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角牛杂交改良情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0:4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21:20

短角牛在杂交改良中的表现极为出色,例如丹麦红牛、中国草原红牛、日本短角牛、美国圣格鲁迪牛、澳大利亚瑞黑牛、美国肉牛王等,都融入了短角牛的血统。

自192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多次引入短角牛,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多个地方,如乌达盟的巴林右旗短角牛场、翁牛特旗海金山种牛场、阿鲁科尔沁旗的道德牧场、乌兰察布盟的江岸牧场、呼和浩特市大黑河奶牛场及内蒙古的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的分场。

在东北、内蒙古等地,短角牛被用于改良当地黄牛,普遍反映杂种牛毛色紫红、体型得到改善、体格加大、产乳量提升,杂种优势明显。例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培育的乳肉兼用型新品种——草原红牛,正是通过乳用短角牛与吉林、河北和内蒙古等地的七种黄牛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在乳肉性能上都取得了全面提升,展现出极好的杂交改良效果。

在云南省及大理州的肉牛生产中,采用本地黄牛为母本,西门塔尔牛为第一父本,进行三代杂交,产出西×本三代杂交母牛。经过严格选育的母牛作为下一代的母本,淘汰所有公牛。之后,再使用短角牛或安格牛作为第二父本(终端父本)与西×本三代杂交母牛进行杂交,产出的公、母牛全部进行育肥,作为肉用商品牛出栏。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