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勘记——精选推荐

2021-05-25 来源:步旅网
校勘记

记述校勘情况的⽂字。⼜名校记、考异、考证。在中国,⽐较完整的校勘记以隋唐之间陆德明的《经典释⽂》为最早。此书为《周易》、 《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传》、《□梁传》、《孝经》、《论语》、《⽼⼦》、《庄⼦》、《尔雅》14种当时称作经典的书籍作注释和校勘,共31卷。宋代校勘学有了较⼤的发展, 最著名的校勘记著作有张淳的《仪礼识误》3卷,⽅崧卿的《韩集举正》10卷,彭叔夏的《⽂苑英华辩证》10卷,岳珂的《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例》1卷等。清代校勘学更为发展,对中国古代书籍,除了传统的经书以外,还对不少哲学、历史、地理、诗⽂集作了校勘,写成不少有价值的校勘记。这些校勘记⼤部分附于所校的书内,有的则单独刻刊,如阮元《⼗三经注疏校勘记》、卢⽂□《群书拾补》等。

校勘记的书写没固定格式,校勘的⽬的不同,校勘记的书写要求也将随之⽽异。习惯上⼤致有这样⼏种⽅式:①凡⽂字有不同的, 写为:'某, ⼀本作某'(⼀般应具体写明版本名称)。 ②凡脱离⽂字的, 写为:'某本某下有某字。'③凡⽂字有衍⽂(即多余的),写为:'某本⽆某字。'或'某字衍。'④凡⽂字颠倒⽽可以通的,写为:'某本某某⼆字互⼄';或颠倒⽽不通的,写为:'某某⼆字衍,当从某本作某某。'⑤凡⽂字可判断其错误的,写为:'某当作某。'凡不能定其误的,写为:'某疑当作某。'⑥⽂句前后倒置的,写为:'某本某句在某句下。'

校勘记是校勘成果的⽂字表达形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撰写切实简明的校勘记,'可以使校正者有据,误校者留迹,两通或多歧者存异。' 它通过条列校勘异同得失,在⼀定程度上反映出校书者对古籍校勘整理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平。校勘记的撰写,已成为校勘⼯作中不可或缺的⼀步。

中华书局于60~70年代出版点校本'⼆⼗四史'。于每⼀史书的每⼀卷后⾯都附有校勘记,体例较为完善。

校勘记⼜名校记、考异、考证。校勘记作为校勘成果的⽂字表达形式出现,经历了从⽆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校勘⼯作和校勘学术的不断发展与提⾼。

古籍的校勘⼯作,由来已久。据⽂献记载,周代已有正考⽗校《商颂》,如《国语鲁语》云:'昔正考⽗校商之名《颂》⼗⼆篇于周太史,以《那》为⾸。'其后有孔⼦校勘'六艺'、⼦夏校勘古《史记》。⽽官⽅组织的⼤规模校书活动,则始⾃于汉成帝河平年间的刘向校书。 古医籍的校勘是否起⾃先秦,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些出⼟的医学⽂献中可见,早在汉或汉以前的医籍中,已有较多异⽂出现。今存《素问》、《灵枢》两书中,也收录了部分异⽂。如《素问缪刺论》:'其状若⼫,或⽈⼫厥。'《灵枢⼝问》:'故⽈噫,补⾜太阴阳明。⼀⽈补眉本也。'这些异⽂说明古⼈在整理编纂时,已注意到对原⽂的校勘。

