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发展绿色物流金融的可行性及对策

2021-06-10 来源:步旅网
福建省发展绿色物流金融的可行性及对策

曾倩琳

【摘 要】绿色物流作为新兴产业,是助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福建省发展绿色物流金融有利于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物流和金融两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和省际竞争力的提高.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市场可能、绿色物流金融供应链的需求、政策契机、技术支持等为福建省发展绿色物流金融创造了条件.因此,福建省应从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促进企业转变观念、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加强技术和人才支持等方面推动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

【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24)007 【总页数】5页(P869-872,876) 【关键词】福建省;绿色物流金融;可行性 【作 者】曾倩琳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州350002;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52

早在1997年,“北京亚太国际物流会议”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各行各业在21世纪需要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物流业也不例外”。随着物流全球一体化

的推动,绿色物流产业市场日益重要,它是当今低碳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发展绿色物流,需要金融业的强力支持。绿色物流的运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绿色金融的对象关注于物流时,两者的结合衍生了绿色物流金融。

绿色物流金融是绿色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有效融合的产物,其概念的建立基于绿色物流与绿色金融有机结合。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而绿色金融,引用国内学者安伟(2008)界定的内涵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以信贷、保险、证券、产业基金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宏观调控政策”[1]。两者的结合衍生了绿色物流金融的概念,本文引用学者许红莲(2008)的概念,即“金融机构(银行业)面向绿色物流运营,通过应用开发各种金融产品,为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及其物流资源最充分的利用,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绿色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运动”[2]。

对绿色物流金融的研究,国外学者如Robeson (1992)[3]、Fleischmann(2002)[4]、Jiuh-Biing Sheu (2012)[5]等从金融工具的应用、政府金融干预等方面对绿色物流分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国内绿色物流金融的概念近几年才提出,相应的研究较少,其中以胡愈、许红莲等(2008)学者团队[6]-[8]的研究为主,其研究对象囿于现代农产品,李蜀湘、陆小成(2010)[9]则在模型与模式方面进行研究,构建了低碳物流的金融支持系统模型。而针对福建省相关的研究,则主要是围绕物流金融方面的研究,如李碧珍(2010)[10]、吴远华(2010)[11]、潘梅英(2012)[12]、曾倩琳(2013)[13]等。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城市,因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影响,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其运营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和破坏。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在多地出现,“PM2.5”逐渐走入公众视线。专家指出,PM

2.5主要的污染源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和道路扬尘等,福建省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了文件,对细颗粒物(PM2.5)、臭氧(O)等新增指标进行了监测,但环境问题仍凸显,物流面临着绿色的严峻挑战。面对各种环境问题给绿色物流运营持续带来的危机和挑战,政府和公众在绿色物流的运营和管理方面的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更多有关绿色物流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研究为福建省推进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探寻之路。

1.1 有利于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提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物流金融是绿色物流与绿色金融的有效融合,两者目标都旨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在理念上,绿色物流金融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具体表现,开展绿色物流金融业务,是对“绿色物流”与“绿色金融”在“绿色”环节的完善,同时也将营造推进低碳经济建设的“绿色”风尚。因此,福建省发展绿色物流金融,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其“社会价值”的作用。

物流涉及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多个职能,物流运营特别是运输环节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这就是物流运营所谓的“外部负效应”。伴随着福建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物流业的作业环节上呈现出普遍的非绿色状态,如运输线路的不合理、运输工具燃料的过分耗用及其带来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非绿色的负效应给福建省的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带来了障碍。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福建省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方面也应首当其冲,将绿色物流金融作为有效手段,推动福建省的可持续发展。

1.2 有利于福建省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就物流而言,一方面,其市场空间大,2012年福建省社会物流总费用3381.73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7.2%;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和客户要求的提高,许多物流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过高、资金缺乏,大部分物流企业试图通过直接压缩物流基础作业成本来缓解,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在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基础上发展绿色物流金融,不仅能实现金融对绿色物流的保障、支持、监督等作用,而且对物流企业而言,通过绿色技术的运用、绿色手段的普及,有助于节约原料资源、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最终提升物流业的规模与绩效;同时对绿色物流供应链上其他成员而言,绿色物流金融的运营可以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增加附加价值,提高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推进绿色物流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其“经济价值”作用。

