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主要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等法规、标准的规定。
3.1 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和确认分析结果
3.1.1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理化性能指标
本建设项目原料:乙醇、甲酸、乙二醛、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产品:甲酸乙酯、乙醛酸。副产品:乙二酸、硝酸钠、亚硝酸钠 中间产物:一氧化氮,为有毒气体。 辅助材料:氨,制冷介质,为有毒气体。
本建设项目中主要物质的危险特性见 3.0.0-1、3.0.0-2。
1
表3.0.0-1 物质的理化特性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名称 乙醇 甲酸 乙二醛 硝酸 硫酸 甲酸乙酯 乙醛酸 外观与形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 淡黄色液体,微有臭味 熔点饱和蒸气压沸点(-℃) (-℃) (kPa) -114.1 8.2 15 78.3 100.8 50.5 86 330 54.3 111 无资料 100℃升华 无资料 320(分解) -33.5 -151 2
相对密度(水=1) 0.79 1.23 1.14 1.50 1.083 0.92 1.42 无资料 1.90 2.26水=1 2.17水=1 0.6空气=1 无资料 溶解性 混溶于水,可溶于氯仿、甘油、醚多种有机溶剂 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乙醇 备注 5.33 0.67 29.3 4.4 0.13 13.33 1mmHg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506.62(4.7℃) 无资料 溶于水、醇、醚 与水混溶 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溶于水,微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与水混溶 易溶于乙醇,溶于水,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和氯仿。 易溶于水、液氨,微溶于乙醇、甘油。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微溶于水 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42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嗅 10.5 无色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 -79 淡黄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98 无资料 189.5 306.8 271 -77.7 -163.6 氢氧化钠溶液 纯品为无色液体 乙二酸 硝酸钠 亚硝酸钠 氨 一氧化氮 无色透明结晶体 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无色气体
表3.0.0-2 物质的危险特性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物质名称 乙醇 甲酸乙酯 甲酸 硝酸 硫酸 氢氧化钠 乙二醛 乙醛酸 乙二酸(草酸) 一氧化氮 氨 亚硝酸钠 硝酸钠 物质 状态 液 液 液 液 液 固 液 液 固 气 液 固态 固态 危险货物 分类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 酸性腐蚀品 酸性腐蚀品 酸性腐蚀品 碱性腐蚀品 有毒气体 有毒气体 氧化剂 氧化剂 编号 32061 31038 81101 81002 81007 82001 闪点引燃温度(℃) (℃) 9 -20 68.9 363 440 410 爆炸极限% 下限 3.3 2.7 18 LD(LC)50 3车间空气中允许 3上限 mg/kg(mg/m) 浓度M/T mg/m 19 16 57 7060 1850 1100 无资料 2140 无资料 200 70 无资料 未制定 未制定 未制定 未制定 2 0.5 未制定 未制定 未制定 5[NO2] 30 火灾危险 危害程度分级性类别 GB5044 甲 甲 丙 乙 甲 丙 丙 乙 乙 甲 Ⅳ Ⅲ Ⅲ Ⅲ Ⅳ Ⅱ Ⅱ 无资料 Ⅲ Ⅱ Ⅱ Ⅳ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非危险品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非危险品 110 422 非危险品 无意义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23009 23003 51525 51055 (1068,4小时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无意义 (大鼠吸入)) 无意义 651 15.7 27.4 350 41 3236 注:危险物品数据来源于该产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3
