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L频率综合器中整数和小数分频器设计与实现
姓名:舒海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路与系统指导教师:李智群
20100306
摘要摘要频率综合器是无线收发机射频前端芯片的关键模块,可以为不同标准的无线收发机提供稳定的、可编程的、低噪声的本地振荡信号,其性能决定或影响着整个无线收发系统的性能。在基于锁相环的频率综合器中,分频器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它是频率综合器能提供多个高精度频率信号并同时实现高频低功耗工作的关键和前提。小数分频技术的提出,打破了频率综合器环路带宽和信道河隔之间的限制关系,使其具有频率切换速度快、精度高、噪声小等优点,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介绍锁相环式频率综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线性化模型的基础上,比较和总结了当前广泛应用的再生型、参量型和注入锁定型等模拟分频器及基于触发器实现的数字分频器的分频原理、性能优缺点及其电路实现,并对双模、多模(可编程)及小数分频的各种实现方案进行讨论。对于应用于无线传感网(wsN)收发机中的频率综合器,根据各种分频器的结构特点,本文采用TSMCO.18proCMOS工艺设计了一个由双模预分频器和可编程计数器构成的高速可编程分频器及一个用于产生正交输出的高速二分频器,对相应的分频器进行了前仿真、版图设计和后仿真,并进行了流片。在片测试结果表明,1.8V电源电压下,可编程分频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为1.7.4GHz,当输入频率为4.96GHz,输出频率为2MHz时,相位噪声为.125.9dBc/Hz@100kHz,工作电流4.3mA,核心面积约为0.015蚴2。本文采用SMIC0.13proCMOS工艺设计了一个应用于DVB.T/H射频调谐器的∑.△调制小数分频器,其中Z-A调制器采用多级噪声整形(Multi-stageNoiseShaping,MASH)结构,并引入输出序列周期最大化技术以降低小数杂散。对乏.广△调制小数分频器进行了前仿真、版图设计和后仿真,并进行了流片。本文设计的高速可编程分频器及二分频器己应用于WSN射频收发芯片的频率综合器中。关键词:锁相环,频率综合器,双模预分频,可编程分频器,小数分频器AbstraetAbstractThefrequencysynthesizer(FS)isakeybuildingblockintheRadioFrequency(RF)transceiver.Itcancanprovideseveralclean,stableandprogrammablelocaloscillator(LO)signalstoRFtransceiversthatmeetdifferentwirelesscommunicationstandards.anditsperformanceswilldeterminethewholeoneperformancesofRFsystem.Inphase-locked-loop(PLL)一basedFS,thefrequencydivider(FD)ismostimportantbuildingblocks,itmakesFSpossibletoprovidehigh-accuracymulti-channelofthewhilesignalsreachinghighoperatingfrequencyandlowpowerconsumption.Fractionalfrequencydivisiontechnologycompletelyovercomesthetradeoffsbetweenloopbandwidthandchannelspacing,anditcanobtainafinerfrequencyresolution,lowerphasenoiseandfasterfrequencyswitching,thesystemmoreattentionsondesignershaveputitrecently.Firstly,weintroducetheprincipleofthePLL-basedFS,andintroduceitslinearmodel.Secondly,acomprehensivesummaryandcomparisonsofcurrentfrequencydivisiontechniquesarepresented,whichcontainstheoperatingprinciples,both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inperformanceandcircuitryrealization.WesurveysomeofthemostpopulardigitalandanalogFDssuchlikeregenerativeFD,injection-lockedFDandflip-flop-basedFD.Then,weintroducearchitectureofdual-modulusdivider,transceiverinprogrammabledividerandfractionaldivider.FortheFSofapplication,thisthesispresentsthecircuitdividercomposedbyWirelessSensorNetwork(WSN)andadesignofadivide-by—twocounterhigll-speedprogrammable0.18-lainCMOSprocess.dual—modulusprescalerandprogrammableinTSMCTheexperimentalresultsindicatedthatalldividersworkwellforitsapplicationindividerCanoperatewelloverawideFS.TheprogrammabledBc/Hz@100kHz.arangeof1—7.4GHz;theoutputphasenoiseis-125.3currentThecorecircuitwithouttestbuffersconsumes4.3mA11"11"112.froma1.8Vpowersupplyandoccupieschipareaofapproximately0.015Finally,fortheRFtunerofreceiverinDVB—T/H(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Handheld)application,thisthesispresentsall蛋△(Sigma-Delta)fractionaldividerinSMICO.13·}tmCMOSprocess.ThefractionaldivideradoptsadesignmethodologyforamaximumsequencelengthinMASHdigitaldelta-sigmamodulatordesign.ThefractionaldividerhasbeensendtoSMICtofabricatethroughtheMulti—ProjectWaferproject.Thecircuitofdivide-by—twoandhigh—speedprogrammabledividerinchapterfourhavebeentapeoutedandverifiedwithgoodperformance,ithasbeenusedinWSNfrequencysynthesizerchip.Keywords:Phase—Locked-Loop,FrequencySynthesizer,Dual-ModulusPrescaler,ProgrammableDivider'FractionalDividerIII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及意义在各种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抗多径干扰,频分复用技术被广泛采用。在采用频分复用技术进行通信时,无线收发机可能会根据指标要求实时切换信道。而信道的切换,是通过改变频率综合器(FrequencySynthesizer,FS)的输出频率来实现的。频率综合器的作用是给收发机中的变频电路提供本地载波信号,而载波信号的优劣往往是决定信号传输品质的第一道关卡。载波信号的频谱纯净度不仅影响了传输资料的正确性,对系统通道大小的决定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尤其在多载波系统中,高密度的正交载波对本地振荡源的频谱纯净度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考虑到高集成度、高频谱纯净度、快速切换时间、低功耗和高频率解析度等各种因素,应用小数分频频率合成技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小数分频的提出,打破了环路带宽和信道间隔之间的限制关系,使频率综合器能采用较高的晶振频率和宽的环路带宽来达到窄信道间隔,降低了分频比和带内相位噪声,同时使环路的锁定时间减小,输出频率切换速度得到提高。由于小数分频的这一系列优点,使得小数频率综合器越来越得到重用。在基于锁相环的频率综合器中,分频器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它是频率综合器能提供多个高精度频率信号并同时实现高频低功耗工作的关键和前提。通信过程中各个信道之间的切换都要靠改变分频器的分频比来实现。所以对频率综合器中分频器的研究、设计与实现有比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IC设计水平。本文设计的高速二分频器及整数可编程分频器项目来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目标导向类项目“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嵌入式SoC芯片和射频收发芯片设计”.本项目组的主要工作是CMOS工艺WSN射频收发机芯片中射频前端部分的设计,主要由接收机、发射机和频率综合器三个部分组成。本文设计的小数分频器项目来源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项目“超深亚微米电感和可变电容模型库与射频IP核的研究与开发”。本项目组的主要工作是应用于DVB—T/H的射频接收机前端芯片设计。1.2研究现状1.频率综合器研究现状目前,频率综合的实现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直接(Direct)频率综合器、基于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的频率综合器和查表型(Look-Up-Table,LUT)频率综合器。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直接频率综合又可分为非相干和相干两种类型,非相干频率综合是把多个非相干频率混频后得到需要的多个频率并加以选择:相干频率综合就是通过分频、倍频和混频从单个频率源得到多个频率后选择输出。直接频率综合器输出频率的纯度和稳定度是由参考的频率源所决定的,它的优点是实现原理和结构简单,频率跳变由开关选择控制,速度快,但所用元件较多,成本高,元件间的信号耦合比较严重,影响了输出频谱纯净度,且对参考时钟信号源(如晶振)的性能要求较高。查表型频率综合器早在1970年左右就被提出。它利用存储的数字采样序列插值还原成连续信号输出,具有反应快,频率分辨率小和灵活的特点。但因为受限于存储器的容量和数模转换器的精度,此结构不太适合于高频应用。锁相环式频率综合是通过反馈环路使输出频率的相位分量跟踪频率源从而实现倍频的功能,最典型的代表是电荷泵锁相环(Charge.PumpPhase-LockedLoop,CPPLL).由于其输出信号具有频谱纯度高、工作频率高、相位噪声低、功耗低、易于在片集成等优点,在商业上与学术研究上被广泛应用于频率综合。表1.1简单列举了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nternationalSolidStateCircuitsConfcrenc圮m,ISSCC)近lO年来发表的关于CPPLL文献中频率综合器的一些指标参数、应用背景和其它特性。表1.12000年至2009年有关CPPLL型频率综合器文献调查一览表文献年份2006电源/工艺CMOS/面积(mm2)0.359m/0.4葭融i频率范围相位噪声/杂散指标-85dSc/Hz@10KHz/NA功耗3.3V/NA1.8V/其它特性整数/【l】1【2】N~560.820MHzBluetooth/2.4.2.5GHz精度IMHz小数小数小数20070.18pm/NA一10ldBc/Iqz@100KHz/-47dBC37.6mW0.65V/【3】3【4】200720082008200990rim/0.14N~2.4.2.6GHzNA/39.1.41.6GHz-1lIdBc/l-lz@1MHTJ.52dBc6mW1.2v/90nm|1.54-90dBc/Hz@IMHz/.54dBC64mW1.8V/【5】【6】6【7】【8】0.181am,4.84N~2.4-2.5GI-Iz·98dBc/Hz@100KHz/.45dBC48.8mW1.8V,小数小数/锁定时间8.7雌整数47mW1.8v/0.18pm/3.240.189m/O.18WiMAX/6.12GHzN鲥2.2GHz-100dBc/I-lz@300KHz/NA2009-126dBc/Hz@200KHz/-46dBC7.6mW1.8v/20090.18岬/1.58DⅦ.1’/0.975.1-96GHz25.2mW1.2v,-126.5dBc/Hz@1MHz/NA小拗精度<1.5Hz锁定时间6.4Ils整数/漏电电流低【9】200965rim|O.065NM0.47.1.13GHz5.13.6mWjitter:3ps@0.8GHzrms从近十年来的文献调研情况看,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特征尺寸越来越小,整个芯片趋于高密度和低功耗;工作电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为了节省功耗,各模块采用不同电压的电源供电;环路滤波器越来越多的在片上集成;各种新技术的提出,降低了频率综合器输出信号杂散,减少了相位噪声,改善了环路锁定性能:小数分频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和重视。在90年代,国内将小数频率综合技术逐渐应用到实际中,从而简化了电路设计、提高了信号指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而国外公司,早在80年代就开始采用这种技术,并且已经做成专用2第1章绪论的IC芯片。像美国的安捷伦公司(Agilent)推出的测试仪器,其中的频率合成部分基本上都采用了该技术,英国的马可尼公司(Marconi)和德国的罗德与施瓦茨公司(Rohde-Schwarz)也是如此。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频率综合器单芯片产品有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Semiconductor)的LMX24XX系列、菲利普公司的UMAIO系列和SA小数分频系列频率合成器,安捷伦科技Agilem.8648型频率合成器。在国内生产频率合成器的厂家主要有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十一研究所和成都前锋电子仪器厂等。2.分频器研究现状分频器的作用是输入频率届时能在输出得到一个更低频率‰,‰=厶/N.分频比Ⅳ可以是固定的一个值,也可以是可编程的,由外部控制码决定。锁相环反馈回路中级联一可编程分频器,就能提供各种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这也是频率综合的原理。频率综合器的分频器模块主要有双模分频器、可编程计数器和用来产生正交信号的二分频电路等。小数分频器还包括各类调制器或数模转换电路等。分频器的种类繁多,其中以注入锁定式分频器(Injection.LockedFrequencyDivider,ILFD)(属于模拟分频器)和基于触发器实现的数字分频器应用最为广泛。前者往往所限于只能提供有限的分频比,而后者却能提供多种复杂的分频比。工作在GHz以上的高速触发器,大致分为以下三类:源级耦合型(Source.Couple.Logic,SCL)、伪差分型(Pseudo-Differemial)和真单相时钟型(True.Single.Phase.Clocked,TSPC)。最近几年,对于不同的高速应用,出现了很多基于这三种触发器的改进结构。::另外,由于频率综合器是调频类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UWB、GPS、WSN、WLAN、DVB.T、蓝牙(BlueTooth)等系统,而不同系统的工作频带及信道差异很大,所以对分频器设计的指标要求也都不一样,如不同的分频比变化范围,不同的工作频率范围,不同的噪声要求等。表1.2简单列举了近几年来文献中关于分频器的一些指标参数、应用场合和主要的特征。表l-2近几年有关分频器文献调查一览表文献[10】【l1】【12】【13】[14】【15】【16】年份20082008CMoS工艺90nm电源(V)1.22.4电流(mA)2.7527面积(ram2)0.66x0.51O.1xO.04NA0.32×0.160.47x0.490.25×0.2分频类型ILFD频率范围(GHz)99.10510—94分频比2265nm45rim65rim90nm0.189mCMLILFDCMfL20092009200520082008200920081.11.11.227.35.O495.390.222.5-4.75128一1372.243.4.61.8—6】.2524/516/174/5/2f3128.25524,278.2551.8llCMLTSPC0.18岬0.13岬0.359m0.02×0.020.023O.1950.020.007【17】[18】【19】【20】3.1217ILFD25.6.57.8453.88.57.84N/A.2.63.31.O1.8CMLTSPCTSPC200820080.09“m4.56.1N/A一3.51.4.7.550.18岬根据近几年文献调研可得,对于GHz以上的应用,SCL触发器型分频器和ILFD使用最为普遍;二分频电路由于结构相对简单,所用元件较少,现可达到100GHz以上的工作频率。对数字分频器而言,触发器的选择往往是设计考虑的一个重点,要折衷频率范围、功耗、信号幅度等因素。3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设计内容与设计指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应用于WSN收发机中的整数分频器和用于DVB—T/H标准数字电视接收机中的小数分频器设计。前者主要包括高速双模预分频器、可编程计数器组成的整数可编程分频器,以及用来提供差分正交信号的二分频电路。而对于小数分频器,除设计一个整数可编程分频器外,还需要设计一个∑.A调制器,用来提高整个小数频率综合器的杂散性能。另外,在小数频率综合器环路中,还需设计一个2/4分频器来降低小数分频器的工作频率。以上各个模块的电路结构,设计流程、注意事项、版图、仿真结果及所在的频率综合器系统框图均在第4章和第5章有详细描述,另外应用于WSN收发机的整数分频器已有测试结果。表1.3给出上述各分频器的设计指标。表1.3各分频器设计指标应用WSN频率综合器二分频器4.61.80.189m<3DVB.T/H射频调谐器小数分频器0.4.11.2电路模块工作频率范围(GHz)电源电压(V)CMOS工艺工作电流(mA)可编程分频器4-61.80.18pm<52/4分频器O.8.3.51.2O.139m<20.139in<2正交相位误差<502405+5(kol1),29.089375-2/『4分频比范围22403+5(k-11),k=11,12,…,2653.6393751.4论文组织本文主要对频率综合器中的整数和小数分频器的原理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第二章开始,具体组织结构如下:第二章介绍了锁相环式频率综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其线性化模型作初步分析。最后给出了衡量频率综合器性能的一些指标,并给出了一些改善措施。第三章将比较和总结各种模拟及数字分频技术和各种类型的分频器结构,并对各种类型的高速触发器电路作了研究和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讨论应用于WSN收发机中的整数分频器和用于DVB.T/H标准数字电视接收机中的小数分频器的电路设计,并分别给出了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第六章对论文进行总结。4第2章锁相环频率综合器原理第2章锁相环频率综合器原理频率综合器的功能是给收发机中的变频电路提供频率可编程的本地载波信号,它的输出频率一般可以表示为:厂呲=f0+帆(2.1)其中,五是频率合成器输出频率范围的下限,k是位于0和通信系统的最大信道数之间的整数,而兀是信道之间的频率间隔。来自基带电路的数字信号控制着k,从而控制通信时所占用信道频率。本章将首先简单介绍频率综合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简单介绍锁相环路的线性化模型。接着将讨论频率综合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由于电荷泵式锁相环频率综合器是当前应用最广的一种频率综合器,也是本课题频率综合所采用的方案,所以本章中出现的关于频率综合器的讨论都是基于电荷泵锁相环结构的。2.1频率综合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基于锁相环结构的频率综合器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模块组成:鉴频鉴相器(PhaseFrequencyDetector,PFD),电荷泵(ChargePump,CP),环路滤波器(LoopFilter,LF),压控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Oscillator,VCO)和分频器(FrequencyDivider)。其中,对工作在高频的锁相环系统来说,分频器通常采用双模预分频器和数字可编程计数器组成,前者工作在高频,而后者工作在低频,以降低功耗。基本的频率综合器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基本的频率综合器结构原理图如图可知,频率综合器的各个模块构成了一个锁相环路,而锁相环是一个负反馈系统,其输入是参考频率源%和分频器输出凡i,相位的差。鉴频鉴相器的功能是探测这个相位差,并输出与相位差成正比的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往往是离散的。随后紧接的电荷泵的作用是将PFD输出的离散电压转化为环路的充放电电流,使环路滤波器上的电压值圪发生相应改交。环路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CP输出的高频成分,抑制电压纹波,仅将直流分量送到压控振荡器。5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此外,它还能一定程度上滤除锁相环其它模块产生的噪声。压控振荡器的作用是用来产生与控制电压圪成正比的高频输出信号。VCO输出频率和圪的关系如下:‰=磊+墨,co%(2.2)其中昂是圪等于零时的输出频率,有时也称为VCO自由振荡频率,Kvco被称为VCO的增益。分频器是频率综合器实现倍频功能的前提。当VCO的输出信号经过Ⅳ分频,其相位和参考时钟信号相位同步后,圪稳定,整个环路锁定。