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痤疮的机理探讨
2021-09-29
来源:步旅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医疗论坛 Medicial Treatment Forum 116・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穴位埋线治疗痤疮的机理探讨 李艳玲 广西省柳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广西柳州54500I 【关键词】 痤疮;穴位埋线;机理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7—0116一o2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生与性激素分泌异常、皮脂腺 分泌、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而穴位埋线 疗法是在传统针灸手法的基础上,将医用肠线埋人相应穴 子模式(PAMP)识别后激活多种信号途径,诱导一系列天 然及获得性免疫应答抵制其侵入,通过释放多种促炎因子 (IL一1、IL一8、TNF一0【等)、抗微生物肽,招募各种免 疫细胞聚集于局部,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导致受累毛囊炎 位,而产生一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一些穴位埋线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均 提示穴位埋线对于治疗本病有明显的效果。但其治疗的具 体病理生理基础尚不能完全明确,可能与穴位埋线对多系 统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有关。本文通过埋线及针灸作用机 理已有的研究结果,从免疫、内分泌等系统探讨穴位埋线 治疗痤疮可能的机制。 1 内分泌系统及毛囊皮脂腺 在引起痤疮的诸多因素中,性激素水平的改变被认为 是最主要的因素…。雄激素与相应受体的结合调控着皮脂 症的发生 J。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针灸能改变机体的特异 和非特性免疫功能,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均有明显的影 响 J,针灸不仅能提高T细胞及其亚群在外周血的比率, 还能增强它的活性;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NK、 LAK细胞的活性和数量。研究表明针刺、艾灸、埋线不同 程度地对模型大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有一定的拮抗作 用,其中以埋线组的调整作用最强,可能是羊肠线加强了 对穴位持续有效的刺激有关” 。观察静态压力刺激对大鼠 腺的增生和分泌,以及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大量实验 研究表明针灸对体内的性腺激素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调 节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激素分泌紊乱的功能。传统针灸 主要利用反复多次的针刺刺激经穴取得治疗效果,穴位埋 线是在留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具备了留针所具 “足三里”穴及穴旁区域的筋膜组织细胞影响,发现均能够 促进细胞PGE2和IL一6合成释发的增加 J。痤疮患者外周 血中的IgG抗体,其滴度和座疮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采用背俞穴埋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明显降低IgG、 IgA水平,能显著提高c3水平,对T细胞亚群有非常显著 的调节作用,可改善CD4+/CD8+比值 J。有人发现,针 刺夹脊穴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夹背 穴深层有脊神经后支、伴行的动静脉丛以及联系交感神经 有的作用,穴位埋线借助埋入线体对穴位持续刺激作用替 代传统针灸治疗,使针灸治疗从短效反复治疗模式发展到 了长效治疗模式。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座疮患者血清睾酮、 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均显著升高,雄激素(最重要 的是睾酮)分泌增加可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产生增多; 同时雄性激素又使毛囊导管部角化过度,毛孔堵塞,引起 皮脂排泄不畅而淤积而导致痤疮的发生。痤疮患者叩刺拔 与脊神经的交通支分布,由于埋线的持续温和刺激,通过 神经、体液途径来调节免疫功能。另外羊肠线作为一种异 体抗原,本身也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功能。痤疮患者血清及 皮损中的P物质、IL一1、IL一6、TNF一 明显增高。P物 质能刺激皮脂腺腺体的增殖和分泌,而且能高度调节皮脂 细胞脂质的形成。另外,P物质能刺激座疮丙酸杆菌的增 殖,而且通过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的激活、前炎细胞因子释放等,引起炎症反应。研究发现 罐大椎、肺俞穴,配合面足三里部围刺治疗后,能降低睾 酮含量,降低睾酮/雌二醇值_2 J。临床穴位埋线治疗痤疮的 多选用肺俞、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有学者取双侧肺 俞、双侧血海及关元穴埋线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治疗 通过在足三里、肾俞穴位上进行埋线加艾灸可明显改变佐 剂型关节炎大鼠IL一2、TNF—a含量,可使中枢合成和释 放P物质增多,推测穴位埋线加艾灸通过刺激机体合成和 释放P物质增多,在NIM中的负反馈调节环路作用下对细 胞因子进行免疫调节 。实验结果也表明穴位埋线对脾虚 大鼠的脾淋细胞转化功能有显著增强作用,对巨噬细胞的 后可降低女性血清中升高的睾酮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 显著 ]。而女性青春期痤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雌 激素分泌不足,,睾酮/雌二醇升,使血清睾酮水平相对升 高所致。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穴位埋线疗法有类雌激素样作 用。埋线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升高 。因 此穴位埋线治疗痤疮有效的途径之一可能是与调节性激素 水平有关。 2免疫系统 吞噬能力亦可显著提高 。 当皮脂受微生物(主要是痤疮棒状杆菌等)脂酶的作 用,产生游离脂肪酸,使毛囊及毛囊周围发生非特异性炎 性反应,当粉刺壁的极微崩溃及游离脂肪酸进入附近真皮 后,加上细菌感染引起炎症,于是产生丘疹、脓疱、结节 (下转第118页)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参与了痤疮炎症产生的病理过 程。痤疮丙酸杆菌在毛囊内定置后,机体的免疫细胞可能 通过其模式识别受体,对痤疮丙酸杆菌表面的病原相关分 作者简介:李艳玲(1970一)女,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在柳州市中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工作至今,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皮肤 科l临床工作。1998年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皮肤研究中心进修,师从名医张志礼、陈彤云教授;多次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进 修、学习,有幸得到王侠生、廖康煌教授亲自指导。