3.1.2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
本建设项目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物料、产品包装、储存、运输要求见下表。
表3.0.0-3 危险品包装、储存和运输情况汇总表
序号 一 名称 原辅材料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4
包装标志(主要/次要) 包装 类别 包装方法 储存、运输 1 乙醇 易燃液体 O52 铝桶、镀锌铁桶 塑料桶 2 甲酸 酸性腐蚀品 O52 3 硫酸 酸性腐蚀Ⅱ 塑料桶
品 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储存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4 硝酸 酸性腐蚀品 塑料桶 5 氨 有毒气体 钢瓶 6 氢氧化钠 碱性腐蚀品 编织袋 二 产物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5
1 甲酸乙酯 易燃液体 小开口钢桶
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易(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2 硝酸钠 氧化剂 袋装 3 亚硝酸钠 氧化剂 袋装 注:资料来源于该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6
3.2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
3.2.1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本建设项目使用的主要原料为乙醇、甲酸、乙二醛、硝酸、硫酸、氢氧化钠、液氨等。产品为甲酸乙酯、乙醛酸;副产品为乙二酸。在原料和产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1)第二类有毒气体:氨。2)第三类易燃液体:甲酸乙酯、乙醇;3)第五类氧化剂:硝酸钠、亚硝酸钠;4)腐蚀品:甲酸、硝酸、硫酸、氢氧化钠;原料乙二醛、产品乙醛酸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灼烫(化学腐蚀)和中毒。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的场所或部位间表3.2.1-1 。 表3.2.1-1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物料、产品 乙醇 甲酸 硝酸 硫酸 乙二醛 甲酸乙酯 乙醛酸 乙二酸 氨 硝酸 火灾危险性分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甲类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火灾、爆炸 分布场所或工序 原料仓库、酯化釜及高位槽 原料仓库、酯化釜及高位槽 原料仓库、氧化釜及高位槽 原料仓库、酯化釜及高位槽 原料仓库、合成、脱溶 成品仓库、酯化釜、精馏釜 成品仓库、氧化釜 仓库、氧化釜及高位槽 仓库、制冷车间 尾气吸收处理工序 备注 酸性腐蚀品,灼烫,火灾、爆甲类 炸,中毒 中闪点易燃火灾、爆炸,中液体,甲类 毒 中闪点易燃火灾、爆炸,中液体,甲类 毒 甲类 火灾、爆炸,中毒 中闪点易燃火灾、爆炸,中液体,甲类 毒 酸性腐蚀品 酸性腐蚀品 有毒气体 腐蚀性 7
灼烫,中毒 灼烫 中毒、灼烫 灼烫
11 12 13 硝酸钠 亚硝酸钠 一氧化氮 强氧化剂 氧化剂 有毒气体 火灾、爆炸;燃烧产物有毒 火灾、爆炸;燃烧产物有毒 中毒 尾气吸收处理工序、仓库 尾气吸收处理工序、仓库 氧化工序、尾气吸收工序 2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及其分布
本建设项目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及其分布的分析见下表。 表3.2.1-2甲酸乙酯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及其分布
序号 工艺过程 危险有害因素 使用易燃液体乙醇,酸性腐蚀品甲酸,甲酸易燃;浓硫酸为催化剂,具强腐蚀性;产物甲酸乙酯为易燃液体。 蒸馏时温度最高达100度 可能存在的危险 火灾、爆炸、灼烫(腐蚀、高温) 主要分布 1 酯化工序 生产车间 2 3 蒸馏、精馏工序 过滤工序 甲酸乙酯及乙醇具有火灾、爆炸火灾爆炸和危险。蒸汽加热,具有灼烫危险 灼烫 甲酸乙酯具有火灾、爆炸危险。 火灾、爆炸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4 制冷工序 中毒、火灾、爆炸、灼烫使用有毒气体液氨,氨压缩机、(高温、低制冷车间及使用制蒸发器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温)、噪声、冷介制的场所 低温系统、设备高温、机械运转 机械伤害、其它伤害 表3.2.1-2乙醛酸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及其分布
序号 工艺过程 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存在的危险 火灾、爆炸、中毒、灼烫 主要分布 1 氧化工序 乙二醛易燃,硝酸具腐蚀性,产品乙醛酸具腐蚀性。 生产车间 8
