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同保持盟友而不能阻止俄法联盟的实现?---请详细解答 悬赏100...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0:59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2:54

我来帮您回答吧,本人精通德意志帝国外交史,对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有较深的理解
本人不喜抄袭网络---以下完全手打原创,希望您能尊重

早在普鲁士时代,普鲁士同就有着长期良好的关系,在1871年帝国建立后,俄德两国的关系并未减弱,两次签订三皇同盟---几乎实现了俾斯麦孤立法国,并且稳定欧洲的战略。然而,德国国内的政治变动,以及巴尔干危机的加深导致德国必须在和奥匈帝国之间做出选择---于是德国同奥匈帝国秘密签订Dual Alliance (1879),但是俾斯麦仍然试图通过再保险条约来避免出现俄法同盟。
问题在于,19世纪末期的国际形势变化很大,巴尔干的问题俾斯麦只能靠拆东墙补西墙般的救火---无法根治,德国内部的工业界,军方和皇帝等不同的力量开始干涉外交---导致一些列的变动,包括俾斯麦的被迫离职,再保险条约的放弃,德国高关税出台,封闭有价债券等结果---最终导致德国和反目,俄法联盟出现
简单的讲,原因可分为国内原因(农业,军方,工业界和皇帝)和国际原因(主要是巴尔干和近东问题)
本人曾经写过德意志帝国的外交简史,我就从自己原来的原创文章摘录并改编一下---来解释您提出的问题
如果您想对德意志帝国外交有全景式的了解的话,可以去看我的那篇文章---我后面会附上链接(太长了,发布上来)

破旧的三驾马车
在俾斯麦1871年后的外交目标中,最为关键的即为孤立法国,巩固胜利果实,以实现欧洲和平。而实际运作的结果就是于1873年生效的第一次三皇同盟(Dreikaiserbund)。俾斯麦多方努力,于1872年促使德意志皇帝,沙皇和奥地利皇帝会面并达成一定的共识,建立了同盟关系,期限5年。

但是这个同盟仅仅建立在三国间的一些共同性上---对传统君主制的拥护和对波兰的占领。三位皇帝一致同意一起对抗共和主义和社会主义,然而,仅仅是将会一同协商以应对其他国家威胁欧洲和平的突发问题。这种结果距离俾斯麦试图完全孤立法国的目标差之甚远。以陈旧的贵族式的礼节维持的这辆三驾马车并不令人放心。1815年达成的神圣同盟和三皇同盟十分相似,是由五大国达成的一致应对自由主义威胁的‘联合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曾经自信的向奥地利皇室表示,可以随时出动50万大军确保任何欧洲的被迅速扑灭。在匈牙利时,军队如承诺般雷霆而至,以欧洲宪兵的身份确保欧洲的维持。然而,国际势力的增长,的失控,催生出两个比自由主义甚至俾斯麦最为畏惧的社会主义还要可怕的‘恶魔’---泛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

1854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是不祥之兆,涌现的泛斯拉夫主义运动使其领导层极度渴望扩大在巴尔干的影响以‘’斯拉夫人,而混杂着对东正教‘俄罗斯传统’的维护---企图控制圣地教堂与自称天主教保护人的拿破仑三世撞车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位拿破仑皇帝的沙文主义萌芽,试图以外部战争转嫁国内矛盾,直接导致战争爆发。有趣的是,在英国由于未知原因的‘反泛斯拉夫主义’思想的迅速传播,导致反俄情绪激化---竟然导致英国违背自己一贯而参战。初期由于军事开支而导致的进展缓慢居然第一次激发民族主义反弹,导致军费翻倍---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作用开始体现。随之结果即为,1815年以来的维也纳公约体系完全崩溃。