有明确记载的古医籍校勘⼯作,当始⾃西汉李柱国校⽅技之时。《汉书艺⽂志》云:'⾄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诏光禄⼤夫刘向校经传诸⼦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技。每⼀书已,向辄条其篇⽬,撮其指意,录⽽奏之。'据前⼈总结,刘向校书之时,曾备众本、订脱误、删复重、条篇⽬、定书名、谨编次、析内外、待刊改、分部类、辨异同、通学术、叙源流、究得失、撮指意、撰序叙、述疑似、准经义、徵史传、辟旧说、增佚⽂、考师承、纪图卷、存别义,作过⼤量的校勘⼯作。如《战国策书录》云:'所校中《战国策》……本字多脱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如此者多。'《列⼦书录》云:'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在诸篇。中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众。'由此推知,李柱国亦必对医书进⾏过兼备众本、⽐勘⽂字、篇第审定、定⽴书名、厘定部居、叙述源流等⼯作。虽然所校医书早佚,其医籍校勘的详情以及是否撰有校勘记等情况,已⽆从考知。但李柱国在医书校勘⽅⾯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李柱国实开医书校勘之先河。其后有晋王叔和、唐杨上善、唐王冰、宋林亿等⼈均作过古医籍的校勘⼯作,并有校⽂存世。 今存《伤寒论》正⽂中,有校语若⼲条。如《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附⼦汤条云:'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将息如前法。⼩青龙汤条云:且荛花不治利,⿇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仲景语。'⼜⼼下痞⽤五苓散条云:'⼀⽅云:忍之⼀⽇乃愈。'据张灿教授考证,此等校⽂当是出于叔和之⼿。 从⽽说明王叔和在重新编纂仲景佚书时,亦作过校勘的⼯作。

唐代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已注意到《素问》、《九卷》等不同传本间的差异,并⼴备众本,多⽅征引,对经⽂进⾏了校勘。就《太素》今存篇卷内容统计⽽⾔,杨上善共出校⽂124条。在校勘⽅法上,运⽤不同传本相校、他书传⽂相校、本书内容前后互校、医理或⽂理相校等多种⽅法。校勘的内容,涉及误字、脱⽂、异⽂、存疑等多个⽅⾯。其校⽂的处理⽅法有以下⼏种:①误⽂,多⽤'字误'、'字错'、'错为某某字'等形式表⽰。如卷⼆⼗三《杂刺》:'阳刺,⼊⼀傍四。'注云:'本作阴刺者,字误⽿也。'②脱⽂,多⽤'当是脱'、'脱某某'等形式表⽰。如卷九

《⼗五络脉》:'⼿⼼主之别……出于两筋间。'注云:'检《明堂经》两筋间下,有别⾛少阳之⾔,此经⽆者,当是脱也。'③异⽂,多⽤'有本为'、'有本作'、'⼀⽈'、'⼀本'等形式表⽰。如卷三《阴阳杂说》:'肝⾄悬绝九⽇死。'注云:'有本为⼗⼋⽇'。④存疑,多⽤'未详'表⽰。如卷⼗⼀《⽓府》:'督脉⽓所发者⼆⼗六⽳,项中央三,⼤椎以下⾄尻⼆⼗节间各⼀,骶下凡⼆⼗⼀节,脊椎法。'注云:'《明堂》从兑端上项……凡⼆⼗四⽳,督脉⽓所发。与此不同。未详也。'

唐代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对经⽂也进⾏了较多的校勘⼯作。'凡所加字,皆朱书其⽂,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 据统计,王冰注中共有校⽂80余条。校勘内容涉及有误字、脱⽂、异⽂、倒错等多个⽅⾯。在校勘⽅法上,不仅使⽤了不同版本相校,⽽且参之以医理、⽂理、⽂例等进⾏校勘,且予以校断,并⽤校记的形式予以说明。①断误⽂,如《经脉别论》:'⼀阴⾄,厥阴之治也。'注:'⼀或作⼆,误也。厥阴,⼀阴也。上⾔⼆阴⾄,则当少阴治。下⾔厥阴治,则当⼀阴⾄也。然三坟之经,俗久沦坠,⼈少披习,字多传写误。'②存异⽂,如《⽣⽓通天论》:'烦则喘喝。'注:'喝,⼀作鸣。'③明脱⽂,如《逆调论》:'主卧与喘也。'注:'寻经所解之旨,不得卧⽽息⽆⾳者。有得卧⾏⽽喘,有不得卧不能⾏⽽喘,此之义悉缺⽽未论,亦古之脱简也。'④⽰倒错,如《缪刺论》:'嗌中肿不能内……左刺右,右刺左。'注:'此⼆⼗九字,本错简在邪客⼿⾜少阴太阴⾜阳明之络前,今迁于此。'