序号 工艺过程 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存在的危险 灼烫、机械伤害、触电 主要分布 2 结晶工序、离心 产品具腐蚀性,使用离心机机械 生产车间 3 尾气一氧化氮吸收、处理工序 一氧化氮为有毒气体,具氧化性;氢氧化钠为碱性腐蚀品;硝酸钠、亚硝酸钠为氧化剂,遇有火灾、爆炸,机物、硫磺等会发生剧烈燃烧,中毒、灼烫 甚至爆炸。火灾产物为氮氧化物,有毒 尾气吸收处理工序
3.2.2建设项目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1、触电--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结果
表3.2.2-1 电气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序号 1 2 电气设备、设施名称 存在的不安全状态 危险有害因素 火灾、爆炸、触电 火灾、爆炸、触电。 火灾、爆炸 主要分布 车间控制柜 车间 生产场所电机、电机摩擦发热、火花、短路火灾,控制柜 漏电导致设备整体带电 泵电机 照明线路、照明灯具、开关按钮、电缆
电机摩擦发热、火花、短路火灾,漏电导致设备整体带电 开关、灯具在开启、关闭时散发火花、电线短路火灾 3 车间 2机械伤害--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结果 表3.2.2-2
序号 1 设备名称 存在危险物质、能量及不安全状态 危险有害因素 主要分布 车间 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存在泄漏、释火灾、爆炸、机械酯化釜、氧化釜、放、超温、超压的可能;传动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结晶釜 电机、高温 (高温、腐蚀) 9
2 3 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存在泄漏、释火灾、爆炸、机械脱溶釜(回收) 放、超温、超压的可能;传动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电机、高温 (高温、腐蚀) 真空泵、离心机 高速转动机械。 高速运转机械、有毒气体、高压管道及设备、低温设备及液体 高速运转机械、窒息气体、高压管道及设备 高速运转机械、高温气体、高压管道及设备 机械伤害、触电 车间 车间 4 氨制冷机组 5 6
氟制冷机组 锅炉 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噪声、氨制冷车间 触电、灼烫(高温、低温、化学) 爆炸、中毒、机械氟制冷车间 伤害、噪声、触电 爆炸、机械伤害、噪声、触电、灼烫锅炉房 (高温) 三.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本建设项目具有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
四.新建设项目的生产装置与周边社区的相互影响分析 生产装置与周边社区之间距离较远,对其存在一定影响,但无重大影响。
五.新建设项目的生产装置、设施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原有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
新建项目。
六.新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新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
七.新建设项目试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新建设项目在试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高温、低温、化学)、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
10
辆伤害、高处坠落等。主要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烫。 3.2.3 建设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1)本公司的危险目标为:
1)仓库: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烫危险,危险等级中等。 2)生产车间: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烫危险,危险等级中等。
(2)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本公司使用的原料和产品:乙醇、乙二醛、甲酸、甲酸乙酯等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储存时为桶装,桶盖密封,在正常情况下存在少量蒸气散发;其使用、生产场所(加入到设备内),存在易燃液体散发的可燃蒸气,如果设备内有空气,则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第2.2.1、2.3.1、2.3.5条规定,和它们的蒸气均比空气重的特点,其使用场所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见下表。
表3.2.2-4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情况表