据统计,2012年福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额21209.82亿元,虽然比上年增长16.8%①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但不管是贷款总额还是增长率都低于沿海其他省份(如江苏贷款总额54412.30亿元,山东42899.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9%),说明金融机构业务有待开发。而发展绿色物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金融业与物流业融合基础上开展绿色物流金融业务,不仅为金融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服务平台,让金融机构变被动为主动,而且对金融机构而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绿色物流金融业务,能使资金利用率有所改善,降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可以说,绿色物流金融因其跨行业、相互交叉发展的特点,为金融业开拓了一个新的业务空间,有利于金融业进行差异化经营、摆脱同质化竞争。 1.3 有利于福建省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和省际竞争力的提高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生产力提高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福建省生活型服务业先行主导,而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金融保险、物流产业、

科技开发、信息咨询服务业相对落后,导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水平较低。福建省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可以通过第三产业内部融合创新来实现,而物流业与金融业融合基础上发展绿色物流金融就是一种产业创新,它们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创造新需求,开发新市场,催生新产品与新服务,进而重塑新市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拉动就业和人力资本的发展,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截止2013年,福建省第三产业增加值8508.03亿元,增长9.6%,其中物流业增加值1176.19亿元,占13.82%;金融业1015.37亿元,占13.1%②数据来源于2013年福建省统计年鉴。。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福建省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不高,而同为第三产业的物流业与金融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金融业与物流业相比发展较为成熟。如果物流业与金融业实现融合,同时融入绿色概念,即发展绿色物流金融,就能整合各个行业的要素资源,强化产业关联效应。这样不仅产业分工格局合理,而且产业竞争力得到提高,能够形成互惠互利、共生共存效果的行业共生经济,并创造出最大的效益,最终提高福建省的省际竞争力。 2.1 福建省经济发展为绿色物流金融提供了广大的市场

福建省2013年GDP为21759.64亿元,在华东六省一市中增速居第一,而GDP总量也首超上海。其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277.98亿元,工业实现增加值9455.32亿元,国内贸易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275.34亿元,而对外经济中全年进出口总额1693.52亿美元①数据来源于2013年福建省统计公报。。福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而物流贯穿于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绿色物流更是涉及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连接着各行各业的企业,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在以绿色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大系统内,绿色物流供应链金融涉及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流通加工业等各个环节的企业,触及很多其他行业的重大工程的绿色投资,这些都为金融业带来了更多的绿色信贷需求。此外,金融业自身具有资金管理的优势,可以针对绿色物流在物流环节、产品货运

代理、进出口代理信息服务等方面,向相关企业提供存款组合、理财方案,从而获得理财方面的收入。

2.2 福建省绿色物流供应链的金融需求

2012年福建省社会物流总额41798.01亿元,增速比全国高3.4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338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②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物流协会《2012年福建省物流业运行情况》。。绿色物流贯穿于物流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各节点。如在绿色运输方面,绿色物流在选择汽车运输时,需采用符合国家尾气排放标准和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减少大气及交通噪声污染。截止2012年底,福建省拥有公路营运汽车25.66万辆,拥有载货汽车23.63万辆、147.75万吨位③数据来源于福建省交通厅《2012年福建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然,要改进绿色运输,需要金融系统提供资金支持;在绿色仓库方面,要求布局合理,保证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2012年11月福建省首座绿色物流仓库建成,仓库建设等级及要求满足了中国、美国相关规范标准,特别是在屋面、智能化安保、绿色环保等方面尤为突出,但要在全省范围实现绿色仓库的普及,需要金融系统的巨额资金支持;绿色包装方面,选择材料时要更多考虑易于加工、完全降解的包装制品,且加工无污染或少污染,包装尽量简化、轻量化,使用单元式包装。这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需要资金投入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因此,绿色包装也需要金融系统的资金支持。 2.3 各项政策为发展绿色物流金融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福建省各级政府已经注意到,在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进程中推进第三产业内部物流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对于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于是通过各项政策加以推动。如在金融方面,福建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积极拓展金融产品,构建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而在产业对接方面,则强调要“强化现代物流、金

融服务、创意产业、服务外包等产业领域的合作”。此外,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形成低碳产业新的增长点,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各项政策体现了政府对绿色物流、金融以及两者结合的重视,而这些政策的制订无疑为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在福建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进程中,应实现物流业与金融业的有效融合,即发展绿色物流金融。 2.4 技术进步的支持