而被1848年所震撼的易北河东的普鲁士地主们不得不采取‘进攻型防御’,却苦于国王的软弱,至到1861年威廉一世成为国王,并随后以多次解散议会,并终于在1862年任命被自由主义者称为所谓‘上帝赐予保守派射出的最后一支锐利的弩箭’---俾斯麦为首相。由俾斯麦领导下,保守阶级实施一系列的军事冒险,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所积极倡导的三皇同盟不但是为了孤立法国,也一定因素上包含了东普鲁士容克阶层的防御性策略。然而,俾斯麦很快认识到自己陷入内忧外患之中。陈旧的马车,在泛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旋风中随时会散架---尤其是在那个有‘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

火药桶上的纵火者
巴尔干的火药桶对中国人并不陌生,1999年大使馆‘误炸’事件曾导致中美关系恶化。巴尔干半岛复杂的政治及民族问题,可以归结到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终结了千年不朽的拜占庭帝国,并向巴尔干半岛扩张,一度兵临维也纳。随后俄罗斯帝国崛起,尤其是在女大帝叶卡捷琳娜时代两次击败奥斯曼,从而使势力扩张到黑海甚至巴尔干。然而,匈牙利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成为奥地利等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桥头堡垒。于是,巴尔干地区形成三种势力---奥地利(1867年后为奥匈帝国),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此外,还有着复杂的民族分布---尤其以塞尔维亚人的问题最大,原因在于其分布范围繁杂,为后来百余年的战争埋下伏笔。

而自希腊后,奥斯曼帝国对其除伊斯坦布尔之外的欧洲部分完全失去了控制,各个地方民族各自为政。而在19世纪中叶,泛斯拉夫思想开始流行起来,俄罗斯皇室开始将东南欧东正教教徒和斯拉夫人看作‘某种意义上的子民’,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们摆脱土耳其人的。而对于奥地利帝国而言,帝国境内的大量斯拉夫人,尤其是塞尔维亚人很可能会受人的鼓励而。所以,奥地利帝国传统上坚决反对俄罗斯帮助黑海东岸的斯拉夫人。而在1866年奥地利于七周战争负于普鲁士后,彻底丧失了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力,从而东欧问题就变得事关生死了。为此,奥地利皇帝认清形势,承认匈牙利人在其地区的内政权从而组建奥地利-匈牙利帝国。而建立这个双头龙的主要目的就是联合匈牙利人排挤波兰人和斯拉夫人。奥匈帝国加入三皇同盟后,觉得巴尔干问题或许会平静下来,不料,纵火者塞尔维亚人不惜炸死自己也要点燃火药桶。

1875年,也就是三皇同盟的第三年,在Bosnia(波斯尼亚)和 Herzegovina(黑塞哥维那)发生了宗教人士,以反抗土耳其人。结果民族主义思潮具有强烈传染性,潜伏了一年多后,传播到了保加利亚。借此机会,塞尔维亚和Montenegro(黑山)对奥斯曼帝国宣战,俄罗斯那时候可没有美国人去牵制---有上千名‘志愿者’加入了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帝国对任何巴尔干半岛的变化都是异常敏感的,强烈反对干涉。俾斯麦也开始担忧自己是否需要在俄奥之间抉择,但所幸巴尔干问题和近东问题有直接联系,自克里米亚战争后,英国一贯支持土耳其人对抗,故而不会束手旁观。外长Gorchakov意识到很可能被孤立而陷入第二次克里米亚悲剧,于是开始与各国秘密磋商,最终达成一致,如果土耳其人赢了,则阻止其进一步报复参战国,保持形势不变。如土耳其人败,则获得南部Bessarabia(斯大林也看上这里了,导致违反1939年秘密协定与德国开战)而奥匈获得Bosnia-Herzegovina,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自治。

