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说标题的作用

2023-10-24 来源:步旅网


本人通过收集整理全国及各省市历年高考、模拟考中部分的现代文阅读题及同行部分文献资料,了解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以下几方面设题考查:标题,形象,景物描写,重要情节,表达技巧,语言特色,重要词语、句子,主题。下面本人在这些题型和解题思路上做一番初浅的探讨。

一、有关“标题”的考查

常见题型有两种:1、对“标题”内涵的理解;2、“标题”的作用。解答的思路:第一种题型,从作品内容、主题、作者观点入手思考,从字面含义联系到引申义,象征义等。例如08年深圳一模试题《一样的渺小》第16题,谈谈你对“一样的渺小”这个题目含义的理解。如何理解这个题目的含义? 1、分析小说内容。小说叙述了一位功成名就的画家觉得世界太渺小而陷入深深的孤独,后来由于拜访一位得道禅师而顿悟人生之道的故事。其中有一段精彩对话不容忽视:“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太渺小。”老者淡淡地答道,“你们在山脚下我就看见了,也一样的渺小。”由此可得出标题的字面含义:在山上看山下的人和在山下看山上的人一样,都觉得渺小。你看别人渺小,别人就会看你渺小。2、小说批判了画家以高高的姿态看待外物的错误,表明为人要谦逊的观点。由此可以得出标题的引申义:用谦虚的心态为人处事。

第二种题型,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1、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的作用;2、表现人物形象(性格、身份、思想等)的作用;3、分析语言特色(包括句式特点)并指明表达效果。例如小说《这次我演什么角色》第16题“小说以‘这次我演什么角色’为题有什么好处?”解答这道题遵循以上思路,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小说标题交代了人物演员的身份,揭示性格、暗示小说内容:主人翁把生活和演戏结合起来,把生活当成戏。采用反问的句式,留下悬念,引发读者兴趣。

二、有关“形象”的考查

“形象”指人物形象和物象。考查“人物形象”的题型有四种:1、分析人物外貌特征、性格特征、心理特征;2、概括人物形象特点;3、评价人物形象或品格;4、分析人物塑造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人物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忽略其中的一个方面,属于答题不到位。如07年湖北卷《日月行色》第4题“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兼顾两方面分析得出这样的答案:美丽、淳朴、灵性。人物形象或品质的评价则是在概括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评价形象的意义。例如04年辽宁卷《认识自我》第4题,“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形象”。先分析赛艾姆的性格特征:既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也没有正确认识他人的优缺点;从不行动;陶醉于某种虚幻的想象中不能自拔。作者塑造赛艾姆形象的目的就是为了揭示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爱幻想、不行动、不自知的共同毛病,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由此归纳答案:赛艾姆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形象。作者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特点,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而分析人物塑造的具体方法和作用,1、要熟知人物塑造的方法。2、结合作品情节、主题思考其作用。例如07年宁夏卷《林冲见差拔》第3题“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差拔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熟知人物描写的手法有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据此分析,本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手法,描写差拔对林冲先骂后夸的富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采用对比法,即差拔对林冲态度前倨后恭的鲜明对比。例如小说《暗记》第2题“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因为这篇小说塑造了石丁、胡笛两个人物形象,通过讲述画家石丁不信任装裱师傅胡笛而在画上作了暗记的故事,突出了胡笛的率直坦诚,批评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的现象。因此,石丁形象的作

用是1、采用对比手法,衬托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突出胡笛的率直和坦诚。2、突出主题,通过写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出胡笛的不信任,批评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

综上例析,解答人物形象类题型的思路是,1、了解掌握人物形象塑造大方法: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言行、心理、细节、神态描写),侧面烘托指环境(景物)烘托和他人评价。2、划出有关人物形象的语句。3、结合作品的情节、主题思考。