锁定时:%=N·名(2.3)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各个信道要来回的切换,所以要求分频比Ⅳ可变,以产生不同的输出频率。如果Ⅳ是整数,我们称之为整数频率综合器,其最小输出频率间隔是参考频率,k。如果希望最小频率间隔小于%这样Ⅳ必须是一个小数。这种结构就称为小数频率综合器,往往用在高分辨率,小信道间隔与需要快速切换信道的收发机中。2.2电荷泵锁相环(CPPLL)的线性化模型电荷泵锁相环中的PFD、VCo和分频器都是非线性电路,因此,锁相环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由于锁相环中同时存在数字离散信号和模拟连续信号,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其模型的分析比较复杂,至今也没有可以完全令人满意的分析方法和结果。但当锁相环的环路带宽被设计成小于输入参考频率的十分之一时,我们就可以用一个近似的线性化模型来代替。下面简单介绍下一个典型的电荷泵锁相环,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一个典型的电荷泵锁相环结构1.鉴频鉴相器(PFD)鉴频鉴相器是电荷泵锁相环的关键电路之一,主要靠它比较参考信号Fref与分频输出反馈信号Fdiv的频率与相位,并产生对应于两信号的误差电压信号。当环路开始工作时,若Fdiv远离Fref,6第2章锁相环频率综合器原理则PFD与CP协同工作,改变VCO控制电压,使Fdiv频率逼近Fret',当两者足够接近时,PFD就作为鉴相器,进行两者的相位比较。PFD的电路实现有很多种,图2.3是由两个带复位端的D触发器和一个与门构成的PFD结构及工作原理。m!厂]几Fa缝r]厂]uP00。。竺Il(b)超前厂]r]厂]厂]lI|l0(c)滞后r]厂]几厂]lIII(d)保持图2.3鉴频鉴相器结构图及鉴相特性由图2.3可知,PFD主要工作在三个状态:“超前”、“滞后”与“保持”。超前时Up为l,Down为0,滞后时Up为0,Down为l,锁定时两者均为0。如果Fref频率大于Fdiv,则Fref的上升沿将始终比Fdiv来的早,因此PFD始终为“超前”态,这样电荷泵一直对环路滤波器的电容充电(或放电),使Fdiv的频率一直朝Fref方向改变,直到两者相等。2.电荷泵(CP)电荷泵的作用是将鉴频鉴相器的输出电压信号转化为输出电流,属于跨导电路,也是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接口。如图2-4所示,电荷泵由两个受PFD输出信号控制的带开关的电流源组成,后面连着的环路滤波器将充放电荷转化为电压信号。/up和,DN分别为电荷泵的充电和放电电流。当UP或者DN信号有效时,相应的开关闭合,对环路滤波器进行充放电。图2.4电荷泵电路及二阶环路滤波器电荷泵的设计也是锁相环设计的关键点之一,因为它要考虑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电流失配、电荷共享、电荷注入、时钟馈通等。电荷泵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锁相环的相噪杂散等指标。一般在锁相环环路中,电荷泵的上下拉电流匹配精度和开关的速度是两个重要指标。上下拉电流之间的不匹配会转化为本地时钟和参考时钟之间的固定相位差,而开关速度则会影响到电荷泵对前级输出电压的响应。此外,两个开关的延时要匹配。7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系统分析时,电荷泵可等效为一跨导电路,与PFD一起用于将前级输出的相位差转化为误差电流k,其总增益为毛P/2兀。3.环路滤波器(LF)‘考虑到有源滤波器比较复杂,锁相环中通常采用无源滤波器实现环路LF。,而无源环路滤波器一般都采用二阶RC网络,如图2-4右半部分所示。其中电容CP用于滤波,零点电阻RP用于保证二阶环路的稳定性,但RP也不可过大,否则连续时间环路系统的近似不成立,稳定性反而下降。并联电容C2用于抑制每次注入电流时控制电压的跳动,以保证VCO输出相位的稳定性。C2一般取cP的1/5到1/10,这样闭环的时间和频率响应就相对保持不变。在进行系统函数分析时,我们可以将二阶环路滤波器用一阶RC串联电路近似等效,其传输函数为Rp+I/CPS。4.压控振荡器(VCO)压控振荡器是锁相环路中的关键模块,其输出的时钟信号需要满足严格的频率和噪声要求。在CMOS工艺中常用的集成压控振荡器有LC振荡器(LCOscillator)和环形振荡器(RingOscillator)两种。其中LC振荡器通过LC使电路在某个频率处振荡,并由谐振回路进行选频。由于改变单片电感器的值很困难,因此LC振荡器的频率控制通常是通过改变电容的大小来实现。环形振荡器则通常是由多级增益电路组成,由于电路有多个极点,因此在某个频率下电路的总相移(与频率相关的相移+直流相移)会达到3600,从而形成正反馈,使电路在该频率下振荡。其频率控制通常是通过改变各级增益电路的延时来实现。由于通过改变各级电路的偏置电流,其延时可以有很大范围的变化,因此环形振荡器通常有比较大的频率控制范围。对环形振荡器而言,其电路全部由MOS管组成,不需要使用大面积的片上电感,因此其面积要远小于LC振荡器,但其相位噪声性能较差。在进行系统分析时,通常在相位域对压控振荡器进行线性化。由于相位即为频率对时间的积分,因此压控振荡器可以看作相位域的理想积分器,其传输函数通常可以写为瓦co/s,其中Kvco为压控振荡器的转换增益,如图2.5所示。K廿coJ图2.5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域等效模型5.分频器(FD)在锁相环应用中,通常会需要压控振荡器的输出时钟频率是参考频率的若干倍,这时就需要分频器对输出时钟进行分频,再将分频后的信号与参考频率比较。分频器在系统分析时通常等效为相位域的除法器,用于将输出相位或Ⅲ除以分频比^r,得到用于和输入相位相比较的信号中k,如图2.6所示。妒’睢图2-6分频器的相位域等效模型8第2章锁相环频率综合器原理6.CPPLL线性模型及系统传输函数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得到锁相环的线性模型如图2.7所示,‰这样,电荷泵锁相环的开环传输函数为:啪)=掣s‘+2(∞.j+0虬‘(2.4)此闭环系统在芝=一l/(肆cP)包含一零点。将式(2.5)写成控制理论中常用的形式,可以得到刖:端:一聃糕q=历圮血=【(2‘:+1)+厄F面i蝣(2.5)(2.6)其中f为阻尼系数,q为固有频率,并且有(2.7)(2.8)由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到闭环环路带宽:令lⅣ(s)|=l/压,最终可以得到(2.9)当2<2》I时,啦,面可简化为她,西=2缄=百KvcolpRp9(2.10)因此,当;足够大时,环路带宽与积分电容G无关。;一般选大一点可以避免过大的振荡。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频率综合器性能指标大体来说,衡量频率综合器的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项:锁定频率范围、频率分辨率、锁定建立时间、频率稳定度与准确度、相位噪声和杂散性能等。另外,频率合成器的功耗和成本也是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1.锁定频率范围:频率综合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对于不同的通信系统,存在各种不同的频段。频率综合器的锁定频率范围需要覆盖全部系统所需要的载波频段,它通常由压控振荡器、压控增益、调谐电容阵列比特数决定。2.频率分辨率(Resolution):频率综合器的输出频率是不连续的。相邻两个输出频率之间的最小间隔,就是频率综合器的频率分辨率。对于整数频率综合器而言,输出频率分辨率一般由参考时钟信号频率决定,对于小数频率综合器而言,输出频率分辨率由参考时钟信号的频率和小数可编程控制位数决定。对于频率分辨率的要求,是由通信系统标准规定的。如用于FM广播收发机的频率综合器的频率分辨率必须为100kHz,用于IEEE必须达到5MHz。3.锁定建立时间(SettingTime):指频率综合器改变分频器分频比,使输出信号从一个频率切换到另一个频率时,频率合成器的输出重新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也称作频率切换时间。这里的稳定状态是指切换后频率稳定到某个给定的目标频率误差范围内之后的状态。不同的通信协议对锁定建立时间的要求不同。不同的频率切换步长有不同的频率切换时间。对于给定的切换频率差,锁定建立时间通常由锁相环的结构和环路参数决定,环路参数包括参考信号频率、环路带宽、分频比、电荷泵电流、环路滤波器结构和参数、VCO中心频率和压控增益等。环路带宽越宽,切换时间就越短。由于整数频率综合器的环路带宽受参考信号频率限制,而参考信号频率的选取受信道间隔的限制,所以环路带宽往往不是很大,而小数频率综合器的引入则打破了这一限制。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对锁定建立时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车载雷达接收机以及跳频系统。为了降低锁定时间,可以通过优化环路参数的手段,但往往会以牺牲频率综合器的其它性能为代价,有时甚至得不偿失。另一种方法是动态调整带宽121Jf22J。当频率相位误差大时,增加带宽以加快锁定速度;当误差便小时,减少带宽以提高抖动性能。另一种思路是在改变分频比发生频率切换时,根据分频比的值预测出目标频率,再通过一个额外的数字模拟转换器产生一个模拟电压,用于对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进行预设,或者直接改变压控振荡器的可编程电容阵列,使得压控振荡器的输出快速跳频到目标频率附近。4.频率稳定度与准确度:是关于频率综合器的频率稳定性的主要指标。频率综合器器的实际输出频率与标称输出频率之间的偏差,称为频率综合器的频率准确度,也叫频率误差。有相对准确度和绝对准确度两种表示方法。频率综合器的频率稳定度是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频率准确度的变化。可分为长期频率稳定度、短期频率稳定度和瞬间频率稳定度三种。长期频率稳定度一般是指一天以上乃至几个月的相对频率10802.15.4ZigBee收发机的频率综合器的频率分辨率第2章锁相环频率综合器原理变化的最大值。短期频率稳定度一般指一天之内频率的相对变化的最大值。瞬间频率稳定度,是指秒或者毫秒内随机频率变化,表现为频率综合器的输出频谱不纯,如引入了相位噪声或杂散。当然,上述划分并非绝对,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还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短期频率稳定度主要是与温度变化、电压变化和电路参数不稳定等因素有关。长期频率稳定度主要取决于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和石英晶体等的老化特性。而瞬间频率稳定度,主要是由于频率综合器内部噪声而引起的频率起伏,与外间环境无关。5.相位噪声(PhaseNoise):频率综合器输出信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率综合器的理想输出频谱应是在输出频率∞o处的单一谱线,但由于噪声或者干扰的影响,其输出信号的瞬时幅度和相位会发生扰动,并出现寄生调幅或调频效应。此瞬时相位扰动会转化为载波周围的两个边带如图2.8所示。相位噪声L{Ao)是指频率综合器输出信号的频谱分量中,偏离载波频率△(o处,1Hz带宽内的单边带噪声功率名。与整个载波功率‰。的比值‘231,单位为dBc/Hz,表达式如下:上{△∞)=10109≯p(2.11)Cm日相位噪声和抖动(Jitter)性能都表征同一个现象,只是前者表示在频域上,而后者表示在时域上,两者可以相互转化。频率综合器输出的相位噪声一般分为带内相噪和带外相噪。从锁相环路来看,带内相噪主要来自参考时钟信号、鉴频鉴相器和电荷泵,一般近似为白噪声;带外相噪主要来自压控振荡器,一般以20dB/十倍频的速度下降。理想频谱\~▲■■■■■州一忆卜图2—8频率综合器典型输出频谱图6.频谱杂散(Spur):指频率综合器输出信号的频谱图中,特定频偏处存在的强信号频率成分。载波与最大杂散成分的功率之比反应了频率综合器的杂散性能,通常用对数来表示,其单位为dBc.对于整数频率综合器来说,频谱杂散通常来自参考杂散,对于小数频率综合器而言,除了参考杂散之外,频谱杂散还来自小数分频所产生的小数杂散(将在后面相关章节做详细介绍)。参考杂散的主要产生原因主要是鉴频鉴相器和电荷泵结构中存在的非理想效应,例如电荷泵充放电流失配、开关控制信号延时失配、开关的时钟馈通和电荷注入失配以及电荷共享等问题。这些非理想效应会使得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线上出现与输入参考信号周期相同的周期性波纹,从而使得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谱出现杂散成分,这些杂散成分与载波之间的频率差等于输入参考信号频率11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整数倍,因此通常被称为参考杂散。要改善参考杂散性能,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案有:减小环路带宽;提高参考频率;减少VCO的压控增益;减少PFD延时及控制开关失配;减小的电荷泵泄漏电流及充放电失配。对于小数杂散的改善,我们要提高PFD的线性度,做好各模块之间的隔离,采用更小的环路带宽,或采用额外的相位补偿等技术等。12第3章分频器结构分析第3章分频器结构分析据文献调查,现行的分频器结构大体可分为四类,再生式分频器(RegenerativeFrequencyRFD)、参量分频器(ParametricFrequencyDivider)、注入锁定式分频器(Injection—LockedDividers,FrequencyDividers,ILFDs)和基于触发器实现的分频器,前三种分频器一般被称为模拟分频器,而基于触发器的分频器往往被称为数字分频器。3.1模拟分频器3.1.1再生式分频器(I讧D)再生式分频器有时也被称作密勒(Miller)分频器,此结构在1939年被Miller首次提出【24i。一简单的再生式分频器结构如图3.1所示,它由一个混频器(Mixer)和一个低通滤波器(LowPassLPF)组成,混频器将输入信号与反馈回来的输出信号进行混频,因此可得:Filter。丘。=丘一无m={丘(3.1)如果为双边带混频器,则还会产生上变频频率要丘和一些谐波分量(如要五),这些不需要的频率由低通滤波器或带通滤波器来滤除掉。为了获得稳定的二分频信号,在输出频率点环路增益必须大于l,总相移须在x/2之内。可在滤波器后面加上一级放大器以提高增益。:矗2MixerLOw-PassFilt甜图3.1基本的再生式分频器结构再生式分频器的关键是混频器的设计,混频器一般采用有源混频器结构(如Gilbert单元)实现以提高环路增益。另一方面,为了防止输入信号耦合到输出端,输入信号往往接混频器的本振端(LOPort),而输出反馈信号则接在混频器的射频端(RFPort)。再生式分频还可以用来产生其它分频比的电路,甚至是小数分频。基于再生式分频原理实现3分频和2.5分频的结构如图3.2所示。矗■■j,.,in五2.5(a)图3-2(a)3分频结构(b)2.5分频结构13(b)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其中在图3-2(a)e0:‘m=(丘一五毗)/2,‘。=÷Z。(3.2)在图3.2(b)中:厶=魄一厶/2)/2,厶=÷丘(3.3)一般来说,再生式分频器可达到很高的频率,但是工作频率范围却受到低通滤波器带宽的限制。对于一个再生式二分频器,假设其最高输入工作频率为Z。.high,为了能让丘丘曲/2的输出信号经过LPF,则LPF的截止频率需达到丘.II讪/2。另外,假设分频器能工作的最低输入频率为Z叫。,,为了保证正确的分频功能,LPF必须要抑制掉频率为3Zn.I。/2的信号,因此有3丘,lo。/2>丘'h曲/2,Zn.high/Z。'lo。<3近年来,一些实用的再生式分频器不断被提出f25】【261。在参考文献[25】中,作者采用0.18.m(3.4)CMOS工艺实现了一个工作在40GHz的再生式分频器。此分频器由两个密勒二分频器级联而成,将输入的40GHz信号分频,在输出得到10GFIz的信号。混频器的设计采用了Gilbert单元结构,并采用了感性负载来提高工作频率。3.1.2参量分频器(ParametricFrequencyDivider)参量分频器的分频功能主要靠非线性元件产生的次谐波(Subharmonic)来实现。非线性元件可以是无源的(如反向偏置的二极管),也可以是偏置在强非线性区的有源器件(如MESFET,HEMT,HBT等)。与无源器件电路相比,有源器件组成的分频器由于本身存在一定的转换增益,无需另加放大器增大输出信号。如今有源器件的工作频率可达到毫米波波段,而且易片上集成,占用芯片面积小,以此有着很大的优势。参量分频器的基本结构由输入耦合网络(InputCouplingNetwork),输出耦合网络(OutputCouplingNetwork)和一个变容管组成,如图3.3(a)所示。和其他类型的非线性元件类似,变容管不仅能产生输入频率矗的高阶谐波分量(如2厶,3矗),也能产生次谐波分量(如五/2,厶/3)·电路中的输入输出耦合网络往往起到滤波的作用,最简单的一种实现方式由一个调谐在所需频点上的串联LC网络构成,如图3.3(b)所示,它实现了二分频的功能。理论上,假设变容管是理想的,滤波网络的选择性非常好(比如Q值很高),那么,这个电路可以达到很高的效率。=:(a)㈣图3.3参量分频器的基本结构框图及一个简单的参量二分频器在图3.3(b),输/入.LC滤波器(LC串联谐振网络)谐振在输入频率,只有输入频率兀的信号才能通过,同时隔离变容管上的谐波分量传到输入端。输出LC滤波器谐振在1/2输入频率点,防止输入频14第3章分频器结构分析率传送到输出端。另外,此分频器电路还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变容管上兀/2的信号必须达到一定的幅度,相应频率点上的转换增益必须足够大。参量分频器电路要求滤波器的选择性要好,高Q值电感及变容管都是很关键的,因此很难使用硅工艺全集成在片上。目前往往使用pHEMT(PseudomorphicHighElectronMobiilityTransistor)工艺或微带线实现【”1。由于高性能的高频带通滤波器比较难实现,现行参量分频器的工作频率均不是很高,集中在几个GHz左右。3.1.3注入锁定分频器(ILFD)1.注入锁定原理注入锁定现象即频率牵引现象,它是指一个谐振电路由于外部注入的信号能量改变了其自谐振的相位条件,而偏移了原来的谐振点,使最终的振荡频率锁定在一个新的频点上。在压控振荡器及射频收发机的设计中,这一现象是需要避免的,否则将会影响到输出载波信号的精确度。但是,将注入锁定技术用于信号分频,则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注入锁定分频器的分频原理主要就是基于振荡器的频率牵引效应,其本质是一个受迫振荡的非线性振荡器。假设向一个自激振荡频率为‰的振荡器注入频率为q的信号,当q与‰相差很大时,振荡器输出拍频(beat)信号,频率为lq一%|。当q很接近‰时,拍频信号消失,振荡器输出频率锁定在q而不是‰。注入锁定发生的频率范围被称做锁定范围,如图3-4所示。注入锁定不仅发生≮在q靠近%时,也发生在当to,靠近鸭的谐波分量的时候,如q靠近noJo或%/,l时,它们分别被称最为谐波(或超谐波)和次谐波注入锁定。在分频器中,应用最多的是超谐波注入锁定技术。q玲翟刈归嘶旷q文沙q叫龇W删卜图3-4注入式锁定原理2.注入锁定分频器电路根据所注入的振荡器类型,可以将注入锁定分频器分为基于LC振荡器的ILFD(LC.ILFDs)和基于环形振荡器的ILFD(Ring·ILFDs)。两者相比,Ring-ILFD有着更宽的锁定范围,更小的芯片面积,但是相位噪声和谐波杂散等指标没有LC.ILFDs好。图3.5所示为一个LC.ILFD的电路图【2引。电感£和电容C(包括负载电容cL和可变电容Crv)构成LC谐振回路。输入信号通过MOS管M3的栅极注入到差分对的共源点A,A点是LC振荡器的二次谐波点。因此,当注入信号的频率在LC回路自由振荡频率的两倍频率附近时,就会发生注入锁定,使振荡器的输出频率锁定为输入频率的一半,从而实现了二分频。15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5一种基于LC振荡器注入锁定式分频器由参考文献[281,可褥二分频LC-ILFDd邑路的锁定范围为2酬<l蚓(3.5)其中Ho为LC谐振回路的阻抗,a2为非线性函数/的二次谐波系数,其它的定义与上--d'节相同。由式(3.5)可知,提高风/Q可以增大锁定范围,而风/Q=toL,所以电路设计中要尽量增大电感£的值。另外,变容管cv的作用也是为了提高LC.1LFD的工作频率范围,它的目的是使自由谐振频率和输入频率能同时变化。图3.5电路不仅可以用来实现二分频,也可以实现其它偶次分频(如4分频、八分频),但是不能实现奇次分频。=一图3-6一种奇次分频注入锁定式分频器为了能实现奇次分频,可以将图3.5电路稍作修改,修改后电路如图3.6所示f29】【3们。此电路增加了差分输入对管M5和M6和一个并联峰化电感岛。M5和M6将注入信号K。转化为差分电流,并在Ml和16第3章分频器结构分析M2的作用下混频,由于Ml和M2的不再是一个共源差分对,将会产生所需的奇次混频谐波分量。电感三。和寄生电容的谐振点为注入信号的频率((2n+1)oso),增大TM5和M6注入信号的幅值,即增大了注入效率。另外,在谐振基波频率%点,岛相当于短路,使上半部分电路(Ml,M2,Lo和谐振回路)形成差分LC振荡器,并谐振在基波频率‰处。这样就实现了(2n+1)分频。要产生奇次分频,注入信号必须是差分的【311。为了实现单端信号输入,在输入端可以加上一个单端转双端的Balun器件。和其它类型的模拟分频器比较。ILFDs有很多的优点:夺令4-ILFDs有着更加简单的结构ILFDs无需特殊的器件或滤波器,容易使用CMOS技术集成在片上。ILFDs本质为振荡器,所以不需要轨到轨的逻辑输入信号,分频器就能工作在很高的频率,且功耗较低。因此,注入锁定分频器能同时满足分频器对速度和功耗的要求。此外,和基于触发器的数字分频器比较,ILFDs还有很多模拟分频器共同的优点:◆夺能达到的工作频率更高。相噪性能更好,电路底噪更低。3.2数字分频器数字分频器的本质是一个计数器。和模拟分频器相比,数字分频器的主要优点是容易实现不同的分频比需求,而且能通过级联组合等方式实现复杂可编程的分频。数字分频器一般都有很宽的工作频率范围,功耗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数字分频器属于时序电路,其核心单元是触发器。根据采用的触发器类型不同,可以将高速数字分频器分为源级耦合型(Source-Couple—Logic,SCL)分频器、伪差分型(Pseudo-Differential)分频器和真单相时钟型(True.Single.Phase.Clocked,TSPC)分频器,此外,还有较低速工作的C2MOS逻辑分频器等。3.2.1源级耦合触发器通常,超高速分频器采用源级耦合逻辑(SCL)实现的居多,特别是二分频器的应用。其具有工作频率高、灵敏度高、工作频率范围大、可实现较理想的正交信号输出等优点。SCL分频器的核心单元是SCL锁存器,其电路结构如图3-7所示。SCL锁存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共源差分放大器,其中包括了三对差分对管。M1.M2组成输入时钟对管;M3.M4组成采样对管:M5.M8为交叉耦合的锁存对管,负载甩的作用是将组合输出电流转换为电压输出,从而实现逻辑非的功能。当输入时钟CK为高时,D的值传递到输出,CK为低时,CKn为高,右半边电路发生作用,输出信号被交叉耦合对管锁存,数据不会发生变化。,两级SCL锁存器以主从方式工作构成SCL触发器。17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7SCL结构锁存器SCL结构锁存器有很多种变形和改进结构以应用于不同的场合:1.