可结果完全超出列强们的算盘---土耳其获全胜,这样什么也捞不到了,在国内的泛斯拉夫团体大力呼吁直接干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声称他‘仅仅’想‘保护’当地的东正教徒,然而没有任何大国愿意支持他。自认为搞了改革有了肌肉的沙皇立刻恢复其骨子里的做派---自己单干!这时候俄奥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双方均转向俾斯麦,奥匈寻求支持,希望德国中立,均遭到拒绝。亚历山大二世毕竟比他父亲高明,不仅如先前般许诺奥匈获得土地(Bosnia-Herzegovina),并声称新的国家的规模会很小。于是在奥匈帝国默许的情况下,于1877年入侵奥斯曼帝国,并于1878年和土耳其人在距伊斯坦布尔不远的San Stefano签下城下之盟,这时候奥匈帝国,甚至俾斯麦才发现沙皇把大家全都骗了!火药桶不但被点燃而且变得更多了。

柏林的多边协商
奥匈的外长Andrassy觉得自己完全被骗了,与土耳其达成协议,建立了一个‘大保加利亚’,居然在爱琴海也有出海口!这将使奥匈在东南欧陷入半包围且舰队不出黑海的局面肯定会被改写了,于是奥匈动员了。英国更是从印度大规模调兵,准备和开战。眼看着自己的三皇同盟竟然趋于瓦解,俾斯麦不得不扮演‘诚实掮客’于1878年邀请各方到柏林进行多边协商,解决巴尔干危机。
教科书上刻板地指出这体现了德意志帝国的大国地位,什么欧洲仲裁者地位---俾斯麦可不这么想,因为会议的结果很可能使德国开罪双方。不过,开会前俾斯麦作了不少准备工作---达成共识,即需裁减‘大保加利亚’,而英国需要保证奥斯曼帝国安全从而获得塞浦路斯,而奥匈仍可在大英帝国保证下获得Bosnia-Herzegovina。

以上的条件在会议上终于通过,但是‘大保加利亚’不但减小,而且一分为三,北部,东南部自治,其余仍还给土耳其人。这种简单的地图操作完全不顾及民族问题,把巴尔干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现在不光塞尔维亚是火药桶,保加利亚地区也有很大的危险了。各界大肆抨击沙皇‘’,并形容会议是‘欧洲王子俾斯麦率领下对的围攻’。俾斯麦在会议中的决断不无道理,英国人和奥匈的实力大于本身。但是,人对俾斯麦十分信任,这种使不能‘满载而归’的会议大大打击人对德国的信息。英国人借此机会减轻了其在阿富汗的压力,并离间了俾斯麦的稳定器---三皇同盟。1878年刚好也是三皇同盟到期的年份,俄德关系恶化使续签成为泡影。俾斯麦的眼前马上浮现出与法国结盟的景象和结果---‘泰坦之战’。俾斯麦这时候陷入彷徨,或者说整个德意志帝国的命运也开始摇摆不定了---是拼命维持现状,还是先发制人呢?
复杂的减震器
柏林会议后,俾斯麦意识到德意志必须在和奥匈间抉择---至少是先后顺序的区别。而同结盟会不但与奥国决裂,并得罪英国这个狡诈的对手。于是,俾斯麦在1879年秋天与奥匈帝国签订德奥秘密协定(The Dual Alliance),实质上是一个完全针对的军事同盟---德国或奥匈与‘第三方’作战时,缔约方需中立---直至干涉。这份条约后经四次续约,一直维持到1918年,随着第二帝国的垮台而终止。但是俾斯麦并没有打算彻底同决裂,他认为自己可以使‘冷却’下来。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处于守势,所以支持奥匈是理所当然。但是德意志帝国的特殊性质使其外交不仅仅取决于国际形势,而更取决于国内的问题。而这种现象使帝国的开始走进死胡同,连俾斯麦也难以控制。

尽管俾斯麦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声称,德奥同盟是在1866年就开始设计的,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1879年前俾斯麦有类似打算,显然俾斯麦低估了巴尔干问题的恶化速度。当然,他真正想隐瞒的是自己所受的国内压力。易北河东的农业巨头们的所代表的整个帝国的核心的压力和俾斯麦自认为能打击从而驯服的自大想法,使德国农产品保护性关税于1880年正式实施。而正处在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急需出口农产品换外汇,这无疑加深了矛盾。

