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

2020-05-26 来源:步旅网
第3O卷第5期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v01.30 NO.5 2009年9月 Journal of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 Sep.2009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 曾志云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可是一段时期以来,“哲学无用论”已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在国内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通群众不懂哲学、青年学生不爱哲学、只有哲学工作者才关心哲学的奇怪现象。其实, 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及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机相结合的过程就能看 出,只要寻找到合适的路径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是完全可以大众化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2X(2009)05.0020—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 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否则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转化 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 为现实。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 育人民。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 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 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j9在这里,马克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 思和恩格斯既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又揭示了 义大众化。”毋庸置疑,报告中提到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 理论转变为物质力量的关键——掌握群众,即理论的大众 主义大众化”,当然也包括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化。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局面的不断拓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 创始人的要求和主张,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一些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其中关于如何引导人们树立科 也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的具体运 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进一步巩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 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 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 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中的思想指导地位,如何在新形势下 相互作用”。【2jl2 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就成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迫切要求 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客观地说,长期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不能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理论学说当成 的头脑、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密切的关系。 “书斋里的学问”和“纯粹思辨的观念”,而是将之视为人民 早一段时间的“法轮功”,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 群众实践活动的总结,视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 文明建设薄弱环节的一个突出表现。在一个以马克思主义 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指出:“历史活动 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青年 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 大学生、国家干部,甚至是高级知识分子去相信极为荒谬的 大。在批判的历史中,一切事情自然都完全不是这样报道 邪教“法轮功”呢?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那些迷信者精神上 的,批判的历史认为,在历史活动中重要的不是行动着的群 的空虚与迷惑。正是由于他们没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 众,不是经验的活动,也不是这一活动的经验的利益,而仅 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所以当遇到一些大是 仅是寓于‘这些东西里面’的‘观念’。”【1]104他们认为,群众 大非的原则问题时,就会产生对自己、对社会和对世界的迷 是实践的主体,历史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理论只有 茫。这一严重事件深刻说明,如果人们不能以科学的世界 被广大群众所掌握,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才能变为改造 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但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而 收稿日期:2009—08.15 作者简介:曾志云(1977一),男,福建邵武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闽江学院法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 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20 ・ 且还会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团结和安定,危及到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思想指导地位,危及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 因此,能否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运动,就不仅 是一般的思想教育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 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及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机地相结 合,不仅使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找到了中国化的表 达方式,而且使中国传统哲学和国人的思维方式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找到了合适的结合点。 首先,毛泽东哲学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人们的价值观念发 生了转型,“哲学无用论”已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的精 神机体,在国内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通群众不懂哲学、青年 学中国化的产物,在于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分析、批判中 国传统哲学及其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并对之进行创造性的 移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民族形式”;还在于它吸 学生不爱哲学、只有哲学工作者才关心哲学的现象。这种 状况的直接表现是: . 第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可以 说是比较消极。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知识的丰富多样,人 们自我的学习方式、内容和范围极聚扩大,选择余地多了,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也逐渐被淡化,对哲学本身具有 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认识不够,在认识上也存在误 区,认为它只是在书斋中研究的空洞学问。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和讲授的吸引力不够 强。对人民大众有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普及性哲学通俗读物 不多,文理兼有、同时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 师不多,这些都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和宣传。 第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人们偏重于对 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关注,对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尤其是提 高自身哲学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些情况,是因为许多人根本没有 真正把哲学看作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科学,还没有把哲 学作为一种理论所具有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同它作为一种实 践科学所具有的现实性和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关于这一 点,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结论性地提 出了哲学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科学论断。这不仅表现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把物质性的实践活动作为哲学认 识的主要对象,而且还表现为“实践”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黑格尔尽管表面上反对把现实问题 作为哲学所直接实践的对象,认为“处理这些问题并不是 ‘哲学’所直接实践的事务,不是它的关注所在”,_3 J但是他 的整个哲学辩证法思想却向人们揭示了理论的抽象性与实 践的现实性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历史和实践已反复证 明,任何人为把这种辩证关系的割裂和破坏都将把人们的 思想境界从一个时代精神的顶峰拉到一个低靡的深谷。 “哲学无用论”最深刻的思想根源,就在于人们有意无意地 对这种统一性的破坏,就在于他们思想深处对哲学的认识 上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完全可以大众化 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过于抽象、思辩,普通老 百姓是很难理解、接受,更不要说用这一观点来指导自己的 生活了。其实,从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和运 用的过程就能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是完全可以大 众化的。 