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天前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4小时前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征得”此句出自《华严经》,通俗地讲就是人人本是佛,但因妄想分别而迷了,使智慧德能无法显现。若凡夫能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立时便与佛无二,佛的智慧神通我们也立时便得。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扩展资料:
《华严经》,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此经汉译本有三种: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华严经
热心网友 时间:4小时前
是知众生心性,与佛原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为迷悟之分耳。奈众生迷而不觉时,虽具有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广大之佛性,全被尘劳埋没,反承此佛性功德之力,起惑造业,毁谤三宝,自害害他。正如流泉潜隐地中,全不觉知,必须时节因缘为之启发,方能逐渐开明。所以古今来许多有力伟人,幼时迷昧,专以毁谤佛法为能事。及阅历渐深,遇境逢缘,翻然觉悟,从而皈依三宝,实力奉行者,亦不可胜数。足征佛法广大,实即一切众生本具之心法也。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如来出现品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须知智慧德相,与妄想执著,唯在一心,初非二物。迷之则全智慧德相,变成妄想执著。悟之则全妄想执著,复成智慧德相。喻如水结成冰,冰融成水。相虽有殊,体本无二。了此则谁不愿断幻妄之惑业,复本具之心性。而高推圣境,甘处凡愚。执性废修,以凡滥圣之谬见,皆无由生矣。书云,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孟子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是知不能行孝弟为尧舜,不能克念作圣,与不能复智慧德相作佛者。皆自暴自弃,不肯勉力而为之流也。如来初成正觉,普为一切凡圣,说梵网经菩萨戒。有曰,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其要全在令人彻了自己介尔一念心性,即是如来所证之菩提道本。既知是已,孰肯随烦恼染缘,使毕竟清净之性天,被迷云惑雾以障蔽乎哉。
切众生之心,当体与佛无二无别。但由迷而未悟,起惑造业,随业受苦。以致即心本具之智慧德相,被烦恼恶业之所盖覆,如云笼月,不见光相。虽则不见光相,而月之光相常自如如,了无所减。如来由是起无缘慈,运同体悲,随顺机宜,与之说法。虽大,小,权,实,偏,圆,顿,渐,随机施设,种种不同。在佛本意,无非令一切众生,背尘合觉,返迷归悟,出幻妄之生死,成本具之佛道而已。
楞严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盘,二转依号。盘山云,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不存。心境俱亡,复是何物。沩山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是知佛祖种种言教,无非指示众生本具心性,令其返迷归悟,复本还元而已。然众生机有浅深,迷有厚薄。不假种种言教开导,种种法门对治。则迷云障于性空,何由令其一一彻见心月也哉。以故如来最初成道,演大华严。直谈界外大法,不与权小所共。俾宿根成熟一类大机,同证真常,诞登觉岸。复以钝根众生,未能得益。遂为循循善诱,随机演说。或以五戒十善,摄彼人天二乘,令其种入佛道之胜因。或以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摄彼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令其得证佛道之近缘。始自阿含,以迄般若。莫不曲顺根性,而为宣说。令其渐次增进,就路还家。佛之本怀,秘而不宣。迨至法华会上,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人天权小,皆是一乘。客作贱人,实长者子。普授三根之记,大畅出世本怀。与最初华严,始终互映。可谓一大事因缘,全体咐嘱,了无余蕴矣。又以末世众生,根机陋劣,断惑证真,实乏其人。以故特开净土一门,俾上中下根,若圣若凡,同于现生,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以渐证夫无量光寿。其深慈大悲,实属至极无加矣。
热心网友 时间:4小时前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
这一句,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所说的第一句话。对此,初学者可能会有误会之处。末学分几个方面略说如下:
其一:这一句的意思很明显,佛悟到的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即是一切众生本具的真心。唯有此真心,是一切有情的“共同点”,区别于“无情物”(木石瓦砾)。若非如此,众生形态千差万别,有何共同之处?
