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中学2.2历史沿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8:3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9:48

厦门市大同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由爱国华侨黄廷元、杨景文等发起,以“世界大同”的理想为校名,秉持“发扬趾踔厉,振我民族”的宗旨和“励勤毅诚”的校训。1925年,学校正式立案,成为厦门市早期的中学之一,培养出如卢嘉锡、黄克立等知名校友。

1929年,学校在靖头山新建了“一字楼”,并增建了允泽楼、文虎楼等,形成规模。经济学家童大林也在此期间毕业并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内迁并坚持教育,提出“抗日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1945年厦门光复后,学校逐渐恢复并扩大规模,毕业生数量显著增加。

1949年至1979年,大同中学经历了整合与改革,私立时期改为厦门市第四中学,高中部曾改制为厦门化工学校。在此期间,学校教学质量优异,培养出了一批杰出人才,如陈运泰、陈佐洱、郭跃华等。

跨世纪以来,大同中学转型为职业高中,发展迅速,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并荣获多项国家级和市级荣誉。2006年,大同中学与前埔中学合并,扩大了教育资源,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学校确立了新的办学目标和思路,致力于素质教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并积极创建达标校。

如今的大同中学,以“发扬传统、充实内涵、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为目标,以“爱心”校园和特色文化为特色,正朝着“打造特色,争创优质”的新征程迈进,展现了其现代化教育的活力和潜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