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
2024-05-13
来源:步旅网
2015年第O2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02,2O15 (总第1 5 6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erial NO.156 对 高职 院校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 马 芬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摘 要]20世纪的六十年代,一门新学科数学建模进入西方大学,2O世纪八十年代,这门新学科也被引 进我国的大学课堂。学生的能力是培养的重心。这种新观念也是数学建模的重心,因此数学建模成为数学教改 的突破口。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研究;现状;改革措施;意义 [中图分类号]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15)02—0067—02 数学建模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最典型教学课 生就更加寥寥无几。 程,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数学上的素质,同时培养了学生在 3.学生学习不够主动 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上的能力,也促进了高职院校在 数学建模需要打破传统的“老师教授、学生听取、练习 数学教学研究上的改革、创新,从而达到高职院校培养创新 考试”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老师负责提出现实问 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找出办法,极大 一、数学建模的定义 地锻炼和考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学科,学习的目标是:把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 三、高职院校适合的改革策略 抽象化,构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的知识、方法,巧妙地 (一)选用高职院校适合的教材 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1.选用教材结合各学科 二、高职院校的不良情形 数学建模不是单一的数学问题,因此与其它学科,如: (一)实用教材的欠缺 医学、管理、经济、生物、物理等学科出现交叉 单靠某个老 数学建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在过去30年间有 师是很难完成的,因此需要各科老师合作,互相讨论,编写 所发展,但在高职院校,几乎都是作为选修课,重视程度不 出适合的教材。 够,也就缺乏适合高职院校的教材。 2.结合实际 (二)教师队伍的不良情形 数学建模是为解决实在的生活问题,那么,编写教材必 由于受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熏陶,老师教学的目的仅 须从在生活中找寻实在的例子。如:银行借贷问题、出租车 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老师在应试 的计价问题、人口增长率的问题、科技的投入和产出问题等 技巧上的探索更多,而在利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生活的问 作为素材进行编写。 题探索极少,导致老师在实践教学上的水平较弱。数学建 (二)师资队伍的重塑 模学科要想得到健康地发展,培养理论与实践双项能手的 1.教学质量待提升、教学热情待激发 教师也是当务之急。 要想让老师在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更高, (三)学生的不良情形 让老师直接参与教材的编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为了让老 1.缺乏足够的意识 师的热情更高,可采取把岗位津贴、教师评优、职称评定作 生活中的数学跟书本上的数学不能划等号。但是,在 为依据的方式。 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无论是哪个学科,都是为了考试而学 2.培训教师队伍 习,数学也不例外。因而在这种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学生几 在数学建模中,教师队伍的水平要想大幅度提升,必然 乎没有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意识。 离不开培训。培训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到数学建模教学 2.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待提高 水平高超的学校去取经,第二种是:把水平高超的教师请到 在数学建模中,数学软件的学习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 学校来办讲座。 识。而实际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目的是娱 (三)对学生对症下药 乐,很少有学生用计算机来帮助学习,那么用数学软件的学 1.传统学习是种“病” (下转第112页) [收稿日期]2014—08—10 [作者简介]马芬(1982一),女,成宁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学应用。 [基金项目]2014级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高职数学建模竞赛、训练及教学策略研究”(编号:2014Y010)。 ・ 67 ・ 现有教学模式,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每一个家 庭,对“减负”有客观正确认识,让“减负”不再成为空谈。同 时相关部门要切实贯彻国家有关“减负”方针政策,并配套 出台多种办法,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让“减 负”观念深入人心。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才能打赢“减 负”这场攻坚战。 “唯升学论”的观念,切实履行自身“减负”职责,要注重课本 基础知识,加大与学生交流互动,合理拓展学生知识面,避 免题海战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考和总 结能力。同时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探究“减负”的方 法,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四)引导家庭对“减负”的正确认识,提升家庭素质教 育水平 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不尽相同,对孩 子的未来成长充满了无限希望,传统的“421”中国式家庭, (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通过近2O年的素质教育发展,现有的教育体制虽然有 了很大改进,但由于日趋激烈的升学和就业压力导致素质 教育在推进过程中步履维艰,来自学校、家庭、学生心理的 多重压力,导致“减负”工作很难落到实处。因此,对现有教 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国家对未来 十年的教育进行了系统规划,对中小学减负出台了明确指 导意见,这都为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走向做出了具体的顶 层设计、树立了实现目标。在此体系中,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对孩子的学习投入了大量人力、精力和财力,孩子从小便疲 于应付于各类兴趣班、补习班。