负载电阻氏可以用工作在深线性区的PMOS管代替,并将其栅极接地,可减少芯片面积。2.加一个片上电感与负载电阻甩串联使负载呈感性,提升锁存器的最高工作频率。3.由于SCL结构的输出摆幅相对较少,为了提高输出摆幅,文献【32】采用了互补耦合锁存对结构,即在锁存器的输出级采用PMOS,NMOS互补耦合对结构替代单纯NMOS耦合对结构,在保证电路速度的条件下,可最大可能地提高输出信号的摆幅.在输出信号摆幅足够强时,该结构锁存器可以直接驱动后级负载电路而不必另行放大。但是由于输出端增加了两个MOS管的寄生电容,输出负载变大,工作速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4.采用动态负载技术。在传统的电路结构中,负载电阻RL的选择会受到一定限制,减小RL的阻值可降低RC时间常数,从而降低了充放电时间提高了速度。而负载电阻值的降低会导致输出摆幅下降,可能不满足驱动后级电路的要求。为了得到最大工作频率,负载吼的优化理论在文献[33】中被提出,然而其优化确定过程复杂。如果凰能被动态控制并实现如此功能:采样模式下阻值小,放电快,锁存模式下阻值大,输出摆幅高,则锁存器的最大工作频率可进一步提高。由于其阻值不断变化,故称为动态负载。具体电路实现结构可参考文献[341及文献[351。3.2.2伪差分结构触发器伪差分触发器是在SCL触发器的基础上去掉了底层的电流源形成的,它是为了解决SCL触发器在低电源电压下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结构。主从连接的两锁存器组成一个触发器。(b)图3—8伪差分结构锁存器:(a)时钟输入管为NMOS管(b)时钟输入管为PMOS管18第3章分频器结构分析伪差分锁存器的结构如图3.8(a)所示。该锁存器包括一对数据输入对管M3·M4,一对交叉锁存对管M5.M6和一对差分时钟输入对管MI.M2。当时钟信号CK为高时,CKn为低,M1导通,M2断开。此时,采样差分对工作,输出随输入数据变化而变化,锁存对管不工作,处于采样阶段。当CK为低时,CKn为高,采样结束,M5.M6构成的交叉正反馈环将输出数据锁存不变。伪差分型锁存器速度可达很高,但其工作电流得到不能很好控制(随输入摆幅变化),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电流或输出摆幅出现。由于伪差分结构管子层数较少,可用于超低压应用。另外,由于受差分时钟控制的两个晶体管M1一M2是不相关的,所以需要完全互补的时钟信号来保证锁存器正常工作,因此在版图布局布线时应特别注意对称和匹配。在超低压应用中,也可将时钟输入管改成PMOS实现,如图3-8(b)所示。这也被成为平行开关电流技术(ParallelCurrentSwitchingTopology)【361。采样模式时,CLK为高,M5关断,M6导通,左半边电路工作,而右半边由于M6导通,流过M3.M4的电流很小,导致锁存能力很小。锁存模式时,M5导通,M6关断,左半边电路电流很小几乎不工作,而右半边锁存。电流尾管M7.Mg处于线性区,电路电流主要由M1.M2和负载凰决定。因此,电路的充放电速度和寄生电容之间存在着折中关系。3.2.3C2MOS逻辑触发器前几小节中的触发器结构均依靠电路状态的自锁存存储数据,属于静态触发器。而另一种触发器则是依靠MOS管间的节点分布电容存储电荷(数据)工作的,也称为动态触发器。文献【37】中给出一种对时钟重叠不敏感的基于主从锁存器结构的时钟CMOS(CIockCMOS,C2MOS)逻辑触发器,此电路结构如图3-9(a)所示。其中,Ml-M4与M5-M9分别为主从三态反相器,中间的X节点分布电容用来存储信号。CLK为低时,D传送到X点,CLK为高时,X点靠电容维持信号,并将值传给Q点。此电路应用时输出一般还需加一反相器,用来改善输出信号。另外,时钟输入管的位置可以数据输入端互换,如图3-9(b)所示。VDDVDDVDlDVDDQQcL蚴(a)图3-9基于C2MOS逻辑的动态触发器C2MOS电路结构对时钟的上升下降沿时间是有要求的,时钟上升与下降沿不能太宽,防止NMOS和PMOS同时导通时间太长从而发生逻辑错误。相对与基于传输门的静态触发器,此电路的速度有一定的改善。19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4真单相时钟触发器上几节描述的触发器都要求输入时钟是差分信号,但当差分信号不容易得到,或者需要电路结构更加简单时,就要改用单端输入,所以引入了真单相时钟(True-Single-Phase-Clocked,TSPC)技术,它是建立在C2MOS基础上的形成的,依靠节点寄生电容存储数据,属于动态触发器。接下来简要介绍高速电路设计中用到的两种常见的TSPC型触发器结构。(1)Yuan/Svensson型D触发器Yuan/Svensson型触发器是由JirenYuan和ChrismrSvensson在1989年提出的一种九管结构(除去输出端反相器)的触发器【38】,电路结构如图3.10所示。工作原理为CLK为低时,D反相后传送到A2点,CLK为高时,将原来保存在B1点的值输出到Q,同时将A2值反相后传送到节点B1。图3.10Yuan/Svensson型D触发器图3.11E.TSPC结构D触发器(2)扩展单相时钟触发器(ExtendTSPC,E.TSPC)扩展单相时钟触发器是TSPC的一种简化结构【39】,如图3-ll所示。此结构仅只用了六个管子,管数比TSPC结构减少了约l/3。此结构为下降沿触发,其中Mn2(Mn3)管子的下拉能力比Mp2(Mp3)管的上拉能力要强,即两个管子同时导通时,节点B(/Q)为低电平。电路工作过程为:当时钟下降沿输入数据为低电平时:CLK-l,D=I,A=0,B=0,/Q=XCLK=I,D=0,A=0,B=0,/Q=XCLK==o,D=0,A=I,B=O,/Q=1CLI(=0,13=1,A=l,B=0,/Q=l当时钟下降沿输入数据为高电平时:CLK=I,D=0,A=0,B=0,/Q=XCLK=l,D=I,A=0,B=0,/婶XCLK=0,D=I,A=0,B=I,/Q=0CLK=0,D=0,A=I,B=I,/Q:o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输出端仅在时钟的下降沿时接受输入数据,否则其数据保持不变。由于所用管子数目少,输出节点寄生电容低,E.TSPC与传统的TSPC分频器相比有更低的功耗与更高的工作频率,但是对时钟输入的幅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不太适合超低压电路设计。文献【40】采用E-TSPC结构在O.18tunCMOS工艺下实现了一个8/9双模分频器,工作频率可达4GHz。20第3章分频器结构分析3.3双模分频器双模分频器在当前频率综合器设计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实现可编程分频的基础,也是频综能提供多路载波的关键。此电路共有两个分频比状态:尸和尸牛l。一个外加控制信号用来选择当前分频比。现行的双模分频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采用触发器和组合逻辑门实现;第二种采用相位开关技术实现:第三种为注入锁定式双模分频器。1)基于触发器和组合逻辑门来实现双模分频器使用触发器和高速组合逻辑门来实现双模分频器是最传统的,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图3.12所示为常用的2/3分频、:3/4分频、4/5分频双模分频器的实现方法,MC为模值控制信号。:丽可_丁::』£曼卫:《量)2岱双模分频器:葡e荀百::一M—C一=一I一,量:(b)3/45双模分频嚣:丽丽·玎::一M—C一=一I一,』三5-}‘c)4/55叉模分频器图3.12各种双模分频器由于信号流传输路径及延时不同,三分频电路通常比二分频对应电路要慢很多。因此三分频模式下的工作速率决定了2/3双模分频器的速率。一一M—C=一I一,一÷1—6一:一Mc蔓二坚一:图3.1316/17双模分频器电路2l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几种双模分频器可以和异步二分频器构造更大分频模值的双模分频器,比如以4/5分频器为基础,可以构造出8/9分频、16/17分频、32/33分频、64/65分频等。图3.13为一种16/17双模分频器电路,它由两个级联的二分频电路和4/5双模分频器组成。2)相位开关双模分频器采用相位开关技术来实现双模分频是1996年JanCraninckx和MichielS.J.Steyaert首先提出的【4¨。传统的基于相位开关的双模分频器结构如图3.14所示。前半部分为两个二分频器级联,前一级二分频器工作在最高频率,无需采用主从结构触发器(即两个锁存器以主从工作方式级联构成的触发器)。第二级分频器的工作频率降低了一半,但需要采用主从差分结构的触发器,以用来产生四路差分正交信号,相位间隔7汜,分别称做同相(In-phase,I)信号,正交信号(Quadrate,Q)及它们的反相信号。然后将四路正交信号中的一路送给后面的Ⅳ分频器(单端信号输入即可)进行再次分频。当模式控制信号MC为0时,相位选择电路不工作,因此总的分频比为4Ⅳo当MC为l时,在输出信号兀。的上升沿,相位选择控制电路将开始工作,并将滞后原信号90。相位的信号连接到Ⅳ分频器。如初始连接的I路信号,则在厶的上升沿,换将Q路信号连接到Ⅳ分频器。由于Q路信号延迟I路90。,因此Y信号被延迟了。设分频器输入信号周期为ro(ro=1/五),则四路正交信号的周期为4瓦,延迟90。相当于延迟了兀,因此输出信号厂Ⅲ的周期为(4N+1)瓦,即(4Ⅳ+1)分频。相位切换时的波形如图3.15所示。一--fM,.c/2型笪遂瓣=:贫∑。疥∑。风。贫≥图3.14相位开关双模分频器—瓦i了一再图3.15相位切换时序波形相位开关双模分频器的进一步知识及改进可参考文献【42】.【44】。3)注入锁定式双模分频器近年来,有人对注入式锁定结构的双模分频器也进行了研究。文献[45】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振荡器的注入式锁定双模分频器,其电路结构如图3.16所示。ILFD包括了一个(Ⅳ+1)级环形振荡器(Ⅳ为偶数)。对于前Ⅳ级,输入时钟厶直接从尾电流管注入,而最后一级的注入由模值控制信号MC控制。当MC为高时,‘注入到环形振荡器所有(Ⅳ+1)级,电路发生(Ⅳ+1)次谐波注入锁定,22第3章分频器结构分析使振荡频率为注入信号频率的1/(N+1),即分频比为(^件1);当MC为低时,最后一级相当于反相器结构,电路发生Ⅳ次谐波注入锁定,分频比变为Ⅳo图3.16环形双模ILFD对基于LC振荡器的ILFD,也可实现双模分频,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论述,可参考文献【46】。3.4可编程分频器可编程分频器有时也称多模分频器,分频比可为一定范围内的连续整数,也可以是离散的多个值,分频器分频比由一组控制字来选择。可编程分频器有多种实现形式,本文将主要介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结构:基于脉冲吞咽计数器和基于2/3分频器级联的可编程分频器结构。1)基于脉冲吞咽计数器的可编程分频器基于脉冲吞咽计数器的可编程分频器结构如图3.17所示,它由一个N/N+1双模分频器和可编程计数器(包括脉冲计数器(PulseCounter)和吞咽计数器(SwallowCounter))组成。其中尸和S分别表示脉冲计数器和吞咽计数器的状态数(或模值),且S<P。高频时钟信号从双模分频器输入,分频后的信号从脉冲计数器(主计数器)输出。工作过程为:l,设双模分频器模值控制信号MC初始为低电平,此时双模分频器的分频比为(Ⅳ+1),可编程计数器开始计数;2,当吞咽计数器数完S个状态后,MC变为高电平,双模分频器的分频比变为Ⅳ.3,当脉冲计数器数完尸个状态后,通过复位信号RST将吞咽计数器(辅助计数器)的状态复位,MC重新变为低电平,完成一个周期的操作。4,重复以上过程。模值控制字P模值控制罕s图3.17基于脉冲吞咽计数器的可编程分频器结构设输出信号的周期为输入信号周期的M倍(即M分频),则由以上分析可得整个可编程分频器的分频比为肘气Ⅳ+1)·S+N.(P-S)=P.Ⅳ峪。适当选择P,Ms的取值,则可以实现特定区间分频比的可编程分频器,其最低连续可变的分频比为N.(N-D。23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脉冲计数器是一个计数模值可控制的计数器,当计数器从So计到终态Sp.1(有P个状态)时,重新载入状态s0计数,并输出一个给吞咽计数器的复位信号。具体实现可以参考文献[471。吞咽计数器是辅助计数器,工作原理跟脉冲计数器相似,但其计数模值比脉冲计数器小,且在计数玩S个状态后将停止计数,同时改变MC的值。直到脉冲计数器的复位信号到来时才载入预设值重新开始计数。将脉冲和吞咽计数器在综合在一起的电路实现可参考文献【48】。2)基于2/3分频器级联的可编程分频器典型的基于2/3分频器级联的可编程分频器结构如图3.18所利4引。电路将Ⅳ级2/3分频器级联成类似纹波计数器(RippleCounter)的结构。其特点是只有第一级单元工作在最高频率,后级电路工作频率逐渐降低;整个分频器链中不存在长延时回路,反馈路径只存在于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寄生电容较少,可靠性好;另外,电路由相同模块组成,可复用性好。PoPlPnl2P“图3.18基于2/3分频器级联的可编程分频器基于2/3分频器级联的可编程分频器工作原理如下:最后级使能控制信号mob始终被置为有效。modm.1由mOdm和兀产生(相当于两者信号相与)(1≤肌≤,1)。当可编程控制位P为逻辑高,且mod有效时,2/3分频单元进行3分频,否则为2分频。因此,刀个2/3分频单元构成的分频器链的总分频比M为:M=异+2·只+22·昱+…+2“。2·P吨+21卜1·Pn.1+2‘(3.6)分频比的范围为24(控锘0位Pn均为O)到2…一1(控制位P。均为1),如当聆为8时,分频比范围为64.127。可见分频器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其最大分频比与最小分频比的比值近似为2,在一些要求分频比范围很宽的应用场合,就必须对此结构进行分频比扩展。文献【49】【50】中巧妙地利用分频比与可编程控制字尸n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不影响整个电路模块化结构的分频比扩展方法,电路结构如图3一19所示。图3.19可扩展分频比的可编程分频器24第3章分频器结构分析整个电路由级联的2/3分频单元和用于拓展分频比范围的一系列或门及与门组成。设计时,由所需分频比的最大值确定213分频单元的总个数疗:2“≤最大分频比≤2叫一l,由所需最小分频比决定无需向前串接或门的2/3分频单元的个数n、:2“’≤最小分频比≤2“’+1-1。此结构可编程分频器电路中的2/3分频单元由两部分功能电路组成:分频电路和使能控制电路,电路结构如图3.20所示。基本2/3分频单元由4个D锁存器(Latch)和3个与逻辑门组成。分频电路根据逻辑控制电路的状态对输入信号丘进行2分频或者3分频,并输出分频后的时钟信号给下一级分频单元。逻辑控制电路的状态取决于信号roodiII和Pi的状态,它决定着2/3分频单元的瞬时分频比。当输入使能信号modi。有效时,开始判断Pi的状态。如果Pi-l,分频单元工作在3分频模式;如果Pi=0,则为2分频模式。输入使能信号roodjn的和分频输出信号经过逻辑与的操作后,在输入信号的触发下,输出作为分频单元链中前级单元的使能信号输入(mod硼),这与Pi值无关。m—o—d—i.一&一P—i=一1一,_;夏mod‘m&Pi=o,÷2:图3.20可编程分频器中的213分频单元除了以上两种结构,可编程分频器还有其它实现方式。如文献【51】基于传统的2/3双模分频器和控制逻辑电路实现了一种模64.127的可编程分频器,其本质是双模分频器的一种扩展结构。3.5小数分频器3.5.1小数分频器基本原理小数分频,有时也被称为分数分频,即分频器的平均分频比为一个分数值。然而,数字分频器是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小数分频的,但是,如果能让数字分频器的分频比随着时间发生实时变化,那么从平均来看,相当于实现了小数分频。例如,分频器交替产生8和9两个分频比,如果这两个分频比出现的概率各为50%,则从平均的角度来看,该分频器等效的分频比为8.5。因此只要能控制整数分频器的瞬时分频比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就能实现小数分频。小数分频的基本原理如图3.21所示【52】,它在整数分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累加器,使该分频器的分频比能在两个整数Ⅳ/Ⅳ十1之间自动切换(实际应用中瞬时分频比可在多个整数之间切换),切换的控制信号通常是累加器的进位信号,如果累加器的进位信号为高电平,则分频器的分频比为Ⅳ+1,否则为Ⅳo累加器的时钟为分频器的输出信号,在每一个时钟周期内,累加器的累加计数值增加K(K为累加器的输入信号)。假设累加器为k位,则在2。个周期内,发生溢出(进位信号为高电平)的周期数为K,剩下的周期均是没发生溢出,因此从平均的角度来看,分频器的分频比为25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2l小数分频器的基本原理‰:堕塑等丛业:Ⅳ+吾:N+厅现任意的输出频率精度。(3.7)其中,胛为分频比的小数部分。通过对赠的设置,可以选择各种小数分频比。从式(3.7)可以看出,小数分频器的输出频率精度为参考频率的l∥,因此只要累加器的运算位数盘足够大,就可以实由于小数分频器的分频比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频率综合器中,分频器的输出信号与参考时钟信号之间的相位误差也实时发生变化,整个锁相环路并不会进入真正的锁定状态。另外,由于分频比的跳变是周期性的,所以环路的瞬时相位误差也是周期性的,这会在VCO控制电压线上产生一个周期交流信号,叠加在所需的直流信号上,对VCO造成频率调制,产生杂散,杂散频率为偏离载波疗·厶处,这就是小数杂散(FractionSpur)的产生原因。,z越小,杂散的强度越高,对频率综合器的性能影响越严重。除tP4',数杂散被抑制,否则小数频率综合方法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因此,必须提供附加电路来抑制小数杂散。已经提出了很多杂散减少技术,几种典型的方法如表3.1所示f231,其中DAc为数模转换电路。表3-1小数分频杂散抑制技术结构特点使用DAC产生补偿电压,抵消杂散外加数字抖动,随机化分频器分频比相位选择实现小数分频使用脉冲插入进行倍频操作调制分频比及噪声成形问题模拟失配,带宽所限频率抖动严重插值引起的抖动插值引起的抖动高频量化噪声DAC估计随机加抖相位插补脉冲产生吕△调制在各种杂散抑制技术中,吕△调制结构的特点是:能快速的频率切换和非常高的频率分辨率,补偿晶振频率的漂移,容纳各种晶振频率,而不必减少鉴相鉴频器的比较频率。这种数字调制方案对工艺不敏感,高频量化噪声能通过环路带宽来有效抑制。∑.△调制器方法因其良好的综合性能而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小数频率综合器的主流技术。26第3章分频器结构分析3.5.2∑.△调制技术娶△噪声整形技术是在上个世纪末开始被广泛应用在频率合成,数字音频,AD转换中的一项技术,又被称为“DeltaSigma”调制技术。其通过反馈的方式,将量化过程中引入的噪声搬移到基带外部的频段,以改进在相同过采样率下,采样系统的信噪比性能。噪声整形技术并非减少采样过程中引入的噪声总功率,而是在噪声功率谱上将更多的功率成分搬移到高频部分。当其应用在频率综合器中,由于环路滤波器的低通作用,使得量化噪声对输出近似没有影响。调制器的输出一个随机控制码序列,使分频器的分频比随机变化,使得环路相位误差也具有随机性,避免了在VCO控制电压线上产生低频交流成分,从而能够消除杂散。n】n】(b)图3.22一阶的∑.A调制器等效模型先考虑一个一阶的∑-△调制器,其等效模型如图3.22(a)所示嗍,调制器的输出是对输入u【n]的离散预测,将产生一个阶梯状的量化误差,设为e【n】,则量化器可等效为图3.22(b)中加法器。当输入信号变化频繁时可近似认为量化噪声(量化误差)与输入信号相独立。即e【n】与信号u【n】是相互独立的系统输入信号。由图3·22(b),可以分别推导出系统的信号传输函数%(z)和噪声传输函数Ⅳ丌(z)如下:眦)=器=尚岫)=器=丽1同时对信号的传输影响较小。对于一阶离散积分器(相当于累加效果),其系统函数表达式如下:(3.8)(3.9)可以看出,在量化过程中采用反馈会使得系统对信号和噪声的传输是不同的。Ⅳ(z)的极点为^k(z)的零点,如果适当选取日(z),使得在低频处其数量级很大,则对于信号,s阡(z)相当于一个带有正反馈的放大器,而对于噪声信号,^k(z)在低频处将趋近于零,从而低频处的噪声被抑制,H(z)=÷Z—I(3.10)结合图3.22可得: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聃)=器=而1/(z两-I)玎1(3.11)岫)=器=而b-1-:一离散高通滤波器。噪声整形后,带内的噪声功率减少,大部分噪声都位于高频处。(3.12)由式(3.1lf[i【l(3.12)可以看出,系统仅对输入信号延迟了一个时钟周期,而对于噪声的则为一个图3.23累加器等效模型累加器的等效模型如图3.23所示【521。累加器的输出y【i】是对输入u印】(甚1]K/2。)的离散预测,将产生量化误差e刚。可以分别推导出累加器的信号传输函数%(z)和噪声传输函数%(.z)如下:驰)=怒=l眦)=器-l可1即累加器就是一个一阶的∑.△调制器。(3-13)(3.14)可以看出,累加器和一阶吕△调制器的区别在于前者对输入信号有延迟。而在小数频率综合器中,输入,zi8i常为一个常数,此时,一阶娶△调制器和累加器对信号和噪声的作用都是一致的,两者等效,一阶∑.△调制器的输出为近似周期性,这会产生严重的小数杂散问题。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减轻这一问题:(1)采用高阶吕△调制器,使瞬时分频比更加无序化,进一步降低低频带内量化噪声,将量化噪声进一步搬移到高频。(2)采用多位量化。使吕△调制器可以提供多位输出,提高分频比的变化范围,并使其更加具有随机性。(3)在输入信号K上引入随机性抖动(Dither),使调制器的输入不再是常数,因此,输出频谱上的杂散会更小。如果设计合适,引入的抖动并不会影响带内信噪比。高阶吕△调制器一般可以采取两种结构,一种是单环高阶调制器(Single—LoopModulator)【541,另一种是多级级联结构调制器,也叫多级噪声整形结构(Multi.stageNoiseShaping,MASH)【55l。其中单环D△调制器有比较好的噪声整形功能,高频噪声小,但是存在着稳定性的问题:MASH调制器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可引入流水线方式实现高速低功耗操作,但其噪声整形性能比单环结构稍差,高频处噪声较高。单环吕△制器可以根据量化器的量化等级选择是一位输出还是多位输出,而MASH调制器只能是多位输出,且对鉴相器线性度要求较高。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MASH调制器,单环高阶调制器的原理可参考文献【52】。当Z,-A调制器的阶数升高,噪声整形效果越好,然而随着阶数的提高,引入的量化噪声功率总量亦在增加,需要高阶环路滤波器来抑制它的高频噪声。一般而言,为了充分抑制吕△调制器的高频噪第3章分频器结构分析声,环路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在波特图上的幅度下降速率必须大于吕△调制器的高频量化噪声幅度上升速率,因此,环路滤波器的阶数通常高于吕△调制器的阶数。一般情况下,2阶或者3阶已△调制器就足以满足小数频率合成器的要求,4阶以上的调制器由于受环路滤波器阶数的限制而很少被采用。图3.24MASHl.1.1调制器等效模型MASH调制器一般由累加器结构的一阶调制器级联构成,也称MASHl.1.1结构,MASHl.1.1调制器结构的等效模型如图3—24所示。其中,前一级调制器的量化噪声取负值后作为下一级调制器的输入,并且采用误差抵消电路(一般采用数字电路实现)使前两级的量化噪声完全抵消。