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财务管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2024-07-02 来源:步旅网
财务管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

1、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是⼈们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组织企业资本运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项价值管理活动。

2、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和风险因素的情况下,货币经历⼀定时间的投资与在投资所增加的价值,它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

3、财务杠杆:企业在进⾏筹资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运⽤财务杠杆,企业可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要承受相应的财务风险。

4、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问题,是指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例关系。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定时期内,使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时的资本结构。5、资产营运:指企业为了实现价值最⼤化⽽进⾏的资产配置和经营运作的活动。6、成本控制: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要求以及⾃⾝的财务⽬标,运⽤各种成本管理⽅法,将各项成本费⽤掌握在⼀定范围内的财务活动。

7、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是将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法动因分配给成本对象的⼀种成本计算⽅法。

8、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标,对⼀定时期内企业资⾦的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和⽀持、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运动所做的具体安排。简答题:

P17.3、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①制定财务战略。②合理筹集资⾦③有效营运资产④控制成本费⽤

⑤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为⑥加强财务监督⑦强化财务信息管理

P35.1、什么是货币时间价值?如何进⾏计算?2、对风险进⾏衡量时,应着重考虑哪些因素?①概率分布②期望值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

P68.3、试分析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优点:

①发⾏普通股筹措资本具有永久性,⽆到期⽇,在公司正常⽣产经营期间不需归还。这对保证公司对资本的最低需要、维持长

期稳定发展极为有益。

②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付与否和⽀付多少,视公司有⽆盈利和经营需要⽽定,经营波动给公司带来的财务负担相对较⼩。由于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所以筹资风险⼩。

③普通股筹措的资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资⾦来源,它反映了公司的实⼒,为债权⼈提供了更⼤的保障,增强了公司的举债能⼒。④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可⼀定程度的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普通股筹资容易吸收资⾦。⑤激励职⼯⼠⽓,增强职⼯的使命感和归宿感。缺点:

①筹资成本较⾼。

②普通股筹资会增加新股东,这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9、什么是财务杠杆?如何计算财务杠杆系数?见书P59

P100.1、什么是资产营运?资产营运管理的意义何在?意义:

①实现企业资产的合理配置,提⾼资产的使⽤效率。②有效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和现⾦流量风险③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9、什么是经济订货批量?建⽴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需要设⽴哪些假设条件?定义:假设条件:

①企业⼀定时期的订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②存货的耗⽤和销售⽐较均衡③存货的价格稳定,不考虑现⾦折扣

④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即取得存货。⑤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不会因买不到需要的存货⽽影响其他⽅⾯⑥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

P137.3、投资项⽬的现⾦流由那⼏个部分组成?如何计算?例题见P107①初始投资现⾦流量②营业现⾦流量

营业现⾦流量=营业收⼊-付现成本-所得税或营业现⾦流量=税后利润+折旧③终结现⾦流量

5、投资项⽬的动态评价⽅法有哪些?有关指标如何计算?见书P111①净现值法

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原始投资额的现值②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未来报酬总现值/原始投资额的现值③内含报酬率法

P169.7、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差别是什么?

①企业产品⽣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和制造费⽤三个部分。其中,制造费⽤属于间接费⽤。

②采⽤ABC,对直接材料、直接⼈⼯等直接费⽤的核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法基本相同,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对制造费⽤的核算上。

③采⽤传统成本计算⽅法,⾸先是将企业发⽣的制造费⽤归集到各⽣产部门,然后由各⽣产部门采⽤单⼀的分配标准确定费⽤分配率,将制造费⽤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

④采⽤ABC,⾸先是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将企业发⽣的制造费⽤归集到相应的作业成本库,然后由作业成本库确定费⽤分配率,根据各种产品所耗⽤的作业量,将制造费⽤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

⑤由此可见,ABC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关键区别在于选择成本分配基础额原则和数量不同,ABC 强调成本的动因追溯,采⽤多项成本分配基础。