而德国南部天主教代言人党更是大力支持同奥国联盟,为了应对新兴的社会主义民主党(SPD),俾斯麦不得不同天主教和解,从而选择奥国同盟。以容克地主阶级为代表的总参谋部更是从1879年就开始东线演习策划---目标。毛奇开始考虑对俄作战问题,总参谋部自此之后每年均策划两场东西线演习,这无疑影响俾斯麦的外交。俾斯麦对先发制人产生怀疑,但是外交时机并不存在。巧合的是,机会来了---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也不得不在反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极端分子的战线上挣扎。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希望建立新同盟---可是奥匈帝国仍然想拉俾斯麦下水对付。俾斯麦通过政治经济手段对维也纳施加压力终于促成第二次三皇同盟。
同盟规定当任一缔约国与其他列强开战时,其他缔约国保持中立---这就能确保德国单独对法国作战。而俄奥在巴尔干划分势力范围,而奥匈承认‘大保加利亚’。三方一同阻止黑海海峡被英国使用,任何巴尔干变动都须多边谈判。这样,俾斯麦终于使奥匈让步,短时间内冻结火药桶。而则成功的孤立了英国,实际上,孤立英国对德意志帝国非常有力。俾斯麦并不一定预见不到德英交恶的远景,但是帝国的皇太子属于自由主义者且有亲英倾向。普法战争时,俾斯麦就已皇储矛盾激化,皇储身边的犹太政治家在不断策划对抗俾斯麦的计划。俾斯麦考虑到皇储的问题才避免与英国直接冲突,而在获得巴尔干保证后会转而向英国施加压力。德国就有一次处于超然地位,且不涉及奥匈帝国,这样形势就远比1878年柏林会议要好。在这种情况下,‘泰坦之战’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威胁。

俾斯麦在1881年曾经公开声称,‘只要我还是首相,德意志帝国不会有任何殖民’。俾斯麦希望把法国的注意力吸引到非洲去,这样英法之间的矛盾就会升温,德国就又可以充当仲裁者。然而,英法之间的斗争尚未起时,法国却与意大利斗起来了。原来,俾斯麦曾支持法国获得突尼斯,而意大利在突尼斯投资巨大,故而引起意大利人的愤怒。而意大利又与教皇发生矛盾,为了孤立法国和天主教皇,意大利主动要求与德奥结盟,正中俾斯麦下怀。于是,德国,奥匈和意大利在1882年签订三国同盟。同盟规定如任一缔约方遭到两个或以上列强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将予以支持。而特别规定,如奥匈与开战,意大利中立。如法国入侵德国,则意大利需支援。如意大利被法国进攻,其他两个需参战。这样法国就在欧洲被彻底孤立。

1881-1883年奥匈帝国在俾斯麦的帮助下与塞尔维亚达成共识,并且将罗马尼亚拉入反俄阵线。德奥将承诺保卫罗马尼亚,而后者将在进攻奥国时参加战争。而在1882年时英国强占埃及,与法国和的关系恶化,使三皇同盟在1884年成功续约。俾斯麦将其外交天赋发挥到了极致,一个包含德奥秘密同盟,三皇同盟,三国同盟,德奥罗马尼亚同盟等多个协定组成的复杂减震器形成了。值得一提的时,所有缔约的内容均将德国描述为防御方(除了德奥密约),这意味着俾斯麦已经在先发制人和保持现状之间做出了选择。1884年也被称作是俾斯麦系统的巅峰。但是正如后来第三帝国的虎式坦克一样,复杂的动力和悬挂系统会在突发事件上掉链子。巅峰后仅一年,巴尔干的又一次危机使俾斯麦又一次陷入被动局面而疲于奔命。