从形式上来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 史贡献,主要体现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 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哲学思维成果,从而形成了具有 鲜明中国特色的哲学形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使得毛泽东更易于将 其大众化、通俗化。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他的文本表达方式 上。善于引经据典,采用大量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 中国历史上的格言、警句、成语、寓言和神话来阐发他的哲 学思想,使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一切都在于他善于用 经过转换的中国传统哲学及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去理 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于他善于把哲学原理和哲学 方法论具体转化为普通群众能够掌握和运用的科学思想方 法与工作方法。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以前,人们往往把哲学与远离 现实生活的玄学联系在一起。因而,怎样使哲学为广大人 民群众了解和掌握,这成为毛泽东十分重视并致力解决的 重大课题。为此,他不仅发出了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上和 书本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有利武器的号召,而且身体 力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例如,在《实践论》中,为了说清楚概念、判断和推理的 逻辑关系时,毛泽东引用了《三国演义》中的“眉头一皱、计 上心来”来说明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过 程;在说明实践的重要性时,他说道“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 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 子,亲口吃一吃”。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为了阐明好事与坏事可以互相转换在辩证哲理,他引用 了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来说明矛盾双方相互 转化的辩证法。类似的表达方式,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几乎 随处可见。这种表达方式和特点,迎合了中国人的传统思 维方式,也使他的哲学思想能够如此的大众化和通俗化。 由此可见,毛泽东以他自己的特色,将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民族化、大众化和通俗化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 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 结合,与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 辉煌的理论成就,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 了最好的范例。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 都有着不同的方法要求。因此,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实现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要依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提出具 体的方法和要求。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征和时代内容,才能适应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21 ・ 中心任务。现阶段,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 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有助 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各项工作都要服 从和服务于党的根本任务,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 化的总要求。离开这一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 会因失去其具体的时代内容而形式化和表面化。 其次,要对症下药,因人而异。社会大众具有不同的知 识层次,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运动必须做到 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做到把深奥的理论同通俗的方法结合 进的过程,急风骤雨式的群众运动只能使其简单化和形式 化。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需要良好文化氛围的 配合。我们不能因为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而忽视 其他方面的文化建设,一定要避免那种顾此失彼的做法。 因此,哲学的大众化同样要求齐头并进的全面开展各项文 化建设,只有这样,哲学的大众化才会更生动,更容易被人 们所理解和接受。 最后,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领导。马 起来,深入浅出,既有高深的研究又有通俗的宣传。因此, 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全面建设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要讲究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通 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深入健康地开展下 俗化,形成繁忙的科学工作者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青少年 去,就必须加强各级相关部门对它的组织和领导,以规范性 学生凭借求知的热情、普通群众利用丰富而浅显的形式就 保证它的方向正确,以严密性保证它的思想深刻,做到原则 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地以 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形成一个严肃而又活泼的新局面。 此武装自己的头脑。 相信通过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通过开展一场新时期 第三,理论的灌输和错误批判相结合。有比较才有鉴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运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 别,有鉴别才能使人们对是非正误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一定能够在全社会范 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正确观念 围内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就一定 的牢固性和持久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仅 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好。 要求人们单纯地了解它,而且要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同时注重对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和批判,特别是 参考文献: 对那些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反马克思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主义的错误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 1957:104. 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 因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馆,1959.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其重点在于向人们提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可能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 [5]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工作等各个方面做出具体的回答。因此,绝对不能因为要 新任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26—2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把它变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 [6]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 药。这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庸俗化。 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8 13.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重 [7]熊申英,罗南石.从隐性教育的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大 在通过哲学的大众化引起人们对把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众化的途径[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2006,(12):44—46. 的高度重视,从而彻底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一过程绝 对不是再靠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总动员就能完成的。这是 【责任编辑:宋祥军】 因为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和循序渐 Research on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ZENG Zhi—yun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Fujian,China) Abstract:Popular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but for a period of time since,“philosoph— ical theory is useless”has influence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China,and gradually formed a kind of ordinary people do not understand philosophy,young students don’t lov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only concerned philosophy strange phenomenon,Adctually,from Maozhdong put Marxist philosophy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especially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of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cess can see,only to find the right path and method,Marxist philosophy must be popularized in China. Key words:Popularization;Marxist;Philosophy ・2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