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1: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07:36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作为国内顶尖的环境与资源学科教育和研究机构,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32人,硕士生指导教师35人,正高职称35人,副高职称46人。学院内汇集了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包括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求是特聘教授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以及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学院还设有28名在站博士后,以及396名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235人,硕士研究生161人,全日制本科生334人。
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浙江省重点学科1个,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还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教学体系。
学院在科研设施方面也颇具规模。学院拥有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带土壤与作物营养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以及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环境与资源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农业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心等机构。这些平台和机构为学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学院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学科建设在全国同类学院(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中,学院在2003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在2006年第二轮学科评估中依然保持领先地位。
学院科研经费快速增长,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得到提升。2006年到校科研经费6143.2万元,是学院组建时的近八倍。学院在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上均有显著成绩。学院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数量达到267篇,其中SCI论文141篇、EI论文81篇、ISTP论文45篇。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系统健康科研团队更是在2005年度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的荣誉。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至今学院共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1篇提名奖。学院以“面向环境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培养造就具有求是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知识——能力——素质具佳的创新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多年的实践,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基础建设和创新教*行机制等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院十分重视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院已成功举办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与欧美国家等国际上著名大学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科研合作及学者互访的关系。学院邀请国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的国际化进程。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简称环资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相关系(所、室、中心)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现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和资源科学系等3个系,设有环境科学、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土水资源与环境、农业化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生态环境等8个研究所(中心)及一个实验教学中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07:36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作为国内顶尖的环境与资源学科教育和研究机构,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32人,硕士生指导教师35人,正高职称35人,副高职称46人。学院内汇集了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包括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求是特聘教授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以及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学院还设有28名在站博士后,以及396名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235人,硕士研究生161人,全日制本科生334人。
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浙江省重点学科1个,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还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教学体系。
学院在科研设施方面也颇具规模。学院拥有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带土壤与作物营养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以及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环境与资源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农业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心等机构。这些平台和机构为学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学院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学科建设在全国同类学院(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中,学院在2003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在2006年第二轮学科评估中依然保持领先地位。
学院科研经费快速增长,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得到提升。2006年到校科研经费6143.2万元,是学院组建时的近八倍。学院在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上均有显著成绩。学院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数量达到267篇,其中SCI论文141篇、EI论文81篇、ISTP论文45篇。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系统健康科研团队更是在2005年度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的荣誉。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至今学院共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1篇提名奖。学院以“面向环境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培养造就具有求是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知识——能力——素质具佳的创新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多年的实践,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基础建设和创新教*行机制等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院十分重视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院已成功举办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与欧美国家等国际上著名大学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科研合作及学者互访的关系。学院邀请国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的国际化进程。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简称环资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相关系(所、室、中心)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现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和资源科学系等3个系,设有环境科学、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土水资源与环境、农业化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生态环境等8个研究所(中心)及一个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