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块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其在规划中的应⽤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性质不同,并有⼀定内部均质的空间。⼀:斑块类型
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4类:⼲扰斑块、残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斑块。
⼲扰斑块:是空间遭遇局部性⼲扰,如森林⾥⼩范围的树⽊死亡,⽽造成的与原来空间上物种不⼀致的局部范围空间。残留斑块:是原来的⼟地上的物种遭遇⼤⾯积⼲扰,⽐如森林遭遇森林⼤⽕,只有局部⾯积幸存⽽留下的局部空间。它与⼲扰斑块在外部形式上有正对应关系。
环境资源斑块:是由于在环境资源条件,如⼟壤类型,地形条件等,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造成的斑块。引⼊斑块:是由于⼈们有意或⽆意间将动植物引⼊某些地区⽽形成的局部型⽣态系统。如种植园,⾼尔夫球场等。⼆:斑块的形状特点及其在设计的应⽤2.1斑块的形状指标
不同斑块的⼤⼩、形状、边界以及内部均质程度都会表现出很⼤的不同。斑块的⼤⼩、数量、形状、格局有特定的意义。它的结构特征对⽣态系统的⽣产⼒、养分循环和⽔⼟流失等过程都有重要影响,景观中不同类型和⼤⼩的斑块可导致其⽣物量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同。⼀般来说,斑块越⼩,越易受到外围环境或基质中各种⼲扰的影响,如⼤型植被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态功能,能为景观带来许多益处;⼩的植被斑块可以作为物种迁徙的歇脚地,保护与规划分散的稀有种类和⼩⽣境有利于提⾼景观的异质性。并且对斑块的影响的⼤⼩不仅与斑块的⾯积有关,同时也与斑块的形状及其边界特征有关。
与单个斑块相关的数据很多,包括斑块⾯积、周长、形状、边界、和其他斑块的距离,斑块的平均⾯积、斑块类型⾯积⽐、斑块边界密度、最⼤斑块指标、斑块形状指数等等。其中核⼼区⾯积指标,在计算前,需要确定边缘深度,边界对⽐度指标。
但在具体测量中,斑块⼤⼩可以实测得到,对于其形状,由于变化⼤,复杂多样,难以确切地直接计测,⼀般多⽤各种指数描述。这些指数有:长宽⽐—指斑块长轴与宽度的⽐值;伸张度(elongation)—是斑块宽度与长度⽐;圆环度(circularity)—是斑块形状接近圆圈的程度;致密度(compactness)—描述斑块⾯积与其边缘周长的关系,⽽其倒数称做扩展度(development)。另外还有周长与长轴的⽐和平均半径等指数。2.2不同形状斑块在对景观⽣态的影响
在实际的设计中各种⼤⼩参差、形状不⼀的斑块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的格局,这样的格局反映了景观要素的⾃⾝特征同时也反映了景观本⾝的空间变化,还反映了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态因⼦对格局的影响。
⽽斑块的形状、⼤⼩、位置都影响斑块的功能,其影响的⼤⼩与斑块⾯积、形状和边界特征都有关。其中斑块的形状对⽣物的散步和觅⾷具有重要作⽤,与环境变化及更新过程有关。园林设计,采取不同斑块形状收到不同的艺术效果。⽽根据边缘过滤原理,斑块的边缘具有过滤作⽤,可以减缓外界对斑块内部的影响。对于斑块的位置,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孤⽴的斑块物种灭绝概率⽐连接度⾼的斑块要⼤。2.3 不同形状斑块的具体特点举例
1)圆形形状的斑块,它的内⾯积最⼤,具有近圆形核⼼区的斑块通常被称为最佳形状斑块,因为弯曲的边界有利于物种传播,具有多种⽣态效益。
2)锯齿形状的斑块对边缘物种是最好的,因为突出与凹陷的边缘⽣境多样性⾼于平直边缘,因⽽其⽣物多样性也⾼,因为边缘圈⼤,⽅便与外界接触,进⾏物质能量交换,此形状也便于斑块基质内的动物利⽤斑块资源的。3)三叶草扇形状的斑块基质的变异系数是最⼤的,有利于⼲扰风险系数。4)长⽅形状的斑块则与圆形的斑块形成对⽐。下表是圆形斑块和长条形斑块的具体指标⽐较
2.4不同形状斑块的实际应⽤
紧密型形状(如圆形斑块)在单位⾯积中的边缘⽐例⼩,有利于保蓄能量、养分和⽣物,⽽松散型形状(如长条形斑块)易于促进斑块内部与外围环境的相互作⽤,尤其是能量、物质和⽣物⽅⾯的交换。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环境情况,设计斑块时选择不同的斑块形状。
如规划⾃然保护区应选择紧密型形状的斑块,如圆形,圆形的斑块可以最⼤限度的减少边缘圈的⾯积,最⼤限度的提⾼核⼼区的⾯积⽐,使外界的⼲扰达到尽可能的⼩,有利于其中物种的⽣存,这样更能保证保护区内物种的多样性以及保护区的⽣态效益。
⽽如果是选择⽊材砍伐林,则⽤长形的斑块更合适,这样更⽅便砍伐⼯⼈的进出和所砍伐树⽊的运输。在河流的旅游观光带的设计上,可以选择带状斑块,沿途打造娱乐休息场所,使交通便捷,⽅便游客们观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