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分洪工程是如何建成并发挥作用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0:1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21:09

1950年冬,亲阅并批准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的《荆江分洪工程计划》(简称《计划》),以兼顾蓄洪和泄洪,以1931年的洪水记录为基准,决定在荆江南岸藕池口至太平口区域开辟921.34平方公里的分洪区,以应对洪水威胁。


1952年3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计划》,成立了以李先念为首的荆江分洪委员会,负责工程的实施。工程主要包括荆江大堤加固、进洪闸(北闸)、泄洪闸(南闸)、围堤和南线大堤等,工程分为两期,于1952年4月5日开始,75天内完成了第一期主体工程。


北闸,54孔,长1054.375米,设计流量8000立方米/秒,可蓄洪54亿立方米,主要任务是分洪上游超额洪水,保护荆江北岸大堤。南闸位于黄山头,有32孔,泄洪3800立方米/秒,确保洞庭湖地区的安全。


荆江分洪工程总投资7150亿元,由李先念担任主任委员,唐天际和刘斐为副主任委员。工程中,30万军工民工参与,如女民工辛志英创造每日碎石纪录,王咸成和谭银翠等模范人物展现了奉献精神。


1952年6月16日,各国代表及朝鲜代表团参观并赞扬了这项工程。6月20日,工程提前15天胜利完成,参建人员克服困难,展现了高效工作。同年9月,第二期工程启动,总计动员184777名民工,完成土方862.5万立方米,至1953年4月25日完工,实用经费572.55亿元。


荆江分洪区位于县,东临长江,西靠虎渡河,总面积921.34平方公里,设计蓄洪量54亿立方米。区内电力排灌系统完善,工业和交通发展迅速,公路网络发达,促进了内外交流。207国道贯穿分洪区,连接多地。


扩展资料

荆江分洪工程位于湖北省县境内,始建于1952年春末夏初之交。参加工程建设的30万军民,以75天的惊人速度建成荆江分洪第一期主体工程,包括右岸沙市对面上游15km处的虎渡河太平口进洪闸、黄山头东麓节制闸和分洪区南线大堤等主体工程。荆江河道安全泄洪能力由此得到显著提高,缓解了与上游巨大而频繁的洪水来量不相适应的矛盾。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