不保险的再保险条约
正如前文所提及,1878年柏林会议上将‘大保加利亚’一分为三会导致更多问题。果不其然,1885年巴尔干危机于保加利亚爆发。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自行吞并‘’的东南保加利亚,有摆脱的迹象。亚历山大三世急于阻止合并,不料木已成舟,外交完全失败,开始策划吞并保加利亚。与奥匈有再次开战的危险,而在法国‘复仇将军’Boulanger支持率迅速增加,西方极不稳定。俾斯麦如救火队长般在3月联合法国,意大利和英国达成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要求保持东地中海现状,以遏制扩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毛奇再一次提出向采取先发制人的进攻,而被俾斯麦简单地拒绝了。
三皇同盟又一次有瓦解的危险,俾斯麦拒绝毛奇是因为他自己另有打算---三个月之后,俾斯麦与秘密接触,于6月18日签订秘密协定---再保险条约( Reinsurance treaty)。再保险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与第三国(法国与奥匈帝国除外)交战时,另一方需善意地保持中立且尽力使战争局部化,而德国承认在保加利亚和东鲁美利亚(即东南保加利亚)的‘优势地位’的合法性。双方重申1881年三皇同盟所达成的一致---即俄德共同对奥斯曼帝国施加压力,不允许他国海军进入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主要针对英国。
另外,在附加文本里,俾斯麦承诺在采取军事行动保卫黑海海峡时,德国会保持善意地中立,并予以道义的外交支持。

俾斯麦此举暗示他甚至支持占领伊斯坦布尔,但是这种行为肯定会遭到英法的强烈反对。正如再保险条约内容所述,该条约不能确保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但是该条约可以保证不会出现‘进攻性’的反德联盟。而且,俾斯麦认为该条约可以阻止巴尔干危机的恶化。但是,如果奥匈帝国受挑动而主动进攻呢?那么再保险条约就会变成不保险条约了!

俾斯麦在其回忆录《思考与回忆》中谈及总参谋部要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时写道,这种愿望是由于一个机构所必然具有的精神引发的,对这个机构他不想加以评论。但是,如果面对这种愿望的是一个对片面的和违反的措施缺乏洞察力和抵制力的统治者,那将是危险的。由此,总参谋部与政治领导之间的典型关系也可窥见一斑。又回到原来的问题上了,如果一个富于侵略性的总参谋长面对的是一个轻率随意和意志软弱、缺乏洞察力的统治者和没有政治自主性的宰相时,又将会发生什么呢?

以上可以看出,俾斯麦固然担心奥匈帝国的激进路线将德国拖入战争,然而他更畏惧德国国内的问题。如果农业主同盟和总参谋部忽略政治代价,极有可能将德国带入战争。但是反过来讲,俾斯麦就能保证他走钢丝的把戏能维持到永远?法国在西线的防御设施的完善,使得单独对法作战的难度不断加大。总参谋部里对先发制人的呼声越来越高,工业化极为依赖德国投资,然而由于军方担心会用这些资金来提高西部的铁路网---而德国总参谋部最依赖的就是铁路-大军团作战。于是在总参谋部和农场主的联合作用下,1887年11月德国干脆有价证券!---这种做法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不得不引入法国这个‘共和国’的资本来发展经济。德国国内的前工业时代权贵逆历史大潮而行,不但压制工业新兴集团,还给德国外交造成重创。而随即同法国在埃及问题上合作抗英---让俾斯麦的神经更为紧张了,在巴尔干越来越大的野心使俾斯麦对已经开始失望了。为了警告,俾斯麦突然将德奥秘密协定公开,终于在12月同英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从根本上防止任何形式的对保加利亚的占领。1888年,俾斯麦支持使反俄的保加利亚大公下台,使保加利亚问题得以解决。

俾斯麦通过两次地中海协定使巴尔干同近东问题联系到一起,促成,英国,意大利和奥匈之间的互相遏制。然而,泛民族主义的狂潮使这种复杂的结构有随时瓦解的危险。俾斯麦利亚自己的实用主义的灵活手段和威望能暂时强压住烈焰,但是这种情况又能维持多久呢?俾斯麦1886年写给自己儿子信中就担忧的写道‘一旦俄奥开战,无论谁是进攻方,德国都别无选择,只能加入奥匈帝国一方’。在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德国的弹性空间越来越小。而且俾斯麦不曾考虑,或者不愿意考虑的问题---德国人真的‘满足’了吗?作为第一大出口国,德国人就愿意作为加工车间到永远,而屈服于法兰克福的‘法兰克人’(罗斯柴尔德)?

