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洋镇区划沿革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浮洋镇,位于韩江三角洲平原,大约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就已经在这滨海地带生息繁衍。随着时间的流转,这片土地见证了先民的生息与文明的诞生。


1949年10月22日,潮安全境,建立乡人民政权,将登云、登隆、隆津3乡合并为云隆区,区署设于陇头村,管辖上云、中云、下云、上隆、下隆、隆津6个联村农会。随后,云隆区改名为第六区,成立区,隶属关系不变。


1952年冬,成立乡级政权,次年3月改区为区公所,区署迁至集镇黄厝尾洪厝祠。1953年5月,设立浮洋镇(乡级镇),划入鹳巢、古楼、新大陇3乡9条自然村,归属第十区管辖。


1955年5月,潮州市成立,六区改称浮洋区。1956年2月,撤销区,合并乡镇,同时撤销浮洋镇,分设浮洋、陇美、云步、塘东、银湖、龙湖六大乡。乡设人民委员会。同年12月至1957年2月,乡镇再次合并,将浮洋、陇美合并为浮洋乡,原吉林乡的桥湖、西效、乌洋3村划入浮洋乡辖属。1958年5月,将浮洋、龙湖及原属云步乡的塘东合并为浮洋乡。同年9月,撤乡成立浮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各乡、村以营、连、排的军事编制为生产单位。


1961年4月,从上阁、下阁、三英、市头、市尾、塘东、东升、银湖、后郭、鹳一、鹳二、鹳三、鹳四等大队中划出,成立龙湖人民公社。1961年至1962年间,辖属生产大队多次分拆与合并,1963年调整并合为19个大队,19年辖23个大队。随后,1972年辖25个大队,1973年辖29个大队,1977年辖33个大队,1978年辖36个大队。1983年3月,潮安县并入潮州市,浮洋镇属之。1983年11月,废人民公社建制,设浮洋区公所,辖浮洋镇和徐陇、陇美、仙庭、东边、洪巷、庵后、厦里美、东陇、斗文、井里、桃李陇、乐桥、深洋、花宫、潘吴、刘厝、大吴、颜厝、桥湖、新丰、西郊、乌洋、韦骆、三胜、胜联、木井、福洞、草庵、林泉、东巷、高义、潘刘、新安、下新安、凤仪等35个乡。镇、乡称。


1987年3月,撤区建镇,称浮洋镇。原区属各乡改为村民委员会;原浮洋镇改为中兴、永大、和平、胜利4个居民委员会。


扩展资料

浮洋镇位于潮州市南郊,潮汕公路、广梅汕铁路、护堤公路贯穿境内,交通方便。镇域面积38.7平方公里,全镇辖35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现有人口9.5万人。200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87亿元,外贸出口1150万美元,工商税收收入13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02元。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