P198.1、简要说明收益分配的原则。①合法有序原则--------②资本保全原则

③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④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4、简要说明利润分配的顺序。①税前利润补亏②依法缴纳所得税③税后利润弥补亏损④提取法定公积⾦⑤提取任意公积⾦⑥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P249.1、什么是财务预算?为什么要编制财务预算?作⽤:

①有利于企业统筹配置资源②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③有利于企业实施内部控制④有利于企业开展绩效评估3、简要说明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般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

①下达⽬标--②编制上报---③审查平衡--④审议批准---⑤下达执⾏P278.3、简要说明财务分析的程序。

①明确分析⽬的----②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③运⽤具体⽅法进⾏分析--④作出分析结论计算题

第⼆章习题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

2.B 计算过程:300÷1 000=30%,330÷1 200=27.5%,30%>27.5%4.A计算过程:A=P÷(P/A,12%,10)=50 000÷5.6502=8 849(元)

5.A计算过程:S=100 000?[(S/A,10%,5+1)-1]=100 000?(7.7156-1)=671 560(元)9.C计算过程:40% ?80%+(-100%)?20%=12%

10.B计算过程: P=500?(P/A,10%,5)?(P/S,10%,2)=500?3.7908?0.8264=1 566.36(万元)四、计算分析题

1. S A = 150 ×(S/A,8%,3)=150 ×3.2464 =486.96 (万元)A投资项⽬竣⼯时应付的本息总额为486.96万元。2. P=A?{[P/A,10%,(3-1)]+1}=100?(1.7355+1)=273.55(万元)

该项⽬投资的总现值为273.55万元。3. P=A?(P/A,8%,5)=4.5?3.9927=17.97(万元)17.97<20,该⽅案不可⾏。

4. 第⼀⽅案为即付年⾦,第⼆⽅案为递延年⾦。

(1)0P =20?[(P/A ,10%,9)+1]=20?(5.7590+1)=20?6.7590=135.18(万元) (2)0P =25?(P/A ,10%,10)?(P/S ,10%,3) =25?6.1446?0.7513=115.41(万元)

(注意:从第5年开始,每年年初⽀付,即从第4年年末开始有⽀付,则前3期没有发⽣⽀付,即递延期数为3。)该公司应选择第⼆⽅案。

5. 该投资项⽬的风险报酬率=0.10×58%=5.8% 该投资项⽬的期望投资报酬率=5%+5.8%=10.8%6.(1)预期投资报酬率。

甲⽅案预期投资报酬率=40%×0.3+25%×0.4+10%×0.3=25% ⼄⽅案预期投资报酬率=80%×0.2+30%×0.5+(-20%×0.3)=25%(2)风险程度。 甲⽅案的标准差:()()()%

6.113.0%25%104.0%25%253.0%25%40222=?-+?-+?-=甲σ

⼄⽅案的标准差:()()()%

353.0%25%205.0%25%302.0%25%80222=?--+?-+?-=⼄σ

(3)分析评价。

计算结果表明,宜选择甲⽅案,因为甲、⼄两种⽅案预期投资报酬率都为25%,但⼄⽅案的风险过⼤。第三章 习题参考答案四、计算分析题

1.资产项⽬的销售百分⽐:(120+960+1 200+4 800)÷8 850=7 080÷8 850=80% 负债项⽬的销售百分⽐:(585+300)÷8850=885÷8 850=10% 追加资⾦需要量=资产增加-负债⾃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新增销售额?资产项⽬的销售百分⽐)-(新增销售额?负债项⽬的

销售百分⽐)-预计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付率)=(10 000-8 850)?80%-(10 000-8 850)?10%-10 000?708÷8 850?(1-50%)= 405(万元)

2.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直线回归⽅程数据计算表,如下表所⽰。 直线回归⽅程数据计算表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计算a .b 值:6299.0708400446200