宋代是医书校勘成就突出的时期。嘉佑年间,林亿等⼈对古医籍进⾏了⼤规模的整理。据统计,仅《素问》新校正中就有注⽂1333条,其中涉及校勘的为609条,涉及注释的706条,校注并涉的18条。 林亿充分利⽤⽂字、⾳韵、训诂知识及多种校勘⽅法,纠正了王冰注本正⽂、注⽂之误。从现存林亿所校诸书的校记及有关资料来看,其校勘记的书写已⽐较规范,且⾏⽂简练,⾔必有据。在校勘术语的使⽤上,①误字。凡为误⽂者,⽈'字误';疑有误处,⽈'疑字误'。②衍⽂。凡为衍⽂者,⽈'⽂衍'或'疑剩'。前后重出者,⽈'重'。删其⽂者,⽈'删'。③倒⽂。⽂字错乱处,⽈'错简'。⽂字迁动处,⽈'移'。④脱⽂。⽂字脱漏者,⽈'少'或'⽆'。⑤异⽂。⽂义并通者,⽈'两通'。增益其⽂者,⽈'补'。⑥其他。互见其义者,⽈'互⽂'。⽂义不明者⽈'未详'。其起⾸⽤语,则⽤'按'、'详'。林亿对证据不⾜的疑误之处⼀般不直接删改,不妄下断⾔,⽽是存疑于注中。其审慎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实为后世校勘的典范。

南宋及⾦元时期,因社会动荡,没有⼤的校书活动。私⼈校书较有成就者,如南宋郭雍《伤寒补亡论》,元代滑寿《难经本义》等。《伤寒补亡论》不仅引⽤了林亿校勘的部分资料,⽽且采⽤别书引⽂结合医理、⽂理加以分析判断,出校较多。《难经本义》所出诸校,多属理校,未采⽤版本相校。

明代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随意改书之风盛⾏。在古医籍的校勘⽅⾯,也存在着主观臆断,擅改经⽂的弊端。如吴昆《内经素问吴注》、⽅有执《伤寒论条辨》等书,均存有此类问题。

清代是校勘学发展的全盛时间,出现了⼀⼤批精通校勘的⼤家。在古医籍的校勘⽅⾯,⽐较有成就者,如张琦、胡澍、俞樾、顾观光、孙诒让、于⾿、莫⽂泉等。他们不仅注意以别本相校,⽽且运⽤朴学的⽅法,结合⽂字、⾳韵、训诂等知识加以校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中国成⽴以来,古医籍的整理研究⼯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将《素问》、《灵枢》、《难经》、《脉经》、《甲⼄经》、《诸病源候论》、《针灸⼤成》等7本古医籍列⼊国家科学研究⼗年规划中。80年代,由卫⽣部(后归国家中医管理局)组织了包括11本重点古医籍(《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针灸甲⼄经》、《诸病源候论》、《⾦匮要略》、《中藏经》、《素问》、《灵枢经》、《脉经》、《难经》、《黄帝内经太素》)在内的⼤规模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作。为加强中医古籍整理的整体规划,1982年卫⽣部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制订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在辽宁省沈阳市召集全国中医研究、教学单位的中医名家和⽂献专家开会,制订了《中医古籍整理校注通则》。在校注整理的过程中,为规范校勘记的书写格式,张灿教授还撰写了'常⽤中医古籍校勘记及训诂注记书写要求',供⼭东、河北、⼭西、内蒙古协作⽚使⽤。此⽂后发表于《中医古籍整理出版社情况简报》1984年第2期,对全国的中医古籍校勘⼯作,特别是校勘记、训诂注记的书写规范化起到了⼀定的作⽤。随着中医⽂献整理研究的深⼊开展和中医⽂献学科的建⽴,出版了⼀些中医⽂献学理论⽅⾯的研究著作,如马继兴研究员的《中医⽂献学》、史常永研究员的《实⽤中医⽂献学》、张灿教授的《中医古籍⽂献学》等。这些论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献学科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上述论著对中医古籍的校勘及校勘记的撰写等问题有所论述。古医籍的校勘⼯作和校勘记的撰写规范⽇臻完善。 运⽤多种校勘⽅法对古医籍中的异⽂和疑误进⾏⽐勘分析之后,会取得许多成果。如何将这些校勘的成果表达出来,前⼈采⽤了多种不同的⽅式。校勘的⽬的不同,校勘记的书写要求也将随之⽽异。