序号 场所、设备 释放源级别 分区 半径 备注 照明灯具、电机应为隔爆型,电源线应穿钢管保护,满足防爆要求。 1 高位计量槽 一级 局部通风良好,2 根据企业生产场所的实际情况,其整个生产场所为2区。
11
F3.2危险、有害因素
F3.2.1工艺过程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本建设项目中使用的物料及生产的产品情况如下:
使用的主要原料:乙醇、甲酸、乙二醛、浓硝酸、浓硫酸、液碱;辅助材料液氨;产品为:甲酸乙酯、乙醛酸,副产品草酸、硝酸钠、亚硝酸钠。中间产物:一氧化氮。
在原料和产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1)第二类有毒气体:一氧化氮、氨。2)第三类易燃液体:乙醇、甲酸乙酯;3)第五类氧化剂:硝酸钠、亚硝酸钠;4)第八类腐蚀品:甲酸、浓硝酸、浓硫酸、氢氧化钠;
原料乙二醛、产品乙醛酸、副产品草酸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本建设项目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爆炸、火灾、灼烫和中毒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情况分析如下: 一、火灾、爆炸
本建设项目中原料乙醇、产品甲酸乙酯为易燃液体,甲酸为可燃液体,其它物料如乙二醛、乙醛酸等为可燃物。
甲酸乙酯的酯化反应和乙醛酸的氧化反应均为中等强度的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被及时带走,将导致循环累积温度,最终致使反应失控,因此工艺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危险性。
甲酸乙酯的酯化、蒸馏、精馏工序中,设备内的温度均高于物料的闪点,系统内如进入空气,易燃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
12
混合物,系统存在火灾、爆炸危险。
乙醇、甲酸乙酯等,在泵、管道内输送过程中可产生静电并存在泄漏危险,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均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易氧化物、硫磺、亚硫酸氢钠、还原剂、强酸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表F3.2.1-1火灾、爆炸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危害因素 触发 事件 1.设备故障,导致易燃、可燃物料泄漏: ⑴生产设备破损; ⑵管线、容器、阀门等破损泄漏; ⑶管、阀、表等连接处泄漏; ⑷部件因加工、材质、焊接等质量不好或安装不当而泄漏; 2.运行故障: 温度显示计、放空阀等安全附件失灵、损坏或操作不当,导致温度、压力失控或物料泄漏。 3.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导致温度失控、压力升高,喷料。 4.自然灾害(如雷击、地震)造成设备破裂 5.工作现场通风不良 现 象 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 事故 危险 结果 等级 措 施 1、控制与消除火源: ⑴严禁火种带入易燃易爆区; ⑵严禁穿带钉皮鞋; ⑶严格执行动火证制度; ⑷易燃易爆场所一律使用防爆性电气设备; ⑸严禁使用发火工具; ⑹按标准装置避雷设施,并定期检查; ⑺严格执行防静电措施; ⑻严禁机动车辆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区; ⑼运送物料的机动车辆必须配戴完好的阻火器; ⑽转动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摩擦引起杂物等燃烧。 2.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安装质量,压力容器、管道及其仪表等部件要定期检验、检测、试压。 3.加强工作现场的通风,并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4.加强管理、严格工艺:⑴防止易燃、易爆物料的跑、冒、滴、漏; ⑵杜绝违章作业,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化;⑶坚持巡回检查。并制定完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5.加强培训、教育和考核,经常检查违章现象。 6.避免氧化剂和还原剂、可燃物接触 甲酸乙酯、乙醇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乙二醛、乙醛酸为可燃物。硝酸钠、亚硝酸钠为氧化剂 可燃蒸气与空气达到爆炸浓度;遇有机物或还原剂 1.遇明火: ⑴火星飞溅; ⑵违章动火; ⑶外来人员带入火系统种; 内外⑷物质过热引发; 出现⑸点火吸烟; 局部⑹他处火灾蔓延; 燃烧⑺线路老化引燃绝或引缘层;⑻其它火源;起有⑼工艺明火。 关设2.遇火花: 备爆⑴金属撞击; 炸,IV ⑵电气火花; 造成级 ⑶短路电弧; 物料 ⑷静电; 跑损、 ⑸雷击; 人员 ⑹进入车辆未戴阻伤亡、 火器等(一般要禁止停产驶入); 和严⑺手机火花; 重的⑻焊、割、打磨产生经济的火花等。 损失 3. 转动部件不洁摩擦产生高温 4.遇有机物或还原剂 13
二、中毒和窒息