领航员离船与‘阴险的海神之子’
1888年是所谓‘三皇之年’,老皇帝威廉一世与‘亲英派’的皇太子(在位不到三个月)先后病逝---而皇太子威廉成为新的德意志皇帝,即威廉二世。29岁的威廉二世年轻气盛,不久就在这种政见上与俾斯麦发生冲突。当今的各种著作大多对威廉二世持负面态度,认为他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甚至认为他有心理疾病---这是某些历史学家损人的高招(希特勒,斯大林都逃不过)。然而,威廉二世的这种态度并不仅仅是其个人问题,也同第二帝国的系统性‘疾病’有关。德国当代批评历史学派认为,俾斯麦时代的帝国是一种‘波拿巴式半’,在俾斯麦为权利中心来运转---这把皇帝放到了一个尴尬的位置。连威廉一世都私下对法国外交官讲,‘在俾斯麦这个首相的,我这个皇帝也不好当啊’。然而,俾斯麦毕竟会有一天离开人世,那么谁能填补这个权利空洞呢?威廉二世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尤其担心社会民主党的力量。所以在对待主义法(也称为非常法)的问题上,他同俾斯麦意见完全相左。果不其然,帝国国会的形势转变完全否定了俾斯麦的坚持非常法的态度---而解散国会是治标不治本。而在俾斯麦的回忆录中,他解释自己与威廉二世的‘最大’矛盾在于对的外交上,他声称威廉二世在‘寻求’一种‘反俄’。当然,俾斯麦这样讲的主要原因在于先皇威廉一世是持亲俄态度的,这无疑能体现俾斯麦是‘顾命老臣’,是支持先皇的能博得世人的同情。他不断强调同交恶的后果---这一点的确正确,是其他大国讹诈德国的唯一途径。但是,问题在于自克里米亚战争实力最低点时,有求于德国,现在实力壮大,随之而来变得难以控制。威廉二世认为应当联英抗俄,来摆脱战略劣势。不管如何,俾斯麦与皇帝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他于10年被迫辞职。

俾斯麦的继任者卡普里维(Caprivi)认为他无法维持前任复杂的条约体系---他认为再保险条约与德奥联盟互相冲突,于是在10年提出续签再保险条约时,遭到德国的拒绝。再保险条约使俾斯麦的‘杰作’能达到对俄奥双向遏制的目的,放弃该条约意味着德国外交的重大转变。的态度证明其认为再保险条约有胜于无,而废弃他就等于将推向法国。10年后,英国证券市场也向关闭,这样只能依靠法国资本来完成现代化建设了。而在德国国内‘亲英派’和‘恐英派’的双重作用下,德国开始试图向英国这个‘阴险的海神之子’靠拢。

