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亲仪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0:2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7:15

“拜干亲”习俗在全国各地盛行,北方称为“认干爹、干妈”,南方则称“认寄父、寄母”,俗称“拜过房爷、过房娘”。在婴儿时期,父母可能会选择永久性或临时性地拜认干亲,以祈求保佑孩子健康长大,避免不幸。干亲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目的是为了解除孩子娇贵、难养的困扰,或是孩子的命相不佳,希望借此转移命运,维护家庭和谐。为了让孩子易于照顾,人们通常会选择儿女多或贫困家庭作为义父、义母,因为这些家庭的孩子多,不容易娇贵。这种习俗在不同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下有着差异,例如北京的人们通常认为拜干亲可能对亲生子女不利,因此不是至亲好友,一般不敢求其作为干爹、干妈。而在河南、陕西的一些地方,“拜干亲”是通过随机“碰”人来完成的,或在孩子“满月”时由祖父母带出去碰见的第一位成年人即拜为干妈或干爹。杭州的小孩“拜干亲”则特别,他们所拜的干亲是鲁迅先生文章中常提到的“无常鬼”,以祈求长寿。此外,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土家族,也有将小孩寄拜给树木、岩石、水井等物的习俗。普通认干亲的仪式相对简单,只要孩子向干爹、干妈磕头并改口称呼,即算完成。

“拜干亲”这一保育习俗,无论在不同地区还是不同民族中都存在,其中蕴含的共同之处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起因相似,都带有迷信色彩;情感一致,富有强烈的人情味。这种习俗在山西各地尤为普遍,一旦认干亲,双方的交往将遵循乡间礼俗程序,孩子在重要节日和生日时需按乡间习俗行事。做干儿子的需照顾上了年纪的干爹、干妈,尽义务并给予经济支持;而干爹干妈则需关心儿子的婚嫁、生子、建房等重大活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资助。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山西乡间的认干亲习俗已逐渐减少,但仍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中,成为一种特殊亲戚关系。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