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初探

2023-10-27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初探

作者:陈旭琼

来源:《课外语文·下》2017年第07期

【摘要】语文课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坚强人格打下基础;应该重视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 【关键词】语文;课程;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入、巧妙地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呢?我以教学课堂为主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去实践,在小学生的幼小心灵上播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绿色种子,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与不懈发展奠基。 一、紧扣主题,巧用“导学”

如四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自然风光,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其中《桂林山水》一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秀丽风光,是一篇写景佳作,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渗透爱国的好素材。课伊始,就紧扣专题,配合图片音乐,开门见山:“我们祖国山河锦绣,有峰峦雄伟的泰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有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有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古往今来,多少游客置身其间流连忘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让我们……”精彩的导入能在瞬间抓住学生的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用这样充满激情的语言创设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唤起阅读欲望,为激发爱国之情做铺垫。 再如四下第二单元《万年牢》,这单元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处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价值准则。我这样紧扣专题,揭题导入:“上节课我学习了《中彩那天》,文中的父亲在道德难题面前,放弃了汽车,选择了诚信,做到了以诚待人。今天,我学习的这篇课文,也写一位父亲,他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人呢?出示课题,紧接问:牢?万年牢?文中出现几次“万年牢”?意思一样吗?好,认真读课文。文中三处的“万年牢”虽然内容不同,核心价值观却是相同的,无不体现着“诚信”二字。

再如六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师恩难忘》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尤其,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的感恩与怀念。文章中的一位位老师,身上充满着极其丰富的情感价值观:爱国、敬业、勤勉……是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理解感悟的好文本。主题阅读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初步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感受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课堂上,我设计了三个主要环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初读,引导体会

感受文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们身上的那种浓浓的爱国情,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受这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阅读,感悟表达

进行系列的主题阅读讨论,相机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作者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 (三)速读,提炼表达

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体现老师的品格的?如《难忘的启蒙》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在交流中,引导抓住关键词句。如“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你明白了什么?……感受到老师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感悟老师们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和崇高的爱国精神;“爱国、敬业、友善”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了。 二、创设情境,有机生成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有时作者表达的情感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往往入不了境而不能理解接受。这时,需要我确立课堂教学取向,创设情境,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更好地与作者的情产生共鸣,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如《母鸡》一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讨厌—不敢再讨厌;母鸡—鸡妈妈—母亲英雄”的情感经历后,相机播放一组体现母爱情深的照片,舒缓柔和的背景音乐慢慢流淌,孩子们的心慢慢融化,当画面定格在那把倾斜的伞,那个湿透了背的母亲时,“爱”这个美好的字眼,这个价值观已悄然入心有机渗透。

再如《詹天佑》一课,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要引导学生在品读文本中具体感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价值观的丰厚内涵。教学中,联系京张铁路的修建背景必不可少,了解了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才会有更深的感受,才明白詹天佑修建成功是多么有力的“回击”,他的爱国之心是多么有分量令人崇敬。课末,创设情境,模拟表达:大屏幕出示青龙桥,詹天佑的铜像。“从詹天佑主持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到现在能够走出国门帮助他国修筑现代化的高铁,我国的技术进步让人自豪,爱国之情也会在每个人心头激荡。如今,铁路四通八达,而我们不会忘记詹天佑。今天我们来到青龙桥,站在詹天佑面前,你心中在想些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适当交流后,相机继续展播“青藏天路” “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示意图片,曾经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亚欧文明的纽带,今天,借助着成熟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的高铁技术,我们已经和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会实现!通过这样的拓展,这样的情境创设,默默奉献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潜入人心了。 三、品词析句,潜移默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用“熏陶、感染”两词。这说明利用语文学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氛围,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才能取得成效。在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要努力抓住文章的关键,引导学生品味领会,不断积累丰富充实,潜移默化。如四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 (一)“静静地”见期待

