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1:2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11:45

帝王心术高深莫测,以景帝的智慧,早知道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七国之乱之清君侧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用意是诸王对削藩不满,要抢景帝的江山。这一点,景帝比谁都透彻。

而他杀晁错,也并不仅仅是为巴结、讨好七国,他杀自己的老师,用意深远!

史书里记载:在袁盎建议汉景帝诛杀晁错后,汉景帝考虑、权衡了十天才开始安排诛晁错的事。如果,他单纯为杀给诸侯王看,在七国气势汹汹的时日,就应该当即立断早置晁错于死地。因为,先下手可让反王们早退兵。

汉景帝之所以要假以时日,他是在观察自己的朝臣面对七国之乱时的动态与表现。这十天里,汉景帝等着他们的反应。尤其时,他的老师耿直,不会辩风识向,提出了不合理的请求,他要让汉景帝御驾亲征,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在后方。

晁错之所以让皇帝去前线,是因为前线出现了问题。类似于吕后薨逝时,齐王刘襄也是打着清君侧,诛诸吕的旗号要进军长安。派开国元勋灌婴带着兵马去平定齐王的叛乱,但灌婴走到莱阳就按兵不动了。最后,他跟刘襄讨价还价,达成了秘密协定。

当时,在前线的将军几乎都是开国元勋的子弟,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会不会像他们的老子忠于景帝的爷爷刘邦一样地忠于自己?是否会重演吕氏时代灌婴平判的一幕?经十天的密切观察后,景帝有了担忧,为杜绝前方出现怠工现象。他杀自己的老师,首先给前方的将军看的。

晁错是从太子时期就辅佐景帝的人。正是晁错的智慧与审时度势的能力,使汉景帝顺风顺水地成为了皇帝。他对老师是有感激之情的,杀他并非自己的初衷,为什么后来坚定了信念呢?

景帝曾对袁盎说:“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我尊重我的老师,我爱他,但我更爱天下。对于景帝这样的帝王,在江山社稷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包括自己的老师。

汉景帝要弃卒保帅,他示意三位朝臣晁错。他们是丞相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中尉陈嘉(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廷尉张欧(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这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开国功勋的后代,他们代表着当时军功集团的们。

其实,与韩信、周勃、陈平们相比,这三个人的父亲不是什么显赫的功臣,可以说是名不见经卷。这三人自己一生也毫无作为,只是他们老爸跟对了人,自己有了好老爸,沾了光上位。他们可以凭借着父亲的功勋牢牢把持着高位,排挤着有才华却没有根基的人。类似于晁错这样诚实直到的朝臣,自然成为了这些排挤的对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11:40

帝王心术高深莫测,以景帝的智慧,早知道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七国之乱之清君侧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用意是诸王对削藩不满,要抢景帝的江山。这一点,景帝比谁都透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11:42

为了让汉朝的统治更加稳定。虽然伤害自己的恩师并没有作用,但是能够让汉朝的军队更加统一,让汉朝的统治更加稳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11:45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还要将其腰斩,这是因为当时汉景帝相当的生气,并且这一个做法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他的地位,所以他生气之下将其腰斩。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