本建设项目中乙二醛、乙醛酸,制冷介质氨。中间产物一氧化氮等均具有较大毒性,具有刺激性,对人体高毒。作业人员接触、吸入其蒸气等均会导致中毒、灼烫(腐蚀)。
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表F3.2.1-2中毒、窒息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 危害 因素 触发 事件 现 象 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 事故 危险 结果 等级 措 施 1.设备故障: ⑴生产设备破损; ⑵管线、容器、阀门等破损泄漏; ⑶管、阀、表等连接处泄漏; ⑷部件因加工、材质、焊接等质乙二量不好或安装不醛、乙当而泄漏; 醛酸、2.运行故障: 液氨、⑴反应失控导致一氧部件破裂而泄化氮漏; 等高⑵安全附件失毒 灵、损坏或操作不当而泄漏; 3.物料的包装、存放容器破损; 4.操作失误; 5.物料与禁忌物接触,生成毒害气体; 6.自然灾害(如雷击、地震)造成设备破裂 人员与有毒物质接触 1.空气中的有毒物料超过容许浓度; ⑴工作现场通风不良; ⑵未设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或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效果不好; 2.检修、抢修作业时,容器中的有毒有害物料未彻底除净,造成操作人员接触了有毒或窒息性物料; 3.窒息性或毒性气体的泄漏量较大,且有积聚; 4.人员在容器内作业时间过长缺氧窒息; 5.缺乏泄漏物料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预防方法的知识; 6.因故未戴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选型不当、使用不当; 7.在有毒或缺氧场所作业时无人监护; 8.虽有人监护,但紧急情况下救护不当。 9.人员误食有毒物品; 人员中毒窒息 1.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安装质量,压力容器、管道及其仪表等部件要定期检验、检测、试压,保持设备完好。 2.加强管理、严格工艺:⑴防止有毒物料的跑、冒、滴、漏; ⑵杜绝违章作业,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化;⑶坚持巡回检查。 3.加强培训、教育和考核,经常检查违章现象。 4.加强工作现场通风情况,并根据生产特点设置密闭通风排毒设备; 5.加强物料的安全保管、存放,防止物料与禁忌物接触; 6.安全设施保持齐全、完好; IV7.教育、培训职工掌握有关毒物的毒性级 及预防中毒、窒息的方法与急救方法。 8.制定科学、严密的工艺操作规程。 9.泄漏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0.要有应急救援预案。 11.建议在相关场所安装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装置。同时,设便携式报警仪,以随时对现场进行监测。 12.建议在操作室、休息室应设置有毒气体泄漏报警系统,以防止人员中毒事故。 13.配置相应的氧气面罩等防护用具,作好人员的个体防护。 14.设立危险、有毒、窒息性标志。 15.设立急救点,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材。
14
一、 灼烫
浓硫酸、硝酸、甲酸、氢氧化钠等均为腐蚀品,对人体具有强腐蚀作用。物料在搬运、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沾染到身体,物料在管道、设备内因跑冒滴漏沾染身体,检修时沾染到身体等,均可导致皮肤腐蚀灼伤。物料挥发成蒸汽后被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使呼吸道水肿,皮肤红肿,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设备及管道系统等,受到腐蚀作用会降低使用寿命,引起有害物质泄漏。
室内外地坪、基础、地沟、池槽等会受到液相腐蚀,引发地坪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砖墙粉化、面层剥落、基础削弱、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等严重后果,而墙、柱、梁、顶棚、钢梯、平台、支架、钢结构件等则会受到化学介质的气相腐蚀。经过一定时间后,这些建、构筑物的强度会受到影响,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厂区内的电气设备、照明灯具、电源开关、导线电缆、接地装置等也会受到腐蚀性介质的侵蚀,从而引发各类电气故障。
F3.2.2建设项目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一. 电危害
由于化工生产车间内环境相对较差:生产场所使用腐蚀性的物料,作业场所潮湿、高低温同时存在等,在此环境中的电器设备由于有大量腐蚀性物质的作用,加快了电器设备、线路的老化。容易发生
15
电器伤害事故。
有机物料容易积聚静电,静电火花可以引起火灾、爆炸危险。人体也可能因静电电击引起跌落损伤。
二. 机械伤害
(1)传动、转动部位防护缺陷造成人身伤害。
各种通风机、泵(料泵、真空泵、循环水泵等)、电机(减速机)、离心机等在运转时,其传动、转动部位如防护设施有缺陷,操作人员在检查时、操作时存在被缠、绞、卷入衣物、头发甚至肢体的危险。
(2)其它机械伤害