18岁的小钱本应朝气蓬勃,但是,不幸患上白血病,他只 能……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体会心情。通过抓住并理解“苍 白—红润”这一对反义词,感受小钱的虚弱。抓住“静静地”,感受小钱此时的内心。“生命即将凋零,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生命之花绽放”,感受小钱“静静地”期待。

(二)“静静地”见真情

课文怎样描写海峡另一边的台湾青年?“静静地”,同一个“静静地”,内心一样吗?品读语句。一品,读出青年悲伤。结合视频,感受地震后的可怕,理解青年的悲伤。二品,读出青年牵挂。台湾发生了地震,青年虽没有受伤,但他在病床上会想些什么?理解青年对家人的牵挂。再品,读出内心的坚定。台湾青年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正期待着他的骨髓,所以,当(地震……),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当(不知家人是否都平安)时,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当(他知道有人正等待着他的骨髓救命)时,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通过这样品析,层层深入,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及两岸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同时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爱心关爱他人。 四、引导实践,巧妙融入 (一)多样练习有机融入

在语文教育教学的不同环节,可有不同形式的作业练习。如课前查找资料了解背景,课中作业练习巩固,课后拓展综合性练习等等。教师通过巧妙设题,利用练习的过程进行融入教育,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受尽洋人欺凌,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志向。志存当高远。“少年周恩来年纪虽小但志向却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学习完课文后,相信你对周恩来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自己的理想有了更多的思考。让我们写下自己的一点感受吧”使仍然沉浸在课文那股浓浓的爱国情怀中的他们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渗透为祖国强大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伟大理想教育。再如《王二小》课末,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感悟升华。之后交流分享:你还认识哪些抗日小英雄?这样,既丰富了教材资源,也让学习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更好地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起情感共鸣,符合低段学生特点。同时也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又走进文本。通过交流,孩子明白了,有无数这样的英雄为祖国付出了生命,赞颂的不仅是王二小,而是所有值得敬佩的抗日英雄。价值观在课堂的多样练习中,有机融入。 (二)用心融入写作

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教师应善于将学生引向广阔的空间,发现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将这种真实的情感体验写到自己的作文中,我手写我心。如学习六下综合性学习《师恩难忘》后,极其丰富的情感价值观:爱国、敬业、勤勉……已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此时是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写作的好契机。老师相机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小学六年学习生活中的成长故事,畅谈你最喜爱的一位老师。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引导孩子们把最喜爱的一位老师记下来,记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并将此次习作,作为献给老师的一份毕业礼物,表达你的感恩之情……几天后,一篇篇习作送到老师桌前,孩子们用自己的眼,手中的笔,心中的情,表达了对老师的爱。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价值观的熏陶、认同、树立得到很好的着陆体现。 (三)实践内化接受认同

“实践出真知”,理解并感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后,需要在课后的实践中不断去检验内化升华。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社区活动。如假日小队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帮助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洁净家园校园活动等。活动后,及时进行相关的交流分享,形成小作文小日记,心得体会,或张贴在学习园地,或撰写在班级黑板报,或投稿学校大队部宣传栏,红领巾电视台宣传报道……同时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判断思考日常问题,如公交车让座、噪音扰民、无证小店、考试作弊,或热点话题讨论、热播电视人物讨论、辩论、写作。价值观形成重在实践更贵在养成。语文教师还可充分发挥晨会、午间广播、手抄报等阵地,倡导从身边时日常事小事做起,从学会做人开始,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加强训练实践引导。在实践活动中,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以及日常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的资源渠道。教师要捕捉抓住机遇,不断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能力,增强价值观的熏陶渗透。还可精心设计组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融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信息处理等语文实践为一体,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价值观相关主题的探究学习。进行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演讲比赛、诗词诵读等,沟通课内外,沟通听说读写,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内化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研究中,我努力将学习语言、学习表达与学习美德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关键词的培育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融合起来,实现学文与“学道”的天然契合,达成无痕育人的理想境界。 附 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此论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课题《小学语文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实践研究》(编号2015XB087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旭琼,女,1971年生,福建三明人,中文本科,小学副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编辑:李艳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