校勘的⽅式多种多样。戴南海《校勘学概论》将其分为:存真、校异、订讹三类。钱⽞《校勘学》将其分为:定本式、底本式、札记式三类。张灿《中医古籍⽂献学》将古医籍的校勘体裁分:留真式、校异式、底本式、佳本式、定本式等五类。综合以上各家,概述如下:

(1)留真式

是为保留珍善本原貌⽽别出校记的⼀种校勘⽅式。对于⼀些珍贵的古本或孤本医籍进⾏校勘时,因其⽂物或⽂献学价值较⾼,为保留其原貌,⼀般要对书籍的外形,包括书的⾏款、版式、字画的差异、纸质,旧本上的圈点、收藏图章等情况要进⾏描述。此即戴南海《校勘学概论》所谓'求古本之真'。此类校勘,多为收藏家所为。如清代黄丕烈对宋刻《伤寒总病论》,从影抄⾄校勘翻刻均采⽤了此法。其校勘记的处理⽅式,⼀般是别书校记。如黄丕烈'重雕宋刻《伤寒总病论》札记'云:'观诸家抄本,多有异同,或未见宋刻,传写互异;或依据张书,增补失真。故今将宋刻庞《论》翻雕,未敢辄改原⽂,即有抄本义长者,亦第摘取备考,别疏为札记附于后。'⽇本江户医学馆刊⾏的《医⼼⽅》,亦取此法,并将校勘札记附于卷后。 (2)校异式

是不改动原⽂,不断其正误,只将不同版本及他校的异⽂在校勘记中详细列出的⼀种校勘⽅式。藏书家校书,多采⽤取法。校书⼈亦有取⽤此法者,如清代陆润庠家藏抄本《针灸甲⼄经》,取《黄帝内经素问》与《灵枢经》相校,即取此法。肖延平校《黄帝内经太素》,⼤多校⽂亦取此法。这种⽅法,只校异⽂不改其错,虽可避免妄改之弊,但难以达到'正谬误'的校勘⽬的。对⼀般读者⽽⾔,会感到⽆所适从,徒增其不便。但其校⽂对研究⼈员⽽⾔,有⼀定的参考价值。 (3)底本式

是不改动原⽂,但对底本中的衍、脱、误、倒之处在校记中加以说明的⼀种校勘⽅式。如郭霭春先⽣《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序例》云:'本书校⽂,是以⼈民卫⽣出版社⼀九六三年排印本作为底本,另外根据⼗四种刊本对校,其它医籍或古籍,凡是引⽤《灵枢》⽽有异⽂的,作为它校。它校引⽤的医籍,限⾄宋代以前。正⽂有了衍误,⼀律不加改动,分在校⽂内说明。校⽂下⾯,有时加按语,说明个⼈看法。但遇到义可两存,或是难以确定的,为了慎重,只列校⽂。'故该书校勘⼀项,只列校⽂,其当改处亦仅在校记中加按说明。此法可保存底本原貌,避免有妄改之失,但不能为读者提供佳本。与'校异式'相⽐,此法只对正⽂的疑误之处加以分析说明,⽽⾮全录异⽂,可缩减出校的数量。与'留真式'相⽐,此法只存底本原⽂之旧,⽽⾮⾏款、版式等原貌之旧,可⽤于⼀般善本或经校本的校勘处理。 (4)定本式