由图3.24可得:Yl(z)=彳0)+(1一Z‘1)·El(z)(3.15)J,2(:)=-El(z)+(1一Z-I)·E2(:)(3.16)Y3(z)=-E2(z)+(1一z_)·E3(z)r(z)=yl(z)+(1一Z-I)·y2(:)+(1一z_1)2·Y3(z)(3.17)=xG’.|:‘1一Z-1)-El(z)+(1一z一)·(-El(z)+(1一二一)。E2(z))+(1一z.1)2(一E2(z)+(1~z_)·E3(:))iⅣ(z)+(1一z-J)3E3(z)(3.18)因此,此高阶MASH调制器的噪声传输函数是阶数为3的高通滤波函数。在z平面上,该噪声传输函数包含三个位于原点的极点和三个位于单位圆上的零点。同时,此调制器对输入信号只是起到原样保持的作用,因此不影响预先设置的平均分频比。MASH结构调制器的最大输入范围等于量化器的全程量化范围,且高阶MASH调制器中没有反馈或前馈通路,非常便于用数字电路实现。MASHl.1.1调制器的电路实现结构如图3.25所示。其中,电路是由3级累加器级联和误差抵消电路组成,延时单冠1由触发器DFF实现。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图3.25MASHI.1.1调制器电路结构由图3-25中的误差消除电路可得:H力=cl【,】+(1一z。1)‘(C2【f】+(1-z。1)·c,【f】)f3.19)=Cl【f】+C:【习一C2【f—l】+c3【司一2C3p—l】+c,[i-2】由于C【i】只可能为0或1,所以调制器的输my[i]可在-3-4范围内变化,可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MASH调制器会在上述所有输出状态之间频繁切换。实际上MASH调制器的输出与各个累加器进位输出的关系可由一个Pascalls(帕斯卡)三角形表示,如图3.26所示,该三角形的各行数值也就是(1一Z-I)”展开的各项系数。图3.26MASH调制器的输出与各个累加器进位输出的关系频率综合器中,分频器的瞬态分频比是由调制器的输出与所设定分频比的整数部分两者之和决定,所以调制器的输出变化将直接导致瞬态分频比随着变化,这不仅要求环路中的整数分频器必须为多模分频器,而且要求后级的鉴频鉴相器要有很高的线性度来抑制此频率抖动。而对于单环结构的调制器。由于输出的状态比较少,对鉴频鉴相器线性度的要求有所降低。30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本章介绍了作者基于0.18“rnCMOS工艺设计的WSNIEEE802.15.4收发信机中的可编程分频器,其中包括高速32/33双模分频器、可编程计数器及2分频器的设计,并给出了该分频器的仿真和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其功能正确,符合设计要求。4.1频率综合器结构本次设计所在的WSN收发信机基于ZigBee(IEEE802.15.4)标准【561,此标准主要用于短距离、低成本、低功耗及低比特率的无线通信场合。它包含了2.4GHzISM频带的16个信道,信道间隔为5MHz,各信道中心频率如下:E=2405+5(k-11)MHz,七=ll,12,...,26(4.1)由于此收发机在发射信号时采用直接上变频的方式,所以发射模式下频率综合器所需提供的载波频率晟与信道中心频率R相同。而接收机在接收信号时采用了低中频方案,中频频率为2MHz,所以在接收模式时,频率综合器所需提供的各信道载波频率为:丘=2403+5(k-11)MHz,k=ll,12,...,26(4.2)因此,频率综合器的输出需覆盖以下频点:E=2405(或2403)+5(七·11)MHz,k=ll,12,...,26(4.3)考虑到WSN收发机系统中频率综合器需输出正交的信号。而此正交信号的产生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让VCO先得到两倍频率处的信号,再通过主从结构的二分频电路分频产生所需的正交差分信号,此方法可得到的误差很小的正交信号,且抗干扰性能强;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利用正交VCO(两VCO交叉耦合而成)产生正交差分信号,但此方案芯片面积和功耗较大;第三种是采用RC-CR移相网络产生,但通常输出的信号正交性比较差,需另加电路调整。综合以上论述,系统采用了第一种方案,即让VCO振荡频率覆盖4.8.5GHz频率,其输出经二分频产生所需的正交信号。本设计采用的频率综合器总体结构如图4.1所示,主要由鉴频鉴相器(PFD)、电荷泵(CP)、二阶无源环路滤波器(由Rl、C1、C2组成)、压控振荡器、整数可编程分频器(÷Ⅳ)、自动频率校准(AutoFrequencyCalibration,AFC)、二分频器(÷2)构成以及环路控制开关SWl和SW2构成。其中自动频率校准单元的作用是用来自动选择LC.VCO的工作频段以确保VCO能工作在所期望的频率范围。本章主要介绍图4.1中的二分频器和整数N分频器设计。由于频率综合器环路中分频比Ⅳ越大,来自参考时钟、分频器及PFD/CP的噪声对频率综合器的系统性能影响越大,因此为了减小分频比Ⅳ,参考时钟信号的频率要尽可能高。对于如图4.1所示整数频率综合器,其输出信号的频率分辨率正好等于参考频率的一半,由式(4-3)Ⅱ--J知频率综合器3l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Q+9图4.1应用于WSN收发机的频率综合器结构框图的分辨率需为1MHz,因此这里将参考时钟的频率选为2MHz,环路分频比Ⅳ需覆盖以下点:N=2405(或2403)+5(k-11),k--Il,12,...,26(4.4)整数可编程分频器的设计指标总结见表1-3。4.2高速二分频器电路在图4-1所示的频率综合器中,二分频被用来提供差分正交的输出。此二分频器的输入信号为VCO的输出,虽然锁相环路锁定后VCO的输出信号频率为4.8.5GHz,但在锁定的过程中其频率可在4-6GHz之间变化,而在此范围内均要求分频器能正常工作。由上一章的分析,可知在这一频段,实现二分频有很多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有注入式锁定结构和基于SCL主从触发器的结构。由于注入式锁定结构的分频器的功耗比较低,但工作频率范围较窄,更重要的是不太容易实现正交信号,因此本文采用基于SCL主从触发器的结构来实现二分频。二分频器电路结构如图4.2所示,采用两级SCL锁存器级联而成,并将第二级的输出反馈回第一级的输入。锁存器采用差分结构,两级锁存器输出的信号相互正交。图4.2二分频器电路结构32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下面来进一步分析图4.2的电路结构。从延时角度看,电路的总延时为两级SCL锁存器的延时之和,而单个锁存器的延时反比于输出接点上负载电阻和节点电容的乘积足CL,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负载电阻和各个节点的电容来增大工作速率。另一方面,减少晚会致使各层器件上电路静态工作点发生改变,导致各路的电流增大,牺牲了功耗。而节点电容的变化是通过改变采样或保持管的相对尺寸实现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路功耗及工作频率范围。从充放电角度看,SCL分频器电路的工作速度正比于充放电电流的大小,反比于输出信号的电压摆幅,摆幅由输出点负载阻抗和偏置电流决定。由于该电路可以工作在信号摆幅比较低的情况下,因此电路速度可以达到很高,但是低摆幅也会导致其对后级电路的驱动能力不足。因此,二分频器的设计要考虑工作速率、频率范围、功耗、摆幅等指标的折衷。此二分频器电路为全差分结构,这对共模噪声和共模干扰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稳定性良好。为提高D触发器的跟踪带宽,设计中输入端的锁存器(即主锁存器)有时采用比输出端的锁存器(即从锁存器)大的器件尺寸,以减小主锁存器的负载电容,提高电路的工作带宽,但是这不适合用于产生正交信号。另外,对于图4.2所示的电路,锁存差分对管(M5.M6)和采样差分对管(M3.M4)的尺寸比(WHold/职细pk)决定了SCL锁存器的基本性能和工作方式【,7】:在相I-q输入信号幅度条件下,当WHold/眠锄ol。≥l时,锁存器被认为工作在静态,其工作频率可以涵盖更宽的范围,但其最高工作频率较低。随着WHolg职枷pI。比值的降低,锁存器的最高工作频率提高,但工作频率范围变窄,被称为动态锁存器。在实际设计中,并不刻意区分这两种工作状态。可以看出,分频器的最高工作速率和工作频率范围之间不可兼得,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系统指标进行调整,得到最合适的性能。结合本设计指标进行折衷考虑,同时考虑版图布局,将WHoid/眠加口l。设为1。二分频的设计过程如下:首先进行SCL结构锁存器的设计(以主锁存器为例)。合理分布各层器件上消耗的电压及电流,分析电路静态工作点,直流工作点的设置在理论上应满足:使尾电流管时钟工作在饱和区,若其工作在线性区,分频输出波形质量会变差。随后将两级锁存器级联,并将从触发器的反相端输出反馈回主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组成一个二分频器以进一步优化。由于分频器的反馈方式与振荡器相似,当时钟输入端只加直流偏置时,主从锁存器可以看作差分放大器,分频器有可能产生自由振荡,此时可以将分频器看作振荡器。若每一级的延迟时间为t,则振荡频率为:厶=1/2r(4.5)若分频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就在其自由振荡频率丘附近,则在2丘附近只要输入很微弱的信号就能实现分频,该频率对应着分频器灵敏度曲线的最低点。通过观察自振荡频率,仔细调整电路参数,使自由振荡频率接近所需频段的中心频率点。一般在后仿真时,由于引入了寄生电容与寄生电阻,分频器自谐振频率和前仿真相比会有30%左右的下降(跟版图的设计相关)。33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设计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考虑PVT(工艺、电压和温度变化)因素。为了确保所设计的电路做成芯片后能满足系统的要求,并在电源电压及温度变化时也能保持正常工作,就需要对电路进行各种环境条件(不同工艺角,不同电源电压,不同温度)下的仿真验证。最好能采取一些措施补偿各种工艺即环境的变化。2)优化版图的设计。由于本设计中的二分频电路是个全差分结构,在版图设计中对称性及匹配性非常重要,可采取各种版图匹配技术:如轴对称、中心对称结构、加虚拟(dumy)器件等。此外,在金属宽度满足电流密度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降低连线的寄生参数,特别是SCL锁存器输出端的走线,由于相互器件之间连线较多,事先要对各个器件的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尽量靠近。3)二分频器核心电路(两个锁存器)最好和其输出缓冲器进行联合设计。由于缓冲的输入阻抗直接和锁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即增加了锁存器的输出负载,这会增加每一级的延时f,降低分频器工作频率。所以分频器设计应带上输出缓冲一起优化。射频电路中,常用的输出缓冲一般有三类:互补推挽式(反相器结构)、源极跟随器和共源放大器。反相器结构的输出幅度较大,但是其输入阻抗大,会给前级带来大的负载。源极跟随器输入阻抗较大,输出阻抗小,因此可轻易实现阻抗变化,但是其输出摆幅和输入相比,会有一个阈值电压的下降,因此,在低电压集成电路中不常采用。共源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如图4.3所示。图4—3共源差分放大器由于共源差分放大器是固定尾电流源偏置,从电源获取的电流相对较为稳定,因此也减少了开关操作导致的电源/地噪声。此外,为了使此缓冲要获得最大的输出电压摆幅,必须保证尾电流砖在两边支路之间完全切换。此时的输出电压摆幅(单端)为IssR。另一方面,由于线性区的MOS管表现出较大的栅.漏电容(CGD),导致电路开关速度减慢。因此,输出电压摆幅IssR不能大到让Ml或M2进入线性区。由于芯片测试时所用同轴电缆的特征阻抗为50Q,所以输出端最好实现阻抗匹配,减小输出反射系数,防止反射信号对电路产生影响。为了实现阻抗匹配,往往需要几级共源差分放大器级联,并使其负载电阻逐级降低。另外,还应使各级间的输入输出直流电平达到匹配(或采用电容耦合方式,但是这会增加芯片面积)。图4—2所示的高速二分频器的各器件参数如表4.1所示。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表4.1高速二分频器的各器件参数电路元件负载电阻采样对管锁存对管时钟输入对管尾电流源管缓冲负载电阻缓冲输入对管缓冲尾电流源管表4.1中有几点需要说明:1)电路中采用的晶体管和电阻均采用叉指结构,其中形表示又值栅宽,£表示栅长,拧表示叉指数。如4×O.75/O.18.表示该晶体管由4个叉指宽度为O.75btm的叉指构成,总宽度为3ttm,其栅长为0.18LLm。器件名称rphpolynmos2vnmos2vnmos2vnmos2vrphpolynmos2vnmos2v器件参数1.6k.Q3/O.183/0.186/0.1824/O.251.037kQ6/O.1812/0.25具体尺寸刀×脱(p耐pm)2×4.50/2.00(串联)4x0.75/0.184x0.75/O.184x1.50/0.1812×2.0/0.25lx6.OO/2.004×1.50/0.186×2.00/0.252)图4.2所示的结构是全差分的,因此组成对管的两个晶体管尺寸均相等,对称的负载电阻值也是相等的。3)除尾电流源管的栅长采用0.259m设计外(可增加其跨导减少电路相位噪声),其它管子的栅长均使用0.18lLtm。4)负载电阻rphpoly表示P型掺杂多晶硅电阻,nmos2v表示1.8V电压工作的NMOS管,pmos2v表示1.SV电压工作的PMOS管。以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文其他的器件参数表格。4.3可编程分频器结构由于系统要求分频器提供的分频比范围为2403~2480,结合上一章对各种可编程分频器的结构分析,使用基于脉冲吞咽计数器来实现可编程分频器较为简单合理。根据上一章的分析,可编程分频器的分频比肘表达式为膨=(Ⅳ+1).洲:(^s)=P.Ⅳ峪,因此,我们可将双模分频模值Ⅳ设为32,脉冲计数器模值设为75.77,吞咽计数器模值设为O.3l,则可以实现2400--2495连续可变的分频比,包含了系统所需的分频比,但其至少需要提供7Bit分频比模值控制码。考虑到接收机共有16个信道,只需用到2403MHz之480MHz的其中32个频率点,频率综合器只需提供16路发射用本振频率(2405MHz,2410MHz,…,2475MHz,2480MHz)与16路接收用本振频率(2403MHz,2408MHz,…,2473MHz,2478MHz)即可,为了节省总线资源及减少版图所用的焊盘数以降低流片成本,可只用5Bit控制码来控制分频比以实现相应频点。考虑以上几点,本文采用的整数可编程分频器的总体结构如图4_4所示。其中双模分频器在模35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4本文采用的整数可编程分频器结构值控制信号MC为低时进行33分频,MC为高时进行32分频。D5.Dl为整个可编程分频器的分频比控制码,经译码器转化为A1.A7。其中Al-A5控制吞咽计数器的模值,A6-A7控制脉冲计数器进行75/76/77分频,目的是只用D5.Dl这5位控制码实现所需的32个分频比。当脉冲计数器提供的复位信号有效时,MC变为低电平,吞咽计数器载入计数模值AA43A2Al,并开始递减计数,数到0时计数停止,将MC输出变为高电平,直到复位信号再次有效时重新开始计数。部分分频比控制码与相应的分频比如表4-2所示:表4.2部分分频比控制码与相应的分频比输入控制码(D)OO00000O0lOO1O0主计数器(P)7575757677757575吞咽计数器(S)5102531631323l总分频比M=32*P+S240524lO2425243524802403OOl10O111llO000lO010l01OOlOl1011l112413242324332478767714其中最高位分频比控制码D5在接收模式时设为1,发送模式时设为0;后4个控制位表示发送或接收信号时的所在的信道(将中心频率分别为2405,2410,…,2475,2480MHz的信道对应标为第0,l….,14,15信道)。例如分频控制码D设为1001l时,表示频率综合器为收发机接收第3信道信号提供本振(2418MHz)。当D设为01010时,表示频率综合器为收发机发射第12信道信号提供本振(2465MHz)。因此,分频器的分频比M与控制位(D5D4D3D2D1)之间的关系为:M22405+5·D4D3D2Dl-2·D536(4.6)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4.432/33双模分频器电路在可编程分频器设计中,高速低功耗的双模分频的实现往往是最关键的一个点,由于其工作在很高频率,消耗了可编程分频器中的绝大部分电流,此电路往往决定了整个可编程分频器的性能。本文设计的32/33双模分频器电路如图夺5所示。它主要由同步4/5分频器、异步8分频器和逻辑控制电路(为一个四输入与非门)三部分组成。当控制信号MC为低电平时实现33分频(一个分频周期内4/5分频器有一次5分频操作),MC为高电平时实现32分频(4/5分频器始终为4分频操作)。●…●…●…●…●…I异步8分频器I图4—532/33双模分频器电路由图4-5可知,同步4/5分频器工作在整个分频器的最高频率(5GHz左右),而异步8分频器的输入频率为4/5分频器输出,工作频率相对较低(1.2GHz左右)。为了使电路能兼顾高速与低功耗要求,可采用不同的触发器来分别实现同步4/5分频和异步8分频。一方面,为了降低功耗,异步8分频可采用TSPC型触发器实现。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高速,同时能为后级TSPC型触发器电路提供较大幅度的输入信号,同步4/5分频器采用伪差分结构触发器实现。4.4.1同步4/5分频器的设计如图4.5所示,同步4/5分频器由三个模块组成:一个DFFl(伪差分结构触发器)、两个DFFNOR(m--个或非门和伪差分结构的触发器组成)。其中DFFl电路如图4_6所示。D/D图4-6伪差分触发器结构(DFFl)伪差分结构触发器与SCL触发器结构类似,只是在其电路中去掉了底层的电流源,因此可以达37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到更大的输出摆幅,增大了驱动负载的能力。伪差分触发器电路的电流由输入时钟及其直流偏置决定,会随输入摆幅变化,这样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电流与输出摆幅出现,但只要有效控制输入摆幅及时钟管尺寸,此问题不会对电路性能有很大影响。另外,由于受差分时钟控制的两个晶体管是不相关的,所以需要完全互补的时钟信号来保证锁存器正常工作,因此在版图布局布线时应特别注意对称和匹配。伪差分触发器的设计方法跟上一小节中的SCL型触发器相同,此处不再说明。为了能进一步降低传输延时,提高分频器工作频率,本文将或tEl"1和伪差分结构的触发器集成为一个单元【5射,记为DFFNOR。DFFNOR和普通主从结构的触发器的区别在于其主锁存器集成了一个或非门。DFFNOR的电路结构如图4.7所示,其中D1和D2为或非门的两个输入端,.圪为直流参考电平,其电压值通常设为锁存器输出信号高低电平的平均值,本设计中将其电压设为O.85V。此集成简化结构避免了单独设计或非门和触发器而带来的寄生参数影响,可将分频器速度提高10%.20%,同时也降低了功耗。图4.7集成或非门的伪差分触发器(DFFNOR)对于DFFNOR结构,直流参考电平%的值对双模分频器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不合适的圪值将会增大分频功能出错的几率。经仿真发现,锁存器的输出会经过圪偏置管的栅漏电容耦合到圪上,因此,伪差分结构的输出幅度较大,因此%电压也会随之有较大波动。为了稳定圪值,可采用一个旁路电容将高频干扰信号消除。%偏置产生电路如图4.8所示(4/5双模分频器中需要两个直流参考偏置,分别设为%l和%2),其中电阻蜀和恐对电源分压产生圪所需的电压值,CMl和为Cm两个MOS电容,用于旁路高频干扰信号。采用MOS电容是因为其单位面积电容值大,可节省面积。%1K2鼠1图4.8直流参考电平圪产生电路采用旁路电容前后的%电压波形对比如图4-9所示。可见,在采用旁路电容后,圪的值基本稳定不变,仅有lmV左右的变化。38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一一NoFiltering——WithFilteringg罗鼍置蔑曩连。。是鼍是轰连墨。是曼h是flYYYY和¥、¥Y¥7萼YY‘≮Y5.oOtime(眦》图4-9采用旁路电容前后圪的波形图4-6、图4.7和图4.8所示的电路的器件参数如表4—3所示。其中图4.7中的各层器件参数与图4-6相同。表4—4同步4/5分频器中的器件尺寸及参数电路电路元件负载电阻风SCL锁存器锁存对管M3,M5器件名称rphpolynmos2vnmos2vnmos2vnmos2vrphpoly器件参数2.36255具体尺寸,z×W/L(I_tm/gm)2×5.0/1.502×1.0/O.182×1.O/0.184×1.5/0.252IQ采样对管M2,M42/O.182/O.186/0.2530/538.343时钟输入对管M1,M6滤波MOS电容(CMl.‰)分压电阻Rl15/5.0lQ2×20/1.22×20/1.23X%偏置电路分压电阻恐葛不rphpolyrphpoly38.343k.q27.32偏置电阻风l@12,1.54.4.2异步8分频设计如图4.5所示,异步8分频器由三个级联的二分频器组成,每个二分频器采用如图4.10所示的TSPC型触发器实现,将图4.10中的C1节点信号反馈回D端,便可实现一个二分频器。图4-10异步8分频所用的TSPC型触发器电路(DFF2)39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下面分析此触发器的工作过程:当时钟上升沿输入数据为低电平(低电平以下用O表示,高电平以下用1表示)时:CLK=0,D=I,A2=0,B1--I,B2=X,CI=X,C2--0,Q=xCLK=叮,D=0,A2=l,BI=I,B2=l,CI=X,C2=0,Q=xCLK=1,13=0,A2=l,B1=0,B2=0,Cl=l,C2=1,Q=oCLK=1,D=I,A2=0,BI=0,B2=0,Cl=l,C2=1,Q=o当时钟上升沿输入数据为高电平时:CLK==o,D=0,A2=l,BI=I,B2=l,CI=X,C2=0,Q=xCLK.=o,D=I,A2=0,BI=I,B2=I,CI=X,C2=0,Q=xCLK号1,D=I,A2=0,BI=I,B2=o,Cl=0,C2=0,Q=lCLl01,D=0,A2--0,BI=I,B2=0,CI=0,C2=0,Q=I由上分析可得,电路仅在时钟的上升沿将输入数据D传送到输出端。时钟稳定后,输出不随输入数据发生变化。此电路存在一个毛刺:假设输入数据D为低电平的情况,当CLK为低时,节点B1电压为高,节点Cl为不定值X。当时钟的上升沿来临时,节点Bl的电荷不能瞬间释放,有一个延迟,若节点Bl电压下降缓慢,将会导致M8.M9管同时导通,Cl节点电压值下降;然后当Bl电压下降到一定值时,M8管断开,M7管导通,节点C1开始充电,电压上升,产生毛刺。因此,为了将此毛刺降低,可以增大M8.M9管的尺寸,提高放电速率,同时增大M7管与M8.M9管的尺寸比例,增大M7^18-M9级电路的转换逻辑电平。由于8分频器是异步结构,因此每一级二分频器的工作频率均不同,第一级工作在1GHz左右的频率,而最后一级二分频器的工作频率仅为250MHz左右,因此每个二分频的电路参数应分开优化,增加电路可靠性。与图4.10所示的电路图对应的TSPC触发器的器件尺寸及参数如表4.5所示。