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典型材料(2012.8.23定稿)

2023-12-18 来源:步旅网
坚持标准建设 完善机制管理

突出学用转化 服务转型跨越

中共肃南县委组织部

(2012年8月)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北麓中段,河西走廊南部,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全县辖8个乡镇,101个行政村,总人口3.73万人,共有农牧村党支部95个,农牧民党员1634名。近年来,肃南县结合项目支撑、借助财政给力,加大牧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加强“流动远教”服务工作,使居住在偏远的牧民群众都能够及时收看到远程教育节目,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学习畜牧业科技知识,极大的丰富了牧区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抓投入 强基础 保运转

坚持把提升站点质量作为搞好远程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确保远程教育“全覆盖”的基础上,坚持以创建示范站点为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县109个远程教育站点全部达到了“五防、三到位”,58个接通了电信宽带,实现了“天地网合一”,建成市级示范乡镇1个、示范站点3个、标准化站点54个,县级“六好”示范站点24个。同时,以农牧村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学资源开发管理机制,认真抓好乡土教材的开发制作。现已建成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9个,存储量达到300G以上。制作完成了《党旗映耀新肃南》、《天地骄子--祁连玉》、《细毛羊穿衣技术》等各种类型专题片150多部。

抓制度 建机制 强管理

着眼建立站点管理长效机制,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和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总体规划,强化目标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和工作会,协调解决问题,梳理学用建议,提出改进措施。制定完善了《设备管理与使用制度》、《工作检查制度》、《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联系会议制度》等相关制度,制作下发远程教育工作“三簿一册”,建立设备管理和学习收看档案,切实确保学用工作有章可循。坚持做到“常督促”、“勤检查”,通过建立远程教育管理台帐,坚持实行“月查季报”工作制度,对站点学用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和情况通报。通过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确保了各站点的规范管理,有序运行。认真抓好远程教育“五支”队伍的技能培训,并通过培训远程教育队伍,积累培训工作经验,完善培训工作机制,积极鼓励操作员和管理员自主学习,自觉开展上机操作培训,提升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不断强化选人、用人机制,重点抓好远程教育专职骨干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223名稳定、高效的远程教育工作专职骨干队伍。坚持突出实效,采取“明查”和“民查”相结合,掌握基础数据和农牧民群众需求,并接受群众的查访,进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采取“随机走访”与“调阅记录”相结合,经常性检查各站点远程教育设备运行状况和学习收看情况,确保了各站点正常运行、发挥作用。

抓培训 强技术 求实效

针对部分农牧村地理位置偏远,党员群众居住分散,开展集中教育培训难的实际,坚持“三个结合”,突出“三个增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培训形式。

一是坚持集中授课与流动培训相结合,增强远程教育灵活性。针对农牧村生产生活特点和农牧村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的群体差异,灵活选择培训方式、时间和内容,推行按农牧民生产实际分组学习法,根据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成立学习小组,较好地解决了学习对象的差异性。特别是通过开展“双流动”活动,拉运电教设备到偏远的牧业点,把党的政策和实用技术送到牧户、送进帐篷,形成以流动党校为主、流动活动室为辅的远程教育培训网络,丰富了培训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辟“网络课堂”的做法,被

— 2 —

《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17家媒体宣传报道。

二是坚持培训需求与开发资源相结合,增强远程教育针对性。针对牧区畜牧业生产信息较少,网上资源满足不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需求的实际,积极整合科技、畜牧、农广校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乡土教材和课件,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针对大河乡红湾村牧民缺乏标准化养殖技术,细羊毛品质上不去,经济效益不够明显的情况,制作《细毛羔羊早期补饲技术》、《细毛羊穿衣技术》等课件发放到该村牧户进行技术指导,使该村细毛羊的养殖水平明显提高,效益逐年增加;针对康乐、白银两乡发展暖棚养畜、红提葡萄种植的实际,组织力量编写有关科学养畜、舍饲喂养和红提葡萄栽培的教材、课件和音像制品,发布在“肃南党建网站”,供党员干部和群众收看,使暖棚养畜和葡萄栽植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升。

三是坚持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增强远程教育实效性。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迅速,很多农牧民群众都积极参与到旅游服务行业当中,但旅游服务相关知识和技能相对缺乏,对此情况,各站点在旅游旺季到来之前,适时组织开展培训,让从业人员通过网络资源不出家门、不进师门就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信息、提高了服务水平。明花乡在近年来实施了易地搬迁工程,大部分群众都是从牧区迁来,从传统畜牧业转向农业生产,感到无所适从,各个环节的工序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对此,乡村远教站点就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适时组织开展相关生产技术和知识的培训,并通过网络收集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做好引导、指导工作。目前,该乡广大群众在药材、瓜果以及粮食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收获,订单农业、植种玉米、西瓜种植等已经大面积铺开,生产效益不断提高,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