是依据校勘的结果,将底本中的衍、脱、误、倒之处全部改正,并出校记说明的⼀种校勘⽅式。此法是古今校勘者采⽤最多的⼀种⽅式。如清孙星衍、孙冯翼《补农本草经》辑本,以《⼤观本草》为底本,另据别本或别书校改,并加校记说明。⼈民卫⽣出版印⾏刘衡如先⽣所校《灵枢经》、《针灸甲⼄经》、《本草纲⽬》等书,亦属此类。这种⽅式虽⽆法保存底本原貌,但可为读者提供能直接使⽤的佳本。因其有校记说明校改的理由,保存底本原字,万⼀误校,尚可回改,以免迳改之弊。

以上⼏种校勘⽅式,⽬的不同,各有所长。留真式详述古本原貌,多系收藏家所为;校异式只详罗列⼀书的不同异⽂,可供研究⼈员使⽤;底本式只对疑误之处出校说明,但不改动底本,态度谨慎;定本式校改讹误,且出校说明,便于读者使⽤。

前⼈对校⽂的处理⽅式,有多种形式。现以张灿教授的《中医古籍⽂献学》为基础,将其归纳为:随正⽂附记、朱墨分书、迳改、书内附见校勘记、单篇别⾏校勘记等形式。

随正⽂附记者,是将别本异⽂附记于正⽂之后。如今存《素问》与《灵枢》两书正⽂中所存少量校⽂,即属此类。这种⽅式极易造成正⽂与校⽂的混淆,后世很少采⽤。

朱墨分书法,见于雕板印书之前。如唐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云:'凡所加字,皆朱书其⽂,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王冰⽤朱墨来区分原书旧⽂与新加⽂字。此外,校书⼈为区别不同校⽂,亦有取朱、墨分书⽅式者。如⽇本⼩岛尚真⽗⼦校勘《针灸甲⼄经》医统本,其中以正统重抄本相校者,皆以'赭笔校雠',以《素问》及《灵枢》相校者,亦或取墨笔书之。这种⽅式给传抄及雕版印书带来诸多不便,后⼈校书少⽤此法。

书少⽤此法迳改,即直接改动原⽂,不加校记说明。如明吴敏学所校诸书,多未留校记。近代亦有采⽤此法者。采取这种⽅式,使后⼈⽆法了解其迳改之处原系何字,是否确系误⽂,难以进⾏核对,亦⽆法复原。所以校书⼀般不采⽤此种⽅式。

书内附见校勘记,即于正⽂之外,另写校勘记说明校改的内容与理由。校勘记与原书合刊在⼀起。这种⽅式可反映出底本正⽂与校出异⽂的原始⾯貌,以便于分析判断,即使误改亦可复原。后世及今⼈校书,多采此种⽅式。根据校勘记在书中的位置,可将其分为以下⼏种:

①置于书末的校勘记,⼀般适⽤于原书内容较少或校记不多的古籍。如1955年⼈民卫⽣出版社影印本《备急于⾦要⽅》的'考异'等。为了检索⽅便,采⽤此法-般应注明提校字词的页、⾏、字,标⽰其位置。

②置于卷末的校勘记,校语编号要与正⽂出校编号⼀致,以便查检。如1955年⼈民卫⽣出版社铅印《伤寒论》本,每篇之后有任应秋先⽣的校勘记。 ③置于篇末的校勘记。如宋史崧整理的《灵枢经》。

④置于段后的校勘记。近代'校注'或'注释'等体裁的书,多⽤此法。有的校、注分书,如《素问》、《灵枢》、《诸病源候论》、《脉经》等校释本,均于段后设'校勘'与'注释'之项。有校注合书者,如王筠默《神农本草经校证》及《中藏经》、《难经》、《脉经》、《诸病源候

