻。7日,分别进至清江、新淦、新喻(今新余)、分宜等地。均因红军已先期转移而扑空。军扑空后,鲁涤平得悉红军主力已东渡赣江,深恐红军夺取樟树镇、临川,遂以第3纵队仍在赣江西岸进攻,以第1、第2纵队尾追过赣江,寻求红军主力决战。红一方面军为保存实力、待机破敌,即以少数兵力配合地方武装迟滞、消耗、疲惫、迷惑军,主力于中旬分别由赣江以东新淦、崇仁、南城、南丰、吉水之间地区和赣江以西路口、油田地区,逐次向苏区中部的东固、龙冈地区转移。18~20日,"围剿"军各纵队分别进至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城等地,再次扑空,遂转入就地"清剿",为进攻苏区中心区作准备。12月初,红20军分散在富田、东固、龙冈地区活动,并与当地群众在东固附近山头构筑假工事迷惑敌人;主力则秘密移至宁都县黄陂、小布、洛口地区集中。中旬,又移至平田、砍柴冈、安福圩地区隐蔽集中,抓紧整训和筹措给养。使进到吉安、南城一线的围剿军各纵队再次扑空。鲁涤平部两次扑空后,就地转入清剿,为进攻苏区中心区作准备。12月上旬,蒋介石到南昌亲自组织对苏区的"围剿",确定于中旬开始,各路"围剿"军以东固地区为会攻目标,分进合击。并急电催调第19路军由武汉入赣参战;另调驻福建的第56、第49师、暂编第2旅向闽赣边界推进,堵截红军。至此,"围剿"军总兵力增至11个师又2个旅,共10万余人。为了加强指挥,设立了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以鲁涤平兼行营主任;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并催调第19路军两个师入江西参战,在福建的两个师又1个旅也向闽赣边界推进,堵截红军。其部署:第6路军第24师由蛟湖向东韶、洛口、宁都进攻,第8师由黄陂、南丰之线向广昌、宁都、雩都(今于都)进攻,第56师经建宁向石城推进;第49师和暂编第2旅向瑞金、会昌推进;第9路军第18师由永丰分经古县、白沙向东固进攻,第50师由乐安分经招携、藤田向龙冈、东固进攻,新编第5师由吉安经富田向东固进攻;第77师主力守吉安,一部向安福方向"清剿";第19路军第60、第61师经萍乡分向万安、泰和推进;第12师第34旅仍防守赣州。红军适时,打破"围剿"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鉴于军宽大正面的"围剿"布势及战线拉长,间隙过大,兵力分散,且"围剿"军均非蒋介石嫡系部队,派系复杂,难于协调等情况,于12月中旬在宁都县黄陂召开总前委会议,再次缜密研究反"围剿"作战方案。等鉴于战场态势已利于红军,决定选择接近红军集中地的"围剿"军主力为歼击目标,集中兵力实施中间突破,割裂"围剿"军整个部署,然后各个击破,粉碎"围剿"。为不失时机地转入,方面军派第12军第35师赴兴国东北约溪地区引敌西向并监视之,主力全部集中到黄陂、麻田地区隐蔽待机,抓紧进行政治鼓动和临战准备。
12月16日,各路军开始向苏区中心区进攻。19~21日,新编第5师(后改称第28师)、第18师先后进占东固,未见红军主力,该两师却在浓雾中发生误战。第50、第60、第61、第24、第8师分别进到招携、万安、泰和、草台岗、新丰、三坑等地。沿途屡遭红军小部队和地方武装袭扰、阻击,交通运输常被阻断,故进展迟缓。红军集中到黄陂、麻田地区隐蔽待机;同时派出第12军第35师活动于兴国东北的约溪地区,严密监视并吸引西面之军。24日至28日,军第28师进至因富,第18师先头1个旅进到南垄;第50师进到源头,准备续攻小布;第24师经东韶进至洛口;第8师进到广昌,先头进至头陂;第60师准备经赣州转向北进,配合泰和之第61师进攻兴国。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得悉第50师欲孤军进犯小布,决定集中兵力,首先歼灭孤军进犯小布的第50师。25日和27日,红军主力两次在小布附近设伏,都因第50师未脱离源头巩固阵地,不能求歼该师于运动中而未达预期目的,遂撤回原集结地待机。28日,鲁涤平下令其深入苏区的5个师向宁都以北的黄陂、小布、麻田地区的红军实施总攻。29日,其前线总指挥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以1个旅留守东固,率师部和两个旅进占龙冈。红一方面军总部得悉第18师主力向龙冈推进,抓住该师孤军深入、立足未稳的有利时机,当即决定以1个团兵力在赤卫军、少先队配合下,牵制源头、洛口、头陂之第50、第24、第8师;集中主力分左、右两路秘密西进,求歼第18师主力于运动中或立足未稳之际。29日下午,方面军在向龙冈前进途中,查明第18师主力已到龙冈,当晚确定围攻龙冈的部署:左路红3军为右翼,于30日晨占领木坑以北地区,继向龙冈攻击前进,红12军(欠第35师,指挥第师)为左翼,于30日拂晓向表湖前进,以一部占领龙冈南端之盲公山,主力截断龙冈至南垄大道,从兰石、茅坪攻击第18师侧后;右路红3军团、红4军以主力向上固、下固前进,以一部到还铺附近,向龙冈西北端之张家车攻击前进,如上固无敌,主力向还铺、张家车攻击前进,以一部向下固、潭头警戒。