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天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3分钟前
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在建安年间,他作为计吏前往许都。当时,太史指出正旦当天会发生日蚀。在尚书令荀彧所在的场所,聚集了数十人,有人提议应取消朝会,有人认为应推迟会议。刘劭则引用梓慎、裨灶等古之良史的例子,说明他们虽能预测水火,却仍可能错失天时。他认为,礼记中提到诸侯见天子时,有四件事可能导致未能完成礼仪,日蚀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圣人制定的礼仪制度并未因为天灾而提前取消朝会,可能是因为灾祸会自行消失,或是术数推断错误。荀彧赞赏了刘劭的见解。按照刘劭的建议,朝廷按旧例继续朝会,结果并未出现日蚀现象。晋永和年间,廷尉王彪之与扬州刺史殷浩书信中讨论,太史元日合朔时,有质疑是否应推迟会面。刘劭引用了建元元年元日合朔的历史事件,认为不应因天灾而提前取消朝会的礼仪,应让天灾自消,而非因史官术数错误而取消朝会。
刘劭被御史大夫郗虑征召,但后者不久免职,刘劭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随后升迁为秘书郎。在黄初年间,他担任尚书郎、散骑侍郎,并受诏搜集五经群书,按照类别编纂,完成皇览的编撰。明帝即位后,刘劭出任陈留太守,致力于教化,深受百姓推崇。他被征召为骑都尉,并与议郎庾嶷、荀诜等人制定法律,编写新律十八篇,并著有律略论。升迁为散骑常侍。当时听说公孙渊接受了孙权燕王的称号,议论者想要留下计吏,派遣军队征讨。刘劭认为,从前袁尚兄弟归顺公孙康,康斩送他们的首级,说明渊家先世已表现出忠诚。此外,关于公孙渊的虚实,尚不可确定。古人对于未服的远方部落,通常先修德而不征伐,以免劳民伤财。因此,建议给予宽大处理,给公孙渊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后来,公孙渊果真斩首送来了孙权的使者张弥等人。刘劭曾作赵都赋,明帝赞赏,命令刘劭撰写许都、洛都赋。当时,朝廷外兴军旅,内部营建宫室,刘劭撰写这两赋,皆含有讽谏之意。
青龙年间,吴国围攻合肥,当时东方的官吏士兵都在休假。征东将军满宠上表请求派遣中军士兵,并召回休假的将士,以便在合肥集结力量反击。刘劭对此提出建议,认为贼人新至,心气专一,锐气十足。满宠以较少的人数在自己的领地作战,如果立即进攻,未必能制胜。建议首先派遣五千步兵、三千精骑,迅速出发,高调行动,展现军威。骑军到达合肥后,疏开队列,增加旗帜和鼓声,耀武扬威于城下,引诱敌人后撤,截断其退路,控制粮道。贼人听到大军来犯,骑军断其后路,必会恐惧逃散,从而自行溃败。皇帝采纳了这一建议。士兵们到达合肥时,贼人果然撤退。
当时,皇帝下诏广泛征询贤才。散骑侍郎夏侯惠推荐刘劭,称其忠诚笃厚,理论精深,能够融会贯通,其论点广泛且深入,无论大小才士,都能从中获得启发。他被推崇为平和良正、清静之士所仰慕,文学之士赞赏其推步详密,法理之士欣赏其计算精确,意思之士敬佩其深沉坚定,文章之士喜爱其著述,制度之士重视其变革策略。夏侯惠认为,刘劭是辅佐国家的重要人才,其智慧应被容纳于决策者之中。然而,夏侯惠对刘劭的评价中,提到“玄虚退让”及“明思通微”,可能略有夸大。
景初年间,刘劭接受了撰写都官考课的任务。他上疏表示,百官考课是王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历代并未重视,导致治典缺失未补,能者与庸者混同。皇帝凭借高远的智慧,怜悯王纲的松弛,通过内心洞察和对外宣言,使得刘劭得以获得启示,完成了都官考课七十二条和乐论十四篇。刘劭认为,自己学识浅薄,不足以充分传达圣旨,制定典制。他又提议应制定礼乐,以改变风俗,但此事未能完成。不久后,明帝逝世,此事未得以实行。在正始年间,刘劭执经讲学,被封为关内侯。他所编撰的书籍包括、人物志等共计一百余篇。刘劭逝世后,被追赠为光禄勋。他的儿子刘琳继承了爵位。
刘邵,字孔才,魏朝广平邯郸(今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人,生于汉灵帝建宁年间(168年-172年),卒于魏齐王正始年间(240年-249年)。汉献帝时入仕,初为广平吏,历官太子舍人、秘书郎等,魏朝之后,曾担任尚书郎、散骑侍郎、陈留太守等。后曾受爵“关内侯”,死后则追赠光禄勋。 刘邵学问详博,通览群书,曾经执经讲学。编有类书《皇览》,参与制定《新律》。著有《乐论》《许都赋》《洛都赋》等,著作多已亡佚。目前仅见《人物志》《赵都赋》《上都官考课疏》收入于《全三国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