考查物象的题型有两种,(一)对物象“寓意”的把握。例如《夜色下的玫瑰》第1题,“说说玫瑰花有什么寓意?”首先分析物象的特点,“玫瑰花”象征生命,象征爱情。其次结合作品的情节,主题思考。“玫瑰花”在文中出现两次,开头和结尾;开始时盛开,结尾时凋零。盛开,是主人公旺盛生命力的象征,也是其新的爱情的象征,凋零象征主人公爱情与生命的消逝。

(二)“物象”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勾连情节的线索;2、充实内容;3、深化升华主旨;4、推动情节发展;5、表现人物形象;6、寄托思想感情。例如小说《秘密》第6题“‘那只造型古怪而别致的紫色玻璃瓶’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依据上面解题思路,可得出这道题的答案:这个瓶子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人物活动、所有故事情节都围绕这个瓶展开,它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三、有关“环境(景物)”描写的考查

环境(景物)描写的考查有三种形式:(一)、描写环境(景物)的特点;(二)环境(景物)描写的特点;(三)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针对这三种考查形式,解题思路分别如下:(一)划出作品中相关环境(景物)描写的语句或段落,概括环境(景物)本身具有的

特点。(二)掌握环境(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态、静态描写,远近描写等。该题型解题的方式与表达技巧相同,暂略。(三)概括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气候及景物,主要作用是烘托行动、心情,渲染气氛等;(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3)、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4)、渲染气氛;(5)、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人物刻画作铺垫。

例如:《日月行色》第1题“本文开头两段描写的场景有哪些特点和作用?”顺着解题思路划出相关描写的语句“清澈”的河水在沙滩上“闪烁”,“夕阳衔山”“晚烟萦树”“均匀细软的沙滩”。由此可见场景特点是日落黄昏,清清河畔。分析概括作用:交代出男女主人公约会的环境,营造了场景宁静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人与景相映衬,衬托了“她”美丽 纯真的形象,融情于景,表现了“我”和“她”约会的喜悦心情。

四、有关重要情节的考查

考查重要情节有两种方式:(一)对某情节的看法;(二)某情节的作用、好处。其实这两种题型,貌似不同,却最终殊途同归,解题思路基本一致。例如《林冲见差拔》第2题“小说第1段写林冲刚到军营,就有犯人介绍军营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一样的渺小》第18题“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是‘蛇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这两道题其实都是从作用的角度来回答。解题兼顾内容和形式。在内容上该重要情节写了什么。在形式上即文章结构上。第一,考虑它在文章什么位置,既在开头、中间还是结尾,因为不同位置情节的作用不同。第二,从三方面考虑其作用1、表现主题;2,塑造人物形象;3、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根据上面思路,《林冲见差拔》第2题的答案是:(1)概括介绍军营的情况;(2)交代人物活动环境,初显人物形象特点;(3)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4)初步点题。《一样的渺小》18题如果不同意是“蛇足”的话,答案可以这样组织,(1)、这个结尾是交代了画家上山找禅师解决人生困惑的目的得以

实现;(2)、使小说情节完整,结构严谨;(3)、点睛之笔深化主旨:当自己胸怀宽阔,看别人也就高大。没有结尾,这个意思就体现不充分。(4)、使画家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五、对表达技巧的考查

表达技巧包括构筑情节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不同的表达技巧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不相同,因此,必须熟知有哪些表达技巧和各表达技巧的不同表达效果。这个考查点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文中在什么地方运用了某种手法,这一题型只要从文中直接筛选准确信息整合归纳即可。(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或运用了某种手法,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1、确定指定的句子或语段所用的技巧(已直接点明技巧的,这一思路可省去);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一技巧在文中的具体体现;3、结合内容概括它的表达效果。例如《日月行色》第2题“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依照思路解题如下: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憋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顿生欣喜之情。2、前后对照,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增加情趣。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