表4-5异步8分频器所用到的TSPC触发器器件尺寸及参数电路元件MI,M2,M4M7.MlOM3,M5,M6Mll器件名称pmos2vpmos2vnmos2v器件参数(岬叽唧)2.5/0.183.0,O.185.O/O.181.0/O.181.0/O.182.0/0.182.0/0.18具体尺寸r/xW/L(gm/}tm)1×2.5/0.181×3.0,O.182×2.5/0.18l×1.0/O.181×1.0/0.182×1.O/O.182×1.0/O.18nmos2vnmos2vnmos2vnmos2vM8,M9(第一级)M8,M9(第二级)M8,M9(第三级)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4.5可编程计数器设计可编程计数器由脉冲计数器(PulseCounter)和吞咽计数器(SwallowCounter))两部分组成,脉冲计数器的实质也是一个可编程分频器(或多模分频器),在此处要求其分频比覆盖75/76/77,另外还需为吞咽计数器提供一个计数复位信号。吞咽计数器的计数模值(状态数)由5Bit控制码A1.A5决定,当复位信号有效时开始载入Al-A5开始递减计数,此时MC为低电平,当计数到0时,停止计数,并将MC变为高电平。为了只用5Bit控制码即可覆盖系统所需分频比,电路还附加了一个5.7译码器,将5Bit的控制码转化为7Bit来控制脉冲计数器和吞咽计数器的工作状态。带有5.7译码器的可编程计数器结构如图4.1l所示。图4.1l带5—7译码器的可编程计数器结构框图4.5.1吞咽计数器辫吞咽计数器为一个同步时序结构,即所有触发器具有相同的时钟源。如图4-4所示,吞咽计数器所要实现的功能为:当脉冲计数器提供的复位信号RST有效时,吞咽计数器输出双模分频器模值控制信号MC为低电平,并载入其计数模值A44小2Al,开始递减计数,当数到0时计数停止,将MC输出变为高电平,直到复位信号再次有效时重新开始计数。若采用全定制方法进行设计,我们应先给出吞咽计数器的工作状态表(真值表的形式),然后利用卡诺图对真值表进行状态化简,这样便可得到最简化的各个D触发器的激励方程,最后根据触发器的激励方程得到相应的电路。根据以上描述,给出吞咽计数器的主体真值表如表4_6所示。其中Q5-Ql表示计数器的当前状态值(现态),而Q5’Qr表示计数器下一个时钟周期的状态值(次态)。利用卡诺图法(可参考相关数字逻辑教科书)对表4-6中的真值表输出进行化简,可得到触发器的次态输出与现态输入关系,而触发器的次态即为当前触发器输入数据D的值,若用Qn表示Q的反相信号,可得各个D触发器的激励方程如下:D5=Q5、=Q5&(们n4&Qn3&Qn2&Qnl))D4=Q4’=(Q4&(一Qn3&Qn2&Qnl)))[(Q5&Qn4&Qn3&Qn2&Qnl)D2=Q3’=(Q3&(,一Qn2&Qnl)))[(Qn3&Qn2&Qnl&(^(Qn4&Qn5)))41(4.7)(4.8)(4.9)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Q2’文Q2&Q1)KQn2&Qnl&(--(Qn3&Qn4&Qn5)))(4.10)DI=Q1’=Qnl&(一Qn3&Qn2&Qn4&Qn5))(4.11)注意一点的是,上述分析并未考虑复位信号有效时载入A5A43A2Al和MC信号的产生,由于MC信号只在Q5一Ql全0时为l,因此可得MC=QnI&Qn2&Qn3&Qn4&Qn5考虑复位信号后,各个D触发器的激励方程如下(4.12)D5《—RsD&Q5&(~(Qn4&Qn3&Qn2&Qn1)))I(RST&A5);D4:(( ̄RST)&((Q4&“Qn3&Qn2&Qnl)))I(Q5&Qn4&Qn3&Qn2&Qnl)))I(RST&A4);D3气(—RST)&((Q3&HQn2&Qn1)))l(Qn3&Qn2&QnI&(--(Qn4&Qn5)))))I(RST&A3);D2气(--,RST)&((Q2&Q1)l(Qn2&Qn1&(一Qn3&Qn4&Qn5)))))[(RST&A2);(4.13)(4.14)(4.15)(4.16)(4.17)D1气( ̄RST)&QTll&“Qn3&Qn2&Qn4&Qn5)))I(RST&A1);得到激励方程及MC的表达式之后,就可以根据式4.12-4.17得到吞咽计数器的电路原理图。值得注意的是,MC为一系列的组合逻辑得到,会产生毛刺,为了消除毛刺,可在其后加一个时钟控制的触发器再输出。表%吞咽计数器的主体真值表Q50OQ4O00OOQ3OQ20Oll00l1O0Q1O1Ol010lQ5、00O0Q4’OOOOOOQ3‘O0Q2’00Q1O000Olll1O00OO0OO0l1lO10OOOOOll1l0O0OOl10OOOO00llOl0ll11ll11O00O0OO011‘l111llOlO1OO00llOO1O100OOOO0111l00O0ll1O0OO0O1lllO001OlOOllllll1ll1llIlll1l00110O11OOl1OO1lO1OO0ll11lllll1lllll42l11OO000OO0lllllll1llO11010lO1Ol0l0l0lOl0lO100OOl1l10000lllOl0lOlOlOl01O1O011l1l0OOOOll0O1lOll1l00l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4.5.275176/77多模分频器75/76/77多模分频器可由同步结构的数字计数器实现,也可以参考双模分频器实现方式,采用多个异步工作的分频器级联实现。由于异步方式结构简单,所用元件较少,可采用全定制设计。本次设计的75/76/77多模分频器实现原理如图4.12所示,电路由一个3/4双模分频器、两个5分频器和逻辑控制电路四个模块组成。逻辑控制电路产生MC信号控制3/4双模分频器工作在3分频或4分频状态,实现所需的75/76/77分频。图4.1275/76/77多模分频器实现原理75/76/77多模分频器中3/4双模分频器采用如图3.12(b)的结构。而所用的5分频电路如图4—13所示。由三个触发器和一个与:ltEf-]组成。其输出信号的占空比为40%,要得到占空比为50%的输出信号,可参考文献【59】中的方法得到。由于75/76/77多模分频器所在工作频率较低,分频器中的触发器可采用图3-9(b)中的C2MOS结构,使电路功耗得到降低。图4.135分频器电路结构另外,提供给吞咽计数器的复位信号RST是由75/76/77多模分频器中的各个触发器输出经过一系列组合逻辑得到的,随后需通过一个时钟触发器来消除毛刺,由于电路所用元件较多,此结构未在图中画出。4.5.3译码器译码器的作用是将5Bit的控制码转化为7Bit来控制脉冲计数器和吞咽计数器的工作状态,它一堆组合逻辑电路组成,设计时同样先给出真值表,然后利用卡诺图进行化简,得到相应输出对于输入的表达式。由图4-4所示,可得译码器的输入为D5.Dl,译码输出为A7.A1.。其中A7A6控制脉冲计数器(即75/76/77分频器)的模值,当A7氏为ll时,脉冲计数器模值P为76,为10时P为77,其它值时P为75。A5A4An2|Al控制吞咽计数器的模值s,即S=AsA4AA2Al。由于要实现的分频器的分频比M与控制位(D5D4D3D2D1)之间的关系为:M22405+5·D4D3D2Dl-2·D5(4.18)另外有M=32.P+S,因此可得:43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P+A5A4A3A2A1=2405+5·D4D3D2Dl-2·D5(4.19)由式(4.19)口-J得译码器的真值表如表4-7所示。表4-7译码器的真值表及对应的吞咽脉冲计数器模值D5O00OD400O00O0O11l1lll1O0O0D3O0OOll110OOO1l11D200llOOD1OA500O1l10001ll00OlAdOll0l1OA3lA20A110l0lO1O1O10lO10l0l0SA7IA6P510lOl0101O10l0ll01l1O0ll0O11OOll015202500/0l750OOO0O0OOO0O30l1O01lOOl1OOlOll38131823ll00l1176281O10Ol0010O6ll16O1107711l1llllOOOO00l101O1000l0llOO01Ol038Ol1318OO/0l75OO0Olll1O0l100l1OlO1110OOlO0l110l1O0110102328161llll1l1OOOOO10101llOO110011OlO1l1621llO0l76O1lOl26314914lll1llllllll00l1010lOOl01ll0OllOl01077lO将上表经卡诺图化简后,可得:A6-邶3&D4&(叫(D5&(—D2)&( ̄D1))”;A7=D41(D3&D2);(4.21)A5=(D4&卜D3)&D2)I(D4&卜D3)&DI)I((一D4)&D3&(~D2))I((-D3)&D2&D1)l(D5&D4&D3&( ̄D2)&( ̄D1))I((~D5)&D4&D3&D2&D1);A4=(D5&((D4&卜D2)&(一DI))I((-D4)&(-D2)&D1)I(D4&D2&DI)I(D4&D3&(-D1))(4.20)(4.22)I(( ̄D4)&卜D3)&D2&(、一D1))))I(( ̄D5)&“卜D4)&D3&(-D2))l((^D4)&D3&D1)I(( ̄D4)&( ̄D2)&D1)I(( ̄D4)&( ̄D3)&D2&( ̄D1)))I(D4&(~D3)&(~D2)&( ̄D1))I(D4&(-D3)&D2&DI)[(D4&D3&D2&(一D1)));(4.23)A3=(D5&((D3&(-D2))l(D3&D1)I((—D3)&D2&( ̄D1))”l((~D5)&(((—D3)&(—D1))l((~D3)&D2)I(D3&(~D2)&D1)));(4.24)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A2=(D5&(-D2)&(-DI))I(D5&D2&DI)I((~D5)&(-D2)&DI)I((-D5)&D2&(-D1));(4.25)AI=--D1;(4.26)由式(4.20)-(4.26),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电路原理图,来实现译码器的功能,也可以将其写成Verilog网表的形式,再采用半定制流程设计实现。4.5.4半定制设计流程由于可编程计数器的所需工作频率比较低(约为160MHz),此电路不仅可以采用全定制设计,也可以用半定制的设计方法。其流程如下:(1)算法设计及Verilog语言描述根据电路所需达到的功能进行算法设计,完成后采用VerilogHDL语言对各个模块电路进行描述,可采用上节中的结构化描述方式,也可采用行为描述、数据流描述或几种混合的描述方式。一般采用行为描述较为简便。描述时要采用可综合的语法及好的电路描述风格,为下一步的逻辑综合做好基础。之后可用modelsim,VCS等软件进行功能仿真。(2)综合优化及前仿真综合是完成从RTL代码到门级电路的转换。综合所需要提供的文件有:目标电路的HDL(硬件描述语言)源代码,设计约束脚本,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库文件等。对于一个设计来说,在进行综合前,需要给这个设计加上约束,约束也就是综合的目标,综合工具会竭力满足约束,以实现综合缒目标。约束可分为多方面,如时序方面的约束、面积方面的约束、环境属性方面的约束、驱动和负载方面的约束等。其中最重要的约束是对时钟等与时序相关的属性进行约束。在综合时,约束的各个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如对速度和面积的约束。综合的过程就是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满足各个方面的约束。好的、合理的约束,是综合成功的关键。不同的约束会导致不同的综合效果。综合出来门级网表后,将生成的sdf(标准延迟格式)文件反标到电路网表进行前仿真。本设计采用Synopsys公司的DesignCompiler软件综合。综合将产生目标电路的门级网表和各单元的延时信息等,之后,要将标准延时信息反标到网表中进行前仿真。(3)自动布局布线及后仿真布局布线属于IC后端设计。布局布线前,需要准备的数据文件有:综合工具提供的门级电路网表、时序约束文件(.sdc),焊盘或端口定义文件(.tdf),技术库文件(.tf),Foundry厂提供的标准单元、宏单元和I/OPad的库文件等。首先进行布局相关参数设置,先对总体电路版图进行布局,完成宏单元,标准单元及端口的放置,之后布电源线和地线,一直到最后的整体电路详细布线完成。之后采用Calibre或Assura等工具对得到的版图做设计规则检查。本设计采用Synopsys公司的Astro软件完成自动布局布线。布局布线后的电路网表需转化为SPICE网表再与GDS版图文件与进行LVS(版图原理图匹配)。同样,最后要将布线工具输出的延时文件反标到其电路网表或SPICE网表中进行后仿真。45东南大学硕l:学位论文4.5.5混合设计简介由于可编程分频器中双模分步页器J:作频率高,通常采用全定制方法设计。而可编程计数器由丁·工作频率低,为了减少设计周期,往往采用半定制方法实现,最后符将两个电路拼接在一起。需要注意儿点:首先在开始版图设计以前,戍把双模和可编程计数器联合起来进行数模混合仿真,确保整体功能的正确性,可使用Cadence中的Spectre—Verilog或VerilogAMS进行。然后,当双模分频器和可编程计数器的版图分别设计完成后,将后者版倒导入Cadence,并完成相且之间的接口设计。最后应对整个可编程分频器电路做LVS和后仿真。对混合电路做LVS时,可将标准单元库中的SPICE网表导入Cadence得到各个标准单元的品体管级原理蚓(Schematic),再将可编程计数器的门级网农导入Cadence得到其原理图,和双模分频器连接好,之后就可以按照全定制流程做IⅣS和后仿真。4.6高速二分频及可编程分频器前仿真4.6.1高速二分频器仿真由图4.1所示的频率综合器框图,叮知本次设计一二分频器接在锁相环路之外,用丁二为频率综合器提供4差分正交的输出信号,其正常上作频率范同需覆盖4-6GHz。二分频电路如图4.2所示,使用SCL型结构触发器实现。由4'2小节的分析,二分频电路的反馈方式与振荡器相似,当时钟输入端只加直流偏置时,分频器有可能产生自由振荡,即为一个振荡器。当振荡频率为.兀。。时,则当输入时钟在现。。处最容易实现二分频,冈此有必要对电路进行自振荡频率的仿真。当_二分频器的时钟输入(图4-2中的所有CLK和CLKn端)只加o.8V区流电压时,电源电压为1.8V,“.端自振荡输出信号如图4.14所示。由l籍可得,10个振荡周期的时间为2.828ns,即二分频自振荡频率为3.536GHz,因此当输入信号频率在7.072GHz附近时,最容易实现二分频。∥;图4.14二分频器自振荡输出信号(缓冲前)仿真结果显示:在1.8V电源电压下,J罱速二分频器上作电流为1.32mA。当输入信号频率为6Gttz,幅度为O.2V时,图4.2所示的:分频器的输出波形如图4.15所示,由图4.15可得输出信号频率为3GHz,输f…乜,乐幅度为O.4V左右。同时,一:分频的四路正交输出信号如图4,16所示,由_】:是前仿真,元什间参数完全对称匹两己,l闷此正交性良女,,正交误差可忽略不计。46!起◆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j,。一j;。,||\、f’、jI。7j,jj、·√f一|、j。。。{‘—||j\一.。{。。一||jI‘i.:f,。扩VU八八.,小.八./刈■ii■—_■■1_■■__.—_了■-_;4-:矿’_.。:图4.16二分频器四路差分正交输出波形4.6.232/33双模分频器仿真由图4.1所示的频率综合器框图,可知本次设计32/33双模分频器接在锁相环路之内,是频率综合器中工作频率最高的模块之一,其正常工作频率范围需覆盖4-6GHz。在1.8V电源电压下,图4.5所示的32/33双模分频器在控制信号MC控制下的输出波形如图4.17所示图4.1732/33双模分频器在控制信号MC控制下的输出波形图中CLK为双模分频器的输入时钟,为6GHz,幅度为O.3V。DIV4—5为图4-5中的同步4/5分47东南j:学影!。{j学位论文频器输出,DMPOUt为32/33双模分频器输出,最卜.方的是MC控制信号。由图可得,当MC为高时,同步4/5分频器一直进行4分频,双模分频器进行32分频(5.333ns÷(1/6GHz)=32),当MC为低电平时,同步4/5分频器交替进行4、5分频,此时双模分频器的分频比为33(5.5ns÷(I/6GHz)=32)。双模分频器输出信号的上升卜.降沿较陡峭,有利丁下~级的半定制设汁的可编程计数器正常一r作。仿真结果显示,在1.8V电源电压下,32/33双模分频器工作电流为4.14.6.3mA。可编程分频器仿真由于可编程分频器由双模分频a-导,N可编群计数器组成。可编程计数器采¨j半定制设计流程实现(注:其Verilog源代码采用结构化描述方式,而非行为级描述方式),其电路土要包括图4-4中的吞咽计数器,脉冲计数器及可编程计数器。可编程计数器的前仿真结果如图4.18所示。图4.18可编程计数器前仿真波形对应图4—4,矧4—18中的尼,。为输入时钟,来自双模分频器的输出(为便丁观察,其周期殴为10ns):D5.DI为町编程分频器分频比控制信号;.兀。。为可编释计数器输出信号:MC即双模分频器的控制信号。由图4—18可得,当控制码D5.D1为0|010时,.兀m的周期为760ns(530ns+230ns=760ns),而MC在一个周期内保持低I乜平的时长为230ns,可得此时75/76/77分频器进行76分频(/'--76),而吞咽计数器的模值S为23,对照表4—7,可得其功能正确。同理由图4.18可得当D5.D1为0101l时,P=76,S=28,与表4—7所示相符合。最后,为了对整个可编程计数嚣进行仿真,将可编程计数器的源代码在Cadence下进行封装,并连接高速32/33双模分频器,采,f_}JSpectre—Verilog对可编程分频器进行数模混合仿真。在1.8v电源电压F,分频器输入时钟频率为6.5GHz,幅度为0.3V(留有一‘定l殳计余量),分频控制码在1us由1100l向~11000跳变时(分频比2448~2443),可得可编程分频器的输出波形如图4.19所示。图巾Fout为可编程分频器的输出,MC为双模分频器的控制信号,可川来进一步验证功能是否正确。由图4.19可得,当可编程分频器分频比控制码为11001时(期翅分频比:2448),可编程分频器的输“{信号周期为376.6ns,冈此实现的分频比为2448(376.6ns/(1/6.5GHz)=2448),分频功能正确。另一方面,由丁二分频比为2448时,乒16,MC输出在一个周j明内保持低电平的输入时钟数应为16x33=528,由r8】.23nsH(1/6.5G14z)--528、,因此进~步验证其功能正确。另外,由蚓4.19可得,当分频比控制48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码为11000时,其实现的分频比为2443(375.8ns/(1/6.5GHz)=2443),分频功能正确。。...二。.:…一~一二一一一-i穆i23ns.o耐;-喀鑫i85n£.",蔬;E÷:—J6口766“‰oo嫒;!—Jj《37§8畦童两i}i;;il;::i'.01.5;-me“喀’图4.19可编程分频器的输出波形4.7版图设计及后仿真墨《零4.7.1二分频器电路版图设计考虑鼍分频器电路版图设计主要由Cadence平台的Virtuoso软件和Astro自动布局布线工具完成,采誊用TSMCO.189m标准CMOS工艺库和Artisan标准单元库进行设计和仿真。版图设计必须遵循制造厂商提供的设计规则,才能保证芯片的功能正确并提高芯片的成品率。分频器电路尤其是高速双模分频器的工作频率已达到6GHz以上,因此仅仅满足版图设计规则是不够的,设计者还应该掌握一定的版图设计优化方法,来指导自己进行高性能版图设计。下面介绍分频器版图设计中存在的几点注意事项及优化方法。1)布局’分频器电路由工作在射频频段的双模分频器和工作在较低速率的数字计数器组成,存在在射频小信号和全摆幅的数字大信号,属于混合信号电路,在开始版图绘制之前就应该进行对电路的布局策略分析。DMP与可编程计数器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距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耦合。高频敏感模块(如二分频,同步4/5分频)的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路的性能,布局时需充分考虑与其它电路的隔离,并且进行合理布局使各个电路模块之间利于布线。2)电源线和地线尽量使用单独的电源焊盘,使射频电路与数字电路完全分离,防止数字电路的大信号通过电源线耦合到射频电路照成影响,因此,射频电路具有“平静”的电源和地。缺点是消耗额外的焊盘和芯片面积。另外,还应该加大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一方面可以减少其寄生电阻,另一方面可增加其寄生滤波电容。此设计中电源线采用第二层金属,而地线采用第一层金属。49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高频信号走线分频器中有很多高频信号走线需要处理。高频走线设计时主要考虑屏蔽和各种寄生效应。版图中的寄生效应主要包括寄生电容、寄生电阻和寄生电感的影响。由于分频器版图中,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是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为了减少版图寄生电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a)事先对分频器中各个模块的版图做合理的布局,使各模块间的走线尽量短。b)在满足电流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高频走线的宽度(长走线不宣太窄,防止寄生电感效应严重)。c)敏感信号走线与其它走线之间需保持足够的距离,长走线尽量采用高层金属,以减少与衬底之间的耦合电容。d)尽量避免在晶体管和其它器件上方走线。另外,重要高频走线可考虑采用地线屏蔽。在SCL结构的二分频版图设计中,由于输出节点上的连线众多,频率也高,是设计时重点需要考虑的地方。4)设计匹配由前几节的分析可知,高速工作的DMP和二分频器均为全差分结构,因此版图的设计需充分考虑各个器件和模块的对称和匹配.o可采用多种匹配技术。如使用轴对称或共质心对称型结构、电阻版图采用蛇形或叉指结构、周围加虚拟器件(DumyDevice)使各单元的具有相同环境等。研保护环保护环应合理地应用于整个分频器数模混合版图设计之中。处理敏感信号的电路应置于单独的阱中,其保护环接模拟电路的VDD。阱外的NMOS管周围也应加保护环,保护环接模拟电路VSS。数字电路周围可加深阱保护环,保护环接数字VDD。6)几点注意事项为了能使所设计出的电路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及芯片可靠性,还需注意一下几点:a)天线效应: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干法蚀刻产生的电荷会残留在金属中,此金属的电荷将有可能聚集到栅极多晶硅上,容易使其电位升高以至于过大的栅电压击穿栅氧化层。任何与栅极连接的大片导电材料包括多晶硅本身都可能产生天线效应。设计时应使用跳线或接二极管的方法解决。’b)闩锁效应:由CMOS工艺中的寄生三极管电路引起,在一定的条件下寄生电路导通可将芯片烧毁。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为在分别在NMOS和PMOS的周围加封闭的保护环:增大NMOS和PMOS之间的距离:版图空隙多打衬底接触孔。c)线电流密度:版图中的各层金属线、接触孔及通孔对所流过的电流密度都有一定的限制,若超过此限制,电迁徙效应会不断积累,从而发生短路或断路现象,使电路失效。d)静电保护:由于不到10V的电压就可能毁坏没有静电保护的芯片,特别是管子的栅极,5V的电压就可能导致其功能失效。最简单的一种解决方法为采用反向二极管钳制电路加以保护。但由于此结构存在50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较大的寄生电容,不适合用于高频端口的保护。此外,版图中的空余部分应充分利用,如布置滤波电容,放置衬底接触等。4.7.2分频器版图.1)二分频器二分频器电路版图采用全定制方法实现,为了提高电路匹配性,版图中差分晶体管的设计采用二维共质心结构。同时为了防止闩锁效应的产生,电路中尽做了可能多的衬底隔离保护环。各个单元器件尽量靠近以减少寄生参数。图4.20和图4.21分别给出了二分频总体版图及核心分频电路中的采样保持对管电路版图。二分频电路包括分频核心电路、两组第一级缓冲Bufferl和一组第二级缓冲。(目的是增加测试时的输出信号幅度)。‘,Qo彝t。