铳炮发展阶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天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天前

明朝建立后,铳炮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明初,青铜铳炮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这些变革发生在洪武年间(1368-1398年)。首先,严格的手铳制度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征,严格的制度确保了铳炮质量的提升。朱元璋对火铳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他禁止地方私自制造,统一由宝源局负责铸造,然后分发给各个卫所使用。


宝源局最初是铸钱机构,这反映了早期铜铳制造与传统青铜冶铸技术的紧密联系。例如,中*事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洪武五年铜碗口铳,铭文明确记载为“水军左卫进字四十二号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宝源局造”。这种统一的制造和铭文格式,体现了当时造铳的严格制度。


随着明廷疆域的扩大,火铳需求量剧增,集中制造变得困难。因此,大约在洪武十年,造铳权力下放,卫所可以直接进行制造。例如,内蒙古托克托县出土的洪武十年铜手铳,铭文显示为“凤阳行府造,重三斤八两,监造镇抚刘聚,匠人陈有才、崔玉,洪武十年月日造”。这些洪武十年至十八年的铜铳,多数由卫所制造,铭文反映了监造、教匠和军匠的姓名,以确保质量。


品种创新是另一个重要方面,明初的铳炮种类虽然仍以手铳和碗口铳为主,但已经开始发展新的型号。例如,河北宽城出土的洪武十八年铜铳,形状类似手铳,但身长加长,口径增大,是早期直膛铜铳的代表。此外,碗口铳的形制也有显著改进,如洪武五年和十一年的铜碗口铳,重量显著增加,体现了趋向大型化的趋势。


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大型化上,如1988年山东蓬莱营子里村出土的两件洪武八年铜碗口铳,重量超过73千克,铭文明确标明为“炮”,这是明初重型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大型化标志,也是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炮”字指代此类武器的实例。




扩展资料

铳炮是对古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概称。中国古代铳炮肇始于元,而以清末为其下限,包括了铜、铁两大类。铜质铳炮主要是以青铜铸造,也有少数以其他铜合金制成(文献记有以“黄铜”、“红铜”铸铳)。中国青铜铳炮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元代至明正德时期,这是中国传统铳炮的发生、发展期,其时青铜铳炮占据主流。第二阶段,从明嘉靖时期至清末,主要是仿造欧洲传来的铳炮,其时由于铁制铳炮的发展,青铜铳炮渐趋衰落,最终被淘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