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6: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8:41
屈原,名平,出身楚国王族,曾任左徒,才思过人,深谙治国之道。他辅佐怀王,内外兼修,深受信任。然而,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才能,趁机在怀王面前中伤他,导致屈原被疏远。怀王不察忠言,屈原因此写下《离骚》,表达心中的忧愁和志向。他以香花芳草自比,坚守高洁,但被诬陷,最终因《离骚》而闻名。在政治斗争中,屈原因谗言离朝,出使齐国时被召回,劝谏怀王未能成功。
后来,楚国与秦国交恶,屈原劝阻怀王赴秦,却未能阻止其悲剧。怀王被秦扣留,最终客死他乡,屈原也因子兰的背叛和怀王的不悟而被逐,投江自尽。他的死引发后人如宋玉、贾谊等才子的哀思。
贾谊,洛阳才子,年少即有才名,被吴廷尉召为属官。文帝时期,贾谊才华横溢,建议改革,但遭权臣嫉妒。他出任长沙王太傅,因忧虑时局,写下多篇辞赋,其中以《吊屈原赋》和《鵩鸟赋》表达对生死、仕途的深沉思考。贾谊在文帝去世后,其后人继续他的学术传统。
司马迁感叹屈原的志向未遂,贾谊的无奈,他们的命运令人感慨,揭示了贤臣命运的坎坷和君王决策的重要性。
《屈原贾生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作者司马迁。该篇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