4210368650052780421024300005)(222==-??-?=--=∑∑∑∑∑x x n y x xy n b)(6242.253758.53055654210

6299.052780万元=-=?-=

-=x b y a 该企业的资⾦需要量预测模型为: y =25.6242+0.6299x ⼰知该企业2009年销售额的预测数为1 200万元,则:2009年预计资⾦需要量=25.6242+0.6299?1 200=781.5042

(万元) 3. ⾸先,计算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重:长期借款:08.065005201==

W 应付长期债券:12.065007802==W

普通股:8.0650052003==W

然后,计算综合资本成本:

%96.118.0%1312.0%908.0%6=?+?+?=w K4.(1)

某公司不同资本结构下的每股收益 单位:万元

(2)()()()(()

万元123905100%2511505000%251)390=÷-?-=÷-?-EBIT EBIT EBIT

(3)⽅案Ⅰ:财务杠杆系数=1 000÷610=1.64 ⽅案Ⅱ:财务杠杆系数=1 000÷850=1.18

(4)由于⽅案Ⅱ每股收益⼤于⽅案Ⅰ,且其财务杠杆系数⼩于⽅案Ⅰ,即⽅案Ⅱ收益⾼且风险低,所以⽅案Ⅱ优于⽅案Ⅰ。第四章 习题参考答案四、计算分析题

1.采⽤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法,具体分析如下表所⽰:信⽤期限决策过程表 单位:万元

根据表中计算结果显⽰:采⽤B ⽅案,净收益增加1.435万元(56.65-55.215),因此,该企业应选择B ⽅案,信⽤期限为40天。

2. 经济订货批量Q=CSF2=101200

540002??=3 600(千克)订货次数N=Q S =360054000=15(次)第五章 习题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B

2.C 计算过程:投资回收期=10÷(1.5+1)=4(年)3.A 计算过程:内含报酬率=16%+33800022000338000

0---×(18%-16%)=17.88%4.D

5.A 计算过程:12 000=4 600×(P/A ,i ,3) 则:(P/A ,i ,3)=2.6087查表,与2.6087接近的现值系数,2.6243和2.5771分别对应7%和8%,运⽤插值法确定该投资项⽬的内含报酬率=7%+5771.26243.26087

.26243.2--×(8%-7%)=7.33%

6.B 计算过程:(100 000-60 000)×(1-25%)+10 000=40 000(元)7.D8.B

9.C 计算过程:25+8=33(万元) 10.A 四、计算分析题

1.(1)初始投资现⾦流量:-100万元 1-5年每年营业现⾦流量:20+19=39万元 终结现⾦流量:5万元

(2)净现值=-100+39*(P/A ,10%,5)+5*(P/S ,10%,5) =-100+39*3.7908+5*0.6209 =-100+147.8412+3.1045=50.9457

2.(1)第1年:-100万元 第2年:30+100*2/4=80 第3年:30+50*2/4=55第4年:30+(100-50-25-5)/2=40 第5年:30+(100-50-25-5)/2+5=45

(2)净现值=-100+80*0.8264+55*0.7513+40*0.683+45*0.6209 =-100+66.112+41.3215+27.32+27.9405 =62.6941(3)净现值⼤于0,该⽅案可⾏。 3. A ⽅案的现值指数=34×3.7908÷100=128.8872÷100=1.2889 B ⽅案的现值指数

=(41×0.9091+37.5×0.8264+34×0.7513+30.5×0.6830+67×0.6209)÷140 =156.2391÷140=1.1160

计算结果表明,A 、B 两个投资⽅案的现值指数都⼤于1,但因A ⽅案的现值指数⾼于B ⽅案,所以,应选择A ⽅案。 4. 改造前: 年折旧额:()[]()()()[]()()[]()(元)改造流⽔线的净现值:(元)年现⾦净流量:元)年折旧额:改造后:(元)年现⾦净流量:(元)

