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天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1. 一切问题冲突的根源是原始利己的驱动力与良心之间的对立。——《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妮(1885—1952),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
2. 在精神分析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中,卡伦·霍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是社会心理学初期的倡导者之一,主张在阐明人格的发展过程中,分析社会文化带给人的影响要比弗洛伊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3. 代表作有《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女性心理学》等。
4. 也许,在不同程度上,我们身边会存在着这样类似的人格:他们会对方非常严厉苛刻,无视对方的需求。
5. 患者渴望强烈的安全感,始终围绕着这一需求做每一件事情。
6. 对于攻击型患者来说,人生就是一消尘个战场,如达尔文的“优胜劣汰”,只有强者才能存活下来。
7. 渴望一种具有意义的孤独,绝不代表着一个人患有神经症。
8. 自我孤立者,犹如一具行尸走肉,他们工作着生活着,没有喜怒哀乐。
9. 对自我孤立型患者而言,这种精神是为了生存下去,是对自我孤立者的一种补偿。
10. 对于一些长期的义务,患者会想方设法逃避,比如婚姻大事,结婚就意味着威胁、危险,那会使他置身于亲密的人际关系里。
11. 孤立型患者与超群出众有密切的内在关系,比如象牙塔。
12. 任何人都无法忍受那种不能使人变得出类拔萃的。
13. 诗人安娜玛利亚阿密的未曾发表的小说中有一段话,说明了孤独型患者压抑所有情感,即不承认情感存在的景象,同时还表现了自我孤立性其他的典型态度。
14. 从个体成长发展的角度看,三种情形均是可取且必须的,只有这些情形出现在神经症中时,就会演变为强迫、盲目、僵硬以及相互排斥了。
15. 胜过他人,患者内心所愿。不管哪种类型的神神经症患者,内心都十分脆弱,总有一种被轻视践踏的感觉,为了让这种感觉消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取得报复的胜利。
16. 有时候这些措施只是有意无意地存在于患者的思维中,它是一种内驱力,逼迫患者去渴求优越感,他的这种渴求也因此被蒙上一层不寻常的色彩。
17. 患者会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包括赞成,吹捧,认同等,可能只是短暂的慰寄,会不由自主地讨厌每个优秀的人,比如有知识能力,有主见的人。
18. 如果某人压下了他的傲气,他会转而对那些盛气凌人、声称自己无可取代的人,产生盲目的崇拜感,因为他们身上呈现出的正是他,期待的理想化意象。
19. 在理想化意象中,患者能找到逃离基本冲突的避难所,然而一旦真实的自我与理想化的自我差距变大,且演变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时,患者就无法再依靠自我,只能逃离自我,将所有事物都看成是发自外部。
20.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惯用投射作用,来阐述自己身上的某些特点。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1. 一切问题冲突的根源是原始利己的驱动力与良心之间的对立。——《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妮(1885—1952),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
2. 在精神分析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中,卡伦·霍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是社会心理学初期的倡导者之一,主张在阐明人格的发展过程中,分析社会文化带给人的影响要比弗洛伊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3. 代表作有《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女性心理学》等。
4. 也许,在不同程度上,我们身边会存在着这样类似的人格:他们会对方非常严厉苛刻,无视对方的需求。
5. 患者渴望强烈的安全感,始终围绕着这一需求做每一件事情。
6. 对于攻击型患者来说,人生就是一消尘个战场,如达尔文的“优胜劣汰”,只有强者才能存活下来。
7. 渴望一种具有意义的孤独,绝不代表着一个人患有神经症。
8. 自我孤立者,犹如一具行尸走肉,他们工作着生活着,没有喜怒哀乐。
9. 对自我孤立型患者而言,这种精神是为了生存下去,是对自我孤立者的一种补偿。
10. 对于一些长期的义务,患者会想方设法逃避,比如婚姻大事,结婚就意味着威胁、危险,那会使他置身于亲密的人际关系里。
11. 孤立型患者与超群出众有密切的内在关系,比如象牙塔。
12. 任何人都无法忍受那种不能使人变得出类拔萃的。
13. 诗人安娜玛利亚阿密的未曾发表的小说中有一段话,说明了孤独型患者压抑所有情感,即不承认情感存在的景象,同时还表现了自我孤立性其他的典型态度。
14. 从个体成长发展的角度看,三种情形均是可取且必须的,只有这些情形出现在神经症中时,就会演变为强迫、盲目、僵硬以及相互排斥了。
15. 胜过他人,患者内心所愿。不管哪种类型的神神经症患者,内心都十分脆弱,总有一种被轻视践踏的感觉,为了让这种感觉消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取得报复的胜利。
16. 有时候这些措施只是有意无意地存在于患者的思维中,它是一种内驱力,逼迫患者去渴求优越感,他的这种渴求也因此被蒙上一层不寻常的色彩。
17. 患者会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包括赞成,吹捧,认同等,可能只是短暂的慰寄,会不由自主地讨厌每个优秀的人,比如有知识能力,有主见的人。
18. 如果某人压下了他的傲气,他会转而对那些盛气凌人、声称自己无可取代的人,产生盲目的崇拜感,因为他们身上呈现出的正是他,期待的理想化意象。
19. 在理想化意象中,患者能找到逃离基本冲突的避难所,然而一旦真实的自我与理想化的自我差距变大,且演变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时,患者就无法再依靠自我,只能逃离自我,将所有事物都看成是发自外部。
20.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惯用投射作用,来阐述自己身上的某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