在约溪地区的红35师,于30日午前插至南垄、龙冈之间,配合红12军主力攻击龙冈,并向南垄警戒。方面军总部30日进至小别附近的黄土岭指挥。30日晨,第18师第52旅为先头,师部和第53旅随后,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9时许,其先头在龙冈以东小别附近,突遭居高临下之红3军先头第7师迎头痛击。张辉瓒误认为是红军小部队袭击,自恃兵力、武器占优势,遂组织部队向红军阵地反扑。战至中午,红3军全部加入战斗,第18师亦展开两团兵力猛攻,战斗十分激烈。15时许,张辉瓒率4个团拼力向红军实施多路进攻,又被击退。此时,红4军和红3军团一部已插到张家车,截断了第18师与东固、因富的联系,并从侧后向龙冈猛攻;红3军团主力占领了上固及附近有利阵地,切断了敌从西北方向增援和龙冈之敌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道路。至16时许,完成了对第18师主力的合围,红军即发起总攻。张部向西北突围未逞,全军溃散。激战至18时许,红军全歼第18师师部和2个旅,活捉张辉瓒。第18师主力被歼后,深入苏区的其他各路"围剿"军闻讯退缩。其中,第50师于1931年1月2日晨分路溃逃,主力经南团撤往东韶。红一方面军总部当日决定,分左、中、右三路尾击第50师主力。中路红12军经南团、琳池由西向东攻击东韶;左路红3军团经头陂由北向南攻击东韶;右路红3军到达田营后,以主力牵制第24师,以一部迂回东韶以东攻击;红4军为总预备队,随红12军跟进;方面军总部进到龙坛指挥战斗。3日,红军中、左路相继进抵东韶附近,旋即向立足未稳之第50师发起攻击,激战至15时许,分别突破其防御。但这时,因右路红军尚未迂回到东韶东端,第50师余部乘隙向东和东北方向窜逃。红军奋起追击,再歼其一部。此战共歼第50师1个多旅。东韶战斗后,各路军争相撤离苏区,在兴国、泰和、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之线转入防御。至此,红军打破了军对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点评:此战胜利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以少胜多,共歼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不仅保卫了苏区,而且使苏区得到巩固与扩大。一九三一年二月,政治局通过的《给中国红军及各级党部训令》中这样说:“红军一、三集团军与江西劳动群众,在苏维埃政权之下的一致行动,得到了出人意外的结果,他们在伟大的中国史上,已经写上了新的光荣的一页。”
中国党第二次反“围剿”
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1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三月下旬,敌人部署完毕。第19路军由蔡廷锴代总指挥,辖第60师(蔡廷锴兼)、戴戟第61师及第12师马昆第34旅,由兴国向龙冈头、宁都进;第5路军由王金钰任总指挥,辖上官云相第47师、公秉藩第28师、郭宗第43师、郝梦龄第54师、罗霖第77师,由吉安、泰和、吉水、永丰东固、藤田方面进攻;第26路军由孙连仲任总指挥,辖第25师(孙连兼)、高树勋第27师、关树人骑1师,由乐安、宜黄向东韶、小布进攻;6路军由朱绍良任总指挥,辖胡祖玉第5师、毛炳文第8师、许克祥第24师、路孝忱新编第13师,由南丰、八都向广昌、黄陂进攻。此外,韩德勤第52师担任维护赣江交通和当地“清剿”,三个航空队执行侦察和轰炸任务,刘和鼎第56师(归第6路军指挥)出安远(属宁化县)、周志群新编第14旅出宁化、卢兴邦第32旅出连城和长汀、张贞第49师出上杭和武平、香翰屏第62师出蕉岭,防堵红军向东南转移。
这时,红1方面军仍是第1、第3两个军团,人数略有减少,约三万余人,经过第一次反“围剿”的锻炼和胜利后的养精蓄锐,斗志旺盛。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已为广大军民所认识和接受。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根据地的党政军民,从各方面进行了反“围剿”的准备。按照红1方面军总部三月二十三日的命令,主力部队由根据地北部边缘的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地区,转移到广昌、石城、宁都、瑞金等地,进行整顿、训练、筹款和做群众工作。