8995712000038.10799994003625.7954120000

7513.0300001137508264.01137509091.0150009000011375011375050000%25145000600005000081075000(50000330000

)245000150000(1200009000045000%251600008106000045000315000

150000=-++=-?++?+?+-=+-?-+--?=-?-+=+-?--?=- 按净现值指标来评价,该企业应考虑改造流⽔线。5. 购买设备:(P/A ,10%,10=

6.1446 P/S ,10%,10=0.3855) 设备预计净残值 50 000(元)年折旧额=(1 200 000-50 000)÷10=115 000(元)

(1)购买设备⽀出: 1 200 000元 (2)折旧抵税现值:115 000×25%×(P/A ,10%,10) 176 657.25元 (3)残值变现现值:50 000×(P/S ,10%,10) 19 275元

购买设备的现⾦流出总现值: 1 004 067.75元 租赁设备:

(1)⽀付租赁费⽤现值:180 000×(P/A ,10%,10) 1 106 028元 (2)租赁费⽤抵税现值:180 000×25%×(P/A

,10%,10) 276 507元 租赁设备的现⾦流出总现值: 829 521元 计算结果表明,租赁设备的现⾦流出总现值829 521元,⽐购买设备的现⾦流出总现值1 004 067.75元要少174 546.75元,所以,该公司宜采⽤租赁的⽅式租⼊设备进⾏⽣产。第六章 习题参考答案四、计算分析题

1.(1)直接材料费⽤差异:

数量差异=(实际消耗量 - 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800×0.11-800×0.1)×150=1 200(元)

价格差异=实际消耗量×(实际单价 - 标准单价)=(800×0.11)×(140-150)=-880(元)

直接材料费⽤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1 200+(-880)=320(元)(2)直接⼈⼯费⽤差异:

⼯时消耗差异= (实际⼯时 - 标准⼯时)×标准⼩时⼯资率=(800×5.5-800×5)×4=1 600(元)

⼩时⼯资率差异= 实际⼯时×(实际⼩时⼯资率 - 标准⼩时⼯资率)=(800×5.5)×(3.9-4)=-440(元)

直接⼈⼯费⽤差异=⼯时消耗差异+⼩时⼯资率差异=1 600+(-440)=1 160(元)(3)变动制造费⽤差异:⼯时消耗差异=(实际⼯时 - 标准⼯时)×标准⼩时变动制造费⽤率=(800×5.5-800×5)×6 000/(1 000×5)=480(元)

⼩时变动制造费⽤率差异=实际⼯时×(实际⼩时变动制造费⽤率–标准⼩时变动制造费⽤率)=(800×5.5)×[4 000÷(800×5.5)-6 000÷(1 000×5)]=-1 280(元)

变动制造费⽤差异=⼯时消耗差异+⼩时变动制造费⽤率差异=480+(-1 280)=-800(元)(4)固定制造费⽤差异:两差异法: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预算产量标准⼯时×标准分配率= 5 000-(5 000×1)= 0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时)×标准分配率=(5 000-800×5)×1= 1 000(元)

固定制造费⽤差异 = 0+1 000=1 000(元)三差异法:耗费差异=0

能⼒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时)×标准分配率=(5 000-800×5.5)×1

= 600(元)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时)×标准分配率=(800×5.5-800×5)×1= 400(元)

固定制造费⽤差异 = 0+600+400=1 000(元)2.(1)作业成本法

甲、⼄产品的直接成本如下表所⽰。甲、⼄产品的直接成本单位:元

成本库的划归及其分配率如下表所⽰。成本库的划归及其分配率单位:元

由成本库分配于甲、⼄产品的制造费⽤如下表所⽰。

作业成本法下的甲、⼄产品成本及⽑利如下表所⽰。作业成本法下的甲、⼄产品成本及⽑利单位:元

甲产品总成本=26.5×100 000=2 650 000(元)⼄产品总成本=7.95×1 000 000=7 950 000(元)