“数字福建”已经被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成为福建省增创新优势、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目前福建省信息化总体水平居全国第7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魏际刚(2006)[14]对信息技术演进趋势的展望逐渐变为现实,如无线通讯、数据识别与处理、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与物流设备的有效结合,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VICS)、节能型汽车等陆上运输领域技术的运用,自动引导小车(AGV)、激光导引自动车(LGV)等现代装卸搬运技术的运用,自动化立体仓库、驶入式激光导引高密度储存系统等仓储技术的运用。这些技术进步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绿色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在技术的驱动下绿色物流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更具可能性。如,2013年光大银行推出了供应链金融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以产业链中小微客户需求为中心,构筑“N+1+N”产业链电子化流程化的互联网服务生态环境,实现了端到端的直连通道和实时的交易处理,以技术手段把跨部门、跨条线的产品、流程以及服务进行了整合,为客户的不同经营阶段提供了个性化的线上全程融资①资料来源于福建省物流产业服务网,“光大银行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线”。

3.1 营造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

发展绿色物流金融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两型社会”建设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局,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首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这方面可借鉴发达国

家经验,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社会责任与绿色物流的经济责任融为一体,制定相应的发展绿色物流金融的政策法规,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物流业和金融业的监督检查;其次,强化政府行为,实行政策倾斜、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特别是在绿色物流发展的起步阶段,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在绿色物流金融的基础设施(含软硬件)、技术开发等方面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以此推动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例如,目前在道路运输方面,福建省就有6家道路运输企业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补助金;最后,由于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横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必须由政府出面建立综合协调机制,为高效绿色物流金融的实现创造体制环境。

3.2 促进企业对开展绿色物流金融的观念转变

除了政府,还要强化相关行业协会的引导推动作用,使企业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引进绿色物流金融既是响应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学者Ali Pazirandeh(2013)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物流企业关注于绿色运输不仅是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之一,而且从效率、效果方面都提高了物流绩效。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也应改变传统的追求短期利润的观念,要认识到绿色物流金融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注重的是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所以要设计出适合绿色物流的金融产品。在观念转变基础上,促使物流公司和金融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使能抑制物流运营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每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系统,促进绿色物流与经济社会和人们消费生活健康和谐发展,从而对资源进行低碳、循环利用,同时为企业带来效益。

3.3 发挥相关行业协会的引导推动作用

物流方面,福建省、市等各级都设立了相应的协会,如福建省物流行业协会、厦门市现代物流业商会、三明市物流行业协会、石狮市物流行业协会、龙岩市物流行业

协会等,各级行业协会可以互相协作,组建“绿色物流行业协会”,督促物流企业制定绿色经营管理策略。绿色物流运营需要资金的支撑,物流企业要制定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除了自身观念的转变,亟需物流行业协会的穿针引线,充分发挥其引导媒介作用。物流行业协会在推动自身与福建省银行业协会合作的同时,更要促成绿色物流业与金融业的联姻,共同发展福建省绿色物流金融。 3.4 加强技术和人才的支持

2009年,福建省厦门象屿物流与民生银行晋江市支行签订了金融物流合作协议,福建交通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福建分行也于2011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福建省近几年在物流金融方面有所发展,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多种问题,如信息不对称、第三方担保机构功能缺失等。绿色物流金融虽与一般物流金融的属性有所区别,但在活动运营过程中的基础都是一样的,即需要技术和人才的强力支持。福建省物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这势必对绿色物流金融的运营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广泛采用无线互联网技术、节能型汽车、自动引导小车(AGV)、激光导引自动车(LGV)、供应链金融平台等现代技术,增强专业化服务水平;在人才方面,福建省缺乏既了解物流又了解金融信贷知识和环保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可能导致在绿色物流金融流程制定上难以进行全局考虑。因此,教育机构、绿色物流金融所涉及的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培养或培训相关人才,服务于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降低其经营风险。

【相关文献】

[1]安伟.绿色金融的内涵、机理和实践初探[J].经济经纬,2008 (5):156-158. [2]许红莲.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商学院,2010.

[3]Robeson J F,Copacino W C,Howe R E.The Logistics Handbook [M].New York:Macmil-lan,Inc.,1992:21-59.

[4]Fleischmann M,Kuik R,Dekker R.Controlling inventories with stochastic item

returns:a basic model[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38):63-75.

[5]Jiuh-Biing Sheu,Yenming J Chen.Impact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intervention on competition among green supply chains[J].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2012(138):201-213.

[6]胡愈,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及其方向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5):116-119.

[7]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绩效及风险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8(4):210-213.

[8]许红莲,邓超.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7):69-72.

[9]李蜀湘,陆小成.中国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2):27-30. [10]李碧珍.海峡两岸物流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3-60.

[11]吴远华.海西区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的SWOT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2):64-70.

[12]潘梅英.福建省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85-89. [13]曾倩琳.海西经济区物流金融业务中TPL企业的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3-27.

[14]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8-11. [15]Ali Pazirandeh.Making sense of green logist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2013(62):889-9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