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舒新城先生的人生之书:青年该如何读书、学习、生活、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7:3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17:50

一百年前,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动响彻中华大地,这次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体现了青年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恰逢青年节,B站推出的演讲——《后浪》,在网上引发了极大讨论与争议。

有人感叹《后浪》确实是非常不错,看完之后让人有一种热血沸腾的自豪感。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后浪》并没有展现出大多数中国青年的风貌。《后浪》里有提到德先生与赛先生么?有提到精神么?《后浪》漠视了五四指引的方向,回避了五四留下的使命,轻描淡写了五四应有的精神,画面表现的也只是少数中国青年人的面貌。

激情澎湃的鸡血只是一时的,青年人想要人生的道路走得平顺自在,真正需要的是学会“ 勤学问、重信用、负责任、有计划、用钱有方、待人诚厚。 ”而这一切,在大家舒新城先生的《致青年书》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方法。

说《致青年书》是青年们的人生之书一点也不为过,其中没有夸夸其谈的大道理、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也没有麻痹精神的鸡汤;有的只是作为一个教育学者,对青年人的肺腑之言,朴实自然、巨细无遗,又发人深省。因此,这绝对是一本让你相见恨晚的佳作。

同为湘西人,舒新城当年的名气不亚于当下声名赫赫的沈从文。 其所涉足的领域、所交往的圈子、所造成的社会反响,在整个近代中国,都是不多见的。沈从文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舒新城表示对其非常敬佩。舒新城主编《辞海》的编辑思想和方法都开时代先河,很有创新意识,为中华民族进入近现代社会做了文化准备。

舒新城先生是教育家、出版家、《辞海》首任主编、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 他站在传统与现代之交,既有旧学底子,又接受了新式教育 。舒新城认为人在社会上获得高贵的地位、重大的责任,全靠中学的教育做基础,这也是他为何尽心尽力于青年教育的缘故。

舒新城后来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长期从事出版工作。其一生著述颇丰,仅2013年上海辞书版的《舒新城日记》影印本就达34卷,500万字,是目前所见我国出版界所存篇幅最长的一部日记,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出版史的研究及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舒新城说:“不问你是男是女,将来预备以科学或为终身事业,却不可不受文学艺术的陶醉,洗涤你终日劳碌的污浊灵魂,发展你固有的创造性,也就不可不每日乘余暇时间读点关于文艺的作品,舒展你被桎梏的精神。”读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作者看来,我们读书的目的,大概可以分为“修养、知识、娱乐”这三类。读修养类的书籍,可以提升我们的气质;读智识类的书籍,可以让我们进行系统的研究,把知识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读文艺类的书籍,可以培养我们的欣赏水平。

很多人觉得书读过之后就忘了,读书又有什么意义呢?在一次活动中,一位青年人向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提问说:“自己读的书会忘掉一半,该如何记住所有看过的内容?”徐则臣惊叹:“看书能记一半你很厉害啊”,随即正色到:“ 读书是一种缓慢的浸润过程,无论你记得多少内容,只要坚持阅读,就会不停吸收知识,滋养你的生命。 ”这大概是对读书的意义的最佳注脚。

有人说,我也知道读书对自己有益,但是我每天很忙,又没法养成读书的习惯,该怎么办呢?针对这些人,作者的建议是,把读书当成做事情。这样久而久之,你就可以慢慢养成读书的习惯,有一天不读,你反而会觉得浑身不自在。这也即作者所说的, 人类的生活差不多全为习惯所支配,我们若有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一世受用不尽。

这些年各界都在做的一个倡导就是终身学习。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不做好终身学习并努力践行的准备,就有可能被时代抛下,陷入困顿的泥潭。硅谷跨境公关公司Arcbering Consulting创始人兼CEO陈琛曾说:“ 我非常看重终身学习,因为它可以帮助我实现人生的两大议题——获得幸福以及实现成功。 ”

我们关于学习的误区之一是——学习是学生在学校中做的事情。舒新城说:“走什么路、造什么房子,还得靠出了学校以后永久不断的继续努力。中国读书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把学校当做学问的源泉,同时也把它当作止境。”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韩寒从学校退学引起的巨大争议。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节目,有位嘉宾痛心疾首的说,“你怎么能退学呢,你可不能不学习啊。”韩寒反问道:“谁说我不在学校,我就不学习了呢?”可以说,只要有心,在哪里都可以学到新的知识, 与社会各方面接触,对于自然界、人事界各种现象,随时加以观察、实验,才是直接的、最可宝贵的经验。

我们关于学习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只学马上能够有用的东西,不学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庄子的哲学思想中很著名部分是“ 无用自用,方为大用 。”庄子认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度,有用和无用之间是会发生改变的。很多事情和学习,进行的时候,不曾预设什么目的,可到了相当的时候,它在你的事业或学问上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家周国平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我们常说的有趣的灵魂,大概就是这样练就的吧——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多尝试学习那些“无用”的事物。

舒新城提出教育为人的目标之一是 处己须具平民的精神,治事须耐劳负责 。通俗一点来说,做人治事要耐劳负责,生活上要踏踏实实。

一个人不要怕自己的能力小,只要有耐劳负责的态度,善用自己的能力,一样可以对社会有益。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在生活上要学会踏踏实实、量力而行、有计划、用钱有方。老话说的好:“吃不穷用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舒新城他将用钱分为四个等级:必需费、按时费、奢侈费以及浪费。因此他建议,在生活不能及有能力教育子女以前,不要养孩子。这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下一代的负责。

最后,希望我们都成为《致青年书》中舒新城先生所说的,拥有 愉快的心情、豪爽的气概、勇敢的精神 这三种特质的青年。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在人生的长河里不断地奔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