这个“真心”,又名心、如、佛、真如、法身、如来、涅磐、实际、如来藏、非心心、诸法实相、涅磐本际、本来面目。。。。几十种名称。
这个真心,上至诸佛世尊,下至地狱众生;在本质上无有差别。
这个真心,若能触证,即是开悟明心,入菩萨数;不仅顿时成就解脱生死的功德,更能于成佛的道路上永不退转。因而是区别凡圣的一道关卡。
这个真心,是一切众生“本具”,不是修行得来的。
其二:诸佛在成佛之前,已经修完“三大阿僧祗劫”,功德;以“最后身菩萨”身份,住兜率天,待众生因缘成熟,即出现世间,示现成佛。
修完第一大阿僧祗劫时,已是明心见性具足的通达位菩萨;此后的二大阿僧祗劫,无数次以菩萨身份出现世间,无数次明心见性而触证此心。并非仅此一次。若是“一悟成佛”(究竟佛),则一切真悟祖师皆已圆成佛道。则一切未成佛之大菩萨,就算等觉位,也未明心。则“菩萨五十二阶位”说“七住位明心,十住位见性”即成妄说。
因而,此一悟,并非仅有最后身菩萨示现成佛时才有;而是“七住位”以上菩萨,每一世都会有的事。
因而,此一悟,就是触证自己本具的真心;无论最后身菩萨示现成佛时,还是六住位满心而进入七住位时;都是一样,区别之处在于:因地时的悟,虽证真心,而其中污染性未尽;果地时的悟,则真心之中污染性已经是完全除尽。
其三:开悟明心,是“一念相应”。是瞬间的事;只有“顿悟”,并无“渐悟”。释迦牟尼佛成道时也是“睹明星而悟”,也是由六根而入,以眼识心触证。《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最胜法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也是由六根而入,以耳识心触证。禅宗诸祖,也是由六根六识而入。因而,开悟明心,必须借助这些妄心,借假修真。
如上,触证真心,无有“首先悟到什么”?渐次悟到什么的区别。
其次,现观真心体性,必须是自己“开悟明心”才能知。不是凡夫思维能知,乃至不为二乘圣者所能思议。
其四:小乘法中,无须触证真心,是在世间法上实证“一切法空”而成就。因信受佛说:“有涅磐本际不生不灭”而取涅磐。否则,无余涅盘灭尽一切妄心、一切“我”,若无“涅磐本际”(真心)不灭。则同于断灭论。
因而小乘法必须有大乘“真心不生不灭”的支持,有大乘菩萨实证真心非虚妄的支持;才是佛法而非“断见外道”。若否定真心,则小乘法同于断灭。
如上,佛成道时所证:“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真心”(如来智慧德相);
即是佛法“第一义谛”。即是佛、法、僧。即是一切有情最究竟的皈依处。
为一切经典显说、隐说。
其次,楼主此问,实则非语言能够说明,非思维测度而能了知。必须亲证!
若是投机取巧,企图打听而得明心之功德受用,而入菩萨数;无有是处。无非“偷心不死”之罪障凡夫。正是“烦恼执著而不能证得”之写照。
当然,对这个问题疑情不断,念念不忘,则是善根人;以此因缘,未来际必将触证此心,超凡入圣。
楼主若欲建立知见,末学此文或能提供参考:
http://hi.baidu.com/t%C9%EE%C9%EE%BA%A3%B5%D7%D0%D0t/blog/item/c7a4133577d2da8ca61e12ae.html
“一切众生毕竟成佛”!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甚深微妙法
南无大乘胜义僧
热心网友 时间:4小时前
很简单,人人都有佛的智慧,只是因为妄想和执着,智慧不能显发。这也说明,要开显如来的智慧,就不要妄想执著。
热心网友 时间:4小时前
原来所有众生都是平等无异,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现在我们因有妄想执着,真心被根本烦恼,贪瞋痴三毒遮蔽了,做出来的事都是颠倒的,所以沉沦苦海,在六道轮回。
这句话是释迦牟尼佛悟出来的,出自《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
拓展资料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