在维修过程中涉及到的机械设备、某些快速移动部件、摆动部件若存在锐利边角,如缺乏良好的防护措施,有可能伤及操作人员的肢体。
表F3.2.2-1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危 害因素 触 发 事 件 1.在生产、检查、维修设备时,不慎被碰、戳、割、碾等; 2.衣物被绞入转动设备; 3.旋转、往复、滑动物撞击人体; 4.切割刀具、机械的突出部分以及工具设备边缘锋利处碰伤; 5.机械旋转部分缺少防护罩。 发生 条件 形成事故 原因事件 事故 危险 结果 等级 导 致 人 员 被卷、夹、绞、碾、碰、戳、压 伤 措 施 生产设备的高速动能和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锐利毛刺和棱角 1.工作时注人体意力不集直接中; 碰到2.劳动防护转动、用品穿戴不移动、真确或未穿锋利戴劳动防护的运用品; 动或3.违章作不运业; 动的4.作业人员物体身体不适 上 5.精神问题。 1.工作时要集中注意力,注意观察; 2.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4.采用防护罩、防护屏、档板等固定、半固定防护装置; 5.危险运动部件的周围应设Ⅱ 置防护栅栏; 6.机器设备要定期检查、检修,保证起完好状态; 7.作业地面要清洁、防滑; 8.当运动部件不能使用防护罩时,应设传动连锁保护装置; 9.加强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16
三、高处坠落
本工艺过程中有高处作业,如精馏塔、釜以及架空管道等,需要设置操作、维修平台或梯子,存在多处高处作业面,在生产、安装、检修作业时,如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防护栏杆、盖板、楼梯、平台等)有缺陷以及违章操作等,均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
表F3.2.1-4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危 触 发 害因素 事 件 1.高大设备、钢斜梯、作业平台无防护栏杆; 2.防护栏杆不合格; 3.防护栏杆不完整。 发生 形成事故 条件 原因事件 1.冒险作业; 2.违章作业; 人体3.作业人员身体不从高适或注意力不集中 处坠4.无安全防护措施落 或安全防护措施不合格。 事故 危险 措 施 结果 等级 导 致 人 员 坠落伤亡 1.设置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装置; 2.工作时要集中注意力,注Ⅳ 意观察; 3.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4.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高大设备、钢斜梯、作业平台
四、车辆伤害
厂区主要运输道路、路宽、道路转弯半径、管架高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否则在运输中易因交通事故造成设备、管道被撞,导致物料泄漏,引起燃烧爆炸、中毒事故。
有燃爆危险的生产装置区、仓贮区若无环形消防通道或通道不畅,在发生危险时车辆和人员无法撤离,消防车辆人员无法进入事发区进行消防作业,将会导致事故扩大。
进入本工程生产和仓贮区的运输工具(尤其是机动车),若发动机排气口未安装阻火器(防护罩),途经防火防爆区域则有可能引起燃爆事故。
17
厂内主要运输通道,应有不少于两处的进出厂大门,以确保运输通畅和消防安全。运输通道与人流通道分设,一旦发生爆炸、毒物泄漏事故,便于人员疏散。
三.设备、设施具有的危险、有害因素
本建设项目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及其存在的危险性分析见下表。 表F3.2.2-2设备、设施具有的危险、有害因素
序号 设备名称 危险有 害因素 触发事件及事故后果 建议采取措施 1)定期检查,维修保养; 1) 有备用反应釜;有隔热保护层;有安全作业规程。管道为耐腐、耐压;有耐腐蚀密封装置; 2) 设置自动监控系统;或超温、超压自动报警连锁装置; 3) 设置防爆膜片。 4) 设备、管道防静电接地。 5) 作业场所保持良好通风,或设置局部强制排风装置。为职工配备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 经常性检查、维修保养,保持设备、管道完好 6) 管道为耐腐、耐压;有耐腐蚀密封装置; 7) 设置自动监控系统;或超温、超压自动报警连锁装置; 8) 设置防爆膜片。 9) 设备、管道防静电接地。 10) 作业场所保持良好通风,或设置局部强制排风装置。为职工配备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 11) 经常性检查、维修保养,保持设备、管道完好 1 1)管道、管件接头、阀门、本体1) 物料具有火损坏、密封损坏导致易燃物料泄灾、爆炸特性;漏而发生火灾; 操作温度高于物2)电线腐蚀损坏漏电;电器火花料闪点 引燃物料。 2) 工艺过程放3)反应失控,冷却系统故障,或热。 突然停电导致反应温度急剧升高酯化3) 物料具有腐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或物料喷釜、氧蚀性。化学灼伤 出后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化釜等 4) 物料具有毒4)高温设备、管道表面无保护隔性。中毒 热层、隔热层损坏造成接触人员5) 物料易产生烫伤。 静电。