在作业成本法下,甲产品单位成本为26.50元,单位销售⽑利为-1.50元,是亏损产品;⼄产品单位成本为7.95元,单位销售⽑利为4.55元,是盈利产品。

(2)传统的成本计算⽅法(品种法):

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甲、⼄产品成本及⽑利如下表所⽰。

制造费⽤分配率=5 200 000÷(10 000+50 000)=86.67(元/⼈⼯⼩时)甲产品的单位制造费⽤=(10 000×86.67)÷100 000=8.67(元)⼄产品的单位制造费⽤=(50 000×86.67)÷1 000 000=4.33(元)甲产品总成本=15.67×100 000=1 567 000(元)⼄产品总成本=9.03×1 000 000=9 030 000(元)

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下,甲产品单位成本为15.67元,单位销售⽑利为9.33元,由于低估了甲产品的成本,因⽽⾼估了甲产品的⽑利,误以为甲产品也是盈利产品;⼄产品单位成本为9.03元,单位销售⽑利为3.47元,由于⾼估了⼄产品的成本,因⽽低估了⼄产品的⽑利。

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下,产量较低、复杂程度较⾼的甲产品的成本被低估了,⽑利被⾼估了;⽽产量较⾼、复杂程度较低的⼄产品的成本被⾼估了,⽑利被低估了。由于提供的产品成本和⽑利信息发⽣了严重扭曲,因⽽管理者很可能做出减少⼄产品产量,增加甲产品产量的错误决策。(3)差异原因:

传统的成本计算⽅法:制造费⽤按⼈⼯⼯时单⼀标准分配;

作业成本法:⾸先是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将企业发⽣的制造费⽤归集到相应的作业成本库,然后由作业成本库确定费⽤分配率,根据各种产品所耗⽤的作业量,将制造费⽤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

由此可见,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关键区别在于选择成本分配基础的原则和数量不同,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的动因追溯(利⽤因果关系),采⽤多项成本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核算优于传统成本核算之处:

传统的成本计算⽅法提供的产品成本和⽑利信息严重扭曲,丧失决策的相关性。 作业成本法为不同的作业耗费选择相应的成本动因来向产品分配制造费⽤,从⽽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提⾼,能够更准确地提供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的信息,便于管理者了解产品的真实盈利⽔平,以便管理者作出⽣产与否的决定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的正确决策,制定合适的产品市场策略。第七章 习题参考答案四、计算分析题

1.⾸先,计算该企业计划期甲、⼄、丙三种产品的贡献⽑益,如下表所⽰。 某企业计划期甲、⼄、丙三种产品的贡献⽑益

然后,计算综合贡献⽑益率(见上表)和综合保本销售额:综合贡献⽑益率=231000*********)(==-∑∑px x b p

(或:20%×10%+10%×30%+30%×60%=23%) 综合保本销售额=)(50000023115000)(00元==-∑∑pxx b p a

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分别为:

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 000×10%=50 000(元) ⼄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 000×30%=150 000(元) 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 000×60%=300 000(元) 则: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分别为: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量=50 000÷200=250(台)⼄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50 000÷300=500(台)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量=300 000÷400=750(台)

2. 2001年固定成本a =(160-120)×10 000=400 000(元)

2001年利润额P=(p-b)x-a = (200-120)×10 000-400 000=400 000(元)T=P×(1+20%)=400 000×1.2=480 000(元)2002年⽬标利润P

为实现2002年⽬标利润,可从以下⼏个⽅⾯采取措施:T)÷(p-b)

(1)其他条件不变时,⽬标销售量x=(a+P

=(400 000+480 000) ÷(200-120)=11 000(件)增长10% (11 000-10 000)÷10 000=10%T)÷(x+b)

