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学校简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0:0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5:12

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创立与演变,是中国近代高等航海教育的开端与缩影。始于1909年晚清时期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增设船政科,标志着近代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滥觞。1911年,邮传部决定在吴淞炮创建商船学校,同年学校建成,正式命名为“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1912年,学校改由国民*交通部直辖,更名为吴淞商船学堂,唐文治兼任校长。

1912年3月,萨镇冰成为吴淞商船学校校长。学校建设规模扩大,校舍面积约为百余亩,包括实习工厂、游泳池、运动场、图书室、仪器室等。1915年,学校因国民*之命停办,校舍、实习船及书籍、仪器等被海军部接收。1928年,国民*交通部决定恢复吴淞商船学校,由虞洽卿、夏孙鹏、赵铁桥、杨志雄、陈天骏、欧元怀、宋元怀、宋建勋、徐祖藩、沈际云、金月石等委员组成的复校筹委会负责筹备复校事宜。

1929年9月1日,吴淞商船学校正式复校,校名改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由王伯群兼任校长,杨志雄任副校长。同年10月8日,学校正式开学,将10月8日定为复校纪念日。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校舍被日军轰炸,学校搬迁至上海市内租屋上课。1933年春,学校校舍修复,迁回。

1933年8月,学校停办预科,改设附属高级中学。1935年8月,停招附属高中新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舍被摧毁,学校*停办。1939年6月,国民*决定在重庆恢复学校,改称“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隶属于教育部。1940年,学校迁移至重庆江北人和场段家公馆和黄家祠堂,并于1942年秋在溉澜溪落成新校舍。1943年,部分师生因对校长不满,掀起*,教育部下令解散学校,并归并国立交通大学。

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师生迁回上海,国民*教育部决定在上海恢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46年2月,学校正式开学,至1946年10月14日在上海东长治路505号(原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复校。交通大学代管的航海、轮机两科复归于吴淞船校。学校创办近40年间几经沧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航海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9月,学校与交通大学的航业管理系及海关总署税务专科学校海事班合并,改名为“上海航务学院”。1958年,交通部在上海恢复航务学院建制。1959年9月5日,学校正式开学,更名为上海海运学院。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1年9月,学校脱离上海海运局,由交通部直接领导,成为交通部部属院校。

1962年起,交通部决定调整所属院校的专业设置,上海海运学院先后调整了海洋运输类、机械工程类专业,同时创办了远洋运输业务、交通财务会计、英语等专业。1966年,学校转变为交通部所属以水运经济管理为主要专业的重点高等院校。1972年,学校恢复了海洋运输类各专业。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运学院。1997年,学校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2000年,实行交通部和上海市双重领导、以交通部为主的领导*,上海海运学院内部实行*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院系两级管理*。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

2008年10月,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新城新校基本建成,校园占地面积约1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绿化率52%,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2009年,大连海事大学成功举办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上海海事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2009年9月23日,200余名校友齐聚新校区,隆重纪念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建校100周年。

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创立与发展,见证了中国航海教育的历程。学校培养的航海人才对中国航海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在经历了多次停办与复校后,最终在上海再次复校,成为以航海教育为主的上海海事大学,继续传承吴淞商船精神,推动航海教育的发展。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