珏}{勘lt诺嚣j凌}耋·”i:t,{.tldn£!.,-.10lttb萋愆瀚龚器攀鋈雾;霪霆囊蘼:||徽霆囊黧剿谨垂参黼“鎏灞甄囊l童。,?i分绣孩蕉嚣嘲!函爵l:’≯.j耋嘲缵歉夔豳o:,i孓.Lj渲I餐一凳.芒:影l!贾露肇嘲l薹蠢;;:二’盘蒸嚣蠹三耄舔哆盛三三习{j;馨。~…:~。…d聋t:蔓h|{蒸燃翩蚕瞳~塑基i;‘jj赢b图4.2l采样与保持对管版图如图4—20所示的二分频版图面积为75x601am2。2)32/33双模分频器双模分频器版图如图4.22所示。由同步4/5分频器与异步的8分频器电路组成,版图的面积为82x70pm20由于同步4/5分频器采用了伪差分结构的触发器,对输入时钟的对称性要求很高,因此在版图设计时应合理安排输入时钟走线,使其到每一对时钟对管的距离尽量接近。另一方面,由于时钟频率可达6GHz以上,尽量采用高层走线减少寄生电容,并同时增大与其它走线的间距。51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22双模分频器电路版图3)可编程计数器可编程计数器电路版图采用Astro『=具自动布局布线生成,之后将生成的GDS图形格式文件导入到Cadence,经过局部DRC修改得到。版图如图4—23所示,版图周围为电源环和地环。版图面积为80×809m2。图4.23可编程计数器电路版图4)整数分频器总体版图本次整数分频器流片总体版图如图4.24所示,总面积为675x4759m2,面积主要由测试焊盘决定。由于可编程分频器控制引脚较多,为了减少版图面积、17省流片费用,只留了两位可编程分频器的分频控制码。为确保二分频器和可编程分频器能独莎测试,两者电源分开供给。各分频模块之间采用深阱隔离,并保持一定间距减少互扰。版图空余部分使Hj电容填充,叮对电源或商流信I,起~‘定的滤波作J}】。由_r-本芯片采用在片测试方案,版l割设计时要注意焊棉布局与对应探针棚一致。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图4.24整数分频器总体版图4.7.3后仿真结果1.二分频器电路采用Cadence下的Assura工具对电路版图进行参数(寄生电阻与寄生电容)提取,然后在不同PVT红艺、电压、温度)条件下对二分频电路进行后仿真。写z刚ig..仿真对应,首先对二分频电路进行自振荡频率仿真。当二分频器的时钟输入端加O.8V直流电压曦,其输出自振荡信号如所示。由图4.25可得,10个振荡周期的时间为3.785ns,即二分频自篷振荡壤率为2.642GHz,因此当输入信号频率在5.284GHz附近时,最容易实现二分频。与前仿真相豢比,蔫频率约下降了25%,这主要因为版图设计中引入了寄生参数,导致延时增大,或充放电速度j罄:减慢所毂。图4-25二分频器后仿真自振荡输出信号(缓冲后)后仿真结果显示::在1.8V电源电压下,典型工艺角TT,输入5GHz信号时,带一级缓冲的电路总电流为4.51mA,除去第一级缓冲消耗的3.14mA电流,分频器核心工作电流1.37mA,与前仿真基本相同。分频器正常工作频率范围在各个工艺角下均覆盖VCO最大振荡频段(4.0—6.0GHz)。在慢工艺角SS(Slow.Slow)下二分频器能达到7GHz的工作频率。当输入信号频率为6GHz,幅度为0.2V,并在分频器的四路输出端加上100fF的电容(模拟收53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机系统中混频器的输入电容),二分频器电路输出波形(经过一级缓冲)如所示,由图4.26呵得输出信号频率为3GHz,输出电压幅度为O.35V左右。与前仿真相比,由丁.寄生参数的影响,波形更加平滑。图4—26二分频器后仿真结果最后进行二分频器的正交相位误差后仿真测试。当二分频的输入信号频率为6GHz,幅度为O.2V时,四路正交输出波形如图4.27所示(为了测试lE交性,四路信号均通过l灯的理想电容后再输…,消除了各自的直流分量)。由于版图的实现难免会引入不匹配因素,导致其存在一定的误筹。山图4.27可得,其幅度误差可忽略不计,正交误差计算如下:¨。信号与%,信号的过零点时间筹为3.5315.3.4513=0.0802ns,而对T-3GHz的信号,1ns时间代表的相何度数为360。×3=1080。,因此两者的相位差为0.0802×1080。=86.62。,因此可得正交相化误差为3.38。,满足系统指标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此办法测试存在一定的精度误差。,矿.i■j…_V.¨j垤、+r.k‘:一。.‘‘…【,j图4.27二分频器的四路差分正交输f。¨波形2.32/33双模分频电路后仿真结果显示:在1.8V电源电压下,当输入为5GHz差分信号(峰值O.3V)时,双模分频器电路消耗的电流为4.1mA。各种一f:艺角卜分频器工作频率覆箍VCO最人振荡频段(小于4.0—6.0Gttz)。输入6GHz差分信{,时(峰值O.3V),TT工艺角卜双模分频器后仿真输出波形如图4.28所示。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一一.22.一>一>0,1020tIme(ns)图4.28双模分频器后仿真输出波形由图可得,当MC为高时,双模分频器进行32分频(5.33ns--(I/6GHz)=32),当MC为低电平时,同步4/5分频器交替进行4、5分频,此时双模分频器的分频比为33(5.5nS÷(1/6GHz)=32),实现了所期望的功能。3.可编程计数器电路由于可编程计数器版图采用半定制方法实现,除了可以提取Verilog网表在数字电路仿真工具中直接后仿真外,也可以将版图导入Cadence,利用Assura或Calibre工具对电路版图做DRC,并与其电路原理图(版图Verilog网表导入Cadence得到)做LVS,之后提取寄生参数进行后仿真,仿真结果翅旷:分频控制码设为10101(期望分频比2428=75+32+28),当时钟端输入的周期为6ns(约为167MHz)时,后仿真的结果如图4.29所示。可得主计数器的输出为450ns(75分频),双模分频器控制信号MC为低电平(33分频)的时问为168ns(28个时钟周期),结果与期望值相同,功能正确。限于篇幅只给出了一种控制码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在实际设计中,需对各个典型分频比均做仿真,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图4.29可编程计数器输出波形55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可编程分频器后仿真在双模分频器与可编程计数器版图拼接完成再进行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1.8V电源电压卜^,可编程分频器在所需频率范同(4.6GHz)内都能正常分频,且留有~定的余量,电路消耗的电流为4.4mA。当时钟端输入频率6.5Gltz菱分信号,幅度为0.4V,住i盯编程分频器分频控制码设为11000时(即期望分频比为2443),可编程分频器的输出波形如图4.30所示。由图可得可编稗分频器输出信号周期为375.846ns,因此总分频比为375.846ns+(1/6.5GHz)=2443,分频功能正确。…1{■…。一一!一~…。!12;l.—。。一..——.i一.,,。I:^)>0r20001834V、749:'11rIs400016000800O4uvs1000471373365nsg强渺蜘y匝亟姻1’71图4.30可编程分频器输出波形4.8芯片测试本次设计的整数分频器已经通过东南大学射光所MPW平台进行了流片,芯片显微照片如图4.31所示。图4-3l高述二分频和可编程分频器芯片照片56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4.8.1芯片测试方案本次流片的分频器电路测试方案如图4—32所示,上下均为SSGSS(MCWl3.3244.5)探针,分别用来加分频比控制信号、电源与输出引脚等。左右均为SGS(MCWl3—3244-3)探针。二分频器与可编程分频器不同时供电,防止工作时相互干扰。输入信号直流偏置可通过VDDl调整。图4.32分频器芯片测试方案所用仪器:测试平台、信号发生器(Rohde.SchwarzSMP04直流电源(KikusuiPMRI8-1.3TRPowerSignalGenerator0.01to40GHz)、MobileSuppliesDC,Agilent66309DDualOutputCommunicationsDCSource)、示波器(AgilentInfiniiVisionDS07104A),频谱分析仪(AgilentE4440A),单双端转换巴伦,同轴电缆若干。4.8.2芯片测试结果1.二分频器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二分频工作频率范围覆盖0.23~7.6GHz,满足系统要求,当输入为方波信号时低频部分可更低。在1.8V电源电压下,工作在5GHz时总电流为9.5mA(包括一级四路输出缓冲和二级两路输出缓冲)。:其中二级缓冲器仿真时平均工作电流4.98mA,两个一级缓冲器后仿真总电流为3.14mA,所以二分频的核心电路工作电流为1.38mA。不同频率下二分频器输出波形如图4—33所示。黼雪髻~砻蜜鞘一善,/■。鬻≮一罐~….…÷攀.一.一咎√一了瓣鋈觯圉筹||一一一兰;.,...一i|滥l;i.。0童I~…。一一t,图4—33二分频器输出波形(a)输入5GHz信号(b)输入7.5GHz信号57东南大学硕J‘学位论文当输入为5GHz时,分频器的相位噪声为一127.85dBc/Hz@1MHz,如图4—34所示。需要说u月的是,由于芯片面积及焊盘数目所限,二分频器只输Ⅲ两路芳分信号,冈此无法进行四路输出信号正交相位误差测试。图4—34二分频器的相传噪声测试}|扫线输入信号灵敏度也是分频器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表示分频器在不同频点上正常:[作所需的最小输入信号功率。图4.35为分频器的输入灵敏度曲线测试结果。由图可得当输入信号频率住4.5GHz附近时,正常T作所需的输入功率最小,小丁.40dBm,此点也称二分频器的谐振点,即没有输入信号时二分频器的自谐振频率。当输入信号功率在.10dBm以内时,二分频可正常工作在1—6GHz,覆盖系统所需的频段。Sensitivity恤。邶锄瑚舶勘0123456,8fGHz图4.35二分频器输入灵敏度曲线2.可编程分频器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可编狴分步页器能正常分频的频;簪范罔覆盖】~7.4GHz,满足系统要求,当输入为方波信号时低频部分I'丁更低。在1.8vl岜源电压‘卜.,r作在5GHz时总电流为10.3mA,除去测试j}j58第4章应用于WSN收发芯片的整数分频器设计的缓冲工作电流,分频器核心电路工作电流约为4.3mA。瞬态波形:由于电路的输出没有匹配至50欧姆,所以输出的幅度有点小,但是能看出功能是否正确。当分频比设为2478,输入4.956GHz信号时,可编程分频器的输出波形如图4.36所示。hgilemTechnoboOies,11I:D叮10I!节5I?眦0旦.皇~.jt二j.:篓蛰堕.:釜O毒∥?{酾玲妒+?’”茸嚣’懑■≥:钓骑盼划曼址掣u例re--ri91直川向辜·{·:尘萨i67mV2000MF州啪弛_耐愤u1睢.”∽荔嚣去=最太17jmV:.004MF2翳丑。。拦蓦V黼隅m“■.簪·三_rj重喘{:。f睾J.五j降Ill暑蛹≯一j篙昱々辜—卜■卜—卜图4.36可编程分频器输出波形(50欧姆)当输入频率为4.96GHz,分频比设为2480,即输出频率为2MHz时,分频器的相位噪声为·1;s.9dBc/Hz@IOOKHz,如图4—37所示。tl“【习●j一圣___曩tl;纠_■司【.IIFl曩l亡l畦囊删擂暖lJ:lrI鼍嗽疆__曩ll【.暖叠塌a啊翟h……………………“l。一……。_!Marker1.D刀0日DMHzCarrierPoHer一5.24dBrr,Ref一7C4.(10dBc/"l-lz10.00Iqtten0.09dBt4kr31。00《j00fHldz一14t.43·_Bc/HzdB/^—‘-~一麓皇k~≮二…舌一‘‘…~…、趁、\“_、~—卅11.4HzValue1《10HzMarkerFrequencyOffsetTypeTraceXRxis9.1iB图4.37可编程分频器的相位噪声测试曲线可编程分频器的输入灵敏度曲线如图4-38所示,该图给出了两种典型分频比下的灵敏度,曲线基本相同,灵敏度随分频比的变化较小。当输入信号大于.10dBm时可满足系统所需的工作频率范围。59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Sensitiv时100E∞"13皇。10△Cf.20o12345578fGHz图4-38可编程分频器输入灵敏度曲线4.8.3芯片测试小结1.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1)芯片输入端阻抗为100欧姆,未匹配到50欧姆,存在反射使实际加到电路中的信号功率并没有输入大,因此实际电路的灵敏度要比图4-35与图4.38更好一些。2)芯片设计时芯片的输出没有匹配到50Q,因此测试时得到的信号幅度较小,但是对验证分频器的功能没有影响,且实际可编程分频电路中的输出信号幅度为满摆幅的方波信号,测试只需检验电路功能是否正确。3)为了防止二分频电路与可编程分频器相互产生干扰,测试时当其中一个电路模块在工作时,断开另一个模块的电源,使其停止工作。2.测试总结与改进1)二分频器和可编程分频器均完成了所需频率范围内的分频功能,满足系统要求,并在频率综合器测试时得到了验证。二分频能正常分频的频率范围覆盖0.23.7.6GHz,可编程分频器能正常分频的频率范围覆盖1.7.4GHz。2)输出波形上叠加了较大噪声与干扰信号,可能是由于电源及外界噪声及电路问干扰所致。特别是可编程分频器的三个输出缓冲靠较近,电流都比较大,导致相互之间的干扰较严重,影响了输出波形及分频器性能。3)电源与地之间应该多加滤波电容,抑制噪声及干扰信号。4)测试过程中应时刻注意ESD保护,防止静电击穿烧毁或损坏芯片。5)各模块之间可考虑使用深阱隔离技术,隔离环最好用单独的电源和地。第5章应用于DVB.1m射频调谐器的小数分频器设计第5章应用于DVB-T/H射频调谐器的小数分频器设计无线通信系统的迅猛发展,使得对频率综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需要高集成度、高频谱纯净度、快速切换时间、低功耗和高频率解析度等,应用小数分频频率合成技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本章介绍了作者基于0.13岬CMOS工艺设计的应用于DVB.T/H收发机频率综合器中的小数分频器,其中包括一个分频比为24-63可变的整数可编程分频器和一个MASHl.1.1结构的吕△调制器设计,并给出了该分频器的后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其功能正确,符合设计要求。5.1小数频率综合器结构用于DVB.删收发机的频率综合器的框图如图5.1所示,主要由鉴频鉴相器、电荷泵和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预分频器和小数分频器组成。其中,频率综合器需提供差分正交的本振信号(由二分频产生),且频率范围需覆盖Ⅵ{F(174.230MHz)、UHF(470.862MHz)、L1(1454.5.1489.5MHz)、L芝(1672.5MHz)所有频段,这要求VCO振荡频率范围较广(本设计需覆盖900.3500MHz)。为了实现大的输出频率范围,采用两个VCO来实现,分别工作在较高频段(Vco.H)和较低频段霉vcoL),其中VCOH经分频产生L波段的载波,VCOL经不同分频产生Ⅵ{F和UHF波段的鬟波。为了降低小数分频器的输入频率范围,当VCOH工作时,将环路内的预分频器分频比设为4,而当VCOL工作时,其分频比设为2。F6图5.1小数频率综合器结构框图系统中,L波段的信道间隔为5MHz,VHF波段的信道间隔为7MHz,而UHF波段的信道间隔为6-8MHz。,若频率综合器的参考时钟频率设为16MHz,频率分辨率达到1KHz,则需要小数分频器的分频t匕精确度达到(IK/16M)/4=1.56X10一,对于采用累加器结构Y_,-A调制器实现的小数分频器,其分频比最小步进为1/2”(刀为累加器位数),因此至少需要采用16位加法器来达到1KHz的精度。61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本次设计中与小数分频器设计有关的参数如表5.1所示。小数分频器分频比范围为29.54。表5-l小数分频器设计相关参数.工作频带信道间隔环路外中频VCO输出预分小数分频比范围(MIaz)(MHz)分频比(MHz)(MHz)频比174-230764.571016.58.1352.58231.768125.42.268125VHF177.5.226.5’764.571037.58.1331.58232.424375.41.611875473.857624.57936.86l704.86229.276875.53.276875473.5.858.5724.57937.86.1707.86229.308125.53.370625UHF470.8628+24.57930.86.1714.86229.089375.53.639375474.858824.57938.86.1706.86229.339375.53.339375L11454.5.1489.5524.572899.86—2969.86445.3103125—46.4040625L21672.5524.573335.86452.12281255.2小数分频器结构本次设计的小数分频器结构如图5.2所示。电路由MASH结构的D△调制器、加法器、4/5双模分频器、脉冲计数器和吞咽计数器组成。其中4/5双模分频器、脉冲计数器和吞咽计数器组成了一个分频范围为24-63的整数可编程分频器,为了确保分频比精度,将∑.△调制器的输入K设为24bit。娶△调制器的3bit的输出信号与分频比控制码Ⅳ(整数部分,为6bit)相加后控制脉冲计数器和吞咽计数器的模值,其中最高(MsB)的四位控制P,最低(LSB)四位控制S,从而使整数可编程分频器的瞬态分频比随着变化。由前面章节给出的MASH结构∑.△调制器原理,可知对于24bit累加器组成的吕△调制器,其3bit输出信号的平均值为K/224,和整数分频比控制码Ⅳ相加后,其平均值M为N+(K/2N,即M=4.P+S=N+(K/2弘),而4.P+S刚好为整数分频器的分频比表达式,因此可得,整数分频器的瞬时分频比平均值为Ⅳ+(K/2≯),即实现了期望的小数分频。‘脉冲计数器双模分频器控制码Ⅳ(整数)图5-2小数分频器电路结构62第5章应用于DVB-T/H射频调谐器的小数分频器设计5.3整数可编程分频电路小数分频器中的整数可编程分频部分包括4/5双模分频器、脉冲计数器和吞咽计数器三部分,结构与工作原理与前一章的可编程分频器相同。工作过程为:l,设双模分频器模值控制信号MC初始为低电平,此时双模分频器为5分频,可编程计数器开始计数:2,当吞咽计数器数完S个状态后,停止计数,MC变为高电平,双模分频器为4分频;3,当脉冲计数器数完P个状态后,通过复位信号RST将吞咽计数器的状态复位,MC重新变为低电平,完成一个周期的操作。4,重复以上过程。所以其分频比为4.尸+S。4/5双模分频器电路结构如图5.3所示,由于其在系统中的工作频率范围为450MHz—lGHz左右,不是太高,其中的触发器结构可采用Yuan/Svensson型来设计,触发器结构如图4一10所示,具体分析及设计可参考第四章。…MC--一0,可:…MC=一I一,蔓:图5.34/5双模分频器电路囊脉冲计数器和吞咽计数器均采用半定制流程设计,节省了设计周期,提高了效率。船-5.4∑一△调制器设计本次设计中吕△调制器采用MASHl.1.1结构实现,电路结构如图5-4所示,其有着结构简单,无条件稳定,可引入流水线方式实现高速低功耗操作等优点。与图3.25所示的MASHI.1.1结构基本相同,但在其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图5-4MASHl.1.1调制器电路结构63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一阶调制器的设计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小数频率综合器的杂散是由于周期性的分频比造成的,而分频器的分频比变化是由D△调制器的输出序列决定的,所以当∑.△调制器的输出序列周期越短时,分频比序列周期越短,导致杂散增大。所以我们应尽量增大吕△调制器的输出序列周期。增大D△调制器的输出序列周期的方法由如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法是加随机抖动(Dithering),随机化调制器的输出序列,但是此方案会增加频率综合器的带内噪声。第二种方法是采用质数(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量化模值的调制器,此方法能确保得到一个较长的序列周期㈣1。第三种方法为引入奇数初始条件,.使调制器的初始值(经∥归一化后)为一个无理数晦¨。此外,文献【62】提出了一种既不需要加抖动,也不需要设初始条件的一种方案。它是在传统的累加器型一阶调制器做了改进,将累加器的进位输出信号乘以一个系数a后,在下一个时钟将其反馈到其输入端,此结构被称为HK型一阶调制器,其结构的模型如图5.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四种方法仅对MASH结构的第一级一阶调制器做相应处理,因为第一级调制器决定了分频器的小数分频比。图5.5HK型一阶调制器模型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大调制器的输出序列,文献[631在HK调制器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它将每一级调制器都改成HK调制器的结构,并使各级调制器的量化模值互为质数,此方案与只在第一级采用HK调制器相比能达到更大的输出序列周期。关于以上几种增大输出序列周期的方案(不包括加随机抖动方案),设MASHl.1.1调制器为Ⅳ位,则各自的最小及最大输出序列周期对比如表5.2所示表5-2几种增大输出序列周期方案对比方案最小序列周期长度最大序列周期长度未采取任何措施22Ⅳ质数量化模值2Ⅳ一a(<2Ⅳ的最大质数)2。v—a奇数初始条件2‘Ⅳ+12Ⅳ¨仅第一级为HK调制器(a)≈23Ⅳ≈23Ⅳ三级均采用HK调制器(al,a2,a3)(2Ⅳ_a1)·(2N-a2)-(2Ⅳ-a3)(2Ⅳ·a1)·(2Na2)·(2Ⅳ.a3)根据表5—2及文献【63】的分析,最后一种方案的输出序列是最大的,因此,为了最大化输出序列第5章应用于DVB.1m射频调谐器的小数分频器设计周期,降低杂散,本设计采用了此结构的调制器。设图5-4中的三个一阶调制器的反馈系数a分别为al,a2和a3,对于Ⅳ位的累加器,若(2‘Ⅳ-aO,(2Ⅳ-a2)和(2Ⅳ-a3)两两互为质数(即最大公约数为1),则MASHl-1.1调制器的最大输出序列周期为(2。Ⅳ-a1).(2‘Ⅳ-a2).(2Ⅳ-a3)。因此,我们只要找到一组合适a1、a2和a3,便可使调制器的输出序列周期最大化。表5。3中给出了几组符合上述条件的Ⅳ位MASHl。1.1调制器a值(N=5~25)。表5—3Ⅳ位MASHl.1.1调制器各级反馈系数a的取值调制器位数N(bit)5,7,13,17,19all3a20O0Oa3316,9,lO,12,14,20,22,248,18,2511,2159llll16.23151519OO由上表,当Ⅳ为24时,a1,a2,a3可分别为3,0,1。由于当a为0时,相当于没有反馈,一阶调制器即为~个24bit累加器。当a为3或1时,其数字实现电路如图5-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若采用此方案扩大序列周期,对于输入为K的24位调制器,其输出的平均值(分频比小数部分)为K/(224一aO。(a)【b)图5-6一阶调制器的数字实现电路(a)a=l(b)a=32)误差消除电路设计对于MASHl.1.1调制器,为了使前两级一阶调制器的量化噪声完全抵消,实现噪声传输函数为3阶高通滤波函数,误差消除电路所要达到的功能函数如下:yfi】=Cl【f】+C2【f】一C2【f一1】+c3【司一2C3【f—H+C3[i-2】(5.1)其中C“f】为第k级一阶调制器的进位输出(k=l,2,3)。