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学生工作将继续以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与问题导向,服务学校发展大局,聚焦“工匠精神培育”与“贯通制思政(德育)一体化”路径探索,建立健全“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水平,有序推进20xx年学生工作。
一、特色工作:培育思想政治工作精品,推进学生工作品牌建设
一是加强实践育人学生工作品牌建设,充分发挥职教特色,紧扣时代热点和学生特点,从基础奠定、氛围营造、树立榜样等方面,探索“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二是融合高职“工匠精神培育”及中职“以匠心、育匠人——星辰计划”两大德育品牌,营造“工匠精神”氛围的新高地,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逐步探索中高职学生“成型、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五成教育。三是着力做好“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项目培育,积极推动“大思政”工作格局建设。
二、重点工作
1.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班主任)职业化水平
一是积极探索辅导员工作室——“引航”工作室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充分整合中高职两个学段的育人资源,以党建带团建,发挥高职思政对中职德育的辐射作用,探索以“五成教育”为主体的五年一贯制德育(思政)联动机制和“导师制”工作模式;以三型科室培育为突破,切实发挥工作室在科学研究、工作调研及政策咨询上作用,为推动专项学生工作开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二是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机制建设,规范辅导员工作范畴,协同做好班主任工作。制定学院20xx年班主任培训工作计划,通过组织开展辅导员(班主任)培训,理顺工作关系,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科研能力和专业化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工作。
2.加强仪式教育,以主题教育为抓手促学生健康成长
让学生在各种体验中主宰自我,修正自己,在与人交往中,在日常行为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构建社会与时代所希望他们拥有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集体意识。一是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基础道德养成,全面开展爱国、文明、法制、感恩、砺志、诚信、廉洁等各项主题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强化实施“学生思想教育工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时事、两学一做等专项活动等为关键,做好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开学毕业、重大节假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做好常规教育;三是以新媒体网络、学生宿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抓好阵地教育,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四是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评奖评优、优秀学生典型宣讲等,进一步增强教育工作说服力、感染力。
三、常规工作
1.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资助工作良性循环
一是建立健全受助学生档案,构建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库,严格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提升工作标准化、精准化水平,努力推进资助工作从“一个都不能少”到“每个都要好”转变。二是增强工作辐射,推进业务接轨,重点加强与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心理弱势等学生关爱工作的交叉渗透。三是坚持“助困与扶志”、“助困与自强”、“助困与育人”相结合,开展励志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回报、爱国担当的优秀品格。
2.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构筑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是完善预警机制和工作体系,做好加强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档案建设,完善学生信息员制度,及时更新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帮扶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普查、日常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做好在校生心理健康状况预警及安全防范工作。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自身建设,完善院、班、寝联动机制,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规划化和实效性。
3.切实提升学生管理水平,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一是加强学风建设。继续加强上课考勤制度,及时公布旷课学生名单,对迟到早退的学生及时予以教育批评;完善奖励机制,以表彰优秀学生代表和先进班集体为契机,激励广大学生提高优良学风建设的自觉性。二是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努力遏制学生违纪现象发生;推动开展“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推动和营造干净、整洁、温馨、优美和谐的宿舍氛围。三是加强学生组织管理。加强思想引领,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广大学生干部成为学习弘扬主流意识的学习者、带头者和实践者。
4.依托产学合作教育,拓展社会实践领域
大力拓展德育渠道,进行资源整合,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网络。引导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在真实的育人情景中,着力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联动就业的工作,为提升学院的就业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要加强与各合作教育基地单位和协作单位沟通,大力宣传产学合作教育,使企业单位在学生参加合作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学院,了解学生。
5.推进就业质量工程,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依托“三平台,一机制”的就业服务模式,继续落实“服务育人”与“教育育人”交叉渗透,提高学生就业创业主观意识和能动性,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持续走访开发二级市场,高效发挥校园招聘载体作用,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善用就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采集数据分析素材,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大力推进就业质量工程计划,完成毕业生职后就业质量跟踪调研,将调研结果反哺到教育教学中,实现就业工作闭环的良性循环。加强求职能力教育与人才培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以开设“职前虚拟班群”为原型,积极探索就业合作新形式,以点带面,横向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受益人群辐射面;纵向深化合作内容,构建“校企资源共享”、“教育与生产双赢”新局面,实现校、企人才培养互通、跟踪服务延伸的可持续发展愿景。
6.加强学生国防教育,推进军事技能训练和征兵工作
以“树魂立根”为主线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组织安排中高职军训工作,做好训前动员以及军训期间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基本服务工作,确保军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有序进行;尽力完成学院征兵工作创新宣传动员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认真落实参军学生的学费代偿和退伍学生复学安置工作。
7.拓展网络思政(德育)阵地,强化网络育人载体
一是充分运用学院“工匠新生代”微信公众号和中高职易班两大网络平台,拓宽网络思政(德育)空间,扩大网络育人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学院应用新媒体开展思政(德育)工作的能力。二是贯彻落实学校易班建设与发展总体要求,以“易班—高校思想教育的后乐园”为建设理念,把学院易班网络平台建设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表达诉求的交流平台,资源对接、互动共享的学习园地,信息发布、开放便捷的生活空间。三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和管理,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管控,利用网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自律,文明上网,及时发现和帮助网络成瘾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