因此,家庭的教育观念迫切 需要转变。家长要正确认识到孩子特点、发现孩子的长处, 要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优质的个人性格,树立健康 的理想信念等为出发点,把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学校”,父 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要建立家庭的民主化,而不是一 的地位非常重要,“减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直观体现方式, 是打破应试教育的一个有力抓手,要做到从“量”上的减少 到“质”上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从课 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投入、教法创新等多方面人手。学 校要组织开展关于“减负”工作的研讨、交流,制定详细的实 施办法,多措并举,量化“减负”考核工作,加快推进素质教 育改革。 (三)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切实履行“减负”职责 教师是中小学“减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担负着 学生的基础教育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和 学习方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中小学教师要不断加强自 身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乐于学习、 擅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得学生受益终身。老师要摒弃 哆 } 味地将主观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减负”从父母开始,摒弃盲 目攀比,家长通过端正自己的态度,培养孩子“学会做人、学 会求知、学会劳动”,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参 考 文 献] [1]杜立娟.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研究的回溯与前瞻[D].沈阳:沈 阳师范大学,2Ol3. [2]刘胡权.“减负令”背后的故事——学生减负政策解读之一EJ]. 中国西部,2013(27):18—21. [3]汤敏轩.公共政策失灵:政策分析的一个新领域[J].中国行政 管理,2004(12). [4]邹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探源——从社会学视角看我国基 础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3). [责任编辑:刘涛] (上接第67页) 传统的学习已经不能跟上社会的变迁,如果把这种学 习称作一种“病”,那么为了不犯旧病,老师要对症下药。绝 不使数学建模演变成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下来练、考高 分”的套路,老师必须要传递给学生一种意识,那就是数学 建模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区别于过去数学仅仅是 为了应试的情况。 2.掌握数学软件 是老师传授数学软件的基本操作,二是在数学建模 的具体问题中,老师多鼓励学生使用数学软件,强化学生对 数学软件的应用能力。 3.分步骤地引导学生 数学建模在过去的教学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接触较少, 学习起来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老师必须一步步地对学生 一的专业,学生的数学水平相对理工科较差,在平常的教学过 程中,适当地融人数学建模的思想,把实际的问题加入到教 学内容中。 四、教学意义 (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科之间融合极少,而数学建模学科打破这种规则,它 不仅包含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技巧,同时涉及到各个学 科,如管理、经济、化学、医学、生物等l_6]。所以,还需学生补 充学习:数学建模的方法及应用、线性规划、离散数学等。 (二)创新代替记忆 数学建模是很灵活的学科,每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 通常是,同样的数学模型,可解决不同问题,不一样的数学 模型,又可解决同一问题。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和创新能力,打破传统的纯记忆占优势的教育方式。 (三)合作代替独自思考 数学建模的教学主要以小组为团队展开,学生各司其 职,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同时又需要合作协调,把学生 的智慧结合到一起,最终解决问题。数学建模这种全新的 教学方式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对工作岗位作了很好的铺垫。 数学建模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在解决 实际生活问题中的能力;打破了中国教育长期以来“重视理 论、轻视实践”“重视记忆、轻视创新”的现状,在数学教学找 到一个新的突破口;社会真正的人才,是集应用和创新于一 身的,我国高职院校将培养出更多的这种有用之才。 [参 考 文 献] [11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人数学类主干课程Il1.中国大学教 学,2006(1). 进行引导: 第一步,首先把数学建模的基本思路传授给学生,那就 是:模型的准备;模型的假设;模型的建设;模型的求解;模 型的分析;模型的检验;模型的应用[4]。此阶段老师不只是 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还要运用此思路,提出解决此问 题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带领学生一同完成。 第二步,由老师带领,学生一同参与,完成许多问题后, 老师只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应用所学的数学知 识和方法,试着解决问题。此阶段,数学建模对学生而言, 应是比较熟悉了。 第三步,老师多鼓励,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主动地发 现问题,并用自己掌握的数学建模方法,实实在在地解决问 题。哪位同学发现、解决了问题,及时给予表扬,其他同学 受影响,也会积极效仿榜样。此阶段,数学建模对学生而 言,跟其它学科一样。 4.用鼓励代替批评 用鼓励代替批评,学生的信心得到满足,必然更愿意学 习、甚至主动学习,数学建模学科也能得到良好的开展。 (四)其它改革措施 [2]李明振,庞坤.关于高师院校“数学建模”教材建设的思考与探 索[J].数学教育学报,2006(1). [3]陈国华.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 (2). [4]许继影,陈仕军.对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认识与探讨[J].科 教文汇(下旬刊),2008(I1). [5]雷功炎.数学模型讲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陈志科.数学建模:高职教学的突破口口].职业教育研究,2007 (8). 理工科的学生的数学水平较高,建议开设数学建模作 为必修课学习,系统全面地教授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 题的思考方式、数学建模软件的操作和使用[5]。对于文科 [责任编辑:丛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