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骢马释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0:2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20:38

桓典,字公雅,继承家业,教授《尚书》于颖川,有数百门徒。后被举荐为孝廉,担任郎职。王吉因罪被杀,朋友亲戚无人敢至其家,桓典却放弃官职为其收敛安葬,服丧三年,背土成坟,建立祠堂,尽礼仪后方离去。司徒袁隗召桓典入府,因品行高洁受到推举,拜为侍御史。当时宦官专权,桓典执政毫不畏惧,常骑青白色马,京城人畏惧,传言“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黄巾贼起兵荣阳,桓典督军,贼兵被击败,回朝后因触犯宦官,未得奖赏。在御史任上七年,后出京任郎官。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权,桓典参与谋划,三次迁升至羽林中郎将。献帝即位,三公上书称桓典与何进谋划诛除宦官,虽未成功,忠义之心显著。天子下诏,赐钱二十万,拜桓典为御史中丞,赐爵号为关内侯。天子车驾至许都,迁桓典为光禄勋。建安六年,桓典死于任上。

“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人用“避骢马”作为回避侍御史的典故。亦有省作“避骢”、“避马”。[1]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