在红军和人民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召开了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少先队的工作会议,对这些武装的任务、编制、训练、战术等问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游击区以地方武装为骨干,领导赤卫军、少先队,运用游击战术,积极执行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十项任务,配合主力红军歼灭敌人。这些就为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此期间,六届三中全会后的党派项英到根据地,于一月十五日正式成立苏区局和军事委员会(简称),项英任局和,朱德任副和红1方面军总司令,任副、总政治部主任和红1方面军政治委员。四月,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的党派出代表团,到达苏区并参加局的领导工作。这种情况,就在苏区领导层产生了分歧,使第一次反“围剿”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受到干扰。对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问题,党曾指示:“当着敌人力量尚未集中的时候,我们必须利用优势兵力,去击溃敌人的主力”。“红军总司令部在组织决战中,采取诱敌深入苏区的策略,在当时的阶段中(年底及年初)是正确的。如果力量对比上利于我们时,我们应该扩展向白区的坚决进攻,打碎敌人的生力军”。同时还提出:“遇必要时,可以抛弃旧的与组织新的苏维埃区域”。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在苏区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有的又提出分兵退敌的方针,对先打哪路敌人问题,有的主张先打敌蔡廷锴部,也有的主张打朱绍良部。经过反复讨论,才接受了的正确主张,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鉴于第19路军、第26路军和第6路军,均为最强或较强之敌,而第5路军的第43、第47、第54师从北方新到,第28、第77师在第一次“围剿”中被红军打过,对红军有畏惧心理,战斗力较弱,先打该敌容易取胜。同时,我军如由东向西打,则受赣江,而从富田打起,向东横扫,可在闽赣交界的建宁、黎川、泰宁地区扩大根据地,征集资财,便于打破敌人的下一次“围剿”。因此,决定采取由西向东横扫,先打弱敌,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四月一日,敌人分四路开始向根据地大举进攻,至四月二十三日,先后进至江背洞、龙冈头、富田、水南、严坊、招携、广昌等地。与此同时,红军主力秘密转移到退却终点龙冈、上固、东固地区,在东固地区,为待机歼敌,迫敌而居达二十五天。五月十三日,敌王金钰所部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开始向富田向东固前进。五月十六日至十七日,我军在中洞、九寸岭地区,包围歼灭敌第28师和第47师一个旅的大部。接着,向东横扫,于五月十九日在白沙歼敌第43师大部和第47师一个旅的残部,余敌逃向永丰。五月二十二日,在中村歼灭前来西援的敌第27师近一个旅。五月二十七日,攻克广昌,歼敌第5师一部,师长胡祖玉受重伤毙命。五月三十一日,突袭建宁,歼敌第56师三个多团。从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红1方面横扫七百余里,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粉碎敌人“围剿”后,乘胜转入进攻,分兵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了赣东,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汀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
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5月,军对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失败(参见第二次反围剿)后,、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又很快于6月组织对苏区第三次更大规模的"围剿"。将其嫡系部队第14、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6:47
五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6:49
5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