六、有关语言特色的考查

考查语言特色的方式有:1、炼字型;2、人物语言特色;3、整体语言风格。

炼字型,解题思路: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该字的内含。2、对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或思想感情有什么效果。例如,06年高考卷《夕阳透入书房》“文中加点的字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以赏析”。解答如下:挪,挪动,表明夕阳将要缓缓地下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夕阳对书架和传统文化的依恋。

人物语言特色的题型,首先要分析人物的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其次举例说明,最后分析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或思想方式有怎样的效果。例如《日月行色》第3题“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析说明。”这道题可从三方面作答,这里以其中一方面为例: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特点,比如“村里那么多嬴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这一问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心理。

整体语言风格的题型,解题思路:1、先概括整体语言风格特色,再结合内容分析其效果。2、先分析文中是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有再结合内容概括其效果。3、分析是否有句式上的特点,如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例如《夕阳透入书房》“请从语言方面对本文作简要赏析”。答案如下:1、寓丰富感情于平实语言中。本文的语言平实,却蕴涵了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2、使用了比喻、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七、有关重要词语、句子的考查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应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联系词语上下文分析是否带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如是代词,就应找出代词指代的释义。例如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第2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第一段的“荒野无灯”联系上下文,看到这样的表述“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由此可以理解“荒野无灯”是一种感触。上文讲到这种感触“记忆中留下的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由此可以判断这就是答案。第三段有这样一句话“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联系上下文,结合该段主要内容、作者观点可归纳这样的答案: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

考查重要的句子有两种方式:(一)、某划线句子对表现××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1、

划线句子的内容和作品主题、情节、人物。2、分析划线句对表现主题或情节或人物具有怎样的效果。例如《青龙偃月刀》第7题“小说文末划线的两个句子,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依循思路解题如下:1、表明何爹的“张飞打鼓”竟然让临终的三明爹感受到人生的极乐;2、这个细节描写有力赞叹何爹剃头绝活的高超,令人受用。

(二)、理解某句话的含义。解题思路:1、找出句中的关键词;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3、结合作品思想内容概括答案。例如《灯火的温情》第3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1、找出关键词“冷、灯、归去、怕没有灯”。2、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冷”指孤绝的环境或失意、艰苦等;“灯”象征真情和温暖;“归去”指不在失意中迷失、不在黑暗中沉沦,能自我救续;“怕没有灯”可见对灯的向往、渴望;3、结合作品主题把以上的理解整合归纳即为答案。

八、有关主题的考查

概括小说的主题要结合情节、人物形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作品价值。答案的组织方式一般是“通过了(叙述了、塑造了)。。。。。。说明了(表现了、揭示了、赞美了、歌颂了)。。。。。。”。例如《日月行色》第4题“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它的答案是: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纯朴的爱情之美。

散文阅读与小说阅读因其文体特征不同,相同的题型,考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在思考和组织答案时,应有所偏倚。比如,在小说阅读里,除主题外,还应考虑到情节、人物,而散文阅读,基本上从主题入手思考答案即可。又因为人物传记与小说有某方面相似之处,故有些题型,人物传记会考查,所以解题思路对人物传记阅读题有一定程度的作用。但要切记,这些思路不时数学死公式,不能生搬硬套,要在理解文本内容和准确把握

题干要求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而答案的详略处理应根据卷面的分值和答题空间适当调整。学生如能熟练掌握以上所讲各题型的解题思路并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可以确信现代文阅读题之于他们将不会再是难关。

1.吸引读者关注

一篇好文章的题目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你的题目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2.文章主旨的归纳

文章的题目要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这样才能让别人一目了然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文章的线索

有的文章,是以文章中最能体现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道理的东西来作为文章的题目,读者看完题目后,对文章中的这样东西就会特别关注

小说标题的作用归结起来有: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时间...)

2.表达……(要具体点出)的思想感情/突出……的主旨

3.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议论说明文一般适用)

4.与……照应

5.充当线索,贯穿全文

6.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7.效果(给读者):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