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可进行如下分析:首先,CJ卜l】Ck[i-l】可由C“f】经过一位寄存器(即触发器)获得。其次可将上述式(5.1)分为三部分,并分别进行计算。设42:o】=c3[/1—2C3【f—l】+c3【f一2】,B【2:o】=c:明一C2【,一l】,则有Ⅱ2:0】_A[2:o】+研2:o】+c。[,】。经真值表分析及逻辑化简,可以得到以下关系:A[2】2((一C3【i】))&C3[i·l】)I(C3[i】&C3[i-l】&(弋C3【i-2】)));65(5.2)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I】-“弋C3刚))&C3[i-l】)I(C3【i】&(C3[i-l】^C3【i-2】));A[0】2C3[i】^C3[i-2】;B[2】。(~C2[i】)&C2[i-1】;B[1】=(--422[i])&C2[i—l】;B[0】=C2[i】^C2[i-I】;(5.3)(5.4)(5.5)(5.6)(5.7)于是,由以上几组表达式转化为相应的组合逻辑电路,便可得到A和B值,最后,用一个带进位输入端的3位加法器实现y[2:o】=A[2:O】+B[2:o】+c,【力,其中C,【f】作为其进位输入信号。MASHl一l—l调制器的3-bit输出e12:o】与其所代表的十进制数值如表54所示。表5.4调制器的3-bit输出y[2:0】及对应的十进制数y[2:0】101110lll.10000010lO011l21004所代表的十进制输出.3.2033)高速累加器设计由前面分析可知,一阶调制器的核心是累加器,在图54中,各个累加器的输入到其进位输出之间有比较长的延时路径,导致其进位输出不可能同时发生变化,甚至会产生毛刺,这些毛刺会被误差抵消电路捕获,从而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为了解决此问题,可采用三个D触发器(1位寄存器)进行同步,且消除了毛刺。累加器由一个加法器和将输出返回到输入的寄存器组成。不考虑其它因素,一个24位的加法器是很容易实现的,如采用24个级联结构的一位全加器即可完成,但此方案的延时非常大,这会大大降低加法器的工作频率。为了提高速度,本设计中的24位加法器由6级4bit超前进位加法器(carry.100k.ahead.,CLA)级联而成f641,结构如图5.7所示。典型的CLA加法器实现分三个阶段,首先计算进位产生信号蜀,进位传递信号PJ及半加位‘,然后利用蜀和B产生进位输出cf+l,最后产生加法输出。若加法器的两个加数为‘和乃,进位输入信号为G,则逻辑表达式为&=丐·咒,只=五+只,‘=毛。咒q=岛+易‘q墨=fj0cj(5.8)(5.9)(5.10)相对与其它种类加法器结构,CLA加法器的延时是非常小的,因为其没有级联进位链,但是其所用的器件数目随着位数的增加呈指数增长,24bit的CLA加法器结构太复杂,很少使用。同时,为了解决使用级联结构带来的进位链延时问题,可采用流水线工作方式,如图5.7所示,每相邻两级CLA之间插入了一个一位寄存器,切断了进位链。于是,整个24bit加法器的延时由一个4bit的CLA加法器决定。第5章应用于DVB.T/H射频调谐器的小数分频器设计s[19:16】X【Y【图5.76级4.bitCLA加法器级联组成的流水线型24-bit加法器s【3:O】为了实现正确功能的流水线加法器,还需要引入额外的一些寄存器。在CLA加法器的输入端需插入寄存器使输入数据信号的到达时间与对应的进位信号同步,同时,各加法器的输出也需插寄存器重新调整时序,来补偿前面产生的时序差。为了更好的说明流水线累加器工作原理,来看一个简j单由三个1-bit累加器级联而成的流水线型3-bit累加器,其完整的结构如图5-8所示。蔻茗s[2】雾s[1】s【0】图5.8流水线型3-bit累加器当流水线型的累加器应用于小数频率综合器中的Y_,-A调制器时,由于B△调制器的输入往往为一个常数,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发生变化,所以在加法器输入端用于调整时序的寄存器可全部去除,以减少电路功耗与面积。67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52/4分频器设计本次设计中,2/4分频器采用全定制方法设计,它在锁相环路中直接与VCO相连,降低Td,数分频器的输入频率范围,当VCO—H工作时,环路内的预分频器分频比为4,而当VCOL工作时,其分频比为2。其中4分频采用两级二分频级联的方式构成,后一级二分频器与VCo_L连接的二分频器结构相同。由于2/4分频器的工作频率最高为4GHz左右,为了降低功耗,可使用TSPC型触发器来实现先介绍Yuan/Svensson型触发器之外的另一种TSPC型触发器-Oguey/Vittoz型D触发器Oguey/Vittoz型触发器是H.Oguey和E.Vittoz在1973年提出的【651,此结构与Yuan/Svensson型D触发器很类似;只是改变了一下信号流路径,将时钟管移到靠近电源或地端,如图5-9(a)所示。来分析一下其工作工程:当时钟上升沿输入数据为低电平时:CLK=0,D=I,A2=0,BI=1,B2=X,CI=X,C2=X,Q=XCLK=0,D=0,A2=l,BI=I,B2=l,CI=X,C2=X,Q=XCLK=I,D=0,A2=I,B1=0,B2=0,C1--1,C2=0,Q=oCLK=I,D=1,A2=0,B1=O,B2=0,CI=I,C2=0,Q--O当时钟上升沿输入数据为高电平时:CLK=0,D=0,A2=l,BI=I,B2=l,CI=X,C2=X,Q=XCLK=0,D=I,A2=0,BI=I,B2=I,CI=X,C2--X,Q=XCLK=I,D=I,A2=0,BI=I,B2=0,CI=0,C2=0,Q=ICLK=I,13=0,A2=0,B1=1,B2=0,CI=0,C2=0,Q=I因此可得只在时钟的上升沿,触发器将数据D传送到输出Q端,否则输出保持不变。图5-9(a)Oguey/Vittoz型触发器(b)毛刺抑制结构经仿真,Oguey/Vittoz型触发器的工作速率要快于Yuan/Svensson型D触发器,在0.18岬CMOS工艺下工作频率可达5GHz左右。此电路的最大缺点是存在的电荷共享效应可能会导致功能出错。当时钟上升沿输入数据为高电平时,节点A2下降到地电位GND。当时钟为高电平时,输入数据又变为低电平,节点Al原来存储的电荷将与A2发生电荷共享。因此,节点A2的电压值将会上升,68第5章应用于DVB.1Ⅲ射频调谐器的小数分频器设计可能会导致M2管导通,B1开始漏电,若时钟高电平时间够长,节点C将放电直至低电平,输出Q变为低电平,产生错误的逻辑功能。所以,Oguey/Vittoz型触发器在频率下降到一定值时便不能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在节点A1出并联一个NMOS管M4到地,栅极由时钟CLK控制。这样,当CLK为高时,节点Al的电荷便通过M4释放到地,防止M2管导通。经仿真,经过这一改善,此电路正常工作频率可以达到更低,但同时也稍增大了时钟信号的负载。此外,Oguey/Vittoz型触发器和Yuan/Svensson型触发器一样存在着毛刺问题。当D为0时,CLK上升沿,B1放电需要一定时间,导致在Cl端出现毛刺。为了解决Oguey/Vittoz型触发器的毛刺,同时又不增大时钟信号的负载,文献[66】提出了一种电路结构。电路如图5-9(b)所示,在第三级加了一个NMOS管M4,栅极由输入数据D控制。当时钟CLK为高电平时,输入数据D为低电平时,M4是断开的,所以c1不会释放电荷导致电压下降,抑制了毛刺。但是由参考文献【67】可知,此结构的抖动(Jitter)性能较差,没有Oguey/Vittoz型触发器好。‘结合上述分析,并综合工作速率和抖动性能考虑,与本设计中与VCOH相连的二分频采用Oguey/Vittoz型TSPC触发器实现,与VCOL相连的二分频采用Yuan/Svensson型触发器实现。本设计中采用的2分频电路及MOS管尺寸如图5.10所示,各尺寸的单位为删岬。(a)(b)图5.10本文采用的2分频器电路(a)与VCQL相连(b)与VCO—H相连5.6分频器电路仿真结果5.6.12饵分频器由上文可知,2/4分频器主要由两个不同电路结构的二分频组成,下面将对这两种二分频器分别进行仿真。对于如图5-lO(b)所示的二分频器(由于工作频率高,即为Div2一H),前仿真结果显示:在1.2V电源电压下,二分频电路消耗的电流约为150“A,此数值会随着输入信号频率与上升下降沿的变化而小幅变化。当输入信号幅度为0.3V时,其正常工作频率范围覆盖I-6.5GHz,当输入信号频率为4GHz,幅度为0.3V时,二分频器电路输出波形如图5—1l所示。69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耋Boo.Eo粤需.㈣蚰置75图5-ll二分频器Div2_H输出波形对于如图5.10(a)所示的二分频器(由于工作频率较低,即为Div2一L),前仿真结果显示j在1.2V电源电压下,二分频电路消耗的电流约为105RA。当输入信号幅度为0.3V时,其正常工作频率范围覆盖0.8.5.5GHz,.当输入信号频率为4GHz,幅度为0.3V时,二分频器电路输出波形如图5.12所示。鼬c搿图5.12二分频器Div2L输出波形5.6.24/5双模分频器由图5.1所示的小数频率综合器系统框图,可得4/5双模分频接在2/4分频器的后面,需要满足的工作频率范围为450MHz-lGHz左右。采用的电路结构如图5.3所示。仿真结果显示,箕工作频率覆盖0.4-2GHz,在1.2V电源电压下,工作电流约为270pA,图5.13与图5.14分别给出其在4分频和5分频模式下的输出波形,其中输入信号频率均为1GHz。八}1l{"TCYUff1lllfnll';门~o-q;.nIf-3fF{llf一1i{}ff;fl{ifjl—{l》lj图5.134/5分频器输出波形(4分频模式)70第5章应用于DVB.T/H射频调谐器的小数分频器设计霜骊{『j嚣”r】且瑚——————]———。1一|ll{¨I…一}I11u寸———一25jL—,—.—r——.——,———,——,——1——,———.—.,——,——1——,,——,——,——.—1一州。........,...........JL1图5.144/5分频器输出波形(5分频模式)5.6.3∑.△调制器由于∑.△调制器是实现小数分频的关键,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整个小数分频器的好坏。对∑.△调制器的仿真如下:当调制器的输入K分别为8388605,lf770000,16770(即分频比的小数部分阼分别接近0.5,1,0)时,调制器的输出序列如图5—15所示,其中clk为娶△调制器的时钟(系统中由整数可编程分频器的输出供给),out为∑.△调制器的输出序列。Kf:照曩隧黻黼疆滋燃黻糊燃溅黼瓣蹴黼掰麓蓬燃黼糍黼强熬燃l‘cIoutt鐾酒塑避遵翼霆霆嚣藿藿豳翟莲霆邂泣藿蕊鍪錾豳l翰巍翔髓瞳—瞄■翻瞳叠裔l翱魄翟嘲盔杰盛窿盈耐雹匿叠衄盔恤蟹嘲曩—盈l誓翻隧嬲豳蕾墨鞠盔翻譬盔础叠嘲蹈毫翻翻翻翻瞄奠豳跪翻瞄盔翟墨隧戤f瓣疆爆温滢蘧馐澄灞滋隧氍灞澄澄溺隧唾礓灌滢疆灌鎏澄愿瓣嗳凌滋灌溜隧澄馐殛曜磁滋秘蹬f(a),7=O.49999999l=0.57。j篆i露写嚣露虢_::I:;……….,,…S’。:-?。IX.-委溪瑟薹罴强;瑟■,麓j_毫|i-i≯_::、。:。囊j一:¨≯羞爹、娄,警篙舞“二;。:“=管.≥。,“;≯≥等’:?=’≯警‘等等?孑I絮:叠嚣.。≮o嚣:=篙:=暑竺竺篁∞≮j=_/曩j|’;jj-.·一~:∑蔓三芝::曼置:三篓磊!ii量:一曼:!兰兰j?‘≯j·~::。蠹?芝二≥囊;董。r曼■羞一-:!i二::乏三三一::I=一■:』‘!~一譬,f。一1.rC‘,?-fr…,’,7/j一=、图5.15∑.△调制器输出序列将上图∑一△调制器的输出序列的前10个时钟周期数分别相加,可得,图5.15(a):0+3—3+3+I+0—2+4-2+1=5,每周期增加的平均值为5+10=0.5;图5.15(b):3+l+0+l+1+O+2+1+3—2=10,每周期增加的平均值为5+10=1;图5.15(C):-2+2-1+1—1+1-1+0+1—1=10,每周期增加的平均值为5+10=0.1:以上可以看出其累加的平均值接近或等于所设定的小数分频比,为了增大累加时钟周期来验证,我们使用Modelsim和Matlab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对于图5.15(a),将其输出序列做输送给Matlab相对时钟做累加(相当于积分)运算,可得其累加值和时钟周期数的关系如图5一16所示,可见累加值随着周期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其斜率为o.5(即(10000.5000)÷(7000.4500)=o.5),即平均每个周期增加0.5,实现了分频比小数部分为O.5的功能。可见只要时钟周期数够长,其平均值与所设定的小数分频比间的误差便可忽略不计。关于其理论的详细证明及推导可参考文献[61]。7l东南大学硕l:学位论文砖∞加∞诣∞∞∞弱∞5000I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图5一16∑.A调制器输出序列累加值和周期数的关系5.6.4小数分频器整个小数分频器代码级仿真结果如图5.17所示,图中K为调制输入,Ⅳ为分频比整数部分值,clk为小数分频器输入时钟,out为分频器输出,M为瞬时分频比,C为内部的计数器值,由图可见分频器的分频比随着M值不断变化,由于Ⅳ没为29,所以其分频比会在26—33之间变化。。引CKNclkOUlMC图5.17小数分频器仿真结果由于小数分频器中的双模分频器17_J-.作频率较高,采用全定制的设计方法实现,而∑一△调制器的1i作频率较低,为了节省设计时问,则采用半定制方法实现。为了进一步验证小数分频器的功能,我们利用Cadence软什卜.的Spectre.Verilog对整个小数分频器进行前仿真,其中,∑.△调制器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描述,而双模分频器则用其电路原理图表示。当分步贞比设为31.5,输入时钟频率为1GHz时,分频器输出信号的频谱如图5.18所示,平均频率为31.75MHz,实现了所需功能。图5.】8小数分频器输出信号的频谱72第5章应用于DVB.TⅢ射频调谐器的小数分频器设计5.7分频器版图及后仿真5.7.12/4分频器由于本设计中的2/4分频器未采用差分结构,工作频率相对较低,所用管子数目少,结构比较简单,因此设计难度不大。图5—19(a)和(b)分别为较低频工作的二分频器(Div2一L)与较高频工作的二分频器(Div2一H)版图,每个版图面积约为10x101.tm2。’(a)Div2一L图5.19二分频器版图(b)Div2一H二分频器的后仿真结果显示:对于Div2H,当输入信号幅度大于0.2V时,正常工作频率范围霎孓满足系统要求的2.5.3.5GHz。当输入信号幅度变大,工艺角在1.2V电源电压下,TT工艺角,输入幅度为0.2V的5GHz钔吼吼艺裁可舰懈黼黧~均澍波髓腓脚盖,蜃如.一Z整蛩f5舱缈伽舷熹|;肺乙大移,容易看出其分频功能正确。此外,工作电流约为1520A。;/r1厂厂l‘上j;ih一——jffl:.,、,立一?{I』一。_…∥|≮∥,、\jI\/l\/、、i/一\|/一\严。\7弋、,/\、一7/\一/、~/8.0715na12.593v8.4744n。.t2,5931v'ne.m。)dMldV402.9E,la¥78.966uV口196E15图5.20二分频器后仿真输出波形(Div2H)对于Div2.L,当输入信号幅度大于0.3V时,正常工作频率范围在所有工艺角情况下均覆盖0.75—3GHz,满足系统要求的0.8.2GHz。TT工艺角时,当输入幅度为0.3V的4.5GHz信号,可得其输出波形如图5-2l所示,容易看出其分频功能正确。电路工作电流约为107p.A。东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t一一_^£l一迸t,}ll,;。I~f』f,l.;;’,.·.….阁5—211..分频器后仿真输出波形rDiv2L)5.7.24/5双模分频器4/5双模分频器电路结构如图5.3所示,其中的触发器结构呵采用Yuan/Svensson型。如图5.22所示为4/5双模分频器的版图。版图面积约为30×209in2。图5.224/5双模分频器的版图由于4/5分步贞器的输入信号是2/4分频器的输出,为一个满摆幅的方波信号,因此不存在灵敏度问题。后仿真结果显示:在】.2V电源电压下,其正常:f_作频率范同住所有.I:艺角情况下均覆盖0.4—2GHz(对输入信号的上升下降沿有一定要求),高频端远满足系统要求。电路T作电流约为200衅。当输入频率为IGHz的近似方波信号时,其住4分频和5分步贞模式卜.的输出波形分别如I刳5.23与图5.24所示:、图5.234/5分频器后仿真输出波形(4分频)74第5章应用于DVB-Tm射频调谐器的小数分频器设计图5—244/5分频器后仿真输出波形(4分频)5.7.3小数分频器小数分频器中的∑-△调制器与可编程计数器均采用半定制方法设计,自动布局布线后的版图如图5-25(a)所示,版图面积为210x2109m2图5.25(a)∑一△调制器及可编程计数器版图(b)整体小数分频器版图整体小数分频器的版图如图5-25(b)所示,面积为675x4751am2(包括焊盘)。后仿真结果:为了仿真的方便,将小数分频器中的双模分频器采用Vefilog语言描述代替。可编程计数器和∑.△调制器的电路网表由自动布局布线工具得到,仿真时需将连线延时及标准单元延时反标到相应模块。小数分频器在分频比设为29.5时的后仿真结果如图5—26所示。■■■●●—●■■—圈咖墨墨霜盈蓄墨墨昌旧,JK◆clk◆1...。.一N◆M◆0Ut.}图5.26小数分频器后仿真75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由图可得,小数分频器的分频比随着肘值不断变化,由于采用3阶的∑.△调制器,所以其范围为26.33。将图中的所有28个时钟周期上的M值进行累加如下:26+32+30+29+27十33+26+32+30+29+27+33+26+32+30+28+29+32+27+30+30+31+26+33+28+29+29+3l=825可求得其平均值为825+28=29.46,只要用于累加的时钟周期够长,其平均值就会越接近期望的29.5。仿真结果显示:在1.2V电源电压下,小数分频器电路各个模块消耗的电流总和约为1.5mA,符合设计要求。本文设计的D△调制小数分频器及2/4分频器已通过多项目晶圆(MPW)采用SMICCMOS工艺实现制造,待测试。O.13urn76第6章总结第6章总结分频器是频率综合器的关键部件,它是频综能提供多个高精度频率信号的关键与前提。通信过程中各个信道之间的切换都要靠改变分频器的分频比来实现。所以对频率综合器中分频器的研究、设计与实现有比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IC设计水平。本文主要对频率综合器中的整数和小数分频器的原理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在两个合作项目的资助下,采用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方法,设计实现了应用于WSN的PLL频率综合器中的整数分频器和应用于DVB-T/H标准的PLL频率综合器中小数分频器,分别通过TSMCCMOS工艺和SMICO.139inO.189mCMOS工艺成功流片并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整数分频器能精确地完成与控制信号相匹配的分频功能。小数分频器尚未测试(待测试中)。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锁相环式频率综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及其线性化模型作了初步分析,并给出了一些改’善频率综合器性能指标的措施。2.全面介绍了各种模拟及数字分频技术和不同类型的分频器结构,对其实现分频的原理做了阐述。并重点讨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注入式锁定分频器和基于触发器结构的分频器。3.研究和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高速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原理。4.对当下几种流行的双模分频器和可编程分频器实现方式及原理做了阐述。5.两个设计实例:基于脉冲吞咽计数器的整数可编程分频器设计和调制器采用MASHI.1.1结构的小数分频器设计。所有设计均进行了充分的仿真及验证。高速分频器作为频率综合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设计者高度重视,本文对各种分频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l。高速低功耗的各种分频器技术。如注入锁定分频技术,采用相位开关实现双模分频技术等。2.小数分频器中单环结构的高阶调制器研究。单环高阶调制器虽然存在稳定性问题,但若经精心设计,其与MASH结构相比有着较好的噪声整形功能,且对鉴相器线性度要求也较低。3.用于频率综合器的总线接口电路研究。由于分频器的分频比控制码往往比较多,采用并行方式输入会增大焊盘和芯片的面积,增加成本,因此有必要学习研究各种总线接口(如SPI,12C)结构及在片实现方法。4.对于应用于频率综合器系统的分频器而言,需要考虑其与前级压控振荡器及与后级电路的级联问题,这涉及到分频器的输入端负载及对称性,输出信号幅度等问题。所以各级电路间的接口匹配和联合设计很重要。5.分频器的相位噪声及对整个频率综合器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由于作者水平所限,难免存在纰漏和谬误,请读者不吝指正。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XiaofeiKuang,Nanjianw仉—AFast-SettlingPLLFrequencySynthesizerwithDirectFrequencyPresetting”【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6.12】A.Swaminathan,KevinJ.Wang,IanPLLwithAdaptivePhase-NoiseGalton.‘‘AWide-Bandwidth2.4GHzISM—BandFractional-NCancellation”【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7.[3】Shih-anYuPeterKinget.“A0.65V2.5GHzFractional—NFrequencySynthesizerin90rimCMOS”【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7.【4】StefanoPellerano,RajarshiMukhopadhyay,AshokeRavi,eta1.‘‘A39.1-to-41.6GHz△∑Fractional-NFrequencySynthesizerin90rimCMoS”【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8.KevinJ.Wang,AshokSwaminathan,IanGalton.“Spurious—ToneSuppressionTechniquesAppliedato【5】5Wide·Bandwidth2.4GHzFractional-NPLL,’【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8.AZ【6】HivaHedayati,BertanBakkaloglu,WaleedKhalil.“AlMHz-BandwidthType—ISynthesizerforFractional-NWiMAXApplications”【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9.【7】XiangGao,EricA.M.Klumperink,MounirBohsali,eta1.‘‘A2.2GHz7.6mWSub-SamplingPLLwith一126dBc/HzIn-BandPhaseNoiseand0.15ps邮Ji镌rinO.18pmCMOS”【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9.