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化学教师心得体会

2024-02-09 来源:步旅网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7)(18)(19)(20)共三个平行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完成了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的教学任务,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每周积极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从不迟到及早退。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在教育教学主面,本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课。因为是初为人师深感力不从心,所以积极参加组里听课、评课,以及积极向老教师请教,不断完善自已的知识体系,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教学理论书籍来指导自已的实践。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晚自习时总在教室认真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易误解和混淆的地方,分析原因,及时给以解决。特别彭励学生提问题,那怕问的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从而习惯成自然,教会学生学生提问题。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无论巨细,都给以耐心的解答。

  另外,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经过一学期的工作、学习,自己从中得到一些经验:

  一、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二、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学习的快乐。在上课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从初中升上来时,实验基础很差,有的同学居然连天平也不会用。在初中只是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

  三、要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讲题不要面面俱到,要注重思路的分析。

  四、还要多联系生活的实际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相信经过一年的历练,我成长了不少,我也相信,我真诚地关怀每一个学生,也必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同样真诚的回报。在这一条路上,我也会更坚定的走下去。

  以上是我进行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向老教师学习请教,争取更大的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