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5:27
脑血管病变可引起中风,心血管病变可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这已为人们所认知。但对腹腔内血管病变会引起缺血性腹痛,便血等相关症状(缺血性胃肠病)者常不为人们所重视。其实二者发病原理类似。均多见于中老年人,且常在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长期便秘等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发生。
悉知胃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水份的重要脏器,胃肠的各种活动有赖腹主动脉三大分支,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提供充足的血液来完成。如果上述血管发生病变导致相应脏器血供不足,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是自然的事。过去,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确诊本病者寥寥,现今由于对本病的认知及检测手段的提高,确诊本病者并不少见;年年来,因急性腹痛、便血等原因在我室经肠镜检查确诊为本病者已达数十例。
缺血性胃肠病根据发病的缓急及缺血量和速度的不同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类。慢性者表现间歇性左上腹或脐周疼痛,进食后15分钟或半小时开始疼痛,每次持续1-2小时,因怕进食而不敢多食,甚至拒食。久之体重下降,体力日衰,常易误为胃溃疡或胃癌,虽经胃镜检查并无溃疡或癌症证据,有的人还会出现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
另一类表现急性缺血性肠炎,突然下腹痉挛性疼痛,里急后重,排黑便或鲜血便,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即降结肠、乙状结肠),发病时左侧腹肌紧张而有明显压痛。指诊直肠时指套可发现血迹。直肠周围有压痛、严重者休克。结肠镜检查往往有较为特征的镜像改变。少数缺血性结肠炎腹痛及出血较轻,持续数天或数周后自然缓解。
慢性缺血性胃病与胃溃疡、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状相似;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结肠癌症状类同,容易造成误诊,因此,若有上述相关症状者应及时看消化专科医生。利用现代电子胃肠镜检查,腹腔血管造影等可较好地鉴别并诊断。缺血性胃肠病重在预防。注意饮食调节,不可暴饮暴食,少进食含脂肪量高的食物以防止血栓形成。
平时多参加体育锻炼,运动可使血管扩张,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管发生栓塞。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治疗,防患于未然。急性发作期为了减轻胃肠道负担要禁食甚至胃肠减压,卧床休息;使用扩血管药,防治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对症治疗;重症患者必要时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