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史记》的基本知识,感知司马迁史作的特点。
(2)学习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的基本用法,积累文言常用词以及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课本剧创作,培养学生课本剧写作能力、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
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充分感受理解“和”,培养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准确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积累培养语感; 2、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把握几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体会“智”“勇”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 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
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简介作者和《史记》。
引导学生看注释①和“预习提示”第一段。明确这样几点:1.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①家学渊源。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③艰难发愤。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也发泄了他对汉朝的仇恨。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简介时代背景。
公元前三——四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是北方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一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务。赵依仗廉、蔺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
四、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注意文中重要词语的读音。
2、文章思路;本文以写谁为主,写了哪几个故事?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叙述的?
明确: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①1—2段,廉蔺简介;3—13段,完璧归赵;14—16段,渑池之会;17—21段,负荆请罪 (廉蔺交欢)。
五、具体研讨 (一)廉蔺简介 1、指名朗读。
2、重要字词和文言句式。
3、探究: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
明确:廉颇拜为上卿时,而蔺相如为”舍人”,地位相差悬殊;为下文埋下伏笔。同时,传的后半部叙谦颇事迹较多,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二)完璧归赵
1、朗读:指名朗读,梳理重要字词和文言句式。 2、感知:清理故事情节。 开端:强秦索璧→赵王求使 发展:缪贤举蔺→相如使秦 高潮:章台斥秦→持璧胁王 结局:完璧归赵→拜上大夫 3、设疑。
问题1:蔺相如的这场外交,是否存在失败的隐患? 问题2:你如何看待蔺相如言行上的矛盾? 4、探新。
探新1:蔺相如的这场外交,是否存在失败的隐患? ①蔺相如失败了,那么会产生哪些结果?
明确:或“人璧俱毁”,或“强取(暗夺)和氏璧”,或“秦王怒,杀相如,兴兵攻赵”,或其他。总之,有可能会导致战争的发生。
②战争打得起来吗?为什么?能从哪些方面求证?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
明确:战争打不起来:赵国有实力,不愿战,但是并不畏战;秦国虽强,但并不愿战。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有眼光敢冒险。
探新2:你如何看待蔺相如言行上的矛盾?
①“宁许以负秦曲”反映了蔺相如怎样的心理?赵王采取了蔺相如的策略,接下去要考虑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
明确:表面言行与深层心理的矛盾。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敢表现,有追求。 ②能把蔺相如定位成一个“汲汲于功名的战国士子”吗?蔺相如此举,只为追求功名,那么奉璧入秦是他唯一的出路吗?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
明确:“蔺相如,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的英勇无畏。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三)渑池之会
1、朗读:指名朗读,梳理重要字词和文言句式。 2、感知:清理故事层次。 第一层(14段): 会前计议。 第二层(15段): 会上斗争。 第三层(16段): 斗争结果。 概括故事情节:
开端(14段):欲会渑池→廉蔺之议。
经过(15段):赵王鼓瑟→迫秦击缻→请寿咸阳。 结果(16、17段):秦小胜赵→位居将右。 3、表演;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故事。
4、探究。
(1) 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 明确:“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说明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 (2) 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 明确: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
(3) 渑池相会一方面突出了蔺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另一方面也写到了廉颇。说一说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正是廉颇“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表现了他的勇敢和不畏强暴。廉颇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他足智多谋谨慎持重,有长远眼光。
(四)负荆请罪
1、朗读:指名朗读,梳理重要字词和文言句式。 2、感知:清理故事层次.
第一层(17-18段):居功自傲,相如避让。 第二层(19段):迫不得已,说明原因。 第三层(20-21段):廉颇自省,负荆请罪。 概括故事情节: 开端:廉颇恃功。
经过(18-19):相如不争:称病于朝→引车避匿。礼说舍人:秦廉之比→国急私仇。
结果(20-21):负荆请罪→刎颈之交。 3、探究。
⑴诵读”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回答这段话”妙”在什么地方。
明确: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己非。
⑵苏轼评价蔺相如“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依据本部分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⑶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 ?
