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意模式看造船厂更适合周期炒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1-27 04:4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3:08

造船厂的经营模式基本模式如下:

在接获客户订单后,造船厂会预先收取一部分定金,这部分资金体现在预收账款(即合同负债)中。接着,他们使用这些预收款向银行借贷,并购置所需的原材料和船舶设备。当船舶制造完成,经客户验收后,造船厂才能获得剩余的尾款,通常这是总收入中占比最大的部分。理论上,造船厂需要大量借款来垫资,因此财务费用通常为正数。然而,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的财务费用却长期为负,这与常规理论不符。

通过分析中国船舶的年报,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货币资金长期超过有息负债。例如,2007年,中船(原沪东重机)通过非公开增发筹集资金,收购外高桥和中船澄西的股权,这导致其资金和负债大幅上升。尽管如此,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的差距在减小,直至2015年有息负债超过货币资金。2020年后,由于19年非公开增发的大量资金,特别是373亿用于置换江南造船厂和外高桥造船厂股权,以及38亿正常增发,货币资金再次与有息负债拉开距离,但这一差异在持续缩小。

实际上,造船厂的财务费用逐年增长,如果没有这些定增,造船行业不景气时,财务费率可能保持高位。中船和重工的负财务费率主要得益于定期的资本注入。然而,造船厂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存货减值问题。原材料存货的跌价幅度通常较小,但在产品,如因供应紧张造成的成本上升或交货周期延长导致的验收问题,可能导致存货价值大幅减少,例如在2018年高达29.47%。

总的来说,造船厂的生意模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不适用于简单的平均周期计算自由现金流。然而,这种周期性使得造船厂在行业内更具波动性,可能成为周期性炒作的对象,例如中国动力的在产品跌价对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约3%~5%,低于中国船舶的困境。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