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皮炎、扁平疣、痤疮、脱发、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医疗论坛 Medicial Treatment Forum 118・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脉结代”,亦即心脏虚损是心悸发生的直接原因。 4 因虚生 痰瘀,痰瘀互结是心悸发病的关键。因此治疗时理气、活 血、祛痰、化饮必不可少。 另外气阴两虚或心血不足多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心 “肾藏志”之说,可谓“五脏皆藏神”,但脑为人身精髓气 血阴阳之总会,五脏六腑之精微皆上注于脑,是元神之府, 故脑可统领五脏,使五脏之功能正常运行。一旦脑功能失 调,可影响五脏功能。功能性心悸患者多有焦虑抑郁情绪, 阳不振多引起慢速型心律失常,故而临床当注重辨证而施 长此以往致使脑功能受损,使其对五脏的调节功能发生紊 治,同时重视结合舌脉。若为快速型心律失常,遣用滋阴 养血之品,慢速型心律失常则温补。肾阳,安神定悸。 2.2治心为主,不离他脏 心悸的病因主要主要则之于心,由于心神失养,心神 动摇,悸动不安,但其发病还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 失调息息相关。临床应结合脉症,综合考虑,不容忽视。 心悸的治疗,当兼顾他脏,正所谓“不离于心,不止于 心”。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而藏神;肝为将军之官,主疏 泄而藏血。生理上肝气条达,气血畅通则心脉通。病理上 乱,而五脏功能紊乱皆可引发功能性心悸。 对于功能性心悸的治疗,应针对病因从调理情志—— 即从治脑人手,治其根本,以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故治 疗多加用镇静安神之品,主要药物有酸枣仁、柏子仁以宁 心安神,龙齿、牡蛎等镇静安神等,往往收效颇佳。另外 心理疗法也很有必要,人之心理活动本为人脑思维的反应, 因而中医心理疗法也是从脑论治功能性心悸的手段之一。 中医之心理疗法又称“意疗”,包括言语疏导、移精变气、 暗示解惑、情志相胜、顺情从欲等方法。_5j 若情志不遂,久致肝失条达,气滞血瘀则心脉瘀阻;或肝 血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宁。脾不生血、统血,心血不 足,心神失养则动悸。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 心神不安而发病。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或肾阳亏虚, 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主 总之心悸之病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尤其是在 临床凑效后注意巩固疗效。另外还应积极控制原发病,对 于预防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还应及早防治变证的发生, 及时给予心电监护,做好急救治疗。 参考文献 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故在治疗上应根据脉症, 兼顾五脏。正如《景岳全书》所云: “此心肝脾‘肾之气, 名虽有异,而治有不可离者。” 2.3 中医的整体观在心悸方面的体现 临床上以心中跳动不安为主要症状就诊,经现代医学 全面细致地检查及化验结果缺没有重要病理意义的阳性发 [I]谢胜伟,陈美华.辨治心悸经验撷菁.福建中医药2009,40(1). [2]杨朝章.高血压病的辨治心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m Jour- 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9 Apr,18(10) ,1139. [3]王官元.病毒性心肌炎要注意外邪留恋与体虚复感.四川中医.2009, 27(8). [4]章怡棉,顾仁樾顾仁樾.辨证论治心悸经验撷菁[J].上海中医药 现,故在此将其称为功能性心悸。此时,就应从中医的整 体观出发,重点考虑功能性心悸从脑人手进行论治。 杂志,2007,41(8)SH.J.TCM Aug.,2007;V01.41 No.8. [5]江艳.浅谈功能性心悸从脑论治.国医论坛.2007,22(1) (收稿日期:2010.05.12) 《本草纲目》云:“脑为元神之府。”提出脑主神明的 观点。古有“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 (上接第116页) 和脓肿。痤疮患者局部皮损组织病理学显示:毛囊丘疹及 毛囊周围有显著的淋巴细润以CD3、CD4为主,毛囊周围 的润可发展成脓疱,其中除大量巨噬细胞外尚有中性细胞、 单核细胞、浆细胞。在愈合过程中,炎症润为纤维化所取 代。针灸可抑制炎症过程中血管通透性的增高,从而减少 炎渗出液;能促进炎症吸收,可减轻炎症区白细胞浸润, [4]陈贵珍,许云祥,张家维.穴位埋线疗法对雌性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激 素及体重变化的影响[J].新中医,2008,40(6):97—99. [5]李钟灵.痤疮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22(5):519. [6]程健君,蔡念光.针灸对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J].江西 中医药,2007,39(11):87—88. [7]王黎,鞠琰莉,唐纯志.电针、艾灸、埋线对痛经大鼠镇痛作用的实验 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943—944. [8]陈波,罗永芬,苏瑾.静态压力刺激对大鼠“足三里”穴及穴旁区域 成纤维细胞PGE2和IL一6释放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 (2):135—136. 对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吞噬功能有调整作用;改善炎症局部 微循环与淋巴循环,减少血液和淋巴液的淤滞,促进炎性 渗出物吸收;可缩小炎症灶坏死面积,抑制肉芽组织增生 性病变的发展 。 综上可以发现,穴位埋线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可能是 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水平及双向调节等途径来完成的。 参考文献 [9]熊涛,器群威,沈玉杰,等.风湿仙丹结合穴位埋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2):7. [1O]王光义,钟小蓓,贺志光.穴位埋线加艾灸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P物 质含量的影响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5, 21(7):51. [1]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第1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735. [11]崔瑾,欧桂珍,杨涛,等.穴位埋线对脾虚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 [2]黄碧玉,林丽莉,陈韵竹,等.针刺对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性激素的影 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4):16—17. [3]高立岩,李铁男,刘文力,等.羊肠线穴位埋藏法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 察与试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4):230 —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9。14(6):14. [12]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6 一l67. (收稿日期:2010.04.15)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