论》、《素问》等校注本。⽤此法时,⼀般应先校后注,有时校、注互参,便于说理及⾏⽂。 ⑤置于句后的校勘记。多以双⾏或单⾏⼩字表⽰。若原书有注,则校记⼀般放原注之后,前加'按'、或'案'等表⽰。如1965年⼈民卫⽣出版社排印本《黄帝内经太素》中萧延平按语即是。 ⑥置于字词后的校勘记。是将校记直接写在有误的字词之后。如1984年⼭西⼈民出版社排印本《傅青主⼥科校释》。

⑦置于页末的校勘记。是将校记集中于当页之末,这是⽬前校勘古籍中最常⽤的⼀种形式。提校正⽂与校记均要加序号表⽰。

⑧置于书页天头的校勘记。即在书的天头,正⽂之⾏上书写校勘记。如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步⽉楼刊《针灸甲⼄经》,天头有⽇本⼩岛尚真⽗⼦之批校,⼜有清柯逢时复请刘殿⾂过录奈须恒德之批校。

单篇别⾏校勘记,即将校勘记单独为篇,不与原书并合。这类校勘记,只录校记,不录原⽂。如⽇本度会常诊《仿宋椠本素问校伪》(后附刊于⽇本复刊明顾从德本《素问》之后),清顾尚之《内经素问校勘记》与《内经灵枢校勘记》(后附刊于守⼭阁本《素问》、《灵枢》之后)。 校勘记是记录校勘内容与成果的⽂字,古⼈⼜名'异⽂'、'考异'或'辨证'、'辨误'。其撰写⽬的,⼀则说明校改的依据和理由,增加校本的可信性;⼆则备列异同,供读者分析选择。撰写校勘记,是校勘⼯作中的重要⼀步。校勘的成果能否很好地反映出来,在⼀定程度上取决校勘记的撰写⽔平。

校勘的⽬的和体裁不同,出校的数量与校勘记的撰写⽅法亦各不相同。但总的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凡改动底本上的任何⼀个字,包括误字、脱⽂、衍⽂、倒⽂等,均⼀律出校记;②虽不改动原⽂,但若校出的异⽂有参考价值,如其义两通,或多歧可存异者,亦应出校记说明。③凡作者引书或引事有误,虽不可改动原⽂,但要出校记说明其误。④凡作者避本朝名讳或家讳者,⼀律不改,但对影响⽂义理解者应出校记说明。⑤各本之间的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俗写字,⼀般不出校。⑥根据校书的⽬的和读者群的不同,⼀般普及性著作的出校应精少简明,研究性著作的出校应⼴博深透。

校勘记的撰写,并⾮是简单地分条过录的⼯作。⾸先必须做到出校精要。这就需要对校勘所得进⾏分析归纳,对异⽂疑误有所删汰,从⽽确定哪些异⽂疑误必须注出,对异⽂的质量和疑误的价值进⾏恰当的估量,存精去芜,得要⽽出,以免罗列⽆遗,烦琐⽆⽤。异⽂都是有版本出处的,或出他本,或出他书。习惯上估量异⽂的质量,⼤多看版本是否为古本善本,是否为名家校本。其次必须对校记的⾏⽂进⾏加⼯。校记在⾏⽂上,宜⽤精练准确,简明扼要。所以,在撰写校记时,应注意以下⼏点:

①提校之⽂不宜过长。⼀般只提记需要校勘的字词或⽂句。如《中医古籍整理点校本编辑体例、抄写规格和标点注意事项》云:'校勘、训诂提⽰的字句,均不加引号。校勘记只提⽰与校勘有关的字数,不必提⽰⽂句。提⽰字句之下或后空⼀格,写注⽂或校记。提⽰语句过长者,中间可⽤删节号》。 ②据校者应标记其名称,版本或书名较长者宜采⽤简称,篇卷名称过长者宜⽤卷次或篇次称引。如《甲⼄甲⼄经》卷之⼀五脏⼤⼩六府应候第五,可记作:《甲⼄》卷⼀第五。③⾏⽂时要注意⽂字精练,⽤词准确。多采⽤浅近的⽂⾔撰写,⽤语⼒求规范,尽量使⽤校勘术语。