明确: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感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
六、总结拓展
1、归纳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
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热爱祖国。
有智谋:相如从得害观点分析,指出缪贤不应逃亡燕国,应向赵王请罪,结果缪贤真的被免罪;从决定要奉壁及秦和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看法,可见他有独特的见解;当相如看顾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壁有瑕,为借口取回玉,并拖延时间,安排将玉送回赵国;渑池之会上,相如凭急智胁秦王击缶地,又以秦献咸阳作为赵的献礼。
勇敢,机智:他勇于向赵王自荐奉壁出使秦国,并保证能够完成任务;在秦廷上,相如持壁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无礼也无意偿城,并表示与壁玉同归于尽;璧玉送回国,相如一人独对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言辞,视死如归;渑池会上,相如以死胁近秦王击岳,当秦臣杀他时,相如张目叱之,吓退他们,表现出胆色过人。
爱国,忠心:两次以死相胁,甘心为国牺牲性命;深明大义,以国家的前途为重,私人人恩怨为轻,爱国忘私。
廉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
鲁莽善妒,心胸狭窄:只知自已立下很多战功,看顾不到蔺相如在外交上的成就,因此不服蔺相如地位高于自扬言要侮辱相如,完全没思考国家安危,狂妄自大胸襟狭窄。
善于谋略:在渑池,之会,一事中,献良计以防秦国挟持赵王,并且,作出事部署,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勇于改过:当明白蔺相如以国为重的用意后,深为感动,立即耳负荆请罪,表现出勇于认错的精神。
2、概括课文主题。
文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的大智大勇和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高尚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磊落胸怀。
3、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总结。
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文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后,紧接着便将赵国、秦国尖锐的矛盾展示出来。正当君臣为难,矛盾无法解决之时,宦者令缪贤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举荐蔺相如智谋过人,从而给读者造成很强的悬念。赵王召见蔺相如后,蔺相如胸有成竹地分析了赵国、秦国的形势,得出了“宁许以负秦曲”的结论,并愿亲自出使秦国,且向赵王保证“城入赵,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就与缪贤的举荐巧妙呼应,证明蔺相如确实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所以缪贤的举荐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⑵对比映衬,相辅相成。文章一开始作者对廉颇与蔺相如在身份、地位上进行强烈的对比:“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宦者令缪贤舍人也”。使二人身份一高一低、一贵一贱,从而造成强烈的反差,紧接下来作者又用赵国君臣对秦国欺诈性的来信“计未定”,来衬托蔺相如的智谋过人;在“完璧归赵”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贪婪与欺诈来反衬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在“渑池会”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色厉内荏,窘态毕露来反衬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⑶细节描写,形神兼备。“完璧归赵”中写到:“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冠。”只寥寥数字,却十分形象的描绘出了蔺相如的神态、动作,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渑池会”中,写蔺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在这里一个“前”字,一个“跪”字都十分准确的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再如“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仅此两笔就描绘出了蔺相如正直、刚强、不畏强敌的凛然正气。
4、拓展延伸。
⑴从来史笔求简。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
①a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b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
②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臣等不肖,请辞去。”b于是舍人相与谏蔺相如,欲辞去。
明确:b的写法不好。①用b的写法,则缪贤敢于荐舍人去充当使者、赵王同意召见相如,均不可得而知,视国家大事为儿戏,不贴合史家选材原则。②用b的写法,略去谏的资料,则下文“独畏廉将军哉”失去所本。
⑵紧接本文,原作还有这样一段话:“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畿,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于阏与下。”说说这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这是对上文的补笔,略写“廉蔺交欢”后五年间赵国的大事,从侧面赞扬廉蔺二人精诚团结,在军事上产生了用心的结果。
5、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