(2)其他条件不变时,⽬标销售价格p=(a+P

=(400 000+480 000) ÷10 000+120=208(元/件)增长4% (208-200)÷200=4%T)÷x

(3)其他条件不变时,⽬标单位变动成本b=p-(a+P

=200-(400 000+480 000) ÷10 000=112(元/件)下降6.67% (120-112)÷120=6.67%T

(4)其他条件不变时,⽬标固定成本a= (p-b)x-P

= (200-120)×10 000-480 000=320 000(元)下降20% (400 000-320 000)÷400 000)=20%

3.(1)实施前的保本点x=a÷(p-b)=60 000÷(5-3.5)=40 000(件)

实施后的保本点x=a÷(p-b)=(60 000+10 000)÷[5×(1-10%)-3.5] =70 000(件)

(2)实施前的利润P =(p-b)x-a=(5-3.5)×60 000-60 000=30 000(元)实施后的利润P =(p-b)x-a=(4.5-3.5)×(60 000×(1+40%))-70 000=14 000(元)

由计算结果可知,实施后的利润14 000元<实施前的利润30 000元,因此,该⽅案不可⾏。4.(1)采⽤剩余股利政策,

因为,该公司最佳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负债=60%︰40%,所以,2006年税后利润中⽤于再投资的留存收益 = 2 500 000×60%=1 500 000(元)

2006年税后利润中⽤于分配的股利 = 6 000 000-1 500 000=4 500 000(元)

2006年的每股股利 = 4 500 000/300 000 = 15(元/股)(2)采⽤固定股利政策,

2006年的每股股利=2005年的每股股利 = 4.8(元/股)(3)采⽤固定股利⽀付率政策,

因为,2005年的股利⽀付率 = 4.8×300 000/3 000 000 = 48%

所以,2006年⽀付股利 = 6 000 000×48% = 2 880 000(元) 2006年的每股股利 = 2 880 000/300 000 = 9.6(元/股)(4)采⽤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2006年⽀付股利 = 2×300 000+(6 000 000-5 000 000)×50%= 1 100 000(元)

2006年的每股股利=1 100 000/300 000=3.67(元/股)第⼗章习题参考答案四、计算分析题

2.各因素的影响分析如下:销售数量的影响:

(12 000-10 000)×170×36%=+122 400(元)销售单价的影响:

12 000×(160-170)×36%=-43 200(元)⽑利率的影响:

12 000×160×(35%-36%)=-19 200(元)

综合结果:122 400+(-43 200)+(-19 200)=60 000(元)

从以上分析可见,C产品⽑利额实际⽐计划增加了60 000元,是三因素共同作⽤的结果。其中:销售数量增加2 000件,使其增加122 400元;销售单价下降10元,使其减少43 200元;⽑利率下降1%,使其减少19 200元。3. 每股股利=100÷500=0.2(元)市盈率=12÷0.64=18.75股利⽀付率=0.2÷0.64=31.25%4.(1)2008年与2007年⽐较: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

=7.2%×1.11÷(1-50%)=15.98%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6.81%×1.07÷(1-61.3%)=18.83%

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2007年提⾼2.85个百分点。

①销售净利率低于2007年(0.39%),主要原因是销售利息率上升(1.42%)。

②总资产周转率低于2007年(0.04次),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周转率下降(0.2次)和存货周转率下降(0.48次)。③资产负债率⽐2007年提⾼(11.3%),主要原因是负债增加。(2)计算2008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与资本积累率:2007年的销售收⼊

=62 500÷(1+0.28)=48 828.13(万元)2007年的净利润

=48 828.13×7.2%=3 515.63(万元)2007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

=3 515.63÷15.98%=22 000.19(万元)2008年的销售收⼊=6 2500(万元)2008年的净利润

=62 500×6.81%=4 256.25(万元)

2008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

=4 256.25÷18.83%=22 603.56(万元)

2008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22 603.56÷22 000.19=1.03

2008年的资本积累率=(22 603.56-22 000.19)÷22 000.19=2.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