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浅谈人类的发展与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直至现在一直都在被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人们关注和评论着,并得到了一致的称赞。这部法国片子没有好莱坞电影那样宏大的场面、华美的人物和激动人心的情节,相反,它的画面似乎有些过于平和安静,没有大起大落,它只是在黄昏的温暖和圣洁的歌声里,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关于孩子、关于教育、关于爱的故事。
没有名气的音乐家克莱门得马修在尝试了许多工作之后,被分配到了一个名字叫做“池塘底”的教养院里面做代课老师,这是一间寄宿学校,专门为“问题少年”的“再教育”而设立。马修初来学校时,便受到了同事的警告:这里的孩子都是老师和家长们眼里毫无希望的学生,他们认为这群孩子脾气暴躁、打架斗殴、无恶不作、甚至于毫无未来可言。
还没等马修老师正式开始他的工作,学校就发生了一件意外:由于某个学生的恶作剧,学校的校工受了伤。校长对于这件事情采取了“连坐”的方式:只要凶手不被确认,学生们就轮流关禁闭。马修老师被这种粗暴的方式震惊了,也因此和校长产生了分歧;然而还没有结束:在他的第一节课上,学生们就把他稀少的头发当成笑柄,并且不肯保持课堂气氛的安静。马修感到生气和吃惊---当然,换谁都会如此---但是他还是压住内心的感情,用行动告诉了学生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马修老师后来了解到,教养院的孩子并非都像其他老师还有校长描述的那样一无是处,他们有些人来自单亲家庭,性格变得孤僻,有些人的父母在二战中失去了生命,孑然一身地被扔在寄宿学校,并且他也知道,这群少年们都是有理想的,没有人从心底自甘堕落,
更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变得优秀。
由于有着良好的音乐修养,马修老师在学校里给孩子增加了音乐课,把这些“问题少年”们编成了一个合唱团,使其能够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他还发现了少年皮埃尔在声乐方面的天赋,并着力在这方面对他进行了关爱和培养。
没过多久,孩子们就被这位新来的代课老师的音乐和人格所吸引了,在马修老师的照顾和教育下,他们很少再吸烟、打架,很少去欺负其他人、恶作剧,但是这个时候,--- 孟丹来了。
这位不速之客是心理医生为了进行心理实验而送到教养院的一位真正的“问题少年”,他来到学校之后,不听管教、严重违规的事件不断发生,整个教养院大有重新变得惨不忍睹之势。马修老师则在这个时候努力保护着孩子们的心灵,做他该做的事情。终于,在一次长时间的被关禁闭之后,孟丹逃走了。
虽然校长不断阻挠,但是马修老师的合唱团还是日渐成效,最终被伯爵夫人听说,并且慕名而来欣赏孩子们的表演。表演进行地十分顺利,意料之中的取得了成功。此时,校长却变卦了,为了讨得伯爵夫人的欢心,为自己的仕途打通道路,他大肆将功劳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并且也因此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校长去参加升职典礼的时候,学校失火了,这把火烧光了学校的教室,也烧毁了他的几乎已经到手的晋升机会。因此,影片中的校长大人一怒之下,赶走了无意间救了所有学生的马修老师。
马修老师带走了孤儿佩皮诺,继续寻找新的工作,继续用音乐、用人格去改变更多的、
同他们一样的孩子;皮埃尔被妈妈送去音乐学校学习,最后成了著名的音乐家,他怀着感激的心,用一生的时间记住了马修老师。
故事似乎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在马修老师离开池塘底教养院的那个星期六,我们不禁会随着那些从窗户里飞出的、一只只写满了孩子们的祝愿的纸飞机,遐想万千。
很显然,这是一部与教育有关的影片,影片中教养院里的孩子们,正处在身体和心灵共同成长的关键阶段。所有人都因为他们的出身和行为而厌弃他们,只有马修老师明白,他们是极其容易被改造的。
每个孩子、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在主体人格形成时都会兼具有关于人群的整体属性和他本身所具有的个性。
主体人格的形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依附人格”,在这一时期,主体人格主要体现于对自然、对周围环境以及人群的依赖性,所以作为主体的孩子此时就要有和周围人一样的习惯、喜好等,以便被群体所接受;比如影片中的男孩们恶作剧的时候往往有许多人在周围帮忙、看热闹、叫好,吸烟的时候也人人有份,而当他们改掉陋习转而去唱歌的时候,同样也是个顶个的卖力。这就是群体性的力量。马修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受到皮埃尔的嘲讽后,也戏谑了皮埃尔一把,巧妙地将他从男孩子的群体里剥离了出来,很大一部分打压了他的戾气。
第二阶段是“独立人格”,这一阶段展现了人的个性的、区别于他人的一部分。比如影片中,合唱团的孩子们各有各的职位:嗓音极好的皮埃尔当领唱,不会唱歌的佩皮诺担任助理,唱歌走调的柯宾,则扮演了谱架的角色。在我看来,马修老师正是用这种方法,使孩子们看见了自己的独特的一面,产生了价值感和归属感,并使他们能够明白自己的责任。
第三阶段就是“自由个性人格”,是人格发展的最高形态,体现了个体与整体、人与自然的融合。影片通过描写马修老师对皮埃尔的教育、教导和启发,都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
人类因为理性、自然、文化、实践和自己的意志而存在,而存在的人类又具有着绝对性、意向性、文化性、时间性等特殊的性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人作为生命体而存在着,要通过教育而使其有“人性”(自然性存在);人作为社会组成而存在着,教育要使其顺利地完成社会化,使其由自然人转变为知法懂礼、民主公正的公民(社会性存在);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着,教育要本着人本主义精神,使其在根本上完成自我实现,达到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发展水平(自为性存在)。
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长”。由此可见教育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每个孩子都具有可塑性,没有人天生就一副蛇蝎心肠,无可救药,好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小则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大则振兴一个民族。
电影里面的马修老师深深知道这一点,他曾经这样训斥皮埃尔:“为什么你总是做那些心理并不想做的坏事呢?”---他知道孩子们并不坏,他用他的善良和明理改变了“池塘底”的孩子,也悄悄改变了教养院的老师们。相比之下,不良少年孟丹由于在适当的年龄缺少了关爱,被当作实验材料扔来扔去,自身又不思悔改,终于导致了扭曲的人格和痛苦不堪的心灵,最后成为了纵火犯,走上了不归路。还有学校的校长,肆意打骂学生,不懂教育、不懂爱,只关心自己的财产和权利,这丑恶阴暗的一面恰好衬托出了马修老师的伟大人格。
总之,作为一名“准教师”,仅有充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要从实践中吸取更多的经验。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用负责任的心态去面对台下的一双双眼睛,要用爱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