完整的校记,在内容上应包括校、证、断三个部分。所谓'校',是指运⽤多种校勘⽅法通过⽐勘得到的异⽂或疑误;所谓'证',是指校者对异⽂、疑误进⾏的分析论证;所谓'断',是指校者对是⾮正误的判断。如《针灸甲⼄经校注》卷⼆第⼀:'雷公问⽈:禁脉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愿闻其道。'注云:'禁脉,原作'禁脉',《灵枢》同。正抄本及《太素》均作'禁服'。《类经》卷七第⼀注:'脉,当作服。即本经禁服篇。'《灵枢发微》:'按禁脉当作禁服。本经第四⼗⼋禁服篇云: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府。则此篇数语,乃出于禁服篇

也。'按据以上诸者,当以作禁服为是。禁服,亦古医书也。《灵枢》引⾮⼀处,故据改。'此段校⽂,包括了校、证、断三个部分。但在实际撰写的过程中,校记的内容可因校书的⽬的和读者对象的不同⽽异,不必三者悉具。⼀般说来,⾯向普通读者的校记宜简要,考证宜少;⾯向研究者的校记宜详明,考证宜多。 常⽤的校勘术语,主要有四类:

有关校勘记的书写形式,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将其归纳为10种,张灿《中医古籍⽂献学》对古医籍校勘的常见情况进⾏了分析,归纳为20种。现据校勘的主要内容类别,分述如下。

古籍校勘完毕,⼀般需要撰写⼀篇点校说明,向读者介绍该书的基本概况、校勘的依据和出校的原则及对校⽂的处理情况等内容,便于读者阅读与利⽤。点校说明的位置,可置于书前,亦可放于书后。放于书前者,⼀般称'点校说明',或名'凡例'、'叙⾔'、'前⾔';置于书后者,⼀般称'校后记',或名'跋'。从其篇幅长短⽽⾔,书于前者宜短,书于后者可长。若书中校注兼备者,则多称'校注说明'或'校注后记'。

点校说明的撰写,应做到条理清楚,简明扼要。⼀篇完整的点校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作者⽣平简介;②著作年代、流传情况、学术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③版本源流系统;④底本和校本的选择及各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⑤校勘本书引⽤的资料及汲取前⼈的校勘成果;⑥校勘体例和原则,包括对错误性异⽂、⾮错误性异⽂、难以判定是⾮的异⽂的处理⽅式;⑦其他⽅⾯,如版本简称或引书简称等。上述各项内容,根据所校古籍的具体情况不同,可详可略。

校后记的内容,亦应包括作者⽣平、成书年代、流传情况、版本源流、学术评价、社会影响等情况。其篇幅长短不⼀,短者可数百字⾄⼏千字,长者可达数万字。如《诸病源候论校

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针灸甲⼄校注》等书,不仅前有'校注说明',⽽且后有'校注后记'。其'校注后记'的篇幅均较'校注说明'长。其中张灿教授为《针灸甲⼄经校注》撰写的'校注后记'长达5万余字。内容包括:①《甲⼄经》作者⽣平及成书年代,②《甲⼄经》的名称及卷

数,③《甲⼄经》版本源流及现存本⼀般情况,④《甲⼄经》主要内容及体例结构,⑤对林亿等新校正基本情况的解析,⑥《甲⼄经》的主要贡献及对后世的影响,⑦历代整理研究《甲⼄经》概况,⑧本次整理的⼏点说明,⑨本次中医古籍整理缘起与⼯作概况等,内容翔实,学术价值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