【8】LeiLu,ZhichaoGong,YouchunLiao,eta1.‘‘A975缸l960MHzFast—LockingFractional-NSynthesizerwithAdaptiveBandwidthControland4/4.5PrescalerforDigital"IVTuners”【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9.【9】Chat)一ChingHung,Shen·IuanLiu.‘‘ALeakage-SuppressionTechniqueforPhase·LockedSystemsin65nmCMOS”【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9.[10】Kun-HungTsai,Lan-ChouCho,Jia-HaoWu,eta1.“3.5mWW-BandFrequencyDividerwithWideLockingRangein90rimCMOSTechnology'’【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8.【ll】DaeikD.Kim,JonghaeKim,ChoongyeunCho.‘‘A94GHzLockingHysteresis—AssistedandTunableCMLStaticDividerin65nmSOlCMOS”[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8.【12】StefanoPellerano,PaoloMadoglio,YorgosPalaskas.‘‘A4.75GHzFractionalFrequencyDividerwithDigitalSpurCalibrationin45rimCMOS”【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9.Frequency【13】Bo-YuLin,Kun-HungTsai,Shen—IuanLiu.‘‘A128.24-to-137.00GHzInjection·LockedDividerin65nmCMOS”【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9.【14】Hans·DieterWohlmuth,DanielKehrer.‘‘A24IEE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GHzDual—ModulusPrescalerin90nmCMOS”【C】.CircuitsandSystems,PP.3227-3230,May2005.[15】ShitaGuo,LuHuang,XuefeiBai.‘‘A4-GHzCMOSDual-modulusPrescalerwithEnhancedlnptrtoverSensitivityExtendedOperationRange”【C】.CommunicationTechnology,2008llth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Hangzhou,China.2008[16】XiaopengYu,JianjunZhou,XiaolangYan,eta1.“Sub·mwMulti-GHzCMOSDual·ModulusPrescalersBasedonFrequencyProgrammableInjection-Locked79FrequencyDividers”【c】.2008IEEERadioIntegratedCircuitsSymposium(RFIC2008),V01.2,2008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Hsien-KuChert,Hsien-JuiChen,Da-ChiangChang,eta1.‘‘Amm—WaveCMOSFrequencyMultimodeDivider',【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9.2.4GHzCMOS【18】LiZhiqiang,ChenLiqiang,ZhangJiart,eta1.‘‘AProgrammableMulti—ModulusFrequencyDivider'’【J】.ChineseJournalofSemiconductors,V01.29,No.2.PP.224—228,Feb.2008【19】Barale,F.Sen,P.Sarkar,S.,eta1.“ProgrammableFrequency-DividerforMillimeter-WavePLLFrequencySynthesizers”【C】.3—8thMicrowaveConferenceEuMC,European,2008【20】SleimanS.B.,AtallahJ.G.,RodfiguezS.“Wide-Division-RangeHigh·SpeedFullyFrequencyProgrammableDivider”[C】.CircuitsandSystemsandTAISAConference,2008【21】JoonsukLee,BeomsupKim.“ALow-NoiseFast-LockPhase-LockedLoopwithAdaptiveBandwidthControl”【J】.IEEEJ.Solid-StateCircuits,V01.35,No.8,Aug.2000【22】RobertBogdaIlStaszewski,JohnL.Waliberg,SamehRezeq,eta1.‘'All—DigitalforMobilePhones”[f1.IEEEJ.Solid—StateCircuits,V01.40,No.12,Aug.2005PLLandTransmitter【23】KeliuShuEdgarS矗nchez-Sinencio.“CMOSPLLSynthesizers:AnalysisandDesign”[M】.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Inc.2003【24】R.L.Miller.“Fractional·FrequencyGeneratorsUtilizingRegenerativeModulation”【C】.Proc,Inst.RadioEng,Vol。27,PP.446·456,July1939【25】JriLee,BehzadRazavi.‘‘A40-GHzFrequencySymposiumonDividerinO.189mCMOSTechnology”【J】DigestofVLSICircuits,PP.259-262,June2003[26】ThomasWallin,JohmOctaveHellen,HfikanBerg,eta1.“RegenerativeFrequencyDividerSiGe-RFICwithBandwidthandLowPhaseNoise”【C】.3rdEuropeanMicrowaveIntegratedCircuitsConference,2008【27]ZainabolhodaHeshmati;IanC:Hunter,RogerD.Pollard.“MicrowaveParametricWithConversionGain.”[J]./EEETranscations2007onFrequencyDividersMicrowaveTheoryandTechniques,V01.55,No.10,【28】HamidRDifferentialRategh,HiradSamavati,ThomasH.Lee.“A5GHz,lmWCMOSVoltageControlledInjectionLockedFrequencyDivider”【C】IEEECustomIntegratedCircuitsConference,PP.517-520,1999.【29】HuiWu,LinZhang.“A1&to·18GHzO.181amEpi-CMOSDivide—by-3Injection-LockedFrequencyDivider',【C】.ISSCCDigestofTechnicalPapers.Feb.,2006.[30】Hui.Wu.“Divide—by-Odd-NumberInjection-LockedFrequencyDividers”【Online].Available:http://www.ece.rochester.edu/research/laics/ilfd.html.Feb.2006.【31】Chi-HsuehWang,Chung-ChunChen,Ming-FongInjection-LockedFrequencyDividerin0.13一InnLei,eta1.“A66·72GHzDivide·by·3CMOSTechnology”[C】IEEEAsianSolid-StateCircuitsConference,Jeju,Korea.Nov.2007【32】康建颖.“频率综合器中的分频器电路设计”【D】.硕士论文,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2009【33】WenFang,ArthurBrunnschweiler,PeterAshburn.‘'AnAnalyticalMaximumToggleFrequencyExpressionanditsApplicationtoOptimizingHigh-speedECLFrequencyR0Dividers”【J】.IEEEJ.参考文献Solid—StateCircuits,V01.25,No.4,PP.920-931.1990【34】姜辉.“基于0.18lamCMOS工艺的低电压、低功耗、超高速集成电路设计”【D】.硕士论文,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2006【35】邓文娟,雷镒铭,朱兆优.“超高速CMOS动态负载分频器设计及研究”阴.微计算机信息,第25卷第6.2期,Pp.286-288.2009[36】Jun-ChauChien,Liang—HungLu,“Ultra-Low—Voltage.CMOSStaticAsianSolid—State.CircuitsConference,PP.209-212,Nov.2005.FrequencyDivider,”正EE【37】JanM.Rabaey,AnanthaChandrakasant,BorivojeNikolic,.“DigitalIntegratedCircuits”[M】,PRENTICEHALL.2003【381J.YuanandC.Svensson,“HighSpeedCMOSCircuitTechnique.”【J】.IEEEJ.Solid-StateCircuits,V01.24,No.1,PP.62-70,Feb.1989[39】J.NavarroSoares,Jr.,W.A.M.VanNoije.‘‘A1.6-GHzDualModulusPrescalerUsingtheExtendedTrue—Single-Phase·Clock.CMOSCircuitTechnique(E-TSPC)”【J】.IEEEJ.Solid-StateCircuits,V01.34,No.1,pp.97—102,Jan.1999[40】XiaoPengYu,ManhAnhDo,WeiMengLim,etal一“DesignandOptimizationoftheExtendedTrueonSingle—PhaseClock-BasedPrescaler"[J],IEEETransactionsV01.54.No.11.NOV.2006MicrowaveTheoryandTechniques.【41】JanCraninckx,MichielS.J.Steyaert.‘‘A1.75-GHz/3-VDual·ModulusDivide-by-128/129inO.7一lunPrescalerCMOS”叨.IEEEJ.Solid·StateCircuits,V01.31,No.7,PP.890—897,July,1996【4匆KeluiShu,EdgarSanchez-Sinencio.‘‘A5GHzPresealerUsingImprovedPhaseSwitching”【J】,.CircuitsandSystems,IEEEISCAS2002【4习XiaojianMao,HuazhongYang,HuiWang.‘'NewFrequencyDividerwith8OutputPhasesforPhaseSwitchingPrescaler'’【C】.Proe.Communications,CircuitsandSystems,V01.4,PP.2588—2591.2006【44】王津,虞小鹏.“基于TSMC0.25lam工艺的5GHz31/32双模预分频器的设计”【J】现代机械,2008年第5期,pp.27.30.2008【45】XiaopengYu;JianjunPrescalersBasedonZhou;XiaolangYan,etai..“Sub—mWMulti-GHzCMOSDual—ModulusProgrammableInjection—LockedFrequencyDividers”【c】.RadioFrequencyIntegratedCircuitsSymposium.PP.431_434.2008[46】裼吕吴.“新型多模注入锁定除频器舆串叠型鼋壁控制振温器之彀针”【M】.硕士论文,台湾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2007【47】S.H.LeeandH.J.Park.‘‘ACMOSHigh-SpeedWide-RangeProgrammableCounter'’[J】.IEEETrans.CircuitsSyst.II,v01.49,PP.638-642,Sep.2002[48】Kuo,Y.,Weng,R.,andL-u,C.‘‘A5.4-GHzLow-PowerSwallow-ConterlessFrequencySynthesizerwithaNonliearPFD”【C】.Proc.VLSI-SoC.PP.357—360.2006.【49】CiceroS.Vaucher,IgorFerencic,MatthiasLocher,etal。‘‘AFamilyofLow·PowerTrulyModularProgrammableDividersinStandardO.35一umCMOSTechnology”[J】IEEEJ.Solid—StateCircuits,V01.35,No.7,PP.1039·1045.July2000【50】吴建辉,王声扬,李红,等.“一种带占空比调整的高速宽范围多模可编程分频器”【P】中国,8l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157094,2008【51】ZhaoHui,RenJunyan,ZhangQianling.“A900MHzCMOSPLL/FrequeneySynthesizerInitializationCircuit”【J】.ChineseJotllTlalofSemiconductors,V01.24,No.12.PP.1244—1249,Dec.2003【52】池保勇,余志平,石秉学.CMOS射频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3】D.Johns,K.Martin."Analog538.541.1997IntegratedCircuitDesign'’【M】.NewYork:JohnWileyand.Sons,【54]TomA.D.Riley,MilesSynthesis”【J】.IEEEA.Copeland,eta1..“Delta-SigmaModulationinFractional-NFrequencyJ.ofSolid-StateCircuit,V01.28,No.5.PP.553-559.1993J.Conley.‘‘AMultipleModulatorFractional【55】BrianMiller,RobertDivider'’【J】.IEEETrans.onInstrumentationandMeasurement,V01.40.No.3.PP.578—583.1991【56】IEEEStandard802.15.4.“Wirelessmediumaccesscontrol(MAC)andphysicallayer(PHY)IEEEComputerSociety,2003specifications”【S】.LAN/MANStandardsCommitteeofthe【57】王欢,王志功,冯军等.“12.GHz0.25umCMOS1:2动态分频器’’叨高技术通讯,pp.45.50,2003,8【58】TangLu,WangZhigong,HeXiaohu.“LowJitter,Dual-ModulusPrescalersforRFReceivers”【J】.ChineseJournalofSemiconductors,V01.28,No.12.PP.1930-1936,Dec.2007【59]MohitArora.‘'ClockDividersMadeEasy'’【Z】.Available:WWW.st.com【60】KavehHosseini,MichaelPeterKennedy.“MathematicalAnalysisofaPrimeModulusQuantizerMASHDistalDelta-SigmaModulator"’川.IEEETrans.CircuitsandSystems·PartII,V01.54,no.12,pp.1105·1109,Dec.2007.[6l】M.KozaLI.Kale,‘'OversampledDelta-SigmaModulators:Analysis,ApplicationsandNovelTopologies”【M】.Dordrecht,Netherlands:Kluwer,2003.【62】KHosseiniandM.PKennedy.“MaximumSequenceLengthMASHDigitalDeltaSigmaModulators”叨.IEEETransactionsonCircuitsandSystems·I:RegularPapers.V01.54,No.12,Dec.2007a【63】TaoXu,MarissaCondon.‘'DesignMethodologyforDelta-SigmaModulator',【C】.Proe.WorldCongressonMaximumSequenceLengthMASHDigitalEngineering,London,U.K.VolI.2009.【64】M.KozakandI.Kale,‘‘Apipelinednoiseshapingcoderforfractional-Nljrequencysynthesis,”IEEETrans.Instrum.Meas.,V01.50,No.5,pp.1l54-l161,2001【65】H.OgueyandE.Vittoz.‘"CODYMOSFrequencyDividersAchieveLowPowerConsumptionandHighFrequency'’[J】.ElectronicLeReB,V01.9,No.17.PP.386·387,Aug.1973【66】&Rogenmoser,N.Felber,Q.Huang,W.Fichtner.“1.16GHzDual—Modulus1.2InnCMOSPrescaler'’,IEEEProe.CustomIntegratedCircuitsConference,PP.27.6.1-27.6.4,May1993【67】蔡昌孝.“抗滩飙之暹辑元件设计舆寅现”【M】.硕士论文,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电机工程所.2004致谢致谢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向给予我培养、教育、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李智群教授。从研究生入学至今,我~直得益于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充满激情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受益终生。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不仅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得到提高,开拓了眼界与思路,而且培养了我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感谢射光所所长王志功教授在课题的研究工作中所提供的良好条件和所给予的帮助、启迪和鼓励。王老师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以及勤勉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着我,教育着我。感谢樊祥辛教撰和李芹老师在无线传感网项目中对我的指导。感谢章丽老师、李伟和张弘老师,在芯片设计过程中提供的硬件、软件和测试方面的技术支持与指导。他们的辛勤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感谢张浩博士、韩鹏博士、王利丹博士、康建颖师兄、陆磊师兄等,他们在研究中对我的指导与建议为我指明了方向,他们的答疑解惑也使我的研究事半功倍。毽谢帮助过我的项目组中的姜亚伟、侯凝冰、万)llN等同学,在一起学习与合作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无论是讨论电路结构、仿真方法、版图设计、测试方法以及测试实践,与。厶他fI、j酌讨论与合作让我受益匪浅!感谢侯浩然、黄庆中、许多和熊振华同学在电路设计中给予的无私帮助。感谢王庆文、邢飞、杨光、张锐、李剑云、张峰、林炳等宿舍好友,与他们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让我终生难忘。最后,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家人。在我漫长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的殷切期望一直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还有许多关心和支持我的人,不能一一列举,在这里一并向你们表示感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附件: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ShuHaiyong,LiZhiqun.“AProgrammable2.4GHzCMOSMulti—ModulusFrequencyChineseJournalofSemiconductors[P,录用】2.Jiangyawei,LiZhiqun,ShuHaiyong,HouNingbing.‘‘A5-GHzfrequencysynthesizerwithconstantDivider'’叨.band-widthforlowIFZigBeetransceiverapplications”[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0【已录用】.85PLL频率综合器中整数和小数分频器设计与实现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舒海涌东南大学
1. 康建颖 频率综合器中的分频器电路设计[学位论文]20092. 余俊 宽带CMOS锁相环中小数分频器的设计[学位论文]20093. 朱凯 应用于GPS接收机频率综合器分频器的设计[学位论文]20084. 陆磊 无线传感网频率综合器前置分频器的设计与实现[学位论文]20095. 侯凝冰 WSN频率综合器中PFD和CP设计与实现[学位论文]201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754286.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