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0:4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4:20
感谢信任!
依中医五行理论,一藏病久,则会带累其他藏也出问题。
整体体质弱,体虚宜静养!
以前,我不能理解何为“静”养,最初,以为是静止、不活动,但情况并未好转,后来武国忠书里的“微动”,和徐文兵所讲的“内运”让我茅塞顿开!
站桩,就是“微动”和“内运”的最佳方式,充分调动身体各经络,让脏腑重新恢复活力!方法可参考我的空间文章《站桩:迅速提升体能的捷径!(只要你能坚持!) 》
另外,补阳气,也很重要。阳气是帮助我们运化万物的,阳气不足,吃了再多再好的东西,也无力吸收。
晒太阳,是最好的补阳气的天然方法!还专有“天灸”一词,即用太阳的热力灸膀胱经等部位,散寒疗疾。
最好找位合格的中医,面诊、辩证后再论治。
以下简述日常作息原则,可辅助调理:
一、脾胃:
胃经7~9时早餐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在脾经流注时间9~11时有可供运化的材料,规律就餐,8分饱!
晚餐宜清淡,尽量在19时以前完成最后一次进食。否则或会影响睡眠质量。
舌苔白腻的话,可以间或(适量)用姜糖水辅助暖胃。
二、健脾、强肾:
9~11时(早餐后须休息半小时以上),做一套八段锦,时间充裕时,可以加“站桩”“推腹”等。
食疗:山药、核桃等。
三、养肝、荣血:
解郁:玫瑰花(中药房买)沏水,代茶饮,每天1~10g。
晚餐:晚餐饮食要清淡,减少肉食,青粥小菜为妙。热量高的大饼馒头也适量减少,以免影响睡眠(胃不和则卧不安!)
养血:一定保证23~5时的熟睡。这时是胆、肝、肺的保养最佳时期,错过了,是补不回来的。
补肺气:点穴--肺经的“太渊”(我空间有经络图),肺气渐渐足了,可使大便正常。
另外,还可以增加第二步的时间。其他可参考我的《强肾妙法之汇》等文章。
只要有耐心,多多关注自己,你会慢慢好起来的:)切忌心急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4:20
引起脾大的原因有:
1.感染性脾大,各种急,慢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晚期梅毒等.
2.郁血性脾肿大,肝硬化,慢性心衰,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
3.增生性脾大,见于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
4.其他,脾脏恶性肿瘤较罕见,脾脏囊肿,播散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动脉炎等.
因为脾脏大原因较复杂,除少数人为生理性外,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寻找病因,并要定期复查.
因脾大对人体危害较大,所以往往主要是手术切除脾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4:17
足太阴脾经
1.循行部位: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内踝前面(商丘穴),上小腿肚内侧,沿胫骨后缘上行,至内踝上8寸处(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前面,经膝股内侧前缘至冲门穴,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通过横膈上行,挟食管旁(络大包,会中府),连系舌根,散于舌下。 2.胃部分支:从胃部分出,向上通过横膈,于任脉的膻中穴处注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脾,络胃,与心、肺等有直接联系。 4.主要临床表现:舌本强痛,食则呕,胃院痛,腹胀善噫,身重乏力,活动不利,股膝内肿胀厥冷,足大趾麻木,活动欠佳,食不下,烦心,大便溏薄,或泄泻,水肿,黄疸。 5.病机分析:脾经之脉连干舌本,病则舌本强痛;脾病及胃,胃气上道则呕;气机阻滞,则胃脘痛;健运失职,升降失司洲腹胀善噫;湿困脾土则身重乏力,活动不利;脾脉起于足(足母)趾上行膝股内廉,经气不利,则股膝内肿胀厥冷,足大趾麻木,活动欠佳;脾与胃相表里,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测食不下,烦心;脾虚水湿内停,传化失司,则大便溏薄或泄泻;水湿泛滥则水肿;脾虚水湿影响肝胆,肝失疏泄,胆汁横溢,则黄疸。 6.本经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便溏、黄疸。身体沉重无力、舌根强痛、膝股部内侧肿胀、厥冷等病证。 7.常用腧穴,左右各21穴: 隐白 大都 太白 公孙 商丘 三阴交漏谷 地机 阴陵泉 血海 箕门 冲门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大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4:17
归脾丸可以治脾胃虚寒,肝肾阴虚可用杞菊地黄丸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两虚,人的抵抗力就很差.中医对于很多慢性病的治疗,在急性发作期治其标,缓解期通过调理脾肾来增强病人的体质,增强免疫力.脾胃虚寒肝肾不好应该温脾健脾,补肝肾之精血.因为脾虚,药物也要通过脾的运化来吸收,所以健脾的比例要大,补精血比例要小.而且不能峻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