静电积聚 5)物料泄漏、挥发被吸入或接触6) 存在高处作人体而发生中毒、化学灼伤。 业面。高处坠落 6)无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有缺陷。 1、物料具有火灾、爆炸特性;操作温度高于物料闪点 2、工艺过程加热、放热。存在高温灼烫 3、物料具有腐蚀性。化学灼伤 4、物料具有毒性。中毒 5、物料易产生静电。静电积聚 1)管道、管件接头、阀门、本体损坏、密封损坏导致易燃物料泄漏而发生火灾; 2)反应失控,冷却系统故障,或突然停电导致反应温度急剧升高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或物料喷出后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 高温设备、管道表面无保护隔热层、隔热层损坏造成接触人员烫伤。 4)物料泄漏、挥发被吸入或接触人体而发生中毒、化学灼伤。 5)静电火灾 18
2 精馏釜、蒸馏釜
序号 设备名称 危险有 害因素 触发事件及事故后果 1) 密封圈损坏导致易燃物料泄漏,遇火源发生火灾爆炸; 2) 电气不符合防爆要求。电气不防爆或安装不合格。 3) 电机漏电; 4) 联轴器无防护罩或防护罩无效。 5) 基础太小或不固定。 1、电机漏电; 2、联轴器无防护罩或防护罩无效。 1、 基础太小或不固定。 建议采取措施 1) 密封圈密封耐腐,及时更换。 2) 电器防爆。电线穿管保护,有自动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接地等。 3) 设置防护罩; 4) 加大基础,安装平稳、固定 1、电器防爆。电线穿管保护,有自动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接地等。 2、设置防护罩; 3、加大基础,安装平稳、固定 1、设备外壁、管道设置保护层; 2、设备密闭、传动部位加润滑剂;加防护罩; 3、设置温度计,设置超温报警装置。 1、包装桶、管道为耐腐;有耐腐蚀密封装置; 2、设备、管道跨接并接地。设置防雷装置; 3、经常性检查、维修保养,保持设备、管道完好 3 1)火灾、爆炸 2)触电 进料泵 3)机械伤害 4)噪声 4 1)触电 真空泵 2) 机械伤害 3)噪声 5 1、 使用高温加热 2、 机械转动部位防护装置失效半成1、 高温灼烫 或缺失会导致机械伤害发生。 品、成2、 噪声 3、 湿品氯化钠中含有的成品为品干燥 3、 火灾、爆炸 易燃、可燃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管道、管件接头、阀门、本体损坏、密封损坏导致易燃物料泄漏而发生火灾; 2)物料泄漏、挥发被吸入或接触人体而发生中毒、化学灼伤。 3)静电火灾 1)管道、管件接头、阀门、本体损坏、密封损坏导致易燃物料泄漏而发生中毒、灼伤; 2)物料泄漏、挥发被吸入或接触人体而发生中毒、灼伤。 3)维修时坠落 4)电机漏电 5)泵伤害 6 储存、管道输送 1)火灾、爆炸 2)中毒 3)静电积聚 7 尾气吸收处理装置 1) 中毒 2) 灼烫 3) 高处坠落 4) 触电 5) 机械伤害 1、设备设施、管道为耐腐;有耐腐蚀密封装置; 2、经常性检查、维修保养,保持设备、管道完好 3、配备适应的个体防护用品
19
六.项目施工及维修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建设项目中有建筑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搭设施工脚手架、建筑材料运输、提升、砌筑施工、焊接等作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车辆伤害、起重伤害、振动、噪声、粉尘等,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为主要危险。
新设备安装时,在吊装、迁移过程中还存在: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等危险有害因素。
七.试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建设项目完成后,在正式投入生产前,需要进行试生产。在项目的试生产阶段,因属于首次投入运行,对整个建成项目的设备安全性、工艺安全性需要通过试生产进行验证,因此在试生产阶段,危险性最大。
在试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因其本身质量、施工及安装质量的影响,存在跑、冒、滴、漏的可能;各种安全设施、监控、检测、连锁、控制装置能否有效运行等,均需要通过验证。因此各种固有的、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均可能受激发而引发事故。本建设项目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灼烫(高低温、化学灼伤)等。
20
表F3.1.1-1 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等主要危险、有害因
素存在部位
危险、有害因素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电气伤害 高温灼烫 振动、噪声 主 要 存 在 部 位 生产车间、储罐等作业基准面超过2米的作业场所 传动设备 电器设备、电气线路、易遭受雷击的高大设备及建筑物、易产生、积聚静电的场所 醚化釜、干燥、精馏釜、蒸馏釜等 通风机、真空泵、输料泵等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