英国在非洲和亚洲的扩张使其与法国和产生了相当大的矛盾,在19世纪90年代,英国人既要面对法国人在北非的挑战,又要在阿富汗和人斗争,在南非还要对付荷兰裔叛乱---战线过长使英国领导层认为过去的‘光荣孤立’已经行不通了。尤其在1887年近东的危机使英国和德国有了一定的‘共同’目标。在俾斯麦时代,保守力量对与英国这种自由主义泛滥的国家合作表示担忧,认为会影响到德国的内政问题。所以俾斯麦一向同‘海神之子’保持善意的距离,然而在威廉时代,德国民主党(DDP)早就一蹶不振了,社会民主党才是心腹大患,所以同英国联盟的负面影响消减了。10年,英国与德国达成协定,将德国东非的一些殖民地同英占的赫尔格兰岛交换。这样,英德在东非的矛盾基本解决,随即英德正式同盟也就提上议程了。然而,英国百年来的锦囊妙计在于‘联合次强打击最强’,老练的格莱斯顿是不会与德国人站在一个战壕里的。相反,英国总不时同奥匈帝国‘眉来眼去’,挑拨其对抗。这也是三皇同盟屡次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德国市场开扩问题上也与英国开始有了直接的冲突---德国没有后世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来挤垮英镑区,而殖民地问题上德国内部的观点也变得激进起来。1882年成立的德国殖民协会到19世纪末已经成为了强大的‘院外力量’,‘东方马克区’行不通,同无法一致,奥匈帝国心怀异志,这使非洲变的越发重要。而俄德两国的绵延边界线也不可能使德国完全与英国建立反俄同盟。然而,正在德国领导层徘徊之时,俄法之间的秘密接触已经展开了。11年,法方就已经开始同圣彼得堡接触,一年后(12),两国间的军事同盟关系确立相互支援,这下德国真的要面对‘泰坦之战’了---德国和的关系再也无法挽回了

我的文章的链接
崛起之后的彷徨---德意志帝国的外交(1871-1914)
http://hi.baidu.com/%E7%BB%B4%E4%BA%AC%E7%BB%A7%E6%%BF%E4%BA%BA/home

希望对您有帮助,有德意志帝国史的问题可以尽管向我咨询

参考资料
思考与回忆 俾斯麦
Blackbourn, David.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A History of Germany, 1780–1918
Fischer, Fritz. From Kaiserreich to Third Reich: Elements of Continuity in German History, 1871–1945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2:55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结成“三皇同盟”,可是后来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与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工业化后,在12年与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2:56

因为俄罗斯的贪婪是无限的,尤其是以斯拉夫同胞的名义要在巴尔干扩张,那么侵蚀奥地利的势力范围是不可避免的。德国和奥地利出于文化血缘方面是天然的盟友,甚至可以隐然视为一国,而俄罗斯侵蚀完奥地利后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对准德国,所以德国一边和奥地利有共同防御的同盟,一边和也有同盟,一旦他的两个盟友开战,他不论站在哪一边都会得罪另一边的盟友。他和的同盟就是为了占位,防止法国和在军事上结成共同对抗德国的军事同盟。而巴尔干这里民族宗教问题复杂,一天到晚闹各种事情,土耳其又喜欢其他教徒,给了俄罗斯以保护斯拉夫同胞扩张干涉的借口,俾斯麦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那样在摊牌前夕牺牲奥地利喂饱俄罗斯,见招拆招,又要让俄罗斯满意而不把德国视为扩张障碍,否则就会联法制德,一票干大的,又要让奥地利心甘情愿让步。
威廉二世看穿了贪婪欲壑难填,从长远来看要遏制,于是希望德国资本和工业技术不要帮助进行产业升级,因为一旦的科技能力上来了,谁也制不了他,英国一直和在从保加利亚到远东一直在遏制,所以也不给投资,为了获取外国资本的投资和技术,自然而然和意识形态上的敌人法国走得近了。俾斯麦的路线则是要投资和技术,我德国不给,法国人也会给,与其让法国人和人走得近,不如我自己来,一样给人投资,也不让法俄走近,能拖一天是一天。
最终威廉二世把俾斯麦解职,其本质也是太贪婪,吃相太难看,吃了还要吃更大的,喂不饱的恶狼,以前对它的技术投资都会被它反噬,既然不能像毛奇设想的突然袭击打掉,那么只能慢慢等死,谁知道英国人最巴不得欧洲打起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2:52

我是文科生我知道,首先我要上楼说的很对但是我要补充一些:在第二次工业的时候,由于法国拥有大量的殖民地,所以他可以不采用先进的技术而从殖民地获得大量的钱财,它把大量的钱那去放高利贷了,它放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如果法国把它的钱从抽走,的工业将话跨掉,所以它必须跟法国站在同一条线上,加之它在巴尔干半岛与奥凶帝国的矛盾,你在联系一下上楼上的,答案就差不多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