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天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三峡植物园自成立以来,以抢救三峡地区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资源为核心,致力于迁地保存、繁育珍稀濒危特有物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坚持抢救、保存、科研、科普相结合的方针,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植物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植物,三峡植物园积极迁移珍稀濒危植物。自成立以来,三峡植物园已收集迁移珙桐、南方红豆杉、巴东木莲、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宜昌楠、宜昌木姜子、长阳十大功劳、四川虎刺、丰都车前、宜昌黄杨等316种12800多株植物,建立了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展示区和三峡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
同时,三峡植物园强化植物引种保护,引进国内外优良绿化苗木和经济林品种,建成了核桃采穗圃、猕猴桃品种基地和国外绿化树种基地。2009年,与三峡大学合作,实施以巴东木莲为主的20个品种木兰科植物专类园建设,收集木兰科植物7种,完成建园面积60亩。
在加强植物种源基地建设方面,三峡植物园积极争取建设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林木优良无性系快繁基地和国家良种基地--马尾松种子园,引进各种栽培植物100多种10万多株,收集马尾松120个优良家系和154个优良无性系,建马尾松种质资源圃。还收集英、法、德、美、日等10国7个树种37个种源的落叶松,在大老岭林场、五峰北风垭林场、神农架等建立日本落叶松、欧洲云杉等遗传保存林1000多公顷。
三峡植物园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努力加强科技推广,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科研工作成果显著,先后获得多个*部门的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推广奖。科技推广成效明显,三峡植物园常年选派技术骨干参与科技兴市工作,传播林业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尽管面临资金短缺、编制问题、管理不畅等困难,三峡植物园依然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通过积极的抢救性迁移、引种保护和科研推广,为保护三峡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三峡植物园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赞扬和肯定。
三峡植物园是湖北宜昌市*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于1998年11月共同建立的,2006年6月经省编委批准为副县级事业单位,是中科院直属的十三个骨干植物园之一。三峡植物园位于宜昌市东郊土门金银岗,东临夷陵区鸦鹊岭镇高溪村、南接文畈村,西与伍家区伍家乡灵宝村接壤,北与伍家乡南湾村搭界,汉宜公路贯穿园区,距宜昌市中心仅15公里。是宜昌城郊目前仅有的植被最好、物种最丰富、面积最大的绿色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